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巖土試件預制料混合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932315閱讀:515來源:國知局
一種巖土試件預制料混合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巖土試件預制料混合裝置,包括底座裝置(1)、驅動裝置(2)以及混合裝置(3),所述底座裝置(1)包括支撐底板(4)、固定外圈(5)、滑槽(6)、筋板(7)、軸架(8)以及軸孔I(9),旨在通過帶傳動驅動預制料筒旋轉,實現筒內巖土試件預制料的混合,克服了傳統的巖土試件預制料人工手動混合導致混合效率低、人力消耗大以及混合效果差等缺點,實現了巖土試件預制料的高效高質量混合,解放了人力,縮短了試驗周期。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裝置、驅動裝置以及混合裝置。本實用新型易于維護、操作簡便,在巖土試件預制料混合中應用前景極為廣闊。
【專利說明】
一種巖土試件預制料混合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合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巖土試件預制料混合裝置。【背景技術】
[0002]當下,隨著城軌地鐵、礦山礦洞等大量施工,巖土工程這一領域也研究的越來越火熱,不少學者在這一領域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在巖土試驗中,常利用相似材料,諸如砂子、水泥等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制成巖土試驗標準試件進行實驗研究,在對砂子、水泥等粉料進行混合過程中,由于所需預制料不多,所以大多采用人工手動混合,但是這也造成了人力消耗大、混合效率低以及混合均勻性差,從而導致試驗周期長以及試件質量差等缺點,因此設計一種巖土試件預制料混合裝置顯得尤為重要。【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巖土試件預制料混合裝置,旨在通過帶傳動驅動預制料筒旋轉,實現筒內巖土試件預制料的混合,克服了傳統的巖土試件預制料人工手動混合導致混合效率低、人力消耗大以及混合效果差等缺點,實現了巖土試件預制料的高效高質量混合,解放了人力,縮短了試驗周期。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巖土試件預制料混合裝置, 包括底座裝置、驅動裝置以及混合裝置。
[0005]所述底座裝置包括支撐底板、固定外圈、滑槽、筋板、軸架以及軸孔I,所述軸架固定安裝在支撐底板上,所述軸孔I布置在軸架上,所述筋板共四個,所述四個筋板呈“十”字形固定安裝在支撐底板上,所述固定外圈固定安裝在四個筋板上,所述滑槽布置在固定外圈內偵L
[0006]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支撐底板實現了對整個裝置的固定支撐,所述筋板實現了對固定外圈以及混合裝置的支撐,所述固定外圈以及滑槽實現了對混合裝置圓周運動的限定。
[0007]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帶輪、電機、皮帶以及從動帶輪,所述電機固定安裝在底座裝置的支撐底板上,所述驅動帶輪包括軸孔I1、輪轂I以及帶輪槽I,所述驅動帶輪通過軸孔 II與電機固定安裝,所述帶輪槽I共兩個,所述兩個帶輪槽I對稱布置在輪轂I上,所述從動帶輪包括輪轂I1、軸孔II1、輪輻以及帶輪槽II,所述輪輻共三根,所述三根輪輻以輪轂II的中心軸線為軸線等間隔對稱布置,所述帶輪槽II共兩個,所述兩個帶輪槽II對稱布置在輪轂II上,所述皮帶共兩根,所述兩根皮帶與驅動帶輪的帶輪槽I以及從動帶輪的帶輪槽II配合安裝。
[0008]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驅動帶輪、從動帶輪以及皮帶的配合安裝實現了電機的動力傳輸。
[0009]所述混合裝置包括驅動軸、撥動卡箍以及預制料筒,所述驅動軸包括棱柱端以及圓柱端,所述圓柱端通過底座裝置的軸架的軸孔I與驅動裝置的從動帶輪配合固定安裝,所述撥動卡箍包括鎖緊孔1、卡箍、連桿、方形盤以及方形孔,所述卡箍共兩個,所述兩個卡箍對稱布置固定安裝在連桿上,所述鎖緊孔I布置在卡箍上,所述方形盤布置在連桿的中心軸線處,所述方形孔布置在方形盤的中心軸線處,所述方形孔與驅動軸的棱柱端配合,所述預制料筒包括料筒裝置、滑輪、鎖緊螺母以及蓋板,所述料筒裝置包括筒體、導向槽、滑輪架、 滑輪軸孔、進料口以及鎖緊孔II,所述滑輪架共兩個,所述兩個滑輪架對稱布置固定安裝在筒體兩端,所述滑輪軸孔布置在滑輪架上,所述進料口布置在筒體上,所述導向槽共兩個, 所述兩個導向槽以進料口中心軸線為軸線對稱布置固定安裝在筒體上,所述鎖緊孔II位于進料口上端,且布置在筒體上,所述滑輪包括輪體以及輪軸,所述輪軸與料筒裝置的滑輪軸孔配合安裝,所述輪體與底座裝置的滑槽配合,所述蓋板包括鎖緊孔III以及圓弧板,所述鎖緊孔III與料筒裝置的鎖緊孔II通過鎖緊螺母配合安裝。
[0010]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驅動軸的棱柱端與撥動卡箍的方形孔配合實現了對預制料筒旋轉運動的驅動,所述預制料筒的筒體實現了對預制料的盛放,所述滑輪與底座裝置滑槽的配合安裝實現混合裝置的順利圓周運動。【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機裝置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底座裝置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驅動裝置示意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驅動帶輪示意圖;
[0015]圖5為本實用新型從動帶輪示意圖;
[0016]圖6為本實用新型混合裝置示意圖;
[0017]圖7為本實用新型驅動軸示意圖;
[0018]圖8為本實用新型撥動卡箍示意圖;
[0019]圖9為本實用新型預制料筒示意圖;
[0020]圖10為本實用新型料筒裝置示意圖;
[0021]圖11為本實用新型滑輪示意圖;
[0022]圖12為本實用新型蓋板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4]在圖1中,所述巖土試件預制料混合裝置,包括底座裝置1、驅動裝置2以及混合裝置3。
[0025]在圖2中,所述底座裝置1包括支撐底板4、固定外圈5、滑槽6、筋板7、軸架8以及軸孔19,所述軸架8固定安裝在支撐底板4上,所述軸孔19布置在軸架8上,所述筋板7共四個, 所述四個筋板7呈“十”字形固定安裝在支撐底板4上,所述固定外圈5固定安裝在四個筋板7 上,所述滑槽6布置在固定外圈5內側。
[0026]在圖3中,所述驅動裝置2包括驅動帶輪10、電機11、皮帶12以及從動帶輪13,所述電機11固定安裝在底座裝置1的支撐底板4上,所述皮帶12共兩根,所述兩根皮帶12與驅動帶輪10以及從動帶輪13配合安裝。
[0027]在圖4中,所述驅動帶輪10包括軸孔1114、輪轂115以及帶輪槽116,所述驅動帶輪 10通過軸孔1114與電機11固定安裝,所述帶輪槽116共兩個,所述兩個帶輪槽116對稱布置在輪轂II5上。[〇〇28]在圖5中,所述從動帶輪13包括輪轂1117、軸孔11118、輪輻19以及帶輪槽1120,所述輪輻19共三根,所述三根輪輻19以輪轂1117的中心軸線為軸線等間隔對稱布置,所述帶輪槽1120共兩個,所述兩個帶輪槽1120對稱布置在輪轂II17上。
[0029]在圖6中,所述混合裝置3包括驅動軸21、撥動卡箍22以及預制料筒23。
[0030]在圖7中,所述驅動軸21包括棱柱端24以及圓柱端25,所述圓柱端25通過底座裝置 1的軸架8的軸孔19與驅動裝置2的從動帶輪13配合安裝。[〇〇31]在圖8中,所述撥動卡箍22包括鎖緊孔126、卡箍27、連桿28、方形盤29以及方形孔 30,所述卡箍27共兩個,所述兩個卡箍27對稱布置固定安裝在連桿28上,所述鎖緊孔126布置在卡箍27上,所述方形盤29布置在連桿28的中心軸線處,所述方形孔30布置在方形盤29 的中心軸線處,所述方形孔30與驅動軸21的棱柱端24配合。[〇〇32]在圖9中,所述預制料筒23包括料筒裝置31、滑輪32、鎖緊螺母33以及蓋板34。[〇〇33]在圖10中,所述料筒裝置31包括筒體35、導向槽36、滑輪架37、滑輪軸孔38、進料口 39以及鎖緊孔1140,所述滑輪架37共兩個,所述兩個滑輪架37對稱布置固定安裝在筒體35 兩端,所述滑輪軸孔38布置在滑輪架37上,所述進料口 39布置在筒體35上,所述導向槽36共兩個,所述兩個導向槽36以進料口 39中心軸線為軸線對稱布置固定安裝在筒體35上,所述鎖緊孔1140位于進料口 39上端,且布置在筒體35上。[〇〇34]在圖11中,所述滑輪32包括輪體42以及輪軸41,所述輪軸41與料筒裝置31的滑輪軸孔38配合安裝,所述輪體42與底座裝置1的滑槽6配合。[〇〇35]在圖12中,所述蓋板34包括鎖緊孔III43以及圓弧板44,所述鎖緊孔III43與料筒裝置31的鎖緊孔1140通過鎖緊螺母33配合安裝。[〇〇36]所述巖土試件預制料混合裝置的具體工作流程為:首選打開混合裝置3的蓋板34, 由料筒裝置31的進料口 39將待混合的預制料裝入筒體35,然后通過料筒裝置31的導向槽36 將蓋板34蓋上,并由鎖緊螺母33鎖緊,啟動驅動裝置2的電機11,電機11帶動驅動帶輪10旋轉,進而驅動通過皮帶12連接的從動帶輪13轉動,從動帶輪13通過驅動與其固定連接的驅動軸21,通過驅動軸21的棱柱端24與撥動卡箍22的方形孔30的配合安裝,從而驅動撥動卡箍22旋轉,進而帶動通過卡箍27鎖緊的料筒裝置31經由滑輪32和底座裝置1的滑槽6配合, 使料筒裝置31沿底座裝置1的固定外圈5圓周運動,通過調節電機11的轉速,進而實現預制料的良好混合,預制料混合好后,打開預制料筒23的鎖緊螺母33,取下蓋板34,將混合好的預制料從料筒裝置31的筒體35中取出。
[003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巖土試件預制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巖土試件預制料混合裝置包括底 座裝置(1)、驅動裝置(2)以及混合裝置(3),所述底座裝置(1)包括支撐底板(4)、固定外圈 (5)、滑槽(6)、筋板(7)、軸架(8)以及軸孔1(9),所述軸架(8)固定安裝在支撐底板(4)上,所 述軸孔1(9)布置在軸架(8)上,所述筋板(7)共四個,所述四個筋板(7)呈“十”字形固定安裝 在支撐底板(4)上,所述固定外圈(5)固定安裝在四個筋板(7)上,所述滑槽(6)布置在固定 外圈(5)內側,所述驅動裝置(2)包括驅動帶輪(10)、電機(11)、皮帶(12)以及從動帶輪(13),所述電機(11)固定安裝在底座裝置(1)的支撐底板(4)上,所述皮帶(12)共兩根,所述 兩根皮帶(12)與驅動帶輪(10)以及從動帶輪(13)配合安裝,所述驅動帶輪(10)包括軸孔II(14)、輪轂1(15)以及帶輪槽1(16),所述驅動帶輪(10)通過軸孔11(14)與電機(11)固定安 裝,所述帶輪槽1(16)共兩個,所述兩個帶輪槽1(16)對稱布置在輪轂1(15)上,所述從動帶 輪(13)包括輪轂11(17)、軸孔111(18)、輪輻(19)以及帶輪槽11(20),所述輪輻(19)共三根, 所述三根輪輻(19)以輪轂11(17)的中心軸線為軸線等間隔對稱布置,所述帶輪槽11(20)共 兩個,所述兩個帶輪槽11(20)對稱布置在輪轂11(17)上,所述混合裝置(3)包括驅動軸 (21)、撥動卡箍(22)以及預制料筒(23),所述驅動軸(21)包括棱柱端(24)以及圓柱端(25), 所述圓柱端(25)通過底座裝置(1)的軸架(8)的軸孔1(9)與驅動裝置(2)的從動帶輪(13)配 合安裝,所述撥動卡箍(22)包括鎖緊孔1(26)、卡箍(27)、連桿(28)、方形盤(29)以及方形孔 (30),所述卡箍(27)共兩個,所述兩個卡箍(27)對稱布置固定安裝在連桿(28)上,所述鎖緊 孔1(26)布置在卡箍(27)上,所述方形盤(29)布置在連桿(28)的中心軸線處,所述方形孔 (30)布置在方形盤(29)的中心軸線處,所述方形孔(30)與驅動軸(21)的棱柱端(24)配合, 所述預制料筒(23)包括料筒裝置(31)、滑輪(32)、鎖緊螺母(33)以及蓋板(34),所述料筒裝 置(31)包括筒體(35)、導向槽(36)、滑輪架(37)、滑輪軸孔(38)、進料口(39)以及鎖緊孔II (40),所述滑輪架(37)共兩個,所述兩個滑輪架(37)對稱布置固定安裝在筒體(35)兩端,所 述滑輪軸孔(38)布置在滑輪架(37)上,所述進料口(39)布置在筒體(35)上,所述導向槽 (36)共兩個,所述兩個導向槽(36)以進料口(39)中心軸線為軸線對稱布置固定安裝在筒體 (35)上,所述鎖緊孔11(40)位于進料口(39)上端,且布置在筒體(35)上,所述滑輪(32)包括 輪體(42)以及輪軸(41),所述輪軸(41)與料筒裝置(31)的滑輪軸孔(38)配合安裝,所述輪 體(42)與底座裝置(1)的滑槽(6)配合,所述蓋板(34)包括鎖緊孔111(43)以及圓弧板(44), 所述鎖緊孔111(43)與料筒裝置(31)的鎖緊孔11(40)通過鎖緊螺母(33)配合安裝。
【文檔編號】G01N1/38GK205620208SQ201620459199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9日
【發明人】張向峰, 秦楠
【申請人】青島科技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