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自循環增壓的液壓傳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液壓傳動技術領域,它涉及一種液壓傳動裝置,特別是帶增壓器能夠使雙作用油缸自動回位、低壓工進、增壓的液壓傳動裝置。
由雷天覺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于1990年4月出版的《液壓工程手冊》第1575頁提供了一種用于鍛壓機械的單作用增壓器,其控制工作油缸的方法是換向閥為三位閥,在閥中位時,油缸不工作,閥的一位使油缸回位,而閥的另一位使油缸低壓工進,達一定壓力后通過順序閥使增壓器增壓,待油缸工作完畢后使閥換至中位。這樣一個工作循環包括三個控制動作,使得操作很不方便,能耗大,工作效率低。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帶增壓器的液壓傳動裝置。使工作油缸低壓工進、增壓、回位自動循環。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其包括換向閥1、單向順序閥2、卸荷閥3、壓力繼電器4、單向閥5、增壓器6、工作油缸7,換向閥1的A口分別與卸荷閥3的壓力口、工作油缸7的有桿腔、單向順序閥2的C口接通,換向閥1的B口分別與增壓器6的I腔、單向順序閥2的控制口D、壓力繼電器4的E口接通。
通過以上結構,減少了控制動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降低了裝置的能量損耗和油液溫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1是換向閥、2是單向順序閥、3是卸荷閥、4是壓力繼電器、5是單向閥、6是增壓器、7是工作油缸。換向閥1的A口分別與卸荷閥3的壓力口、工作油缸7的有桿腔、單向順序閥2的C口接通,換向閥1的B口分別與增壓器6的I腔、單向順序閥2的控制口D、壓力繼電器4的E口接通。單向順序閥的2F口分別與增壓器6的II腔卸荷閥3的控制口G相接通。增壓器6的III腔與工作油缸7的無桿腔接通。工作前調定的壓力值大小順序為壓力繼電器7>單向順序閥2≥卸荷閥3。換向閥1處在左邊的常態位置時,液壓油經單向順序閥2進入增壓器6的控制腔II,同時進入工作油缸7的有桿腔,使增壓器6和工作油缸7的活塞右移回位。當壓力達到卸荷閥3的調定壓力時,卸荷閥3開啟,使裝置無載回油,實現工作油缸7自動回位后的無載回油動作。發出控制信號,使換向閥1換至工作位置,由于此時回路中的壓力低于單向順序閥2的調定壓力,所以增壓器6的活塞不動,液壓油進入增壓器6的I腔,并通過單向閥5進入增壓器6的III腔和工作油缸7的無桿腔,使工作油缸7低壓工進。當工作油缸7的載荷增大,使回路壓力增高,并達到單向順序閥2的調定壓力時,單向順序閥2開啟,增壓器6的II腔排油,增壓器6的活塞左移,單向閥5脫離增壓器6的I腔底部頂桿而關閉,增壓器6的I腔中的液壓油被增壓,并推動工作油缸7的活塞以低速高壓前進。當達到預定壓力時,壓力繼電器4發出信號,使換向閥1恢復至常態位置,完成一個工作循環。這樣就實現了油缸工進,增壓、回位的自動循環。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自循環增壓的液壓傳動裝置,包括有換向閥1、單向順序閥2、卸荷閥3、壓力繼電器4、單向閥5、增壓器6、工作油缸7,其特征在于換向閥1的A口分別與卸荷閥3的壓力口、工作油缸7的有桿腔、單向順序閥2的C口接通,換向閥1的B口分別與增壓器6的I腔、單向順序閥2的控制口D、壓力繼電器4的E口接通。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自循環增壓的液壓傳動裝置,屬液壓傳動技術領域。它包括有換向閥1、單向順序閥2、卸荷閥3、壓力繼電器4、單向閥5、增壓器6、工作油缸7,其特征在于:換向閥1為二位換向閥,其常態位置的加壓進油端與一卸荷閥3相接,卸荷閥3的控制壓力引自增壓器6的控制腔Ⅱ。通過使用二位換向閥1和卸荷閥3,實現了油缸的低壓工進,增壓、回位自動循環,減少了控制動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能耗。
文檔編號F16H61/38GK2289094SQ9622894
公開日1998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1996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1996年9月25日
發明者靳宗保 申請人:靳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