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撓性基板用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916011閱讀:17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撓性基板用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例如在機器的控制板上配線連接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更詳細地講是涉及改善連接結構,并能實現小型化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
背景技術
一般地,該種撓性基板用連接器如圖19所示,在殼體191的前面側開安裝口193,其為了插入并安裝撓性基板(FPC)192的導電前端部,在該安裝口193的內部并列配設多個連接子194,其和撓性基板的導電前端部接觸并連接固定,在使撓性基板192的前端部面對安裝口193內部的空洞部的狀態下,通過從外部向安裝口193內如塞入滑子195那樣進行滑動操作,撓性基板192的導電前端部被按壓在連接子194的接點部194a上并且連接固定成為一體。
再有,當在殼體191內并列配設組裝進的連接子194時,把各連接子194壓入、固定在在殼體191的后部側并列形成的各連接子壓入槽191a內而安裝。
再有,如圖20所示地在殼體201的前后方壓入并固定安裝連接子202時,對于1個殼體201從其前后方向壓入并安裝連接子202,因為能從殼體201的前后兩方向基板203上取出該連接子202的外端部202a,所以具有便于向基板203上配線連接的優點,進一步講能促進連接器的小型化。
然而在促進撓性基板用連接器小型化時,如圖21和圖22所示,要盡量使在殼體211的左右方向并列配設的各連接子212的并列方向的厚度薄型化并且要使連接子212的并列間距盡可能窄間距化。
因此,當使連接子薄型化時連接子本身就會失去彈力而不能確保和撓性基板的穩定的接觸力。再有,當推進連接子的窄間距化時連接子之間的樹酯層213也會薄材化,在殼體的樹酯成型時模具部件過薄,容易損壞,再有,因為連接子間樹酯層213薄材化會產生樹酯充填不足、容易引起成形不良。
再有,如圖23所示地從殼體231的前后方向壓入、固定連接子232、233,使這些連接子232、233的接點部都形成下接點型而謀求小型化,這是眾所周知的(例如參照特許文獻1、特許文獻2)。圖中234是滑子,235是撓性基板。
但是,為了確保前后左右各連接子的絕緣距離和避免連接子的薄材化以及確保連接子縱向的彈簧長度而使連接子本身具有穩定的對應接觸性能,必然要加長連接子的長度,使小型化困難。
再有,如圖24所示,在殼體241的前后方向配列相對向的前連接子242和后連接子243,使前連接子242構成下接點242a,使后連接子243構成上接點243a,形成上下接點型,這是眾所周知的(例如,參照特許文獻3,特許文件4)。
但是,該情況下為了對應上下接點必須在撓性基板端部的表、背兩面設置導體部,因此撓性基板價格增高。再有,因為接點部被上下分開,為了適用于使用滑子或杠桿等按壓部件將撓性基板端部的導體部按壓在上下的接點上而接觸的ZIF型的接觸構造,成為了復雜的構造。再有,必須要確保并列配設在殼體內的連接子的前后左右的絕緣距離,現實中使小型化受到限制。
專利文獻1特開平9-97665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平11-54220號公報;專利文獻3特開平9-171858號公報;專利文獻4特開平11-339901號公報。

發明內容
在此,本發明以提供如下述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為目的,即通過把在殼體內組裝的多個連接子在平面以及在高度方向上都分散配置構成鋸齒狀,能確保連接子之間適當的絕緣距離,并且容易制作,能形成小型化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
本發明是一種撓性基板用連接器,其中,設置絕緣性的殼體,其在前面側開撓性基板安裝用的安裝口,在上述安裝口內部的左右方向并列配設和撓性基板的導電前端部接觸并連接固定的多個連接子;將在上述左右方向上并列的連接子的配設位置分成上述殼體的前列側和后列側兩列,在平面方向配設該前后兩列的各連子成為鋸齒狀,同時,在高度方向上也分成上部側和下部側的兩列,在上下方向上也配設該上下兩列各連接子成為鋸齒狀,在這之中使前列側的連接子的外端部突出在殼體前面側,使后列側的連接子的外端部突出在殼體的后面側。
這里,撓性基板是在具有可撓性的絕緣材料上并列多根配線而匯集成一體的帶狀的電氣配線。
上述安裝口是在殼體前面開口而構成的橫長的開口部,其容許插入帶狀的撓性基板。
上述的連接子是用導電材料構成,內端部安裝在殼體內的接觸撓性基板的對應位置,外端部電連接固定在殼體外的基板上。
上述殼體,容許在內部鋸齒狀地分散配置并組裝多根連接子,能以適宜絕緣的合成樹脂模具成型而構成。
根據本發明,因為在殼體左右方向上的前后兩列連接子不僅在平面方向而且在高度方向上也分散成鋸齒狀配置著,所以連接子在殼體內形成立體的鋸齒狀配置,不僅在前后左右而且在上下方向也能加長連接子間的距離。
因此,即使使撓性基板用連接器小型化,也能配置形成確保連接子間的適當的絕緣距離。再有連接子間的樹酯層也能避免薄材部分而能確保適宜殼體制作的厚度。因此,模具部件也不會有薄材部分,能獲得具有難以破損的耐久性的模具并且也容易制作,能促進殼體更加小型化。再有,因為也能夠避免連接子的薄型化,所以連接子本身的彈性已不會失去,具有穩定的彈接觸力,而能確保和撓性基板的接觸壓,提高了和撓性基板的接觸的可靠性。
再有,因為連接子之間不僅左右前后而且上下方向也能延長絕緣距離,所以能避免連接子間的樹酯填充不足,于是能得到穩定的制成品。再有,前后兩列的連接子不管是在平面方向還是在高度方向都配置成鋸齒狀,并且因為前后方向不相對,所以,在殼體的前后方向上能延長連接子的縱向的彈簧長度。因此,能使各連接子具有穩定的接觸性能。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是一種撓性基板用連接器,設置絕緣性的殼體和絕緣性的按壓部件,在絕緣性殼體的前面側開撓性基板安裝用的安裝口,在上述安裝口內部的左右方向并列配設和撓性基板的導電前端部接觸并連接固定的多個連接子,絕緣性的按壓部件容許向著上述安裝口內部的進退,當前進時將上述導電前端部按壓在相對的上側或者下側的連接子上,當后退時解除該按壓力;將在上述左右方向上并列的連接子的配設位置分成上述殼體的前列側和后列側上平行的兩列,并且在平面方向上配設前后兩列的各連接子成鋸齒狀,在這之中使前列側的連接子的外端部突出在殼體的前面側,使后列側的連接子的外端部突出在殼體的后面側,其中,將在上述平面方向上成鋸齒狀地配設的連接子,在殼體的高度方向上也分成在上部側和下部側平行的兩列,并且把上下兩列的各連接子在上下方向上也配設成了鋸齒狀。
這里的按壓部件是把在殼體的安裝口插入并安裝的撓性基板成一體地按壓、固定并且安裝的插入部件,其能以在殼體的前后方向上滑動的滑子或者轉動的杠桿構成。
該情況下,因為能加長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的連接子間的距離,而能避免殼體的薄材部分以及能確保連接子間的適當的絕緣距離,所以能形成該撓性基板用連接器小型化。此外,如果通過按壓部件將撓性基板的導電前端部按壓在對向的上側或者下側的連接子上,能容易地對應接觸,能適用于在上面或者下面對應接觸的單面型的經濟的撓性基板。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是從殼體的前后方向壓入、固定并且安裝連接子,構成撓性基板用連接器。
該情況下,因為在一個殼體的前側和后側將連接子分成鋸齒狀安裝,所以能在前后分散取出連接子的外端部。因此,能充分取得在基板上的配線連接空間,能促進撓性基板用連接器的小型化。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是從殼體的上方壓入、固定并且安裝在殼體的前列側和后列側的兩列中配設的一列連接子,而構成撓性基板用連接器。
該情況下,因為能從殼體的上方壓入連接子的一方,所以能按照適于向殼體內的安裝而壓入。例如,如果是平面狀的殼體,能從適合該壓入方向的面積寬闊的上面進行壓入操作。再有,連接子具有在前后方向長、在上下方向短的形狀,因為是從短的方向壓入,所以縮短了壓入距離而形成穩定的安裝。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是從殼體的下方壓入、固定并安裝在殼體的前列側和后列側的兩列中配設的一列連接子,而構成撓性基板用連接器。
該情況下,因為能從殼體的下方壓入連接子的一方,所以能按照適于向殼體內的安裝而壓入。例如,如果是平面狀的殼體,能從適合該壓入方向的面積寬闊的下面進行壓入操作。再有,連接子具有在前后方向長、在上下方向短的形狀,因為是從短的方向壓入,所以縮短了壓入距離而形成穩定的安裝。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是把連接子上的和撓性基板的導電前端部連接、固定并且導通的全部接點都設定在殼體內的空洞部上側,而構成撓性基板用連接器。
該情況下,因為連接子的接點部一致在上側,所以僅通過按壓部件向上推上,就能使撓性基板的導電前端部容易地對應接觸連接子,能適用于對應上面接觸的單面型經濟的撓性基板。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是可以把連接子上的和撓性基板的導電前端部連接、固定并且導通的全部接點部設定在殼體內的空洞部的上側,并且使該接點部的高度位置一致,而構成撓性基板用連接器。
該情況下,因為在上側并且使接點部的高度位置一致,所以按壓部件的按壓方向和按壓部件的形狀不會復雜,使按壓部件的形狀簡單化。


圖1是實施例1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圖2是實施例1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的使用時的外觀立體圖;圖3是實施例1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的側面圖;圖4是圖3的A-A截面圖;圖5是實施例1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的沒使用時的外觀立體圖;圖6是圖5的A-A截面圖;圖7是圖5的B-B截面圖;
圖8是表示實施例1的前連接子的安裝狀態的縱截面圖;圖9是表示實施例1的后連接子的安裝狀態的縱截面圖;圖10是實施例2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圖11是實施例2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的使用時的外觀立體圖;圖12是表示實施例2的前連接子的安裝狀態的縱截面圖;圖13是表示實施例2的后連接子的安裝狀態的縱截面圖;圖14是實施例3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圖15是實施例3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的使用時的外觀立體圖;圖16是表示實施例3的前連接子的安裝狀態的縱截面圖;圖17是表示實施例3的后連接子的安裝狀態的縱截面圖;圖18是實施例3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的沒使用時的外觀立體圖;圖19是表示現有的連接子的安裝狀態的縱向截面圖;圖20是表示現有的前連接子的安裝狀態的縱向截面圖;圖21是圖20的A-A截面圖;圖22是圖20的B-B截面圖;圖23是表示現有的前后對向型連接子的安裝狀態的縱截面圖;圖24是表示現有的另一前后對向型連接子的安裝狀態的縱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按照以下附圖詳細敘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實施例1圖1和圖2表示撓性基板用連接器11,該撓性基板用連接器11包括殼體12、前連接子13、后連接子14以及滑子15。
在此使用的殼體12采用適于絕緣的樹酯材料形成平板狀,在該殼體12的前面具有橫長地開口的安裝口17,其用于連接撓性基板16;在和該安裝口17連通的內部具有用于連接撓性基板的空洞部18。
再有,在和該安裝口17以及空洞部18連通的殼體12的前面側、在該殼體12的左右方向以一定間隔并列形成前壓入槽19,其用于分別壓入、固定前連接子13。
再有,在殼體12的后面側,如圖3所示地在該殼體12的左右方向以一定間隔并列形成后壓入槽20,其用于分別壓入、固定后連接子14。
該情況下,如圖4所示地把在左右方向以一定間隔并列的前壓入槽19和后壓入槽20的配設位置在殼體12的前后分成兩列,并且在前后方向使前后的壓入槽19、20不相對地在殼體12的平面方向上配設前后兩列的各壓入槽19、20成為鋸齒狀,同時,在高度方向(殼體的厚度方向)也分成上部側和下部側的兩列,使前后的壓入槽19、20在其上下方向上也不相對地配設成為鋸齒狀。
在這些前后壓入槽19、20中壓入、固定后述的前后連接子13、14而和殼體12組裝成一體。然后,如圖5所示地在殼體12的安裝口17內滑動自由地安裝滑子15而形成等待安裝撓性基板16的待機狀態。
該情況下,因為在殼體12的左右方向上前后兩列的連接子13、14不僅在平面方向而且在上下方向也分散成鋸齒狀而設置,所以連接子在殼體內成為立體的鋸齒狀配置,因此,在殼體12上不僅前后左右而且在上下方向上也能加長被分散的連接子間的距離。因此,即使使撓性基板用連接器11小型化,也能確保絕緣距離,使相鄰而設的連接子互不干涉、不會互相妨礙、能確保適宜連接子配設的間隔。而且,因為能解除并列方向的連接子間的樹酯層12a(參照圖4)的薄材部分,所以解消了樹酯填充不足,而使殼體12的樹酯成形容易。因此,用于殼體成形的模具部件也不會有薄材部分,能獲得具有耐久性的模具。再有,因為確保連接子間的樹酯12a成一定厚度而能解消薄材化,也就能避免連接子本身的薄材化,連接子本身的彈性不會失去,連接子本身具有穩定的彈性接觸力而能確保和撓性基板16的接觸壓,提高了和撓性基板16的接觸可靠性。
再有,因為前后兩列的連接子不管是在平面方向,還是在高度方向都分散成鋸齒狀而配設,所以能配設在前后方向不相對,在殼體前后方向上充分長的、具有彈力的連接子。從而,因為在該連接子的接點部也能長久單側支持,所以能延長連接子的接點部的彈簧長度。因此,能使接點部具有穩定的接觸性。
上述的連接子13設計成長的J字形,在沿其縱向平放的狀態從殼體12的前面側壓入前壓入槽19內而安裝,如圖6所示,在該前連接子13的J字形的內端部上形成上接點部13a,該上接點部13a介于空洞部18內的上側。再有,前連接子13的外端部13b從殼體12的前面側向前外側突出。
上述的后連接子14設計成長的コ形,在沿該コ形的縱向平放該連接子14的狀態從殼體12的后面側壓入后壓入槽20而安裝,如圖7所示,在該后連接子14的コ形的上側內端部形成上接點部14a,該上接點部14a介于空洞部18內的上側。再有,后連接子14的外端部14b突出在殼體12的后面側。
這些連接子的外端部13b、14b突出在殼體12的外側,在控制基板上安裝殼體12時,和該基板上的電路電連接。再有,因為從殼體12的前后方向壓入、固定并安裝連接子13、14,所以全部連接子的外端部13b、14b在殼體12的前后分散成鋸齒狀取出。因此,在向基板上配線時能充分得到連接空間。
再有,滑子15用絕緣性的樹酯材料制成,容許向著在殼體12的前面開的安裝口17的內部滑動,在前端部兩側具有防拔卡合部15a和滑動導向面15b(參照圖1),在中央部上面具有臺階按壓面15c(參照圖7),其使各連接子13、14的上接點部13a、14a均勻按壓接觸。再有,在后端部兩側有壓入擋塊部15d。
使用這樣構成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11連接、固定撓性基板16時,如圖8、9所示,把撓性基板16的導電前端部從殼體12的安裝口17插入內部空洞部18,與該插入操作同時向前方滑動滑子15,于是,在前進時滑子上面的臺階按壓面15c向上側推上導電前端部,與對著其上側的各連接子13、14的上接點部13a、14a對應接觸、電連接,再有,通過滑子15的機械按壓力能保持穩定的接觸壓。
該情況下,因為連接子的上接點部13a、14a一致地在上面側,所以能適用于在空洞18內的上側接觸的單面型的經濟的撓性基板。
再有,如果向殼體12的前外側拉拔滑子15使其后退,那么滑子15的向上的推動壓力就會被解除,撓性基板16的導電前端部成自由狀態,并能拆下。
實施例2如圖10和圖11所示,該實施例2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101和實施例1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11相比,不同點在于,后連接子104的壓入方向是從殼體102的上方向下壓入型以及使前后連接子103、104的上接點部103a、104a的高度位置一致在同一高度,即使殼體102以及滑子105形狀不同但功能一樣、可以得到相同的作用效果,因此只說明不同點。
上述殼體102的上面壓入槽106在殼體102的上面后方側、在左右方向并列而設,其中把設計成長的L字形的后連接子104在平放狀態壓入而安裝。
該情況下,如圖12和圖13所示,在后連接子104的L字形的內端部上有上接點部104a,該上接點部104a從上方對向殼體102內部的空洞部108,介于空洞部108的上側。再有,后連接子104的外端部104b突出在殼體102的后面側。圖中104c是防拔片。
這些前后的連接子外端部103b、104b從殼體102的前后面突出在外方,當殼體102在控制基板上安裝時,和該基板上的電路電連接。再有,當從殼體102的前方和上方壓入、固定連接子103、104并且安裝在殼體102的前后的位置上時,前后兩列的在左右方向并列的連接子103、104不管是在殼體102的平面方向,還是在高度方向分別分散成鋸齒狀配設。
該情況下,在殼體內安裝的連接子在平面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分別成鋸齒狀配置,從而安裝成立體的鋸齒狀配置,取得和實施例1相同的效果。除此之外,因為能從殼體102的上方壓入后連接子104,所以能從平板狀的殼體102的面積寬闊的上面進行壓入,使適宜向殼體內安裝的壓入成為可能。
具體講,當在殼體內壓入連接子時能增大壓入該連接子的部分的按壓面積。再有,具有使在壓入時使用的夾具的形狀簡單化這樣的優點。再有,因為在殼體102的短方向(高度方向)上壓入長的后連接子104,所以縮短了壓入距離,能進行穩定的安裝。
再有,因為能使前后的連接子103、104的上接點部103a、104a一致在上側,所以只通過滑子105向上推上撓性基板107的導電前端部,就能容易地接觸所對向的連接子的上接點部103a、104a上,適用于在上面接觸的單面型的經濟的撓性基板。
再有,因為能形成前后的連接子103、104的上接點部103a、104a的高度位置在上側一致而配置,所以,滑子105的推壓方向和滑子105的形狀就不會復雜,能共用容易制作的平面狀的簡單的推上面105a,使滑子105的形狀簡單化。
該情況下的滑子105是前后面開放的箱形,將其下面從殼體102的前面開口部插入使其滑動地安裝,因為是箱形所以使用方便,在進行撓性基板107連接操作時,因為能用指尖拿住該滑子105的兩端面滑動,所以能進行良好的連接操作。再有,因為滑子105的上面能取得寬闊的平面,所以該上面適宜用作裝配連接器用的自動機的吸附面,便于向基板上裝配。
實施例3如圖14和圖15所示,該實施例3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141和實施例1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11相比,不同點在于,前連接子143的壓入方向是從殼體142的下方向上方壓入型,殼體142以及滑子145的形狀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功能,能得到相同的作用效果,因此只說明不同點。
上述的殼體142的下面壓入槽146在左右方向并列設置在殼體142的下面前方側,把設計成長的J字形的前連接子143在平放狀態從下方壓入而安裝。
該情況下,如圖16和圖17所示,在前連接子143的J字形的內端部有上接點部143a,該上接點部143a介于殼體142內部的空洞部148的上側。再有,前連接子143的外端部143b突出在殼體142的前面側。圖中143c是防拔片。
再有,前后連接子外端部143b、144b從殼體142的前后面突出在外方,當殼體142在控制基板上安裝時,和該基板上的電路電連接。再有,當從殼體142的下方和后方壓入、固定前后的連接子143、144并且安裝在殼體142的前后位置上時,前后兩列的在左右方向并列的連接子143、144不管是在殼體142的平面方向、還是在高度方向也都分別分散成鋸齒狀而配設。
該情況下,在殼體內安裝的連接子在平面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分別成鋸齒狀配置,從而安裝成立體的鋸齒狀配置,取得和實施例1相同的效果。除此之外,因為能從殼體142的下方壓入前連接子143,所以能從平板狀的殼體142的面積寬闊的下面進行壓入,使適宜向殼體內安裝的壓入成為可能。
該情況下,當在殼體內壓入連接子時能增大壓入該連接子的部分的按壓面積。再有,能得到使在壓入時使用的夾具的形狀簡單化這樣的優點。再有,因為在殼體142的短方向上壓入長的后連接子144,所以縮短了壓入距離,能進行穩定的安裝。再有,因為在殼體142的短方向上壓入長的前連接子143,所以縮短了壓入距離,能進行穩定的安裝。
再有,因為能使前后連接子143、144的上接點部143a、144a分別一致在上側,所以僅通過滑子145向上推上撓性基板147的導電前端部,就能容易地接觸連接子的上接點部143a、144a上,能適用于在上面接觸的單面型的經濟的撓性基板。
上述的前連接子143的上接點部143a具有,當在殼體142內插入撓性基板147時,在上下面間夾持撓性基板147的導電前端部的夾持接觸構造,這樣一來,提高了撓性基板147的安裝操作性。
再有,在此表示了采用作為所使用的滑子145的一例的轉動型滑子的情況,該轉動型滑子有下述的結構在殼體142上軸支撐安裝該滑子145的下部上形成的軸支撐部145a,設置該軸支撐部145a在轉動支點上,當插入了撓性基板147時,轉動該滑子145,使撓性基板147和各連接子的上接點部143a、144a牢固地接觸。
如上所述,因為在殼體左右方向上的前后兩列連接子不僅在平面方向而且在高度方向上也分散成鋸齒狀而配置,所以連接子在殼體內形成立體的鋸齒狀配置,不僅在前后左右而且在上下方向也能加長連接子間的距離。
其結果,即使使撓性基板用連接器小型化,也能配置形成確保連接子間的適當的絕緣距離。再有也能避免連接子間的樹酯層的薄材部分而能確保適宜殼體制作的厚度。因而,模具部件也不會有薄材部分,能獲得具有難以破損的耐久性的模具,并且也容易制作,能促進殼體更加小型化。再有,因為也能夠避免連接子的薄型化,所以連接子本身的彈性不會失去,具有穩定的彈性接觸力,而能確保和撓性基板的接觸壓,提高了和撓性基板接觸的可靠性。
再有,因為連接子之間不僅左右前后而且上下方向也延長了絕緣距離,所以能避免連接子間樹酯填充不足,于是能得到穩定的制品。再有,前后兩列的連接子不管是在平面方向還是在高度方向都配置成鋸齒狀,并且因為前后方向不相對,所以在殼體的前后方向上能延長連接子的縱向的彈簧長度。因此,能使各連接子具有穩定的接觸性能。
本發明的構成和上述的實施例的構成的對應中,本發明的按壓部件對應于實施例的滑子,本發明基于權利要求所表達的技術思想進行應用,不只局限于上述實施例的構成。
例如,在上述實施例設定連接子的接點部一致在上側,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一致在下側構成接點部,該情況下只是接點部的朝向不同,但是能得到完全相同的作用效果。
根據本發明,因為能延長連接子間的距離而分散配置,所以即使撓性基板用連接器小型化,也能配置成確保連接子間的適當的絕緣距離的間隔。再有,也能避免連接子間的樹酯層的薄材部分而確保適宜制作殼體的厚度。因此模具部件也不會有薄材部分,能獲得具有難以破損的耐久性的模具,并且也容易制作、能促進小型化。再有,因為也能夠避免連接子的薄型化,所以連接子本身的彈性不會失去,具有穩定的彈性接觸力,從而能確保和撓性基板的接觸壓,提高了和撓性基板的接觸可靠性。
權利要求
1.一種撓性基板用連接器,其中,設置絕緣性的殼體,其在前面側開撓性基板安裝用的安裝口,在上述安裝口內部的左右方向并列配設和撓性基板的導電前端部接觸并連接固定的多個連接子;將在上述左右方向上并列的連接子的配設位置分成上述殼體的前列側和后列側兩列,在平面方向配設該前后兩列的各連子成為鋸齒狀,同時,在高度方向上也分成上部側和下部側的兩列,在上下方向上也配設該上下兩列各連接子成為鋸齒狀,在這之中使前列側的連接子的外端部突出在殼體前面側,使后列側的連接子的外端部突出在殼體的后面側。
2.一種撓性基板用連接器,設置絕緣性的殼體和絕緣性的按壓部件,在絕緣性殼體的前面側開撓性基板安裝用的安裝口,在上述安裝口內部的左右方向并列配設和撓性基板的導電前端部接觸并連接固定的多個連接子,絕緣性的按壓部件容許向著上述安裝口內部的進退,當前進時將上述導電前端部按壓在相對的上側或者下側的連接子上,當后退時解除該按壓力;將在上述左右方向上并列的連接子的配設位置分成上述殼體的前列側和后列側上平行的兩列,并且在平面方向上配設前后兩列的各連接子成鋸齒狀,在這之中使前列側的連接子的外端部突出在殼體的前面側,使后列側的連接子的外端部突出在殼體的后面側,其中,將在上述平面方向上成鋸齒狀地配設的連接子,在殼體的高度方向上也分成在上部側和下部側平行的兩列,并且把上下兩列的各連接子在上下方向上也配設成了鋸齒狀。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將上述連接子從上述殼體的前后方向壓入固定而安裝。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將上述連接子的在上述殼體的前列側和后列側的兩列中配設的一方的連接子從上述殼體的上方壓入固定而安裝。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將上述連接子的在上述殼體的前列側和后列側的兩列中配設的一方的連接子從上述殼體的下方壓入固定而安裝。
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將上述連接子的和上述撓性基板的導電前端部連接固定并導通的全部的接點部設置在上述殼體內的空洞部上側。
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將上述連接子的和上述撓性基板的導電前端部連接固定并導通的全部的接點部設置在上述殼體內的空洞部上側,并且使這些接點部的高度位置一致。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撓性基板用連接器,其中,通過把在殼體內組裝的多個連接子在平面以及高度方向上都分散配置構成鋸齒狀,能確保連接子之間適當的絕緣距離,并且容易制作,能形成小型化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本發明的撓性基板用連接器中,設置絕緣性的殼體,其在前面側開撓性基板安裝用的安裝口,在上述安裝口內部的左右方向并列配設和撓性基板的導電前端部接觸并連接固定的多個連接子;將在上述左右方向上并列的連接子的配設位置分成上述殼體的前列側和后列側兩列,并且,配設前后兩列的各連接子成鋸齒狀,在這之中,使前列側的連接子的外端部突出在殼體前面側,使后列側的連接子的外端部突出在殼體后面側。
文檔編號H01R12/28GK1490900SQ0315896
公開日2004年4月21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19日
發明者三好和明, 人, 高盛惠, 的場正人 申請人:歐姆龍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