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室內測定不同粒徑土壤田間持水量的裝置,具體地涉及一種通過土樣自然風干、研磨并濕篩,然后按照不同粒徑烘干,再測定不同粒徑土壤田間持水量的裝置,屬于土壤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土壤水分長期以來都是田地、草原和森林等生態系統重要的研究內容,尤其是在占世界陸地約1/3的干旱區和半干早區,土壤水分的保存與利用顯得格外重要。土壤水分是農業上研究地區干早及作物萎蔫的重要指標,是農田灌溉管理、區域水文條件研究和流域水分平衡計算的重要參量。特別是隨著水資源危機的日益突出,國內外對節水灌溉等農業研究都給予高度重視,土壤含水量也成了農學研究中經常測定的項目。測定方法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如何快捷、準確、經濟地測定土壤含水量方面,這對于及時探明土壤水分狀況,以便適時做出科學的決策或采取合理的措施等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內外研究土壤含水量比較先進的方法有遙感法、分離示蹤劑法、核磁共振法、介電特性法和射線法等,這些方法大都是從其它領域引進而來,往往缺乏對土壤復雜、多變性質的充分考慮,特別是缺乏對土壤質地、結構、容重和土壤分層等性質的研究;而且這些方法操作難度系數大,設備結構復雜,成本昂貴,一旦出現故障修復極其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室內測定不同粒徑土壤田間持水量的裝置,該裝置可以方便的在土樣盛放玻璃容器中放入不同粒徑的測定土壤和一定的水,自然下滲24h后取15-20g土進行烘干測定。此裝置結構簡單且成本低,可以針對性的測定不同粒徑土壤的田間持水量,清洗也方便高效,以此來解決實驗室測定不同粒徑土壤田間持水量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室內測定不同粒徑土壤田間持水量的裝置,包括土樣盛放玻璃容器、塑料底蓋、鐵架臺、大燒杯和鐵圈,所述的鐵架臺臺面一側靠邊位置安裝有立柱,立柱上安裝有大鐵圈;所述的土樣盛放玻璃容器豎直放在大鐵圈內;所述的大燒杯放于鐵架臺臺面上且大燒杯上部開口正對土樣盛放玻璃容器底部;所述的土樣盛放玻璃容器底部安裝有塑料底蓋。
所述的鐵圈的環圈上安裝有橡膠皮套;鐵圈和鐵架臺臺面立柱連接方式為活動連接,鐵圈的環圈與鐵架臺臺面平行。
所述的塑料底蓋蓋底放有1.2μm微孔濾紙,塑料底蓋采用0.2mm網格狀設計。
所述的土樣盛放玻璃容器采用透明的大口漏斗模型。
所述的大燒杯采用100ml燒杯。
所述的橡膠皮套材質使用氯丁橡膠CR。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把1.2μm微孔濾膜鋪入塑料底蓋后再扣緊土樣盛放玻璃容器底端,然后按照水土比為1.5:1加入定量的土壤和一定比例的水,等所有土壤都完全浸濕大概24h后取15~20g土放入已稱重的鋁盒中,再次稱重后在鋁盒中倒入75%酒精,使其燃燒蒸發掉所有水分,等鋁盒中土壤干燥后稱重并進行土壤田間持水量的計算,通過計算土壤干重和燃燒蒸發掉水分重量,最后即可得出土壤田間持水量百分比。
本實用新型的鐵圈的環圈上安裝有橡膠皮套,增大摩擦力可以保證土樣盛放玻璃容器不滑動;鐵圈和鐵架臺臺面立柱連接方式為活動連接,用以調整鐵圈高度,鐵圈的環圈與鐵架臺臺面平行,以保證土樣盛放玻璃容器能夠豎直。
本實用新型的塑料底蓋蓋底放有1.2μm微孔濾紙,塑料底蓋采用0.2mm網格狀設計,保持下滲水透過1.2μm微孔濾膜后再透過底蓋順利滲出。
本實用新型的土樣盛放玻璃容器采用透明的大口漏斗模型,保證土樣盛放玻璃容器能夠完全卡在鐵圈上,不會掉落。
本實用新型的大燒杯采用100ml燒杯,可方便烘干和滴水。
本實用新型的橡膠皮套材質使用氯丁橡膠CR,增加了可靠性,不易老化。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主要采用透明的土樣盛放玻璃容器、微孔濾紙和帶有網格的塑料底蓋,將待測的不同粒徑土樣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玻璃容器中讓其自然下滲,結構簡單,操作簡單高效,且成本低,有效解決了現存技術的操作不便、設備成本高、結構復雜和針對性不強等不便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土樣盛放玻璃容器,2、塑料底蓋,3、鐵架臺,4、大燒杯,5、鐵圈,6、橡膠皮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室內測定不同粒徑土壤田間持水量的裝置具體實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進行詳細說明。
參見圖1,一種室內測定不同粒徑土壤田間持水量的裝置,包括土樣盛放玻璃容器1、塑料底蓋2、鐵架臺3、大燒杯4、鐵圈5和橡膠皮套6,鐵架臺3臺面一側靠邊位置安裝有立柱,立柱上安裝有大鐵圈5;土樣盛放玻璃容器1豎直放在大鐵圈5內;大燒杯4放于鐵架臺3臺面上且大燒杯4上部開口正對土樣盛放玻璃容器1底部;土樣盛放玻璃容器1底部安裝有塑料底蓋2。
試驗時,準備好試驗所需的設備和材料。
土樣盛放玻璃容器1采用透明的大口漏斗模型,便于觀察土壤是否完全浸透。
塑料底蓋2采用0.2mm網格狀設計,保證下滲水透過1.2μm微孔濾膜后再透過底蓋滲出。
大燒杯4采用100ml燒杯,足夠接收下滲水且室內常見。
在鐵圈5上套上橡膠皮套6,防止土樣盛放玻璃容器1破裂;橡膠皮套6材質使用氯丁橡膠CR,耐氧化且回彈性優良。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將各個設備及儀器全部安裝妥當后,即可進行試驗。
試驗時按照如下步驟:
第一步: 采用75%酒精用100ml量筒量取量75ml,然后在量筒中加入蒸餾水至100ml,配制成溶劑備用;
第二步:取一張孔徑為1.2μm,直徑為25mm的微孔濾紙放入塑料底蓋內,再將塑料底蓋(2)扣緊土樣盛放玻璃容器(1)的底端端口,然后整體放置在鐵圈中并固定在鐵架臺(3)上,將大燒杯(4)置于土樣盛放玻璃容器(1)的下端用于接收下滲水;
第三步:稱取100g 待測粒徑的烘干土樣放入步驟(二)中的土樣盛放玻璃容器(1)中,然后按照水土比為1.5:1加入定量的土壤和一定比例的水,使其漫過待測土壤,讓其自然下滲,重復3次;
第四步:等到土樣完全浸濕且加入的水自然下滲完全后, 24小時后將步驟(三)中的土樣稱取15~20g放入已稱重的鋁盒中,此時土壤含水率基本接近田間持水量,再次稱鋁盒加濕土的重量并記下,單獨鋁盒重量也記下;
第五步:在步驟(四)的鋁盒中倒入步驟(一)中配制好的75%酒精溶液,使其漫過土壤,經過3~4次的燃燒使土壤完全干燥,然后再次稱取鋁盒加干土重并記下重量;
第六步:計算土壤干重、燃燒蒸發掉水分重量、土壤田間持水量百分比。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把1.2μm微孔濾膜鋪入塑料底蓋后再扣緊土樣盛放玻璃容器底端,然后按照水土比為1.5:1加入定量的土壤和一定比例的水,等所有土壤都完全浸濕大概24h后取15~20g土放入已稱重的鋁盒中,再次稱重后在鋁盒中倒入75%酒精,使其燃燒蒸發掉所有水分,等鋁盒中土壤干燥后稱重并進行土壤田間持水量的計算,通過計算土壤干重和燃燒蒸發掉水分重量,最后即可得出土壤田間持水量百分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主要采用透明的土樣盛放玻璃容器、微孔濾紙和帶有網格的塑料底蓋,將待測的不同粒徑土樣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玻璃容器中讓其自然下滲,結構簡單,操作簡單高效,且成本低,有效解決了現存技術的操作不便、設備成本高、結構復雜和針對性不強等不便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實用新型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