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撓性的自動撕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白內障手術的領域,尤其涉及執行撕囊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白內障治療一種可接受的治療是手術移除晶狀體,并且用人造眼內晶狀體 (IOL)替換晶狀體功能。在美國,大多數白內障晶狀體通過被稱為晶狀體乳化術的外科技術移除。在移除白內障晶狀體之前,必須在前囊中形成開口或裂口。在晶狀體乳化術期間,當晶狀體核被乳化時,在前囊裂口的切口邊緣上有相當大的張力。因此,不帶有“碎片,,的連續切口或裂縫(裂口)在安全和有效的晶狀體乳化程序中是一個關鍵步驟。如果以多個小囊裂縫打開囊,則余留的小碎片可以導致可能延伸到后囊中的徑向囊裂縫。這樣的徑向裂縫造成并發癥,原因是它在之后的手術中使得用于進一步白內障移除和將眼內晶狀體安全放置在晶狀體囊中的晶狀體不穩定。此外,如果后囊被穿刺則玻璃體可能通向眼睛的前室。如果發生該情況,必須通過附加程序用特定器械移除玻璃體。玻璃體的損失也與以后續的視網膜剝離和/或眼內感染關聯。重要地,這些并發癥潛在地造成失明。用于晶狀體乳化術的常規設備包括附連有切割尖端的超聲驅動手持件。在這些手持件的一些中,操作部分是直接附連到一組壓電晶體的居中且空心的共振桿或變幅桿。在晶狀體乳化術期間,所述晶體提供用于驅動變幅桿和附連切割尖端的超聲振動。用于撕囊程序的現有技術的裝置和方法需要部分外科醫生有很高的技能來產生連續曲線形囊開口。這是由于控制裝置的切割尖端的路徑的難度極大。例如,典型程序始于用截囊刀(例如,如上所述的切割尖端)制造囊切口。然后通過使用截囊刀的作為楔子推動囊中的切口的前緣而不是以切割方式將該切口處理成圓形或卵形。備選地,可以通過用小口徑鑷子抓住前緣并且推進切口將初始囊切口撕裂為圓形。這些方法中的任何一種涉及很難的操縱,并且撕裂動作有時會導致朝著晶狀體背面的非理想的囊裂縫,即使技術最嫻熟者也是如此。而且,即使最終產生不帶有碎片的平滑囊開口,囊開口的尺寸和/或位置也可能出現問題。例如,太小的囊開口會阻礙晶狀體核和皮質的安全移除,并且妨礙眼內晶狀體適當插入晶狀體囊中。以小的或錯誤設置的囊開口完成操作所需的附加應力使眼睛處于小帶狀的囊破裂的風險中。這些并發癥中的任何一種將可能增加手術的長度和復雜性并且可能導致玻璃體損傷。連續、適當定位和圓形開口因此是高度期望的,原因是它導致(1)前囊內的徑向裂縫和碎片的顯著減少;(2)晶狀體假體的適當居中所需的囊完整性;(3)安全和有效的水分離術;以及(4)對具有可見性差的囊和/或小瞳孔的患者的安全使用囊程序。另外,撕囊應當相對于正被植入的IOL的直徑適當地確定尺寸,以便減小二次白內障(也被稱為后囊渾濁(“PC0”))的機會和用于所提出的適應性IOLs設計。所以,仍然需要一種用于執行前室撕囊的改進裝置。
發明內容
如下面更完整地所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包括一種撓性撕囊電極裝置,其包括彈性體環,所述彈性體環具有布置在所述環的前表面上的雙極電極。所述撓性電極裝置通過所述電極裝置上的和插入工具的拉伸桿上的配合連接器可拆卸地可附連到插入工具。所述拉伸桿被構造為使得所述拉伸桿中的一個可以相對于另一個平移,將所述撓性電極裝置拉伸為細長構造。在它的細長構造中,所述撓性電極裝置可以通過小切口被插入眼睛的前室中。 在插入眼睛中之后,所述撓性電極裝置被允許松弛到它的正常的大體圓形形狀,并且被施加于晶狀體囊。所述電極使用高頻電源被通電以燒灼晶狀體前囊的圓形部分,因此弱化囊組織并且限定可以容易地用鑷子移除的晶狀體囊的一部分。在燒灼過程之后,所述電極裝置在從眼睛移除之前被拉伸到它的細長位置。本發明的方面包括上述的撓性撕囊電極裝置和插入工具,和它們的變型,以及使用自動撕囊系統的相應方法。因此,本發明的實施例包括一種撕囊電極裝置,其包括彈性體環,布置在所述彈性體環的第一面并且圍繞所述彈性體環同心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導電跡線,以及第一和第二導電連接器。第一和第二導電連接器分別電連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跡線,并且布置在橫過所述彈性體環的彼此相對的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導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包括布置在所述彈性體環中的插口 ;在這些實施例的一些中所述插口從與第一面相反的方向可接近配合連接器。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導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包括附連到所述彈性體環并且從所述彈性體環延伸的銷;在這些實施例的一些中所述銷沿與第一面基本相反的方向從所述彈性體環延伸。在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導電跡線中的一個或兩個包括施加于所述彈性體環的第一面的導電墨或施加于所述彈性體環的第一面的粘合帶。在若干實施例中,第一跡線完全圍繞所述彈性體環延伸;在這些實施例的一些中,除了鄰近第一跡線和第一導電連接器之間的電連接的間斷以外,第二跡線完全圍繞所述彈性體環延伸。本發明的其它實施例包括一種自動撕囊系統,其包括手持件;第一拉伸桿,其固定到所述手持件并且從所述手持件的遠端延伸;和第二拉伸桿,其從所述手持件的遠端延伸并且附連到所述手持件,從而允許第二拉伸桿相對于第一拉伸桿往復運動。在這些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拉伸桿的每一個包括導電連接器,所述導電連接器被構造為與可拆卸的撓性撕囊電極裝置上的相應連接器配合。在這些實施例的一些中,所述導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包括銷,所述銷被構造為與所述撕囊電極裝置上的相應插口配合。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導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包括插口,所述插口被構造為與所述撕囊電極裝置上的相應銷配合。在幾個實施例中,第二拉伸桿可以被安裝到所述手持件裝置上的拇指滑動器,用于由系統的用戶手動操作,而其它系統可以包括用于平移第二拉伸桿的電氣驅動系統。本發明的其它實施例包括本文中所述的任何自動撕囊系統,其上安裝有可拆卸的撓性撕囊電極裝置,使得在第一和第二桿上的導電連接器與所述撕囊電極裝置上的相應連接器接合。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領會本發明并不限于以上特征、優點、上下文或例子, 并且通過閱讀以下詳細描述和通過查看附圖將認識到附加特征和優點。
圖IA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示例性撕囊電極裝置的第一視圖。圖IB是圖IA的撕囊電極裝置的第二視圖,示出了裝置的背面。圖2示出了圖IA和IB的撕囊電極裝置的備選實施例。圖3示出了撕囊電極裝置的又一個備選實施例。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撕囊插入裝置。圖5示出了處于拉伸構造的圖4的撕囊插入裝置。圖6示出了其上安裝有示例性撕囊電極裝置的圖4的撕囊插入裝置。圖7示出了處于拉伸構造的圖6的撕囊插入系統。圖8是方法流程圖,示出了使用自動撕囊系統的示例性方法。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提供了用于執行撕囊的裝置和相應方法。特別地,本發明涉及一種外科器械,一種撓性撕囊電極裝置,其可以通過小切口被定位在眼睛的前室內以執行撕囊或囊切開。該程序便于白內障晶狀體的晶狀體乳化和人造眼內晶狀體(IOL)的插入。已提出了用于自動化撕囊過程的各種方法和裝置。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被合并于本文中的美國專利申請公告文本No. 2006/0100617描述了一種“自動撕囊”裝置,其包括由彈性體或丙烯酸或熱塑性材料制造的圓形的撓性環。該撓性環的各種實施例的每一個中嵌有一個電阻加熱元件或一對雙極電極,一個電阻加熱元件或一對雙極電極根據已知技術被通電以在前囊上產生局部加熱,從而限定弱化邊界,以用于圓形環內的囊的部分的容易脫離。已提出了各種其它裝置,許多這些裝置依靠電阻加熱燒灼元件,例如2000年5月23日提交的美國專利No. 6,066,138 ;1984年11月13日提交的美國專利4,481,948 ;和2006年 10月19日公開的WIPO公告文本No.W02006/10^90A2。為了提供本發明的背景和始末,先前的每個參考文獻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被合并于本文中。盡管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領會本文中公開的若干創新技術和裝置的更廣適用性, 但是本發明總體上涉及使用通過一對雙極電極施加于晶狀體前囊的高頻電流執行撕囊的方法和裝置。制造這樣類型的電極的一種方法是通過將導電墨淀積在彈性體環上形成導電跡線,例如通過夾物模制彈性體襯底并且然后將導電跡線絲網印刷為預期尺寸而形成電極。備選地,粘合跡線可以被施加于預先制造的彈性體環,或者導電跡線可以通過夾物模制過程與彈性體環110組合。圖1因此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示例性撕囊電極裝置100,其包括撓性的彈性體環110,所述環具有在環的前面115上形成的雙極電極120和 130。彈性體環110和電極120和130根據囊切開術的預期尺寸被確定尺寸,例如,具有大約5毫米的直徑。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領會圓形開口是優選的,從而當開口內的晶狀體囊的部分被移除時避免撕裂。因此,圖1的彈性體環110和其上的電極120和130被示出為圓形。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領會在一些應用中的來自圓形形狀的一些變型是可接受的。因此,當在本文中使用時術語“環”將被理解為包括大致圓形、卵形、或橢圓形結構。
電極120和130限定當電極被通電時由高頻電流燒灼的晶狀體囊部分的邊界。當施加于晶狀體前囊上時,電極120和130之間的間隔限定當電極被通電時高頻電流流過的間隙。可以包括例如大于IOOkHz頻率的這樣電手術的基本原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 因此,未在本文中提供對于本發明的全面理解是非必要的這樣程序的細節。在圖IA所示的示例性構造中,內電極130形成圍繞彈性體環110的面的完整圓。 外電極120與電極130同心,并且除了小間隙之外形成了一圓。在所示構造中,靠近到電極 130的連接點的該間斷是保持電極之間的電絕緣所必需的。圖IB示出了撕囊電極裝置100的背面。如下面將更詳細地所述,連接器150提供撓性撕囊電極裝置100與插入工具之間的機械附連點。連接器150也提供電極120和130 與插入工具上的相應電極之間的電連接。在圖IB中,連接器150被示出為一直延伸通過彈性體環110的插口。在一些實施例中,這些插口可以簡單地包括施加于通過彈性體環110 形成的孔的內表面上的導電墨。在其它實施例中,插口可以由插入孔中的導電護環形成,或者作為剛性插口夾物模制到彈性體環110中。在任何情況下,兩個連接器150的每一個例如通過導電墨、粘合跡線、焊料等電連接到電極120和130中的相應一個,并且也提供用于插入工具上的相應連接器的導電接觸表面。在備選實施例(例如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每個連接器包括從彈性體環的背面 145延伸的銷170。銷170的外表面包括用于與插入工具上的相應插口進行接觸的導電材料,并且每個銷例如通過上述任何手段連接到電極120和130中的相應一個。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其它構造是可能的。例如,在圖1和2所示的構造中,連接器150布置在橫過彈性體環110彼此相反的位置,并且都在由電極120和130形成的同心圓外部,使電極120中的鄰近于電極130連接到一個連接器150的位置的小間斷成為必需。在其它構造中,連接器中的一個或兩個可以定位在由電極120和130形成的同心圓內部。如果一個連接器朝著環的內部布置,并且另一個連接器朝著外部布置,則兩個電極120和130可以形成完整的環路。在圖3中顯示了根據該構造的示例性撕囊裝置。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圖3中所示的實施例將具有比圖1和2中所示的實施例稍大的插入型面,假設裝置類似地被確定尺寸。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也將認識到本文中的命名“前面”和“背面”是任意的,并且僅僅是為了方便起見而采用。除非另外指出,術語“前面”指的是電極120和130形成于其上的表面,而“背面”指的是相反表面。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也將領會前面115和145中的任意一個或兩個或任何平坦表面可以是彎曲的。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前面115可以具有略微凸出的曲面,而不是平坦表面。在另一個方面,電極裝置100的背面可以具有凹曲面,在一些情況下達到這樣程度使得電極裝置100的內、外和背面形成單彎曲輪廓。凹形連接器150或凸形連接器170可以用于通過將彈性體撕囊電極裝置100拉伸為可以通過很小切口(例如通過2毫米切口)插入眼睛中的形狀而便于它的“折疊”。撕囊電極裝置100的該機械拉伸可以用插入工具(例如圖4,5,6和7中所示的插入工具)實現。插入工具400包括手持件410、第一拉伸桿420和第二拉伸桿430。第一和第二拉伸桿 420和430分別具有導電連接器425和435,所述連接器被構造用于機械和電連接到撓性撕囊電極裝置上的相應連接器。在所示實施例中,第一拉伸桿420剛性地緊固到手持件420, 而第二拉伸桿430可以從如圖4中所示的伸出位置移動到如圖5中所示的縮回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移動可以例如通過布置在手持件410上的拇指滑動器(未顯示)受操作者手動控制。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二拉伸桿430可以使用機動驅動系統、使用各種微型線性致動器中的任何一種進行移動。如圖6中所示,撓性撕囊電極裝置100可以被安裝到連接器425和435上,第二拉伸桿430處于它的伸出位置。電極裝置100被安裝到連接器425和435上,使得電極120 和130背向于工具。第二拉伸桿430線性移動到它的縮回位置拉伸了電極裝置100,使得它可以通過明顯小于電極裝置處于它的“松弛”構造的最大尺寸的切口而被插入眼睛中。圖7示出了處于它的拉伸構造的撓性電極裝置100。在插入眼睛中之后,第二拉伸桿430可以再次移動到它的伸出位置,允許撓性電極裝置100返回到它的大致圓形形狀以用于撕囊程序。圖4-7中所示的特定插入工具400包括銷的形式的配合連接器425和435,所述配合連接器適合于與圖IA和IB的凹形(插口)連接器150機械和電配合。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領會在備選實施例中,可以使用適合于與凸形連接器170(如圖2中所示)配合的不同配合連接器425和435。因此,例如連接器425和435均可以包括在一些實施例中從各自的拉伸桿延伸的立柱,布置在每個立柱中的插口用于與凸形連接器170機械和電接合。其它實施例可以利用一個凹形連接器和一個凸形連接器,用于與適當設計的電極裝置配合。在任何情況下,連接器425和435包括接觸電極裝置上的相應連接器的導電表面。 該導電表面提供到供電線或導線的電附連,所述饋電線或導線可以延伸通過各自的拉伸桿 420和430和通過手持件410到達合適的電源。如上所述,當裝置被定位在眼睛內并且被通電時,該電源將高頻電流提供給晶狀體前囊。考慮到上述裝置構造,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領會圖8示出了利用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自動撕囊系統的示例性方法。如方框810所示,所示的方法開始于將可拆卸的撓性電極裝置附連到插入工具的第一和第二拉伸桿,例如如圖6中所示。電極裝置容易地被組裝到工具和從工具被拆卸,并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是一次性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領會該方法允許多次消毒和再使用插入工具(其包括拉伸桿和配合連接器)。在任何情況下,如方框820所示,所示的程序繼續進行,相對于另一個拉伸桿移動一個拉伸桿使得撓性電極裝置被拉伸為用于插入患者的眼睛的前室中的細長構造。如方框 830所示,在插入眼睛中之后,如方框840所示,將拉伸桿返回到伸出位置,因此允許撓性電極裝置松弛到它的正常形狀。將電極裝置的前面布置成抵靠著晶狀體前囊,使得雙極電極與囊接觸或緊鄰,并且對裝置通電,如方框850所示。在對裝置通電之后,由電極限定的囊區域被弱化并且通過常規鑷子容易移除。在對裝置通電之后,如方框860所示,再次移動拉伸桿以將撓性電極裝置再次拉伸到它的細長位置。然后可以從眼睛的前室容易地移除裝置,如方框870所示。為了圖解和舉例目的給出了撓性撕囊電極裝置、自動撕囊插入工具和利用這些裝置的方法的各種實施例的先前描述。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領會本發明可以以不同于本文中具體闡述的方式實現而不脫離本發明的基本特性。本實施例因此應當在所有方面被認為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并且在附帶權利要求的含義和等效范圍內的所有變化應當被涵蓋在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撕囊電極裝置,包括彈性體環;第一和第二導電跡線,其布置在所述彈性體環的第一面上并且圍繞所述彈性體環同心延伸;第一導電連接器,其電連接到所述第一跡線;以及第二導電連接器,其電連接到所述第二跡線,并且布置在橫過所述彈性體環與所述第一導電連接器相對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撕囊電極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包括布置在所述彈性體環中的插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撕囊電極裝置,其中所述插口能夠從與所述第一面相反的方向接近相配合的導電連接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撕囊電極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包括附連到所述彈性體環的且從所述彈性體環延伸的銷。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撕囊電極裝置,其中所述銷沿與所述第一面基本相反的方向從所述彈性體環延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撕囊電極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跡線中的至少一個包括施加于所述彈性體環的所述第一面的導電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撕囊電極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跡線中的至少一個包括施加于所述彈性體環的所述第一面的粘合帶。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撕囊電極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跡線完全圍繞著所述彈性體環延伸。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撕囊電極裝置,其中除了鄰近于所述第一跡線和所述第一導電連接器之間的電連接的間斷之外,所述第二跡線完全圍繞著所述彈性體環延伸。
10.一種自動撕囊系統,包括手持件;第一拉伸桿,其固定到所述手持件并且從所述手持件的遠端延伸;和第二拉伸桿,其從所述手持件的遠端延伸并且附連到所述手持件,從而允許所述第二拉伸桿相對于所述第一拉伸桿往復運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拉伸桿的每一個包括導電連接器,所述導電連接器被構造為與可拆卸的撓性撕囊電極裝置上的相應連接器配合。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自動撕囊系統,其中所述導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包括銷,所述銷被構造為與所述撓性撕囊電極裝置上的相應插口配合。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自動撕囊系統,其中所述導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包括插口,所述插口被構造為與所述撓性撕囊電極裝置上的相應銷配合。
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自動撕囊系統,其中所述第二拉伸桿被安裝到所述手持件上的拇指滑動器。
14.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自動撕囊系統,還包括所述可拆卸的撓性撕囊電極裝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拉伸桿上的導電連接器與所述撓性撕囊電極裝置上的相應連接器接合。
15.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自動撕囊系統,還包括電連接到所述導電連接器的高頻電源。
16.一種使用自動撕囊系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可拆卸的撓性電極裝置附連到手持式插入工具的第一和第二拉伸桿; 相對于所述第一拉伸桿平移所述第二拉伸桿,從而將所述撓性電極裝置拉伸到細長構造以用于通過切口插入眼睛的前室中;在將細長的所述撓性電極裝置插入眼睛中之后,相對于所述第一拉伸桿平移所述第二拉伸桿,從而允許所述撓性電極裝置在眼睛內回到大致圓形構造;將所述撓性電極裝置施加于眼睛的晶狀體囊并且對所述撓性電極裝置通電;以及相對于所述第一拉伸桿平移所述第二拉伸桿,從而將所述撓性電極裝置拉伸到細長構造以從眼睛移出。
全文摘要
公開了一種撕囊電極裝置和相應的插入工具。一種撓性撕囊電極裝置包括彈性體環、布置在所述彈性體環的第一面并且圍繞所述彈性體環同心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導電跡線,以及第一和第二導電連接器。第一和第二導電連接器分別電連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跡線,并且布置在橫過所述彈性體環的彼此相對的位置。插入工具包括第一和第二拉伸桿,所述拉伸桿具有用于與所述電極裝置配合的連接器。拉伸桿中的一個相對于另一個平移,從而細長撓性電極裝置以用于通過小切口插入眼睛的前室中。
文檔編號A61F9/007GK102271606SQ200980154289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0日
發明者D·J·卡奧, G·R·薩斯曼, 佳光耀 申請人:愛爾康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