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秤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料斗車專用電子秤。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發展,我國集約化生產企業越來越多,特別是肉類食品加工企業,生產過程中半成品的計量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目前肉類食品加工行業普遍使用手推式地行料斗車進行原料在各道工序之間的運輸。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對原料的重量進行稱量,才便于按一定的比例加工混合。為了保證食品的安全,同時也為了提高效率,工人不會將原料從料斗車倒出來,再放到電子秤上,而是將裝有原料的料斗車直接推到大型臺秤上稱重,稱出的重量減掉料斗車自身的重量即為車內原料的凈重。
現有一種料斗車結構如圖1所示,料斗車9包括車體91,車體91的底部設置有滾輪92,車體91兩側設置有叉板93,車體91前側設置有把手94。
現有的可參考申請號為201110229925.X的中國專利,其公開了一種電動升降式料斗車專用電子秤,包括機架和固定在機架上的稱頭,機架內置空心腔,空心腔內的底面固定電動推桿組件,電動推桿組件用鋼絲繩通過輪架裝置和連接頭與鏈條連接,鏈條通過固定在稱頭內的鏈輪支架上的鏈輪與連接裝置連接,連接裝置通過傳感器與龍門吊架銷軸連接,龍門吊架上設置有叉鉤,稱頭前面設置有顯示裝置與傳感器電連接。
稱重時只需將地行料車推入叉鉤內,然后啟動電動推桿組件,料斗車離開地面,這時顯示器上即顯示被稱物料重量數據,稱重結束后,按動下落電鈕。料車即可落地,料車退出叉鉤,稱重結束。
在稱量時,需要將料斗車推入叉鉤內,叉板需要與叉鉤對準,費時費力,而且設備在不使用時,叉鉤無遮擋,叉鉤尖銳,對場內工人的人身安全有所威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使用的料斗車專用電子秤。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料斗車專用電子秤,包括機架,機架內部設置有升降裝置,機架頂部設置有稱頭,稱頭下方設置有與升降裝置相連的電子秤,所述電子秤下方設置有龍門吊架,龍門吊架底端安裝有上料箱,上料箱設置有置車腔,上料箱遠離機架的一側開設有上料口,上料口的底端與置車腔的底面相連。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給料斗車稱重時,升降裝置帶動電子秤和龍門吊架向下移動,直至上料箱與地面抵接,上料箱平穩落地。工人將料斗車從上料口推入置車腔,升降裝置帶動電子秤和龍門吊架上升,上料箱帶動料斗車離開地面,電子秤對料斗車內的原料進行稱量。料斗車稱重時只需推入置車腔內即可,無需將叉板與叉鉤對準,省時省力,便于使用。
較佳的,上料口處設置有擋板,擋板頂端固接有轉軸,擋板通過轉軸與上料口頂端轉動連接,上料箱設置有連動組件以及驅動連動組件拉緊轉軸使轉軸固定驅動器,轉軸被拉緊時擋板將上料口封住。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驅動件將料斗車放置在上料箱內,驅動器驅動連動組件拉緊轉軸,使得擋板轉動至將上料口封住,避免料斗車在隨著升降裝置上升的過程中產生晃動,從而導致從上料口滑落。擋板對料斗車起保護作用,使得設備更加穩定。
較佳的,上料箱固接有滑架,連動組件包括固接在轉軸上的轉臂以及位于滑架與轉臂之間的連桿,連桿一端與轉臂轉動連接,另一端沿著滑架滑移為滑移端,驅動器與上料箱固接且驅動滑移端滑移從而使轉臂拉緊固定。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驅動器帶動滑移端滑移使得轉臂和連桿均被拉緊,轉臂和連桿無法相對轉動,由于轉臂與轉軸固接,轉軸與擋板固接,所以轉臂拉緊時,擋板相對固定,此時擋板正好將上料口擋住。
較佳的,滑架上滑移連接有滑塊,驅動器與滑塊連接,連桿與滑塊轉動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滑塊與滑架滑移連接,驅動器驅動滑塊沿著滑架的長度方向滑移,同時連桿與滑塊做相對轉動運動。滑塊與滑架的滑移連接,使得滑移更加順滑、穩定,使得設備更加便于使用。
較佳的,滑塊在滑架長度方向兩側轉動連接有滑輪,滑架內側開設有供滑輪滾動的滑槽。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滑塊在滑架上滑動時,滑輪在滑槽滾動,能夠減少滑塊與滑架之間的摩擦力,使得滑塊的滑移運動更加省力、順滑,使得設備更加便于使用。
較佳的,驅動器為電動推桿。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電動推桿是一種電動執行機構,電動推桿主要由電機、推桿和控制裝置等機構組成的一種新型直線執行機構,可以實現遠距離控制、集中控制。電動推桿在一定范圍行程內作往返運動。電動推桿的長度方向與滑架的長度方向平行設置,電動推桿采用電驅動,相比與液壓和氣動,結構小巧,精確度高。
較佳的,所述擋板上開設有與料斗車把手相適配的把手槽,擋板與料斗車的外壁抵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料斗車在置車腔內時,把手進入把手槽,擋板與料斗車的外壁抵接,能夠盡可能使得置車腔的體積與料斗車更加貼合,減小料斗車在置車腔內的晃動余量。
較佳的,所述置車腔底面靠近上料口處設置有傾斜的引導面。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上料箱放置在地面上時,引導面將置車腔的底面與地面平緩相連,更加便于工人將料斗車推至置車腔。
較佳的,所述機架側壁設置有記錄板,記錄板傾斜設置,記錄板上方固設有紙夾,記錄板下方設置有置筆槽。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用紙夾將紙張或本冊固定在記錄板上,置筆槽內放置筆,用于供工人實時記錄具體稱量數據,提供便利。
較佳的,所述上料箱在上料口側設置有配重塊。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配重塊使得上料箱的重心位于上料箱中心位置,使得上料箱與龍門吊架的連接處受力平衡,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用于供工人實時記錄具體稱量數據,提供便利。減小料斗車在置車腔內的晃動余量。擋板對料斗車起保護作用,使得設備更加穩定。料斗車稱重時只需推入置車腔內即可,無需將叉板與叉鉤對準,省時省力,便于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背景技術中料斗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中料斗車專用電子秤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2中B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是轉軸被拉緊時擋板將上料口封住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中C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是為了體現滑架結構的剖視圖。
圖中,1、機架;11、稱頭;111、控制面板;12、電子秤;2、電動推桿;3、龍門吊架;4、上料箱;41、置車腔;42、上料口;43、引導面;5、擋板;51、轉軸;52、把手槽;53、配重塊;6、滑架;61、滑塊;62、滑槽;63、滑輪;7、轉臂;71、連桿;8、記錄板;81、紙夾;82、置筆槽;9、料斗車;91、車體;92、滾輪;93、叉板;94、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實施例:一種料斗車專用電子秤,如圖2所示,把控機架1,機架1底部固定在地面上,機架1頂部設置有稱頭11,稱頭11上設置有控制面板111。機架1內部設置有升降裝置。
現有技術中的升降裝置,升降裝置包括機架1內的底面固定的電動推桿組件,電動推桿組件用鋼絲繩通過輪架裝置和連接頭與鏈條連接,鏈條通過固定在秤頭11內的鏈輪支架上的鏈輪與連接裝置連接。
升降裝置通過連接裝置連接有電子秤12。電子秤12位于稱頭11的正下方,電子秤12下方通過固接結構固接有龍門吊架3。固接結構包括與電子秤12固接的垂直于地面的連接軸,連接軸的底端固接有方形的凸塊。龍門吊架3的頂部設置有與凸塊相適配的凹槽。凸塊插入凹槽內,定位銷穿過凸塊與凹槽,將二者固定,從而實現龍門吊架3與電子秤12之間的固定連接。
龍門吊架3的底端安裝有上料箱4,上料箱4內置有與料斗車9相適配的置車腔41,在上料箱4遠離機架1的一側開設有上料口42。上料口42的底端與置車腔41的底面相連,置車腔41底面靠近上料口42處設置有向上料口42邊緣傾斜的引導面43(參考圖3)從上料口42推入料斗車9上。
上料口42頂端設置有擋板5,擋板5上固設有轉軸51,轉軸51與上料口42頂端鉸接。擋板5可以轉動達到將上料口42開啟或閉合的狀態。機架1側壁設置有用于記錄稱量數據的記錄板8,記錄板8傾斜設置,記錄板8上方固設有用于夾住紙張的紙夾81,記錄板8下方設置有用于放筆的置筆槽82。
結合圖4,在上料箱4兩側固設有滑架6,滑架6的長度方向水平設置且與上料口42垂直。滑架6內滑移連接有滑塊61,滑架6內遠離擋板5的端頭固設有電動推桿2,電動推桿2的伸出端與滑塊61固接。電動推桿2帶動滑塊61在滑架6內滑移運動。
轉臂7的一端固接在轉軸51上,轉臂7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連桿71的端頭,連桿71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滑塊61上。此時的電動推桿2為伸長狀態,擋板5將上料口42開啟。
如圖5和圖6所示,將料斗車9推入置車腔41內后,電動推桿2縮短,帶動滑塊61沿著滑架6的長度方向向遠離擋板5的一側滑移,連桿71與轉臂7被拉緊,由于轉臂7與轉軸51固定連接,轉軸51被拉緊,導致擋板5被拉緊,此時擋板5正好將上料口42擋住。
在擋板5上設置有長方形的把手槽52,料斗車9的把手94插入把手槽52內,擋板5靠近機架1的內壁與料斗車9的外壁抵接。在把手槽52下端、擋板5遠離機架1的表面上固設有配重塊53,配重塊53使得上料箱4的整體重心與電子秤12的中心在地面上的投影重合。
如圖7所示,為了滑塊61的滑移更加順滑,滑塊61在滑架6的長度方向兩側轉動連接有滑輪63,滑架6上設置有與供滑輪63滾動的滑槽62。
其中,升降裝置帶動電子秤12下降,使得上料箱4落在地面上,電動推桿2伸長,擋板5轉動,上料口42露出,料斗車9推至置車腔41,電動推桿2縮短,帶動擋板5轉動至將上料口42封住,把手94正好落入把手槽52內。升降裝置帶動電子秤12上升,即帶動龍門吊架3上升,即帶動料斗車9上升,電子秤12對料斗車9內原料進行稱量,并通過控制面板111顯示出來。整個稱量過程自動化程度高,只需人工將料斗車9推入置車腔41即可,無需將叉板93與叉鉤對準,省時省力,便于使用。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