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具,具體涉及一種齒輪軸圓度檢具。
背景技術:
齒輪軸零件為機械設備的關鍵零部件之一,因此其對尺寸精度要求較高。出廠前需要對其進行高精度尺寸檢測,以保證齒輪軸產品的合格率。
由于齒輪軸為旋轉部件,多用于傳遞動力,故應著重檢測齒輪軸的圓度。現有的對齒輪軸圓度的檢測方法多為:將齒輪軸零件放置在治具上后,通過工作人員用手旋轉齒輪軸以實現對齒輪軸整周的圓度檢測。此方法導致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較高,檢測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齒輪軸圓度檢具,通過電機運轉經減速器減速后由與齒輪軸的輪齒相嚙合的齒輪來驅動齒輪軸旋轉,代替人工旋轉來完成對齒輪軸的圓度檢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齒輪軸圓度檢具,包括基板、電機、減速器、齒輪、頂尖、支撐板和千分表;所述基板呈扁長方體狀,所述電機和減速器均位于基板上端面且電機的轉軸與減速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減速器的輸出端設置有傳動軸,所述齒輪設置于傳動軸末端,所述支撐板位于基板上端面的減速器左側,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凹槽,所述頂尖的位置與凹槽相對應,所述千分表水平設置并通過千分表支架與基板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軸通過平鍵與齒輪連接,所述齒輪與待檢測齒輪軸的輪齒相嚙合。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板上的凹槽邊線采用圓弧過渡。
進一步的,所述千分表通過緊固螺釘壓緊從而實現與千分表支架的緊密接觸。
進一步的,所述千分表的測量精度為0.01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一種齒輪軸圓度檢具,通過電機運轉經減速器減速后由與齒輪軸的輪齒相嚙合的齒輪來驅動齒輪軸旋轉,代替人工旋轉來完成對齒輪軸的圓度檢測,可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大幅提高檢測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齒輪軸圓度檢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齒輪軸圓度檢具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考圖1和圖2,一種齒輪軸圓度檢具,包括基板1、電機2、減速器3、齒輪5、頂尖6、支撐板7和千分表9;所述基板1呈扁長方體狀,所述電機2和減速器3均位于基板1上端面且電機2的轉軸與減速器3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減速器3的輸出端設置有傳動軸4,所述齒輪5設置于傳動軸4末端,所述支撐板7位于基板1上端面的減速器3左側,所述支撐板7上設置有凹槽8,所述頂尖6的位置與凹槽8相對應,所述頂尖6與凹槽8均用于對待檢測齒輪軸的定位,所述千分表9水平設置并通過千分表支架10與基板1連接。
所述傳動軸4通過平鍵與齒輪5連接,所述齒輪5與待檢測齒輪軸的輪齒相嚙合,所述齒輪5可更換,使得檢具可檢測多種規格的齒輪軸的圓度。
所述支撐板7上的凹槽8邊線采用圓弧過渡,用于方便待檢測齒輪軸的放入和取出。
所述千分表9通過緊固螺釘11壓緊從而實現與千分表支架10的緊密接觸。
所述千分表9的測量精度為0.01mm。
人工將待檢測齒輪軸放入后,電機2通電運轉,經減速器3減速后由齒輪5驅動待檢測齒輪軸旋轉,使千分表9完成對齒輪軸圓度的整周檢測。
上述實施例用于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將本實用新型局限于這些具體實施方式。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理解為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