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生產過程管控,尤其涉及一種生產過程管控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控制限(control?limits)是統計過程控制(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spc)中用于監控和評估生產過程穩定性和質量的重要工具,控制限是在控制圖上設定的界限,用于判斷生產過程是否處于受控狀態。
2、多數spc案例當中,對于控制限的計算,只能做到計算和應用,但在實際應用當中,對于新計算的控制限是否需要應用到控制圖上,只能是工程師以經驗來做判斷,不僅大大提高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且人為判斷決定控制限是否進行應用受各種干擾,存在一定判斷誤差,導致最終整個生產控制過程并不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申請的目的在于至少提供一種生產過程管控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通過對生產過程中的相關管控指標的控制限進行更新優化完成統計過程控制,降低對控制限計算成本的同時提高統計過程控制精度。
2、本申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生產過程管控方法,方法包括:針對統計過程控制所涉及的每個管控指標,執行以下處理:實時收集該管控指標對應的生產監控數據;根據生產監控數據,計算該管控指標對應的實時控制限;根據該管控指標對應的實時控制限和在應用控制限,確定該管控指標對應的控制限浮動情況;根據浮動情況,確定該管控指標是否應用實時控制限并完成生產過程管控。
4、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通過以下方式確定每個管控指標對應的控制限浮動情況:將該管控指標對應的實時控制限和在應用控制限帶入給定控制限變化比率計算公式,得到該管控指標對應的控制限變化比率;將控制限變化比率與該管控指標對應的給定標準控制限變化比率進行對比,根據對比結果確定該管控指標對應的控制限浮動情況。
5、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通過以下方式確定每個管控指標對應的控制限浮動情況:若控制限變化比率大于給定標準控制限變化比率,則確定該管控指標的控制限浮動不滿足浮動需求;若控制限變化比率小于或者等于給定標準控制限變化比率,則確定該管控指標的控制限浮動滿足浮動需求。
6、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通過以下方式確定每個管控指標是否應用對應的實時控制限并完成生產過程管控:若該管控指標的控制限浮動滿足浮動需求,則應用該實時控制限,以使用實時控制限替換在應用控制限;使用替換后的在應用控制限完成生成過程管控;若該管控指標的控制限浮動不滿足浮動需求,則不應用該實時控制限,繼續使用在應用控制限完成生成過程管控。
7、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通過以下方式確定每個管控指標對應的給定標準控制限變化比率:確定該管控指標在整個生產過程管控中的影響范圍;根據影響范圍,確定該管控指標對應的給定標準控制限變化比率。
8、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生產過程管控裝置,裝置包括:收集模塊,用于針對統計過程控制所涉及的每個管控指標,實時收集該管控指標對應的生產監控數據;計算模塊,用于針對統計過程控制所涉及的每個管控指標,根據生產監控數據,計算該管控指標對應的實時控制限;確定模塊,用于針對統計過程控制所涉及的每個管控指標,根據該管控指標對應的實時控制限和在應用控制限,確定該管控指標對應的控制限浮動情況;管控模塊,用于針對統計過程控制所涉及的每個管控指標,根據浮動情況,確定該管控指標是否應用實時控制限并完成生產過程管控。
9、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確定模塊還用于:針對統計過程控制所涉及的每個管控指標:將該管控指標對應的實時控制限和在應用控制限帶入給定控制限變化比率計算公式,得到該管控指標對應的控制限變化比率;將控制限變化比率與該管控指標對應的給定標準控制限變化比率進行對比,根據對比結果確定該管控指標對應的控制限浮動情況。
10、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確定模塊還用于:針對統計過程控制所涉及的每個管控指標:若控制限變化比率大于給定標準控制限變化比率,則確定該管控指標的控制限浮動不滿足浮動需求;若控制限變化比率小于或者等于給定標準控制限變化比率,則確定該管控指標的控制限浮動滿足浮動需求。
11、第三方面,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存儲器和總線,存儲器存儲有處理器可執行的機器可讀指令,當電子設備運行時,處理器與存儲器之間通過總線進行通信,機器可讀指令被處理器運行時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的生產過程管控方法的步驟。
12、第四方面,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運行時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的生產過程管控方法的步驟。
13、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生產過程管控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包括:針對統計過程控制所涉及的每個管控指標,執行以下處理:實時收集該管控指標對應的生產監控數據;根據所述生產監控數據,計算該管控指標對應的實時控制限;根據該管控指標對應的實時控制限和在應用控制限,確定該管控指標對應的控制限浮動情況;根據所述浮動情況,確定該管控指標是否應用所述實時控制限并完成生產過程管控。本申請通過對生產過程中的相關管控指標的控制限進行更新優化完成統計過程控制,降低對控制限計算成本的同時提高統計過程控制精度。
14、為使本申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1.一種生產過程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方式確定每個管控指標對應的控制限浮動情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方式確定每個管控指標對應的控制限浮動情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方式確定每個管控指標是否應用對應的實時控制限并完成生產過程管控: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方式確定每個管控指標對應的給定標準控制限變化比率:
6.一種生產過程管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模塊還用于: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模塊還用于:
9.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處理器、存儲器和總線,所述存儲器存儲有所述處理器可執行的機器可讀指令,當電子設備運行時,所述處理器與所述存儲器之間通過所述總線進行通信,所述機器可讀指令被所述處理器運行時執行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生產過程管控方法的步驟。
10.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運行時執行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生產過程管控方法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