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輥軸的軸承潤滑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輥軸的軸承潤滑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輥子尤其是低速運行的輥子結構中,經常采用潤滑脂對軸承潤滑。隨著現代化高速乳機的快速發展,機列速度不斷提高,經常達到1000m/min以上,這就對與乳機配套的設備中輥子軸承的潤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傳統的潤滑只能將潤滑油在輥軸安裝時,將其涂覆在密封軸兩端上安裝的軸承上,而沒辦法在完成安裝后對內部軸承進行潤滑,影響了使用效果。
[0003]因此,由于現有技術中存在上述的技術缺陷,是本領域內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提供一種輥軸的軸承潤滑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輥軸軸承潤滑不方便,影響輥軸使用效果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輥軸的軸承潤滑裝置,包括密封軸、輥套、軸承、軸承座、封頭、注油管、出油管、環形板和密封圈,所述密封軸外套設有輥套,所述密封軸兩端均設有軸承,所述軸承設于所述軸承座上,所述軸承座外設有封頭,所述軸承座與所述封頭上穿設有注油管和出油管,所述注油管一端伸入到所述軸承座與所述軸承連接縫隙,所述注油管另一端從所述封頭穿出,所述出油管一端伸入到所述軸承座與所述軸承連接縫隙,所述出油管另一端從所述封頭穿出,所述軸承內側的所述密封軸上設有環形板,所述環形板外圍設有環形的密封套。
[0007]優選的,所述注油管和所述出油管上均設有閥門。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通過在軸承座和封頭上穿設有注油管和出油管,從而能夠經注油管將潤滑油注入到軸承上,從而對軸承進行潤滑,而設置有相對應的出油管,能夠在潤滑油注入滿后,潤滑油從出油管排出,實現了潤滑油注入量的查看;而設置的環形板和密封套,能夠使輥套和密封軸之間產生一定的密封作用,防止潤滑油向內流動。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潤滑全面,延長輥軸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0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I密封軸;2輥套;3軸承;4軸承座;5封頭;6注油管;7出油管;8環形板;9密封圈;10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輥軸的軸承潤滑裝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潤滑全面,延長輥軸使用壽命。
[0013]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4]如圖1所示的一種輥軸的軸承潤滑裝置,包括密封軸1、輥套2、軸承3、軸承座4、封頭5、注油管6、出油管7、環形板8和密封圈9,所述密封軸I外套設有輥套2,所述密封軸I兩端均設有軸承3,所述軸承3設于所述軸承座4上,所述軸承座4外設有封頭5,所述軸承座4與所述封頭5上穿設有注油管6和出油管7,所述注油管6—端伸入到所述軸承座4與所述軸承3連接縫隙,所述注油管6另一端從所述封頭5穿出,所述出油管7—端伸入到所述軸承座4與所述軸承3連接縫隙,所述出油管7另一端從所述封頭5穿出,所述軸承3內側的所述密封軸I上設有環形板8,所述環形板8外圍設有環形的密封套9。
[0015]更進一步的,所述注油管6和所述出油管7上均設有閥門10。閥門10的設置,能夠方便注油管6和出油管7的操作,在需要注油時,將注油管6和出油管7上的閥門10打開,進行注油,當在出油管7中看到潤滑油時,將閥門10關上,提高了注油方便性。
[0016]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通過在軸承座4和封頭5上穿設有注油管6和出油管7,從而能夠經注油管6將潤滑油注入到軸承3上,從而對軸承3進行潤滑,而設置有相對應的出油管7,能夠在潤滑油注入滿后,潤滑油從出油管7排出,實現了潤滑油注入量的查看;而設置的環形板8和密封套9,能夠使輥套2和密封軸I之間產生一定的密封作用,防止潤滑油向內流動。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潤滑全面,延長輥軸使用壽命。
[0017]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18]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輥軸的軸承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軸、輥套、軸承、軸承座、封頭、注油管、出油管、環形板和密封圈,所述密封軸外套設有輥套,所述密封軸兩端均設有軸承,所述軸承設于所述軸承座上,所述軸承座外設有封頭,所述軸承座與所述封頭上穿設有注油管和出油管,所述注油管一端伸入到所述軸承座與所述軸承連接縫隙,所述注油管另一端從所述封頭穿出,所述出油管一端伸入到所述軸承座與所述軸承連接縫隙,所述出油管另一端從所述封頭穿出,所述軸承內側的所述密封軸上設有環形板,所述環形板外圍設有環形的密封套。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軸的軸承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和所述出油管上均設有閥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輥軸的軸承潤滑裝置,包括密封軸、輥套、軸承、軸承座、封頭、注油管、出油管、環形板和密封圈,所述密封軸外套設有輥套,所述密封軸兩端均設有軸承,所述軸承設于所述軸承座上,所述軸承座外設有封頭,所述軸承座與所述封頭上穿設有注油管和出油管,所述注油管一端伸入到所述軸承座與所述軸承連接縫隙,所述注油管另一端從所述封頭穿出,所述出油管一端伸入到所述軸承座與所述軸承連接縫隙,所述出油管另一端從所述封頭穿出,所述軸承內側的所述密封軸上設有環形板,所述環形板外圍設有環形的密封套。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潤滑全面,延長輥軸使用壽命。
【IPC分類】F16C33/66, F16C35/04
【公開號】CN205260639
【申請號】CN201520997763
【發明人】吳利全
【申請人】天津誠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