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檢驗治具,具體地涉及一種導光板入光端面的檢驗治具。
背景技術:
隨著背光模組膜片逐漸輕薄,LED顆數越來越少,入光“螢火蟲“的改善越來越難。一般的通過修改網點大小已不能滿足輕薄化的需求,需要在入光加工端面結構。然而,現有治具只能查看畫面,無法查看入光端面結構是否良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查看入光端面結構是否良好的導光板檢驗治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導光板檢驗治具,包括主體,所述主體包括底面和斜面,所述斜面到所述底面的距離從所訴斜面的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漸增大;功能部,所述功能部設置在所述斜面的第二端,且所述功能部突出于所述斜面;反光紙,所述反光紙設在所述斜面上;所述功能部包括光源和放大鏡;所述光源的照射方向為沿所述斜面向所述第一端。
進一步地,所述光源為LED光源。
進一步地,所述光源為亮度可調的LED光源。
進一步地,所述放大鏡設在所述功能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端面。
進一步地,所述放大鏡為可調倍數的放大鏡。
進一步地,所述功能部還包括觸控顯示屏。
進一步地,所述光源為亮度可調的LED光源,所述觸控顯示屏控制所述光源的開閉和/或亮度調節。
進一步地,所述放大鏡為可調倍數的放大鏡,所述觸控顯示屏控制所述放大鏡的倍數調節。
進一步地,所述功能部還包括拍攝裝置,所述拍攝裝置與所述放大鏡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反光紙的一邊抵接所述功能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端面。
本發明能夠達到的技術效果是,使用本發明的導光板檢驗治具能夠完整檢驗端面結構,并能用于端面不良圖片截取,便于進行分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導光板檢驗治具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一種導光板檢驗治具,包括主體10,所述主體10包括底面11和斜面12,所述斜面12到所述底面11的距離從所訴斜面12的第一端1201到第二端1202逐漸增大;功能部20,所述功能部20設置在所述斜面12的第二端1202,且所述功能部20突出于所述斜面12;反光紙121,所述反光紙121設在所述斜面12上,其一邊抵接所述功能部20靠近所述第一端1201的端面。
;所述功能部20包括光源131、觸控顯示屏132和放大鏡133;所述光源131的照射方向為沿所述斜面12向所述第一端120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光源131為LED光源。具體地,所述光源131為亮度可調的LED光源。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放大鏡133設在所述功能部20靠近所述第一端1201的端面。具體地,所述放大鏡133為可調倍數的放大鏡。放大鏡133的設置,方便查看導光板端面加工的完整度及監視齒形形狀,低放大倍數設置能夠滿足正常生產查看端面加工完整度的需求,調節高倍數后能夠查看齒形形狀。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功能部20還包括觸控顯示屏132。所述觸控顯示屏132控制所述光源131的開閉和/或亮度調節,同時所述觸控顯示屏132控制所述放大鏡133的倍數調節。所述功能部20還包括拍攝裝置,所述拍攝裝置與所述放大鏡133相連接。觸控顯示屏132控制所述拍攝裝置的拍攝動作。顯示放大鏡放大后的端面,通過觸控顯示屏132查看端面及齒形狀況,并通過觸控控制LED燈源、控制放大鏡、拍照等功能。
使用本發明的導光板檢驗治具時,先打開LED燈源,將導光板入光側貼近LED燈源,使導光板與平臺夾角0°~90°范圍內晃動,查看光板上是否有畫面不良及常規不良,再把導光板端面加工處貼近放大鏡,調節放大倍數,在顯示屏上敢看端面加工是否存在不良,如有不良通過拍照功能進行拍照,需要時可把照片拷貝出來。
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發明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