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頂管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結構預制裝配式頂管工作井。
背景技術:
工作井是頂管施工關鍵的環節,工作井又可分為頂進工作井和接收井。其中鋼筋混凝土工作井較為常見,該施工方法一般采用現場綁扎鋼筋,支模版澆筑混凝土,施工工期較長,對施工路段交通造成較大影響,而且污染周邊環境,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鋼結構預制裝配式頂管工作井。
本實用新型新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結構預制裝配式頂管工作井,包括預制片、支撐絲杠、支撐橫梁、支撐立柱、連接構件及連接螺栓,所述預制片為大小不同的長方形構件;預制片通過連接構件及連接螺栓連接,工作井的兩邊用支撐絲杠、支撐橫梁、支撐立柱支撐,支撐絲杠、支撐橫梁、支撐立柱由卡扣及螺栓連接。
所述的預制片有3.3m*2.32m、3.3m*2.36m、6.33m*2.32m、6.33*2.36m四種尺寸,由H型鋼和鋼板焊接而成。
所述的工作井分層安裝。
所述的工作井支護完成后現場澆筑混凝土地面及洞口。
所述預制片帶有工作井刃腳,裝配于工作井兩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工作井安全可靠,可縮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符合“低碳經濟,文明施工”的施工理念。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鋼結構預制裝配式工作井二維平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A-A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2的B-B剖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2的C-C剖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2的D-D剖面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圖2裝配構件詳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圖4工作井刃腳詳圖。
其中:1為A預制片、2為B預制片、3為C預制片、4為D預制片、5為支撐絲杠、6為支撐橫梁、7為支撐立柱、8為洞口、9為混凝土地面、10為工作井刃腳、11為連接構件、12為連接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鋼結構預制裝配式頂管工作井,包括預制片、支撐絲杠5、支撐橫梁6、支撐立柱7、連接構件11及連接螺栓12,所述預制片為大小不同的長方形構件;預制片通過連接構件11及連接螺栓12連接,工作井的兩邊用支撐絲杠5、支撐橫梁6、支撐立柱7支撐,支撐絲杠5、支撐橫梁6、支撐立柱7由卡扣及螺栓12連接。
所述的預制片有3.3m*2.32m、3.3m*2.36m、6.33m*2.32m、6.33*2.36m四種尺寸,由H型鋼和鋼板焊接而成。
所述的工作井分層安裝。
所述的工作井支護完成后現場澆筑混凝土地面及洞口。
所述預制片帶有工作井刃腳,裝配于工作井兩側。
在鋼結構預制廠預制兩片A預制片1,一片B預制片2(帶有工作井刃腳),六片C預制片3,六片D預制片4(帶有工作井刃腳)。現場開挖工作基坑,采用層層拼接的方式進行支護。當工作坑開挖至-2.5m時進行第一層支護,把兩片A預制片1、六片C預制片3分片連接,兩邊用支撐絲杠6、支撐橫梁7、支撐立柱8進行支撐。支護完第一層后繼續開挖,當工作基坑開挖至-5m時進行第二層的支護,把一片B預制片2、六片D預制片4分片裝配,兩邊用支撐絲杠6、支撐橫梁7、支撐立柱8進行支撐,為了保證穿管空間,中間不設橫撐。支護完成后現場澆筑混凝土地面10以及洞口9。
上述工作井,A預制片1尺寸為3.3m×2.32m,B預制片2尺寸為3.3m×2.36m,C預制片3尺寸為6.33m×2.32m,D預制片4尺寸為6.33m×2.36m,由H型鋼和鋼板焊接而成。工作井總體尺寸為18.96m×6.6m×4.68m。
上述工作井,支撐構件由支撐絲杠6、支撐橫梁7、支撐立柱8組成,用螺栓連接。工作基坑壁的土壓力傳遞給鋼結構預制片,擰緊支撐絲杠6產生預應力,達到受力平衡,保證工作井的安全。
上述工作井,裝配構件5由連接構件12和連接螺栓13組成。螺母焊接在連接構件,預制片與連接構件12直接用螺母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