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在夾持區具有凸起側的高密度光盤記錄介質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769585閱讀:28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在夾持區具有凸起側的高密度光盤記錄介質的制作方法
本申請聲明2001年5月14日提出的韓國專利申請No.2001-26250的優先權,并在此全部結合作為參考。
當CD被正常地放入光盤設備時,其含有凹點圖形(pit pattern)的記錄層與安裝在光盤設備中的光學拾取器的物鏡距離大約為1.2mm。用于CD的物鏡的數值孔徑(NA)為0.45,相對來說較小。
如圖2所示,俗稱“DVD”的數字通用光盤和CD一樣厚1.2mm,直徑120mm。DVD也有一直徑15mm的中心孔和環繞中心孔的44mm夾持區。
當一張DVD正常放入光盤設備時,其含有凹點圖形的記錄層與安裝在光盤設備中的光學拾取器的物鏡距離大約為0.6mm。用于DVD的物鏡的NA為0.6,相對來說較大。
如圖3所示,目前商品化的HD-DVD和CD一樣厚1.2mm,直徑120mm。HD-DVD也有一直徑15mm的中心孔和環繞中心孔的44mm夾持區。當HD-DVD正常地放入光盤設備時,同樣含有凹點圖形的記錄層與用于HD-DVD的光學拾取器的物鏡間隔0.1mm,其中物鏡具有最大的0.85的NA。用于HD-DVD的光學拾取器使用比CD和DVD更短波長的激光束,從而高密度地記錄或再生信號。
由此,與CD或DVD相比,HD-DVD使用的物鏡位置更靠近記錄層,使用更短波長的激光束,具有更大的NA。根據這些條件,有可能將更高強度的光會聚到位于HD-DVD的記錄層高密度凹點圖形上的更小的聚束點上。從而,縮短了更短波長的激光束的傳輸距離,激光束的變化和球面像差都減到最小。
如圖4所示,當HD-DVD10正常地放到安裝在光盤設備中的轉盤11上時,電機驅動單元13和伺服控制器15為主軸電機12進行常規的伺服控制操作,使放置的HD-DVD10以穩定的高速旋轉。當HD-DVD10旋轉時,進行聚焦伺服操作以將光學拾取器14的激光束準確地聚焦到記錄層9。這個操作是通過在工作距離OD內上下移動光學拾取器14的物鏡OL而實現。如果激光束準確地聚焦,則可實現高密度凹點圖形的再生(或記錄)。
然而,當HD-DVD10未被正確放置于轉盤11上時,例如,如圖5所示,被顛倒放置時,由主軸電機12、電機驅動單元13和伺服控制器15的聯合伺服控制操作,HD-DVD10依然以恒定的高速旋轉。但是,如果HD-DVD10被顛倒放置,記錄層9和光學拾取器14的物鏡OL間的距離與正常放置的HD-DVD相比要大1.1mm。
在這種錯誤放置的情況下,激光束不能在光學拾取器14的物鏡OL的正常工作距離內聚焦。因此,管理聚焦伺服操作的伺服控制器15繼續向上移動物鏡OL至最大可移動距離“OD_Max”直到激光束正確聚焦。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物鏡OL將會與錯誤放置的HD-DVD10相碰觸。因此,HD-DVD10、物鏡OL和/或伺服機構將受到不可恢復的損壞。
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以下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有一部分將由說明書而變得明了,或者通過本發明的實踐而體驗到。通過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和附圖中具體指出的結構,可以了解和獲得本發明的目的和其它優點。
為了實現這些和其它的優點,根據本發明的目的,正如在此作為實施例并加以詳細敘述的,一種用于存儲數據的記錄介質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的光盤,該光盤包含記錄區和夾持區,并限定了中心孔以容納主軸,其中夾持區包含相應的第一和第二夾持表面;共面地位于光盤內的記錄層,其中記錄層更接近光盤的第二表面;并且夾持區至少部分地在第一夾持表面上具有凸起部分,從而通過將第一夾持表面放置于主軸上而插入光盤時,光盤可從主軸上抬升。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從光盤的中心平面測量,凸起部分的夾持區有第一和第二厚度,第一厚度是在從光盤中心平面延伸向光盤第一表面的方向上測量的,第二厚度是在向著第二表面的方向上測量的,其中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優選的是,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之差約為0.1mm至0.6mm。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第二夾持表面與光盤的第二表面共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夾持區至少部分地在第二夾持表面上具有凸起部分。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第二夾持表面相對于光盤的第二表面位于不同的高度上。
應該理解,前面的概述和下面的詳細說明是示例性和說明性的,旨在為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發明提供進一步的說明。


圖1顯示的是常規的緊湊型光盤(CD)的結構;圖2顯示的是常規的數字通用光盤(DVD)的結構;圖3顯示的是常規的高密度DVD(HD-DVD)的結構;圖4和圖5分別顯示常規高密度DVD正常放置與錯誤放置的情況;圖6為根據本發明構造的高密度光盤第一實施例的剖面圖;圖7和圖8分別顯示根據本發明構造的高密度光盤第一實施例正常放置和錯誤放置的情況;圖9為根據本發明構造的高密度光盤第二實施例的剖面圖;圖10和圖11分別顯示根據本發明構造的高密度光盤第二實施例正常放置和錯誤放置的情況;圖12為根據本發明構造的高密度光盤第三實施例的剖面圖;圖13和圖14分別顯示根據本發明構造的高密度光盤第三實施例正常放置和錯誤放置的情況。
優選實施例詳細說明為充分理解本發明,現參照附圖對其優選實施例進行敘述。
圖6為根據本發明構造的高密度光盤第一優選實施例的剖面圖。這個高密度光盤實施例,例如,根據本發明的HD-DVD,具有圖3所示的常規HD-DVD相同的尺寸,即厚1.2mm,直徑120mm,直徑15mm的中心孔和環繞中心孔的直徑44mm的夾持區。另外,如前文所述,當圖6中的HD-DVD20正常放入光盤設備時,其含有凹點圖形的記錄層與光學拾取器物鏡的間隔約0.1mm。
但是,圖6中的HD-DVD20的夾持區的結構為每側P1和P2的厚度(P1和P2)不同,即P1比P2大為宜。P1和P2由一假想的縱向中心平面“c”將夾持區一分為二而成。為使兩側具有不同的厚度,記錄面(就是記錄層)的對面凸出于光盤的上表面,如圖6中D1所示。因為沒有必要整個夾持區都具有不同的厚度,故夾持區可有部分區域相對光盤的記錄或讀取區凸出或升高。
優選的是,高度D1在大約0.1mm至0.6mm之間,并保證光盤與物鏡之間有一空隙,以防止與光學拾取器的物鏡發生觸碰,即使在高密度光盤被顛倒放置的情況下物鏡向上移動至最大可移動距離時。做為選擇,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情況下,也可使用其他合適的高度D1。
如圖7所示,如果如上結構的光盤20正常放置到安裝在光盤設備中的主軸或轉盤上,光盤20的夾持區的無凸起側和轉盤11相接觸。從而,光盤20與常規光盤一樣被正常夾持。
成功夾持住高密度光盤20后,進行常規的伺服控制操作(以主軸電機12,電機驅動單元13和伺服控制器15的操作為特征)以恒定的高速旋轉該正確夾持的光盤20。接著,進行聚焦伺服操作以通過在工作距離OD內上下移動光學拾取器的物鏡OL而使激光束準確地聚焦到記錄層上。一旦激光束準確聚焦,則開始高密度凹點圖形的再生(或記錄)。
但是,如圖8所示,如果光盤20被顛倒放置在轉盤11上,則光盤20夾持區的凸起側和轉盤11相接觸。從而,光盤20的表面比正常位置提升了高度D1,其范圍在大約0.1mm至0.6mm之間。換句話說,物鏡和光盤20之間的間隔距離由于夾持區增加的厚度而增大。
因而,當錯誤放置的光盤20高速旋轉時,盡管光學拾取器14的物鏡OL向上移動到最大距離以獲得準確焦距,但因為由夾持區的凸出側而產生的間隙D1,物鏡OL不會與錯誤放置的光盤20的表面觸碰。此外,因為記錄層和其中包含的高密度凹點圖形比正常放置更加遠離物鏡OL,聚焦操作將失敗。結果,光盤的錯誤放置被判定為“無盤”。因為“無盤”判斷終止聚焦操作,從而避免了物鏡OL和光盤20之間的觸碰。
圖9是根據本發明構造的高密度光盤第二優選實施例的剖面圖。根據本發明構造的高密度光盤第二實施例21,其夾持區的結構為每側P1和P2的厚度不同,P1和P2由一假想縱向中心平面“c”將夾持區一分為二而成。也就是說,P1大于P2,且P1和P2都比光盤21的整體厚度的二分之一大,如圖9所示。與記錄側相對的一側比記錄側相對光盤表面凸起更大的距離。如圖9所示,大約介于0.1mm至0.6mm之間的高度D1比位于記錄側的D2大。
優選的是,記錄側的凸起高度D2被確定在一個范圍內,使得在光盤21正常放置的情況下,在工作距離OD內上下移動物鏡OL時,可以保證物鏡OL實現記錄層內凹點圖形的成功聚焦。
因此,如果上述結構的高密度光盤21正常放置于轉盤11上時,光盤21的記錄層由于小的凸起高度D2而比常規光盤更遠離物鏡OL。但是,如上所述,因為距離D2處于保證成功聚焦的范圍內,故可將光束聚焦到記錄層上,從而進行高密度凹點圖形的再生(或記錄)。
如圖11所示,如果高密度光盤21被顛倒放置在轉盤11上,包含凸起高度為D1的夾持區凸起側的表面與圖8所示情況類似,被升高同樣的高度D1。因此,當錯誤放置的光盤21以恒定的高速旋轉時,光學拾取器14的物鏡OL可在不與錯誤放置的光盤21表面觸碰的情況下向上移動至最大距離以獲得準確聚焦。并且,因為記錄層由于高度D1而更加遠離物鏡OL,聚焦操作將失敗,導致光盤的錯誤放置被判斷為“無盤”。因為“無盤”判斷終止所有的聚焦操作,故避免了物鏡OL與光盤21間的觸碰。
圖12是根據本發明構造的高密度光盤第三優選實施例的剖面圖。根據本發明構造的第三個實施例的高密度光盤22,其夾持區的結構為每側P1和P2的厚度不同,P1和P2由一假想縱向中心平面“c”將夾持區一分為二而成。在這種情況下,P1大于P2,且P1厚度大于光盤22整體厚度的二分之一,而P2厚度小于光盤22整體厚度的二分之一。與記錄側相對的一側凸出光盤表面高度D1,D1的范圍大約為0.1mm至0.6mm,而記錄側的夾持區則凹進一個小于D1的高度。
因此,如果如上結構的高密度光盤22正常放置到轉盤11上時,與轉盤11的托架相接觸的夾持區凹進側允許光盤22的記錄層適當地遠離光學拾取器14。但是,本實施例的記錄層和物鏡OL之間的距離在常規光盤的可接受范圍內是較大的。
這種情況下,通過在工作范圍OD內上下移動物鏡OL可獲得在記錄層上的準確焦距,從而實現高密度凹點圖形的再生(或記錄)。
如圖14所示,如果光盤22被倒置地放在轉盤11上時,光盤22的表面被提升高度D1,D1的范圍在0.1mm至0.6mm之間。因而,雖然光學拾取器14的物鏡OL可能向上移動到最大距離以獲得在記錄層上的準確聚焦,物鏡OL也不會和錯誤放置的光盤22的表面觸碰。如上所述,錯誤放置將導致“無盤”的判斷,這將終止聚焦操作并避免物鏡OL和光盤22之間的觸碰。
另外,夾持區的凸起和/或凹進的形狀可以不同于以上的實施例,例如,夾持區可部分地凸起或凹進。
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實質特征的情況下,本發明可應用于只讀高密度光盤和可擦寫高密度光盤。本發明也可以應用于任何其它可擦寫或只讀型的光盤介質。因此本實施例應當看作是說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是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而不是前面的說明書限定,所附的權利要求包含落入權利要求的等同物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存儲數據的記錄介質,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的光盤,該光盤包含記錄區和夾持區,并限定有一個中心孔以容納主軸,其中所述夾持區包含相應的第一和第二夾持表面;記錄層,共面地位于所述光盤內,其中所述記錄層更接近于所述光盤的第二表面;并且所述夾持區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夾持表面上具有凸起部分,從而通過將所述第一夾持表面放置在主軸上而插入所述光盤時,所述光盤從主軸抬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位于所述凸起部分的夾持區具有從所述光盤的中心平面測量的第一和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是在從光盤中心平面延伸向光盤第一表面的方向上測量的,所述第二厚度是在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上測量的,其中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厚度之差約為0.1mm至0.6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第二夾持表面與所述光盤的第二表面共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夾持區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二夾持表面上具有凸起部分。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第二夾持表面相對于光盤的第二表面位于不同的高度上。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第二夾持表面與光盤的第二表面共面。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夾持區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二夾持表面上具有凸起部分。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第二夾持表面相對于光盤的第二表面位于不同的高度上。
10.一種記錄介質,包括具有一個表面的第一側;具有一個表面的第二側;記錄層;第一側夾持區,同心地位于所述第一側內,并與所述第一側的表面齊平;以及第二側夾持區,同心地位于所述第二側內,厚度與所述第一側夾持區不同。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記錄層共面地位于所述第一側和第二側之間。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第二側夾持區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側夾持區,并且從所述第一側的表面凸起一段距離。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第二側夾持區比所述第一側夾持區厚大約0.1mm至0.6mm。
14.一種光盤記錄介質,包括具有一個表面的第一側;具有一個表面的第二側;記錄層;第一側夾持區,同心地位于所述第一側內,并從所述第一側的表面凸起;以及第二側夾持區,同心地位于所述第二側內,并從所述第二側的表面凸起。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記錄層共面地位于所述第一側和第二側之間。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第二側夾持區從所述第二側的表面凸起大約0.1mm至0.6mm的距離。
17.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第二側夾持區從所述第二側表面凸起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一側夾持區從所述第一側表面凸起的距離。
18.一種光盤記錄介質,包括具有一個表面的第一側;具有一個表面的第二側;記錄層;第一側夾持區,同心地位于所述第一側內,并從所述第一側的表面凹進;以及第二側夾持區,同心地位于所述第二側內,并從所述第二側的表面凸起。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記錄層共面地位于所述第一側和第二側之間。
20.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第二側夾持區從所述第二側表面凸起大約0.1mm至0.6mm的距離。
21.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第一側夾持區從所述第一側的表面凹進大約0.1mm至0.6mm的距離。
22.一種光盤再生設備,包括驅動單元,轉動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記錄介質;讀取單元,讀取記錄在所述記錄介質中的信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密度光盤,該光盤的結構可避免當光盤被顛倒地放入可向/從高密度光盤記錄和再生信號的光盤設備時光學拾取器的物鏡與該高密度光盤觸碰。根據本發明的高密度光盤記錄介質的結構為,含有高密度凹點圖形的記錄層從光盤厚度中心平面偏移,被中心平面分開的夾持區兩側具有不同的厚度。一側或兩側可從光盤記錄介質的表面凸起,或夾持區的一側從表面凸起而另一側從表面凹進。
文檔編號G11B23/00GK1385848SQ0211918
公開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01年5月14日
發明者金進鏞, 樸景燦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