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技術領域[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解銅及化工等行業用的電解槽旁路開關,應用時和電解槽組 成并聯回路,以供電解槽在加料或取料時應用,具體涉及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技術背景[0002]目前國內電解銅與化工行業的電解槽在取料或加裝原料時所用的旁路開關主要 是從國外進口,其昂貴的價格限制了此類開關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因此大多數電解銅 與化工生產單位還是采用陳舊的生產工藝,在電解槽取料或加裝原材料時對整個系列進 行停電操作,然后用銅母排將需要操作的電解槽進行短接,然后再進行相應的加工工藝 操作;操作完成后又得將短接母排拆除,存在生產工人的勞動強度大,自動化程度低, 而且嚴重影響生產效率等缺陷。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滿足現場生產工藝、成本低、結構簡單、安裝簡 便的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解決的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 該旁路開關裝置包括一個弧機構護罩、壓板、調整彈簧、觸頭組件、支架端板、驅動機 構、曲柄滑塊機構、驅動大軸、驅動機構護罩、一出線端子、弧機構、一進線端子,主 動觸頭、主靜觸頭、觸頭彈簧、觸頭護套,本實用新型技術特殊之處在于所述支架兩端 的端板與壓板連接,所述支架兩端的端板中心又與驅動大軸連接,支架端板外側與曲柄 滑塊機構連接,所述驅動大軸一端與弧機構護罩連接,另一端與驅動機構連接,所述驅 動機構與驅動機構護罩連接,所述主進線端子、主出線端子上安裝有觸頭組件,所述主 出線端子通過調整彈簧與壓板連接在一起,所述主進線端子又通過絕緣件與支架板固定 在一起,所述壓板通過曲柄滑塊機構與驅動大軸連接在一起;所述觸頭組件是由主靜 觸頭、主動觸頭、觸頭彈簧以及觸頭護套組成,其中所述主靜觸頭與主出線端子連接在 一起,所述主動觸頭與主進線端子連接在一起,所述主靜觸頭、主動觸頭與觸頭護套連 接,所述觸頭彈簧安裝于彈簧座上,并通過螺栓與壓板鉸接在一起,所述調整彈簧安裝 于彈簧座與壓板之間。[0005]所述弧機構包括軸、弧進線端子、儲能彈簧系統、四連桿機構、觸頭彈簧組 件、動弧觸頭、靜弧觸頭、弧出線端子、殼體,其中所述的殼體的中下部安裝有軸,殼 體的底座上安裝有弧進線端子和弧出線端子,所述弧進線端子通過銅質軟編織線與動弧 觸頭連接在一起,弧出線端子上安裝有靜弧觸頭,所述動弧觸頭通過觸頭彈簧組件與四 連桿機構鉸接在一起,所述四連桿機構與軸鉸接在一起,軸的一端通過帶有自動脫口裝 置的四連桿與驅動大軸鉸接,另一端連接有儲能彈簧系統,弧機構外面連接有弧機構護 罩,弧機構的弧出線端子和弧進線端子分別通過銅質軟編織帶與主開關的主進線端子和主出線端子連接在一起組成一個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所述驅動機構與驅動大軸 直接連接在一起作整個開關的動力輸入。[0006]所述弧機構與主開關為同一個驅動機構驅動。[0007]所述主開關是通過曲柄滑塊機構拖動動觸頭打開或閉合。[0008]所述主動觸頭和主靜觸頭為帶有錐度的觸頭。[0009]所述主動觸頭與壓板之間連接有調整彈簧。[0010]所述觸頭護套為絕緣觸頭護套。[0011 ] 所述主開關至少由兩個主動觸頭和兩個主靜觸頭組件組成。[0012]所述弧機構和主開關之間連接有自動脫扣的四連桿裝置。[0013]主開關的進線端子為銅質型材制成,其上安裝有靜觸頭;出線端子為帶有柔性 的銅帶制成,其上安裝有動觸頭,并且通過螺栓與調節彈簧與壓板連接在一起;壓板通 過滑塊安裝于支架上;支架中間安裝有驅動大軸,驅動大軸一端與驅動機構連接在一 起,另一端通過曲柄滑塊機構與壓板鉸接在一起;所述弧機構安裝于主開關之上,其 進、出線端子分別通過銅質編織線與主開關的進、出線端子連接在一起,與主開關組成 并聯回路;弧機構與主開關之間的動力通過設計有帶有自動脫扣功能的四連桿機構來傳 遞。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0015]圖2為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0016]圖3為圖1的主開關觸頭組件結構示意圖;[0017]圖4為圖1的弧機構結構示意圖。[0018]1、弧機構護罩2.壓板3.調整彈簧4.觸頭組件5.支架6.驅動機構7.曲柄滑塊 機構8.驅動大軸9.驅動機構護罩10主出線端子11.弧機構12.主進線端子13.主動觸頭 14.主靜觸頭15.觸頭彈簧16.觸頭護套17.軸18.弧進線端子19.儲能彈簧系統20.四 連桿機構21.觸頭彈簧組件22.動弧觸頭23.靜弧觸頭24.弧出線端子25.殼體26.彈簧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19]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0020]
以下結合附圖對發明內容作進一步說明[0021]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是由主開關與弧機構組合而成。弧機構的進、 出線端子與主開關的進、出線端子分別用銅質軟編織線連接在一起,使主開關與弧機構 組成并聯回路。[0022]參照圖1、圖2所示,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該旁路開關裝置包 括一個弧機構護罩1、壓板2、調整彈簧3、觸頭組件4、支架5、驅動機構6、曲柄滑塊 機構7、驅動大軸8、驅動機構護罩9、主出線端子10、弧機構11、主進線端子12,帶有 錐度的主動觸頭13、帶有錐度的主靜觸頭14、觸頭彈簧15、觸頭護套16,所述支架5兩 端的端板與壓板2連接,所述支架5兩端的端板中心又與驅動大軸8連接,支架5端板外5側與曲柄滑塊機構7連接,所述驅動大軸8 —端與弧機構護罩1連接,另一端與驅動機構 6連接,所述驅動機構6與驅動機構護罩9連接,所述主進線端子12、主出線端子10上 連接觸頭組件4,所述主出線端子10通過調整彈簧3與壓板2連接在一起,所述主進線 端子12又通過絕緣件與支架5固定在一起,所述壓板2通過曲柄滑塊機構7與驅動大軸 8連接在一起;[0023]圖3所示,所述觸頭組件4是由帶有錐度的主靜觸頭14、帶有錐度的主動觸頭 13、觸頭彈簧15以及觸頭護套16組成,其中所述主靜觸頭14與主出線端子10連接在一 起,所述主動觸頭13與主進線端子12連接在一起,所述主靜觸頭14、主動觸頭13與觸 頭護套16連接,所述觸頭彈簧15安裝于彈簧座沈上,并通過銷軸與壓板2鉸接在一起, 所述調整彈簧3安裝于彈簧座沈與壓板2之間。[0024]圖4所示,弧機構11包括軸17、弧進線端子18、儲能彈簧系統19、四連桿機構 20、觸頭彈簧組件21、動弧觸頭22、靜弧觸頭23、弧出線端子M、殼體25,其中所述的 殼體25的中下部安裝有軸17,殼體25的底座上安裝有弧進線端子18和弧出線端子M, 所述弧進線端子18通過銅質軟編織線與動弧觸頭22連接在一起,弧出線端子M上安裝 有靜弧觸頭23,所述動弧觸頭22通過觸頭彈簧組件21與四連桿機構20鉸接在一起,所 述四連桿機構20與軸17鉸接在一起,軸17的一端通過帶有自動脫口裝置的四連桿與驅 動大軸8鉸接,另一端連接有儲能彈簧系統19,弧機構4外面連接有弧機構護罩1,弧機 構11的弧出線端子M和弧進線端子18分別通過銅質軟編織帶與主開關的一進線端子12 和一出線端子10連接在一起組成一個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所述驅動機構6與驅 動大軸8直接連接在一起,用作整個開關的動力輸入,所述直流大電流是指電流210000 安培。[0025]所述弧機構與主開關為同一個驅動機構驅動。[0026]所述主開關是通過曲柄滑塊機構拖動動觸頭打開或閉合,主開關是通過曲柄滑 塊機構將圓周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從而拖動動觸頭運動,實現主開關的打開與閉合。[0027]所述主動觸頭和主靜觸頭為錐度觸頭,主動、靜觸頭都帶有錐度,從而提高了 觸頭的同流能力。[0028]所述主動觸頭與壓板之間連接有調整彈簧,從而可以提高主動、靜觸頭在實際 運行中的接觸面積。[0029]所述觸頭護套為絕緣觸頭護套,以適應現場的工況環境;[0030]所述主開關至少由兩個主動觸頭和兩個主靜觸頭組件組成,以滿足不同容量的 要求。[0031]所述其弧機構和主開關之間連接有自動脫扣的四連桿裝置。本裝置的動態工作 過程[0032]當驅動機構6拖動驅動大軸8順時針旋轉時,驅動大軸8通過曲柄滑塊機構7帶 動壓板2向外運動(相對驅動大軸方向),從而帶動主開關的主動觸頭13向外運動,主 開關的主動觸頭13與主靜觸頭14逐漸分離,當主開關的主動觸頭13與主靜觸頭14之間 的距離達到一定的安全距離之后,驅動大軸8繼續旋轉,一方面帶動主開關的主動觸頭 13繼續向外運動,另一方面通過帶有自動脫口功能的四連桿驅動弧機構的軸17順時針運 動,軸17的運動使儲能彈簧19拉伸,當儲能彈簧19拉伸到“死點”位置后,驅動大軸8繼續帶動軸17旋轉,儲能彈簧19突然釋放,通過安裝于軸17上的四連桿機構20帶動 動弧觸頭22快速運動,弧機構11的動弧觸頭22與靜弧觸頭23實現分離,整個組合開關 分閘完成。[0033]當驅動機構6帶動驅動大軸8逆時針旋轉時,一方面通過帶有自動脫口功能的四 連桿拖動弧機構軸17運動,從而拉伸儲能彈簧19;另一方面通過曲柄滑塊機構7帶動主 開關的主動觸頭13向內運動(相對于驅動大軸方向);當儲能彈簧19被拉伸到“死點” 以后,驅動大軸8繼續拖動軸17運動,儲能彈簧19突然釋放,通過四連桿機構20帶動 動弧觸頭22快速運動,弧機構的動弧觸頭22與靜弧觸頭23閉合,此時連接弧機構與主 開關之間的帶有自動脫口功能的四連桿機構20脫口,實現了切除主開關與弧機構之間的 動力傳輸;而此時主開關的主動觸頭13與主靜觸頭14還沒有接觸,驅動大軸繼續旋轉, 通過曲柄滑塊機構帶動壓板2繼續向內運動,主動觸頭13與主靜觸頭14接觸,驅動大軸 8繼續旋轉,直到觸頭彈簧15的壓力達到設計壓力時,驅動大軸停止運動,這時組合開 關合閘動作完成。[0034]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在電解槽 取料或加裝原材料時對整個系統采用不停電操作,加工工藝操作筒單,工人的勞動強度 小,自動化程度高,能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性,裝置的主開關采用模塊化設計,便于滿 足不同電流容量的系統要求。主觸頭采用密封設計,可以滿足使用場合的環境要求。該 裝置的組合開關廣泛應用于電解銅、化工等行業直流電流210000安培的旁路場合。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該旁路開關裝置包括一個弧機構護罩(1)、 壓板O)、調整彈簧(3)、觸頭組件G)、支架端板(5)、驅動機構(6)、曲柄滑塊機構 (7)、驅動大軸(8)、驅動機構護罩(9)、主出線端子(10)、弧機構(11)、主進線端子 (12),帶有錐度的主動觸頭(1 、帶有錐度的主靜觸頭(14)、觸頭彈簧(1 、觸頭護套 (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板(2)通過滑塊安裝于支架(5)之上,所述的支架(5)中心又 安裝有驅動大軸(8),所述驅動大軸(8)通過曲柄滑塊機構(7)于壓板( 鉸接在一起, 所述驅動大軸(8) —端與弧機構護罩(1)連接,另一端與驅動機構(6)連接,所述驅動機 構(6)與驅動機構護罩(9)連接,所述主進線端子(12)、主出線端子(10)上安裝有觸頭 組件G),所述主出線端子(10)通過調整彈簧(3)與壓板( 連接在一起,所述主進線 端子(1 又通過絕緣件與支架板(5)固定在一起,所述壓板( 通過曲柄滑塊機構(7) 與驅動大軸(8)連接在一起;所述觸頭組件(4)是由帶有錐度的主靜觸頭(14)、帶有錐 度的主動觸頭(1 、觸頭彈簧(1 以及觸頭護套(16)組成,其中所述主靜觸頭(14)與 主出線端子(10)連接在一起,所述主動觸頭(1 與主進線端子(1 連接在一起,所述 主靜觸頭(14)、主動觸頭(13)與觸頭護套(16)連接,所述觸頭彈簧(15)安裝于彈簧座 (26)上,并通過銷軸與壓板(2)鉸接在一起,所述調整彈簧(3)安裝于彈簧座06)與壓 板⑵之間,所述弧機構(11)包括軸(17)、弧進線端子(18)、儲能彈簧系統(19)、四連桿機 構00)、觸頭彈簧組件01)、動弧觸頭02)、靜弧觸頭03)、弧出線端子04)、殼體 (25),其中所述的殼體0 的中下部連接有軸(17),殼體0 的底座上安裝有弧進線端 子(18)和弧出線端子04),所述弧進線端子(18)通過銅質軟編織線與動弧觸頭02)連 接在一起,弧出線端子04)上安裝有靜弧觸頭0;3),所述動弧觸頭0 通過觸頭彈簧 組件與四連桿機構00)鉸接在一起,所述四連桿機構OO)與軸(17)鉸接在一起, 軸(17)的一端通過帶有自動脫口裝置的四連桿與驅動大軸(8)鉸接,另一端連接有儲能 彈簧系統(19),弧機構(4)外面連接有弧機構護罩(1),弧機構(11)的弧出線端子04) 和弧進線端子(18)分別通過銅質軟編織帶與主開關的主進線端子(12)和主出線端子(10) 連接在一起組成一個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所述驅動機構(6)與驅動大軸(8)直接 連接在一起,用作整個開關的動力輸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機 構與主開關為同一個驅動機構驅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開 關是通過曲柄滑塊機構拖動動觸頭打開或閉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 觸頭和主靜觸頭為錐度觸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 觸頭與壓板之間連接有調整彈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觸頭 護套為絕緣觸頭護套。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開 關至少由兩個主動觸頭和兩個主靜觸頭組件組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弧 機構和主開關之間連接有自動脫扣的四連桿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組合式直流大電流旁路開關裝置,該組合開關是由主開關和弧機構組合而成。主開關是由剛性支架、進線接線端子、出線接線端子及驅動機構組成;弧機構是由動弧觸頭、靜弧觸頭、支架以及儲能彈簧系統組成。主開關與弧機構之間通過帶有自動脫口功能的四連桿進行動力傳遞。具有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在電解槽取料或加裝原材料時對整個系統采用不停電操作,加工工藝操作筒單,工人的勞動強度小,自動化程度高,能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性,裝置的主開關采用模塊化設計,便于滿足不同電流容量的系統要求。主觸頭采用密封設計,可以滿足使用場合的環境要求。該裝置的組合開關廣泛應用于電解銅、化工等行業直流大電流的旁路的場合。
文檔編號H01H3/30GK201812691SQ20102056032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3日
發明者薛東 申請人:陜西中電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