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管,更確切地說,是一種不銹鋼內襯鈦復合管。
背景技術:
鈦管質量輕,強度高,機械性能優越。它廣泛應用于熱交換設備,如列管式換熱器、盤管式換熱器、蛇形管式換熱器、冷凝器、蒸發器和輸送管道等。很多核電工業把鈦管作為其機組標準用管。但是單純的鈦管一般機械強度不高,且管體的耐腐蝕性也有待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不銹鋼內襯鈦復合管。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不銹鋼內襯鈦復合管,該復合管的管體為多層結構,管體由內而外依次為不銹鋼層、鋁合金層、鈦管層和鍍鋅層。
作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不銹鋼層、鋁合金層、鈦管層的厚度比為3:2:5。
作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不銹鋼層為430不銹鋼。
本發明的不銹鋼內襯鈦復合管的管體為多層結構,最內層的不銹鋼層和最外層的鍍鋅層可以大大提高鈦管的抗腐蝕性,管體內的鋁合金層和鈦管層彼此熔接,大大提高了鈦管的機械強度,從而也節約了鈦管的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不銹鋼內襯鈦復合管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如圖1所示,一種不銹鋼內襯鈦復合管1,該復合管的管體為多層結構,管體由內而外依次為不銹鋼層10、鋁合金層20、鈦管層30和鍍鋅層40。
作為對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不銹鋼層10、鋁合金層20、鈦管層30的厚度比為3:2:5。
作為對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不銹鋼層10為430不銹鋼。
該發明的不銹鋼內襯鈦復合管的管體為多層結構,最內層的不銹鋼層和最外層的鍍鋅層可以大大提高鈦管的抗腐蝕性,管體內的鋁合金層和鈦管層彼此熔接,大大提高了鈦管的機械強度,從而也節約了鈦管的制造成本。
以上僅僅以一個實施方式來說明本發明的設計思路,在系統允許的情況下,本發明可以擴展為同時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塊,從而最大限度擴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