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能軸向移動的滾針軸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783297閱讀:1134來源:國知局
一種能軸向移動的滾針軸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滾針軸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軸向移動的滾針軸承。
【背景技術】
[0002]移動端高級三球銷式等速萬向節由三柱槽殼、三銷架、滾針軸承組成,其中滾針軸承由外圈,內圈,滾針,滾針檔圈組成。現有的設計結構為外圈帶兩個檔圈槽,內圈為標準圓柱體形狀,左右帶有兩個滾針檔圈的結構。
[0003]如附圖1、2所示,現有的滾針軸承,由于第一外圈5、第一內圈6和滾針3之間采用兩個滾針檔圈7軸向限位,因此無法實現軸向移動。同時,由于該結構存在兩個檔圈槽和兩個滾針檔圈7,導致各零件間的軸向間隙較大,在使用中容易發生竄動和撞擊。另外,由于第一內圈6的內表面采用標準圓柱面結構,導致與三銷架8接觸始終為線接觸,傳動不平穩、壽命低。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軸向間隙小、圓周間隙和徑向間隙一致、運動更平穩、壽命高的能軸向移動的滾針軸承。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由第二外圈,第二內圈,滾針,塑料檔圈組成,所述的第二外圈的一側設有凸起的第一臺階,在該側第一臺階的第二外圈內表面上設有退刀槽,第二外圈的另一側裝有塑料擋圈,該側的口部直徑大于第二外圈的內孔直徑;所述的第二內圈裝入于第二外圈內,該第二內圈的兩側分別設有凸起的第二臺階;所述的滾針裝于第二內圈的兩個第二臺階內,并與第二外圈的內表面相接觸。
[0006]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內圈的內表面兩端為圓弧結構,在該兩個圓弧結構間的一段為直線狀結構。
[0007]作為優選,所述的塑料擋圈為圓環形的塑料擋圈。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具有可軸向移動,軸向間隙小,圓周間隙和徑向間隙一致等優點,使萬向節滿足不同工況的能力更強,減少異響的發生以及提高萬向節使用壽命的優勢,并且制造可行性好,所以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必將替代現有的設計結構。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現有的滾針軸承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現有的滾針軸承與三銷架接觸的結構示意圖。
[0011 ]圖3是本發明的滾針軸承結構示意圖。
[0012]圖4是本發明的滾針軸承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0013]圖5是本發明的滾針軸承儲存和運輸狀態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中的標號分別為:1、第二外圈;2、第二內圈;3、滾針;4、塑料檔圈;5、第一外圈;6、第一內圈;7、滾針檔圈;8、三銷架;11、第一臺階;12、退刀槽;21、第二臺階。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的介紹:如附圖3至5所示,本發明由第二外圈I,第二內圈2,滾針3,塑料檔圈4組成,所述的第二外圈I的一側設有凸起的第一臺階11,以實現滾針3軸向的限位;在該側第一臺階11的第二外圈I內表面上設有退刀槽12,增加一個退刀槽便于生產制造;第二外圈I的另一側裝有塑料擋圈4,該側的口部直徑大于第二外圈I的內孔直徑,便于滾針3軸向移動而阻礙,同時便于塑料檔圈4裝入后阻擋第二內圈2和滾針3脫出;所述的第二內圈2裝入于第二外圈I內,該第二內圈2的兩側分別設有凸起的第二臺階21,以實現滾針3軸向的限位;所述的滾針3裝于第二內圈2的兩個第二臺階21內,并與第二外圈I的內表面相接觸。
[0016]所述的第二內圈2的內表面兩端為圓弧結構,在該兩個圓弧結構間的一段為直線狀結構,該結構實現與三銷架接觸面積加大,傳動更平穩、壽命高。
[0017]所述的塑料擋圈4為圓環形的塑料擋圈,該圓環形結構方便裝配輕松壓入第二外圈I的外圓;塑料檔圈4僅用于存儲和運輸時以防止零件散落,并采用不同顏色以區分滾針軸承不同檔位。
[0018]新設計的結構主要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
[0019]1、實現第二內圈2、滾針3與第二外圈I之間的軸向運動;
[0020]2、通過第二外圈I和第二內圈2上增加了限位臺階,從而省去了原有設計的兩個滾針檔圈,軸向間隙大大減小,運動更平順;
[0021]3、增加了塑料檔圈4,一方面可使存儲和運輸時各零件不散落,另一方面可以對塑料檔圈4采用不同顏色以為了實現不同滾針軸承檔位的區分和識別;
[0022]4、第二內圈2內表面采用直線段+圓弧結構,使第二內圈2與三銷架8工作接觸時面積增大,運動更平穩,壽命高。
[0023]5、第二外圈I和第二內圈2的中心高設計有偏心距,保證實際車輛常用載荷狀態下滾針軸承各零件處于最佳狀態,提高壽命。
[0024]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不論在其形狀或材料構成上作任何變化,凡是采用本發明所提供的結構設計,都是本發明的一種變形,均應認為在本發明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能軸向移動的滾針軸承,由第二外圈(I),第二內圈(2),滾針(3),塑料檔圈(4)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外圈(I)的一側設有凸起的第一臺階(11),在該側第一臺階(11)的第二外圈(I)內表面上設有退刀槽(12),第二外圈(I)的另一側裝有塑料擋圈(4),該側的口部直徑大于第二外圈(I)的內孔直徑;所述的第二內圈(2)裝入于第二外圈(I)內,該第二內圈(2)的兩側分別設有凸起的第二臺階(21);所述的滾針(3)裝于第二內圈(2)的兩個第二臺階(21)內,并與第二外圈(I)的內表面相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軸向移動的滾針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內圈(2)的內表面兩端為圓弧結構,在該兩個圓弧結構間的一段為直線狀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軸向移動的滾針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擋圈(4)為圓環形的塑料擋圈。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能軸向移動的滾針軸承,由第二外圈,第二內圈,滾針,塑料檔圈組成,所述的第二外圈的一側設有凸起的第一臺階,在該側第一臺階的第二外圈內表面上設有退刀槽,第二外圈的另一側裝有塑料擋圈,該側的口部直徑大于第二外圈的內孔直徑;所述的第二內圈裝入于第二外圈內,該第二內圈的兩側分別設有凸起的第二臺階;所述的滾針裝于第二內圈的兩個第二臺階內,并與第二外圈的內表面相接觸;本發明具有可軸向移動、軸向間隙小、圓周間隙和徑向間隙一致、運動更平穩、壽命高的優點。
【IPC分類】F16C19/46, F16C33/58
【公開號】CN105545948
【申請號】CN201610065327
【發明人】陸建春, 陳國軍, 陳小敏
【申請人】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 萬向集團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4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9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