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線u盤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線U盤系統,包括設備終端、第一U盤、第二U盤和U盤識別終端,所述設備終端與第一U盤連接,所述第一U盤與第二U盤無線連接,所述第二U盤與U盤識別終端連接。本實用新型包括第一U盤和與第一U盤無線連接的第二U盤,能通過無線通信的方式實現U盤數據的跨空間數據共享,操作較為方便;增加了一個U盤,且兩個U盤之間可以通過實時無線通信的方式交換數據,使得U盤數據的轉移無需再通過PC設備進行多次中轉,提高了系統內的數據傳輸效率。本實用新型可廣泛用于通信領域。
【專利說明】一種無線U盤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是一種無線U盤系統。
【背景技術】
[0002]U盤作為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移動存儲設備,其體積小、容量大、速度快、功耗低、抗震性好、攜帶方便的優點使其在各種移動存儲設備中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0003]現有的U盤只能依賴PC設備的USB接口進行數據傳輸。當U盤內的數據需要轉移到其它U盤或另外的存儲設備上時,也只能通過PC設備中轉,操作較為不方便。另外,若想將一個U盤的數據同時轉移給多個其它U盤或另外的存儲設備,則需要通過PC設備進行多次中轉,大大影響了數據傳輸的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和數據傳輸效率高的無線U盤系統。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線U盤系統,包括設備終端、第一 U盤、第二 U盤和U盤識別終端,所述設備終端與第一 U盤連接,所述第一 U盤與第二 U盤無線連接,所述第二 U盤與U盤識別終端連接。
[0006]進一步,所述第一 U盤包括第一處理器,所述第一處理器分別連接有第一接口模塊、第一無線通訊模塊、第一 LED顯示模塊、第一按鍵模塊和第一存儲器,所述第一接口模塊與設備終端連接,所述第一無線通訊模塊和第二 U盤無線連接。
[0007]進一步,所述第二 U盤包括第二處理器,所述第二處理器分別連接有第二接口模塊、第二無線通訊模塊、第二 LED顯示模塊、第二按鍵模塊和第二存儲器,所述第二無線通訊模塊與第一無線通訊模塊無線連接,所述第二接口模塊與U盤識別終端連接。
[0008]進一步,所述第一處理器和第二處理器均為AMR處理器。
[0009]進一步,所述第一接口模塊和第二接口模塊均為USB接口模塊、RS232接口模塊和RS485接口模塊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0010]進一步,所述第一無線通訊模塊和第二無線通訊模塊均為433頻段通訊模塊或
2.4G頻段通訊模塊。
[0011 ] 進一步,所述U盤識別終端為電腦或手機。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包括第一 U盤和與第一 U盤無線連接的第二 U盤,能通過無線通信的方式實現U盤數據的跨空間數據共享,操作較為方便;增加了一個U盤,且兩個U盤之間可以通過實時無線通信的方式交換數據,使得U盤數據的轉移無需再通過PC設備進行多次中轉,提高了系統內的數據傳輸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U盤無線系統的原理框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 U盤和第二 U盤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參照圖1,一種無線U盤系統,包括設備終端、第一 U盤、第二 U盤和U盤識別終端,所述設備終端與第一 U盤連接,所述第一 U盤與第二 U盤無線連接,所述第二 U盤與U盤識別終端連接。
[0017]其中,第一 U盤與第二 U盤通過無線網絡進行通信。U盤內數據源自設備終端。U盤識別終端為PC機和手機等U盤識別設備。
[0018]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0019]首先,設備終端根據用戶的請求,通過USB接口或其它數據接口與第一 U盤進行通信,將所需要的數據寫入到第一 U盤內。
[0020]接著,第一 U盤通過無線通信的方式將第一 U盤內的數據發送給第二 U盤。
[0021 ] 再接著,第二 U盤通過USB接口或其它數據接口與U盤識別終端進行通信,將所需的數據發送給U盤識別終端。
[0022]最后,U盤識別終端對接收的數據進行存儲和顯示等處理。同時,當數據發生變動時,U盤識別終端也可以將變動的數據依次通過第二 U盤和第一 U盤后發送給設備終端,并將變動后的數據存儲起來。
[0023]參照圖2,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 U盤包括第一處理器,所述第一處理器分別連接有第一接口模塊、第一無線通訊模塊、第一 LED顯不模塊、第一按鍵模塊和第一存儲器,所述第一接口模塊與設備終端連接,所述第一無線通訊模塊和第二 U盤無線連接。
[0024]本實用新型的第一 U盤包括第一按鍵模塊和第一 LED顯示模塊,可以通過按鍵檢測的方式驗證數據的傳輸是否成功,并可以通過LED顯示驗證的結果和第一 U盤的狀態。
[0025]參照圖2,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二 U盤包括第二處理器,所述第二處理器分別連接有第二接口模塊、第二無線通訊模塊、第二 LED顯示模塊、第二按鍵模塊和第二存儲器,所述第二無線通訊模塊與第一無線通訊模塊無線連接,所述第二接口模塊與U盤識別終端連接。
[0026]本實用新型的第二 U盤包括第二按鍵模塊和第二 LED顯示模塊,可以通過按鍵檢測的方式驗證數據的傳輸是否成功,并可以通過LED顯示驗證的結果和第二 U盤的狀態。
[0027]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處理器和第二處理器均為AMR處理器。
[0028]其中,AMR處理器包括AMR7系列處理器、AMR9系列處理器、AMR9E系列處理器和AMRlOE系列處理器等,用戶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靈活選取。
[0029]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接口模塊和第二接口模塊均為USB接口模塊、RS232接口模塊和RS485接口模塊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0030]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無線通訊模塊和第二無線通訊模塊均為433頻段通訊模塊或2.4G頻段通訊模塊。
[0031]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U盤識別終端為電腦或手機。
[0032]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增加了一個U盤,兩個U盤之間通過無線網絡的方式進行通信,使得用戶可以隨時通過無線傳輸的方式管理無線局域網內的設備終端信息,從而令U盤識別終端遠程訪問設備終端,對權限允許的設備終端進行讀寫操作,提高了數據傳輸的效率和操作效率。
[0033]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做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形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線U盤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設備終端、第一 U盤、第二 U盤和U盤識別終端,所述設備終端與第一 U盤連接,所述第一 U盤與第二 U盤無線連接,所述第二 U盤與U盤識別終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線U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盤包括第一處理器,所述第一處理器分別連接有第一接口模塊、第一無線通訊模塊、第一 LED顯示模塊、第一按鍵模塊和第一存儲器,所述第一接口模塊與設備終端連接,所述第一無線通訊模塊和第二U盤無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無線U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盤包括第二處理器,所述第二處理器分別連接有第二接口模塊、第二無線通訊模塊、第二 LED顯示模塊、第二按鍵模塊和第二存儲器,所述第二無線通訊模塊與第一無線通訊模塊無線連接,所述第二接口模塊與U盤識別終端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無線U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處理器和第二處理器均為AMR處理器。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無線U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模塊和第二接口模塊均為USB接口模塊、RS232接口模塊和RS485接口模塊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組入口 o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無線U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無線通訊模塊和第二無線通訊模塊均為433頻段通訊模塊或2.4G頻段通訊模塊。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無線U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U盤識別終端為電腦或手機。
【文檔編號】G11C7/10GK203386477SQ201320481366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7日
【發明者】賀月路 申請人:廣州市賀氏辦公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