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差速器殼體內徑尺寸自動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96707閱讀:739來源:國知局
差速器殼體內徑尺寸自動檢測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差速器殼體內徑尺寸自動檢測裝置,籍此裝置,可以降低員工的勞動強度,快速檢測尺寸,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及保證公差精度。



背景技術:

在本發明作出之前,差速器殼體內徑尺寸檢測大致流程為:產品加工完后員工將工件拿到檢驗臺上,再用內徑千分尺測量,檢驗效率低下,勞動強度大。而且尺寸公差小,人員因素影響大,容易引起誤判。為了提高檢驗效率及減少誤判率,有必要開發一種能夠在機床上自動快速檢測差速器殼體內徑尺寸的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機床上自動快速檢測差速器殼體內徑尺寸的裝置,提高檢測自動化程度,有效提高檢測效率及減少誤判率。

本發明的目的采用下述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差速器殼體內徑尺寸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具有一底座以及第一測量觸頭、第二測量觸頭,該底座與前后撥動汽缸活塞桿相連,被檢測產品放置在底座上,第一測量觸頭與第一位移傳感器的輸入端相連,該第一位移傳感器的輸出端與第一上下撥動汽缸的活塞桿相連,該第二測量觸頭與第二位移傳感器的輸入端相連,該第二位移傳感器的輸出端與第二上下撥動汽缸的活塞桿相連,作用是通過該兩個上下撥動汽缸將該兩個位移傳感器及該兩個測量觸頭分別移動到設定好的測量位置,通過該兩個位移傳感器將兩個測量觸頭測量的數據分別反饋到顯示器顯示,所述第一上下撥動汽缸、第二上下撥動汽缸以及前后撥動汽缸的活塞桿分別由電磁閥控制動作。

所述的第一位移傳感器設置在一導向柱上,所述的上下撥動汽缸的活塞桿與該導向柱相連,使該導向柱作上下運動,與該第一位移傳感器相連的第一測量觸頭也隨該導向柱上下運動。

所述的第二位移傳感器設置在一立柱上,該第二位移傳感器沿該立柱上下移動,與該第二位移傳感器相連的第二測量觸頭也沿該立柱上下移動。

所述的底座、立柱設置在工作臺上。

所述第一測量觸頭和第二測量觸頭是機械式內徑測量頭,該兩個測量觸頭的中心在同一條軸線上。

上述本發明提供的差速器殼體內徑尺寸自動檢測裝置,用于對經機床內徑精加工工序后的差速器殼體兩端的內徑進行檢測,該裝置分別設置由電磁閥控制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動作汽缸,被測差速器殼體通過機床機械手輸送到本裝置的底座上,當本檢測裝置接收到工件放置信號時,前后撥動汽缸的活塞桿先動作,使工件移動到測量觸頭下方,然后兩個上下撥動氣缸的活塞桿動作分別使兩個位移傳感器及兩個測量觸頭上下移動,當兩個測量觸頭分別移動到達被測工件上端及下端的內壁時停止動作,兩個測量觸頭分別進入差速器殼體上端、下端的內壁檢測,測量完成后將數據通過兩個位移傳感器分別自動反饋到顯示器顯示,再等待下一個信號,測量觸頭移出工件內壁,電磁閥控制的前后方向動作汽缸接受到信號后,推動底座返回到初始位置。

本發明提供的差速器殼體內徑尺寸自動檢測裝置,使用機床機械手自動將加工工件放置到檢測裝置,工人只需啟動本檢測裝置,就能快速檢測尺寸,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及保證公差精度,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結構左視示意圖;

圖3是圖1結構正視示意圖。

其中:1-底座,21-第一測量觸頭,22-第二測量觸頭,3-前后撥動汽缸,41-第一位移傳感器,42-第二位移傳感器,51-第一上下撥動汽缸,52-第二上下撥動汽缸,6-導向柱,7-工作臺,8-導軌,9-被檢測差速器殼體,10-立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加以描述:

請參見圖1、圖2、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差速器殼體內徑尺寸自動檢測裝置,其具有一底座1以及第一測量觸頭21和第二測量觸頭22,該兩個測量觸頭分別用于測量差速器殼體上端和下端兩處的內徑尺寸。工作臺7上設置導軌8,底座1被裝置在該導軌8上,該底座1下方設置前后撥動汽缸3,前后撥動汽缸3的活塞桿與該底座1相連,底座1由該前后撥動汽缸3控制動作,機床機械手將被檢測差速器殼體9放置在底座1上,使被檢測差速器殼體9可以隨底座1在水平面上沿該導軌8移動。第一位移傳感器41的輸入端與第一測量觸頭21相連,該第一位移傳感器41的輸出端與第一上下撥動汽缸51的活塞桿相連,由該上下撥動汽缸5控制該第一位移傳感器41及第一測量觸頭21移動到被檢測差速器殼體9上端內徑測量位置。該第二測量觸頭22與第二位移傳感器42的輸入端相連,該第二位移傳感器42的輸出端與第二上下撥動氣缸52的活塞桿相連,由該第二上下撥動氣缸52將該第二位移傳感器42以及第二測量觸頭22移動到被檢測差速器殼體9下端內徑測量位置。通過該兩個位移傳感器將兩個測量觸頭測量的數據分別反饋到顯示器顯示。所述第一上下撥動汽缸51、第二上下撥動氣缸52以及前后撥動汽缸3的活塞桿分別由電磁閥控制動作。底座1前端可設置入口防護網,起保護作用,防止人員誤操作。

第一測量觸頭21和第二測量觸頭22采用機械式內徑測量頭,該兩個測量觸頭的中心在同一條軸線上。

本實施例中,第一位移傳感器41固定在導向柱6上,該導向柱6固定在立柱10上。第一上下撥動汽缸51的活塞桿與導向柱6相連,使導向柱6通過第一上下撥動汽缸51移動,作上下運動,與該第一位移傳感器41相連的第一測量觸頭21也隨該導向柱6上下運動,將第一位移傳感裝置41及第一測量觸頭21移動到測量位置。第一測量觸頭21到達指定位置停止動作,本檢測裝置感應到產品放置到位,第一上下撥動汽缸51帶動導向柱6上下移動,使第一測量觸頭21進入被檢測差速器殼體9上端內壁進行測量,測量得到的數據通過第一位移傳感裝置41自動反饋到顯示器,再等待下一個信號,第一測量觸頭21移出內壁。

工作臺7上設置立柱10,第二位移傳感器42設置在該立柱10上,該第二位移傳感器42由第二上下撥動汽缸52控制沿該立柱10上下移動,與該第二位移傳感器42相連的第二測量觸頭22也沿該立柱10上下移動。將第二位移傳感器42及第二測量觸頭22移動到測量位置。第二測量觸頭22到達指定位置停止動作,本檢測裝置感應到產品放置到位,第二上下撥動汽缸52帶動第二位移傳感器42及第二測量觸頭22上下移動,使第二測量觸頭22進入被檢測差速器殼體9下端內壁進行測量,測量得到的數據通過第二位移傳感器42自動反饋到顯示器,再等待下一個信號,第二測量觸頭22移出內壁。

圖2中上下撥動汽缸5、前后撥動汽缸3均處于初始狀態。當機械手將加工工件放在底座1上,前后撥動汽缸3推動底座1到指定位置,第一上下撥動氣缸51先工作,通過導向柱6將上端的第一測量觸頭21移動進入被檢測差速器殼體9上端內壁測量,測量完成后第一測量觸頭21返回初始位置。待第一測量觸頭21測量完成后,第二上下撥動汽缸52工作,將下端的第二測量觸頭22移動進入被檢測差速器殼體9下端內壁測量,測量完成后第二測量觸頭22返回初始位置。

電磁閥控制的前后撥動汽缸3接收到第一測量觸頭21、第二測量觸頭22測量完成的信號后,推動底座1返回到初始位置。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