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屬于電機制造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同軸度不能保證等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車床機架、主軸以及第一驅動機構,車床機架上還設有刀架機構和車刀,主軸前端設有一脹緊機構,該脹緊機構包括脹緊座、脹緊套以及拉桿,脹緊座包括連接部、讓刀軸及錐軸,連接部與主軸固連,脹緊套部分套設在錐軸上且內孔與錐軸相匹配,拉桿一端設有壓塊,該壓塊靠設在脹緊套的一端上,拉桿的另一端依次穿過脹緊套、脹緊座及主軸后端后與第二驅動機構相連,拉桿在第二驅動機構的作用下直線移動。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一次裝夾就可以完成兩止口加工,定位基準統一,能有效保證同軸度,且能自動脹緊和放松。
【專利說明】
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電機制造技術領域,涉及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背景技術】
[0002]電機殼體兩端的止口同軸是保證電機性能的重要因素。現有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方法是:先車殼體一端止口,產生止口端面;然后以該止口端面為基準,車殼體內孔;再以殼體內孔為基準車殼體另一端止口。由于該加工過程中兩端止口的加工定位基準不一致,因此兩止口的同軸度很難保證,易產生誤差,結構匹配性降低,使電機性能受到影響;并且現有的電機殼體的夾緊與放松一般都是手動完成的,自動化程度低,生產效率低。【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的一種加工同軸度好且能自動脹緊與放松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包括車床機架、轉動設置在車床機架上的中空主軸以及驅動主軸轉動的第一驅動機構,車床機架上還設有刀架機構和車刀,車刀在刀架機構的作用下能沿平行或垂直于主軸軸心線方向水平移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軸前端設有一脹緊機構,該脹緊機構包括與主軸同心固連且中空的脹緊座、套設在脹緊座上的脹緊套以及穿設在脹緊座內的拉桿,所述的脹緊座包括沿軸心線方向依次設置的連接部、讓刀軸及錐軸,連接部與上述主軸固連,錐軸的小端為懸空端,所述的脹緊套為一彈性件,該脹緊套部分套設在上述錐軸上且內孔與錐軸相匹配,所述的拉桿一端設有壓塊,該壓塊靠設在上述脹緊套的一端上,拉桿的另一端依次穿過脹緊套、脹緊座及主軸后端后與第二驅動機構相連,拉桿在第二驅動機構的作用下直線移動。
[0006]在上述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中,所述的脹緊套沿軸向開設有多條開口槽, 多條開口槽沿脹緊套的周向均布,該開口槽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相鄰的兩條開口槽反向設置。
[0007]在上述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中,所述的連接部、讓刀軸及錐軸為一體式結構。
[0008]在上述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中,所述的第二驅動機構為油缸或氣缸。
[0009]在上述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中,所述的壓塊與拉桿可拆卸連接。[〇〇1〇]在上述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中,所述的拉桿上固定設有推環,上述脹緊套內孔內固定設有卡環,該卡環卡設在推環和上述壓塊之間。
[0011]在上述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中,所述的刀架機構包括橫向機構和縱向機構,橫向機構包括橫向拖板及橫向驅動機構,上述車床機架上設有第一滑軌,橫向拖板上配合設有第一滑軌槽,第一滑軌與上述主軸軸心線平行,橫向拖板在橫向驅動機構的作用下沿第一滑軌移動,上述縱向機構包括縱向拖板及縱向驅動機構,上述橫向拖板上設有第二滑軌,縱向拖板上配合設有第二滑軌槽,第二滑軌與第一滑軌垂直,縱向拖板在縱向驅動機構的作用下沿第二滑軌移動。
[0012]在上述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中,所述的縱向拖板上固定設有刀架,上述車刀固定設置在該刀架上。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設置的脹緊機構固定好電機殼體后,主軸和電機殼體端面間留有車刀加工空隙,因此一次裝夾就可以把電機殼體上的兩止口加工完成,定位基準統一,能保證同軸度;且脹緊和放松均通過油缸等裝置控制,自動化程度高,工作效率尚。【附圖說明】[0〇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5]圖2為脹緊機構的主視圖;
[0016]圖3為圖2A-A的剖視圖;[〇〇17]圖4為脹緊套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車床機架;la、床身;lb、主軸箱;2、主軸;3、脹緊座;3a、連接部;3b、讓刀軸;3c、錐軸;4、脹緊套;5、拉桿;6、開口槽;7、壓塊;8、推環;9、卡環;10、車刀;11、橫向拖板; 12、第一滑軌;13、第一滑軌槽;14、縱向拖板;15、第二滑軌;16、第二滑軌槽;17、刀架。【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0]如圖1至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包括車床機架1、轉動設置在車床機架1上的中空主軸2、設置在主軸2前端的脹緊機構以及驅動主軸2轉動的第一驅動機構。車床機架1包括床身la以及設置在床身la—端的主軸箱lb,主軸2轉動設置在主軸箱lb內,第一驅動機構機構為電機,電機通過傳動機構驅動主軸2轉動。
[0021]脹緊機構與主軸2同步轉動。脹緊機構包括一端與主軸2同心固連且中空的脹緊座 3、套設在脹緊座3上的脹緊套4以及穿設在脹緊座3內的拉桿5。脹緊座3包括沿軸心線方向依次同心設置的連接部3a、讓刀軸3b及錐軸3c,連接部3a、讓刀軸3b及錐軸3c為一體式結構,連接部3a與主軸2通過緊固件固連,錐軸3c的小端為懸空端。脹緊套4部分套設在錐軸 (3c)上且內孔與錐軸3c相匹配,該脹緊套4為一彈性件,為實現彈性脹緊套4設計成如下結構:脹緊套4沿軸向開設有多條開口槽6,多條開口槽6沿脹緊套4的周向均布,該開口槽6— 端開口,另一端封閉,相鄰的兩條開口槽6反向設置。拉桿5—端設有壓塊7,該壓塊7靠設在脹緊套4的一端上,壓塊7與拉桿5可拆卸連接,拉桿5上固定設有推環8,脹緊套4內孔內固定設有卡環9,該卡環9卡設在推環8和壓塊7之間;拉桿5的另一端依次穿過脹緊套4、脹緊座3 及主軸2后端后與第二驅動機構相連,第二驅動機構為油缸或氣缸,拉桿5在第二驅動機構的作用下直線移動,通過推環8或壓塊7推拉脹緊套4。
[0022]床身la上還設有刀架機構和車刀10,刀架機構包括橫向機構和縱向機構。橫向機構包括橫向拖板11及橫向驅動機構,床身1 a上設有第一滑軌12,橫向拖板11上配合設有第一滑軌槽13,第一滑軌12與主軸2軸心線平行,橫向拖板11在橫向驅動機構的作用下沿第一滑軌12移動;縱向機構包括縱向拖板14及縱向驅動機構,橫向拖板11上設有第二滑軌15,縱向拖板14上配合設有第二滑軌槽16,第二滑軌15與第一滑軌12垂直,縱向拖板14在縱向驅動機構的作用下沿第二滑軌15移動。縱向拖板14上還固定設有刀架17,車刀10固定設置在該刀架17上,車刀10在刀架機構的作用下能沿平行或垂直于主軸2軸心線方向水平移動。
[0023]脹緊與放松原理:脹緊時,第二驅動機構拉動拉桿5沿主軸2前端向后端的方向移動,通過拉桿5上的壓塊7推動脹緊套4沿錐軸3c小端向大端的方向移動,從而使脹緊套4的外徑增大,使套設在脹緊套4上的電機殼體脹緊固定;放松時,第二驅動機構拉動拉桿5沿主軸2后端向前端的方向移動,通過拉桿5上的推環8推動脹緊套4沿錐軸3c大端向小端的方向移動,從而使脹緊套4的外徑減小,使套設在脹緊套4上的電機殼體放松。[〇〇24]通過讓刀軸3b的設置,使電機殼體與主軸2之間留有足夠的車刀10工作間隙,一次裝夾,即可完成電機殼體兩端止口的加工,定位基準一致,同軸度得到有效保證。[〇〇25]應該理解,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說明書中,所有“包括……”均應理解為開放式的含義,也就是其含義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應理解為封閉式的含義,即其含義不應該理解為“僅包含……”。
[002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主權項】
1.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包括車床機架(1)、轉動設置在車床機架(1)上的中空主 軸(2)以及驅動主軸(2)轉動的第一驅動機構,車床機架(1)上還設有刀架機構和車刀(10), 車刀(10)在刀架機構的作用下能沿平行或垂直于主軸(2)軸心線方向水平移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主軸(2)前端設有一脹緊機構,該脹緊機構包括與主軸(2)同心固連且中空的脹 緊座(3)、套設在脹緊座(3)上的脹緊套(4)以及穿設在脹緊座(3)內的拉桿(5),所述的脹緊 座(3)包括沿軸心線方向依次設置的連接部(3a)、讓刀軸(3b)及錐軸(3c),連接部(3a)與上 述主軸(2)固連,錐軸(3c)的小端為懸空端,所述的脹緊套(4)為一彈性件,該脹緊套(4)部 分套設在上述錐軸(3c)上且內孔與錐軸(3c)相匹配,所述的拉桿(5)—端設有壓塊(7),該 壓塊(7)靠設在上述脹緊套(4)的一端上,拉桿(5)的另一端依次穿過脹緊套(4)、脹緊座(3) 及主軸(2)后端后與第二驅動機構相連,拉桿(5)在第二驅動機構的作用下直線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脹緊套(4)沿 軸向開設有多條開口槽(6 ),多條開口槽(6)沿脹緊套(4)的周向均布,該開口槽(6) —端開 口,另一端封閉,相鄰的兩條開口槽(6)反向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部 (3a)、讓刀軸(3b)及錐軸(3c)為一體式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驅動 機構為油缸或氣缸。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塊(7)與 拉桿(5)可拆卸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桿(5)上固 定設有推環(8),上述脹緊套(4)內孔內固定設有卡環(9),該卡環(9)卡設在推環(8)和上述 壓塊(7)之間。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架機構 包括橫向機構和縱向機構,橫向機構包括橫向拖板(11)及橫向驅動機構,上述車床機架(1) 上設有第一滑軌(12),橫向拖板(11)上配合設有第一滑軌槽(13),第一滑軌(12)與上述主 軸(2)軸心線平行,橫向拖板(11)在橫向驅動機構的作用下沿第一滑軌(12)移動,上述縱向 機構包括縱向拖板(14)及縱向驅動機構,上述橫向拖板(11)上設有第二滑軌(15),縱向拖 板(14)上配合設有第二滑軌槽(16),第二滑軌(15)與第一滑軌(12)垂直,縱向拖板(14)在 縱向驅動機構的作用下沿第二滑軌(15)移動。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機殼體止口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縱向拖板(14) 上固定設有刀架(17),上述車刀(10)固定設置在該刀架(17)上。
【文檔編號】B23B21/00GK205650812SQ201620422141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0日 公開號201620422141.7, CN 201620422141, CN 205650812 U, CN 205650812U, CN-U-205650812, CN201620422141, CN201620422141.7, CN205650812 U, CN205650812U
【發明人】伊建華, 章鵬, 伊駿飛
【申請人】浙江星歐電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