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優化的適合自動化儀器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分析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合于自動化儀器的通過自動測量血樣在聚集前后血小板數量變化,并依據該變化數據自動進行分析計算獲得對被檢血樣血小板聚集功能評價的一種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的流程及分析方法,屬于臨床檢驗醫學領域。
背景技術:
血小板聚集功能(或聚集率)是血液中血小板的一項重要功能,是評價血液凝血功能的一項重要指標。現有的血小板凝聚功能檢測方法主要是通過檢測血漿或全血中血小板聚集前后血漿(全血)中光密度(或光通性能)改變(簡稱:光學法),或將電極放入待檢全血中觀察血樣加入誘聚劑后血小板吸附在電極上導致的電極電阻變化(簡稱:電學法)。這些方法由于都各有一定缺陷,如光學法、電學法檢測操作較繁瑣、結果誤差較大。之前亦有關于使用血液分析儀進行檢測全血加入誘聚劑后血小板數量的變化,進行血小板聚集功能進行檢測的方法。但由于現有的關于采用血液分析儀進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的方法較為簡單,其還未達到較高的檢測重復性水平。因此,本方法是對計數法檢測分析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改良和優化。該流程方法適用于對采用計數方法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自動化分析儀器。
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優化方法是依據本方法設計的一種專門的依據對血小板數量檢測評價血樣的血小板功能的儀器自動完成。全部檢測只需要采用一份新鮮枸櫞酸抗凝血樣不斷充分混勻,并不斷連續對血樣中血小板計數檢測,包括對血樣加入誘聚劑后的檢測,根據血樣中血小板數量在加入誘聚劑前后的變化判斷該血樣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水平。該方法的具體檢測過程為:取一份新鮮枸櫞酸抗凝血樣500ul連續混勻并連續檢測二次計數血小板數量,記錄血小板數量,并將該二次血小板計數結果平均作為未加誘聚劑前血小板基準值,隨后儀器自動對血樣中加入誘聚劑,儀器并自動對血樣混勻、恒溫孵育,在加入誘聚劑后120秒,儀器對血樣開始計數,隨后連續多次進行血小板檢測計數,儀器自動將加誘聚劑后的血樣檢測獲得的血小板計數值(不少于3次)進行平均,并將該平均值與加誘聚劑前檢測獲得的血小板基準值比較計算獲得對該血樣平均血小板聚集率值。由于現有對血小板計數儀器檢測結果往往有一定偏差,采用單次計數結果難以獲得穩定滿意的檢測結果。而采用本檢測和計算方法得到的血小板聚集率結果,更加穩定,也就能更好地反映血樣的血小板聚
集功能。用該方法檢測結果(平均血小板聚集率)的計算式如下:
平均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基準,-小板平馳X100%
血小板基準值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方法的檢測分析流程為:將準備好的待檢抗凝血樣恒溫并充分混勻,而后檢測二次血樣中血小板數量,如將二次血小板數量結果平均后以平均值與二個檢測數據比較,若二個數據差異均不超過平均值的10%,則該平均值就作為本次檢測的血小板數值的基準值。但若二個數據差值大于另一值的10%,則應再對血樣進行一次檢測,若再次檢測的結果與之前檢測的二個數據中任何一個接近,即與其中一個結果間的差值不超過10 %,則這二個數據的平均值就作為本次檢測的基準值。隨后,對血樣按9: 1(血:誘聚劑)加入誘聚劑,充分混勻,并計時從加誘聚劑后120秒開始連續檢測血樣中血小板數量,將加誘聚劑后檢測獲得的血小板數據平均作為聚集后血小板數量的代表,而后按照本發明設計的計算方式即可計算出該樣本的血小板聚集率值(也可稱平均聚集率)。我們在實驗室根據上述流程設計研制了一臺以計數法為原理的血小板自動聚集分析儀按照本發明方法進行一批樣本檢測,獲得了滿意的檢測結果。具體實驗操作:隨機抽取20份新鮮血樣,每份各分為四份血樣,并按照本方法流程自動檢測并記錄血小板數量和計算聚集率。同時,另采用20份新鮮血樣采用相同量枸櫞酸抗凝劑,用同一臺自動血小板聚集分析儀進行檢測記錄血小板數量,且按照現有的血小板功能檢測方法記錄最大聚集率。將二組數據進行比較,可以看出二種方法獲得的結果以本方法(平均聚集率法)所獲得的結果重復性更好。表1.用本方法檢測計算獲得血小板聚集率重復性觀察表
權利要求
1.一種優化的適合自動化儀器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分析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借助于一種專門設計的自動化對血小板計數為基礎的分析儀執行該分析過程,且該方法只需要一份枸櫞酸抗凝新鮮全血即可以完成該分析過程。即先將未加誘聚劑前血樣進行二次或二次以上檢測,并將獲得的檢測結果差異小于10%的血小板計數平均值作為血小板基準值,隨后對同一血樣加入誘聚劑處理后120秒開始到480秒時間范圍內對該樣本以40秒-90秒的間隔頻率連續多次檢測,并將該階段所獲得的聚集后血小板計數值平均值作為聚集后血小板數量值代表。最后采用血小板基準值與聚集后血小板平均值的差值與血小板基準值之比值或百分比值作為該方法檢測獲得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水平指標,本方法對聚集后血樣檢測計數在加誘聚劑后120秒開始到480秒時間內對樣本血小板進行不少于2次,每次計數檢測的間隔為不低于30秒,在此期間所有檢測結果均參與聚集后血小板平均值計算;
2.根據權利I所述的一種優化的適合自動化儀器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分析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采用自動化儀器對血小板數量直接計數檢測獲得的數據分析計算血小板聚集功能。該方法的計算式可以為以下述A或B二種計算方式。該計算結果也可以用百分比表不; A:平均血小板聚 集率=_色煙,_|十|観^、—值 血小板基準值 B:平均血小板聚鮮=黯菩士遲 聚集后血小板平均值
3.根據權利I所述的一種優化的適合自動化儀器的血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分析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對檢測數據采取適當的控制以確保數據合理和準確。即該方法對未加誘聚劑前血樣進行不少于二次檢測,其結果的平均值作為基準值,即基準值的數據應來源于不少于二次檢測數據平均值,該二次檢測結果若相互差值小于10%結果予以保留作為血小板聚集前的原始值,但當前二次檢測結果差值大于10%時,儀器應自動追加對未加誘聚劑血樣原始血小板數值檢測,新獲得的檢測結果與之前的任何檢測結果差值小于10%則予保留并將兩數值平均后作為聚集前血小板數值(基準值),而刪除差異大的數值,且該刪除的檢測結果也不參聚集前血小板數值(即血小板基準值)計算。對于聚集后多次檢測獲得的血小板數值,本方法也去除部分不合理的、或誤導性的數據,如聚集后檢測的血小板數量應逐步下降趨勢,但其中個別跳高數據則自動刪除,即該異常數據也不參與聚集后血小板檢測數量的平均計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優化的適合自動化儀器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分析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在對未加誘聚劑血樣進行檢測并根據上述條件獲得符合要求的血小板基準值結果后,儀器可自動計算剩余血量(扣除之前每次檢測用血量)并按照9: 1(血樣與誘聚劑)的比例對剩余血樣加入誘聚劑,而后儀器自動對血樣充分混勻并按照設定時間間隔,即不少于30秒的時間間隔對血樣繼續進行血小板計數檢測,該檢測結果的平均值代表聚集后的血小板數值。該方法適用于采用計數方法對血小板進行聚集功能自動化分析的儀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優化的適合自動化儀器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分析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在對血樣上機檢測前給于37°C預溫確保樣品上機時達到37°C或接近的溫度,并在檢測過程中對 樣品保持37°C恒溫。
全文摘要
一種優化的適合自動化儀器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分析方法,屬于臨床檢驗醫學領域。本方法是對應用自動化計數法檢測分析血小板聚集功能方法的改良和優化。該流程方法適用于對采用計數方法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自動化分析儀器。本方法流程檢測并記錄血小板數量和計算聚集率。在本實驗室測試結果顯示該方法較以往用最大聚集率方法得出的血小板聚集率結果重復性更好。
文檔編號G01N33/49GK103197051SQ20121000678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0日
發明者徐新, 董自權, 曹寧, 周強 申請人:南京神州英諾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