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薄膜按鍵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172003閱讀:51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薄膜按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薄膜按鍵,具體來說是一種可加強薄膜按鍵作動功能和動作準確性的薄膜按鍵。
背景技術
薄膜按鍵是一種很薄的、廣泛用于手機、多媒體終端等移動產品的按鍵。參見圖 IA 圖1D,示出一現有薄膜按鍵的結構,該薄膜按鍵1包括DOME片(俗稱鍋仔片)11、第一 PET層12及第二 PET層13三層結構。圖2示出該薄膜按鍵1的裝機狀態,其夾設于光學觸控器2與主機導電主板3之間。該薄膜按鍵1工作原理是,DOME片11的外沿接觸信號一端;按下薄膜按鍵1時,DOME片11圓中心接觸信號的另一端,起到開關的作用。由于薄膜按鍵1受力部位體積及受力面積小,DOME片11往往在指按下去后時因圓中心按不到位而與導電主板3接觸不上,由此導致薄膜按鍵1失靈。一個解決方案是在導電主板3上做一個凸臺與薄膜按鍵1配合,但兩者的中心往往不好配合,在裝機后容易偏位,因而經常導致薄膜按鍵1損壞,從而大大縮短了縮短薄膜按鍵1的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按彈手感較好的薄膜按鍵,可加強薄膜按鍵作動功能和動作準確性。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薄膜按鍵,包括一 DOME片 (11)、一第一 PET層(12)及一第二 PET層(13),所述第一 PET層(12)的中心區域上開設一 DOME片安裝孔(121),所述DOME片(11)安裝于所述DOME片安裝孔(121)內,所述第二 PET層(1 覆蓋在所述DOME片(11)和所述第一 PET層(1 的頂面,還包括一覆蓋在所述第二 PET層(1 的頂面上的硅膠層(14),所述硅膠層(14)的頂面在對應于所述DOME片 (11)的位置上設置有一硅膠層突起部(141)。較優地,第一 PET層(12)在所述DOME片安裝孔(121)的周邊開設有若干導氣槽 (122)。較優地,所述第一 PET層(12)的底面設置有帶膠區域(123)。較優地,所述DOME片(11)設置有鍍鎳層或鍍金層。較優地,所述硅膠層突起部(141)的外徑為所述DOME片(11)外徑的1/3 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現有薄膜按鍵的基礎上,在第二 PET層頂面增加硅膠層凸起部,可保證薄膜按鍵在按下時與導電主板有效地接觸,從而增強薄膜按鍵的動作準確性。這種薄膜按鍵按彈手感較好,在主機導電主板部位不用加凸臺與之配合,從而克服了配合偏位帶來的問題,也減少了主機大量的設計工作及工藝制作。

圖IA為現有薄膜按鍵中心對稱面的剖面圖;[0011]圖IB為現有薄膜按鍵的俯視圖;圖IC為現有薄膜按鍵的側視圖;圖ID為現有薄膜按鍵的仰視圖;圖2為現有薄膜按鍵的裝機狀態示意圖;圖3A為本實用新型薄膜按鍵中心對稱面的剖面圖;圖;3B為本實用新型薄膜按鍵的俯視圖;圖3C為本實用新型薄膜按鍵的側視圖;圖3D為本實用新型薄膜按鍵的仰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薄膜按鍵的裝機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薄膜按鍵的核心為,在現有薄膜按鍵基礎上增加一層硅膠材質做成的凸點,解決現有薄膜按鍵與導電主板配合不好的的弊端。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同時參見圖2、圖3A 圖3D,示出本實用新型薄膜按鍵的結構。該薄膜按鍵1包括DOME片11、白色的第一 PET層12、透明的第二 PET層13及硅膠層14等部件,其中所述第一 PET層12,底面設置有帶膠區域123,中心區域上開設一 DOME片安裝孔 121以便安裝DOME片11,并在DOME片安裝孔121的周邊開設有若干導氣槽122 ;所述DOME片11,設置有鍍鎳層或鍍金層,其安裝于DOME片安裝孔121內;所述第二 PET層13,覆蓋在DOME片11和第一 PET層12的頂面;所述硅膠層14,覆蓋在第二 PET層13的頂面,該硅膠層14的頂面在對應于DOME 片11的位置上設置有一硅膠層突起部141,該硅膠層突起部141的外徑為DOME片11外徑的 1/3 1/2。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薄膜按鍵1夾設于光學觸控器2與主機導電主板3之間。 由于在第二 PET層13的頂面增加硅膠層14,其上面的硅膠層凸起部141可保證薄膜按鍵1 在按下時與導電主板3有效、可靠地接觸,從而增強薄膜按鍵1的動作準確性。此外,本實用新型在主機導電主板3上不用加凸臺與薄膜按鍵1配合,從而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因兩者配合偏位而造成薄膜按鍵損壞的問題,也減少了主機大量的設計工作及工藝制作。本實用新型的薄膜按鍵結構簡單,制作方便,性能良好,成本較低,按彈手感較好, 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以上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的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薄膜按鍵,包括一 DOME片(11)、一第一 PET層(1 及一第二 PET層(13),所述第一 PET層(12)的中心區域上開設一 DOME片安裝孔(121),所述DOME片(11)安裝于所述 DOME片安裝孔(121)內,所述第二 PET層(13)覆蓋在所述DOME片(11)和所述第一 PET層 (12)的頂面,其特征在于,還括一覆蓋在所述第二 PET層(1 的頂面上的硅膠層(14),所述硅膠層(14)的頂面在對應于所述DOME片(11)的位置上設置有一硅膠層突起部(14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按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T層(12)在所述DOME片安裝孔(121)的周邊開設有若干導氣槽(12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按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T層(12)的底面設置有帶膠區域(123)。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按鍵,其特征在于,所述DOME片(11)設置有鍍鎳層或鍍金層。
5.如權利要求1 4任一項所述的薄膜按鍵,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膠層突起部(141)的外徑為所述DOME片(11)外徑的1/3 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薄膜按鍵,包括一DOME片(11)、一第一PET層(12)及一第二PET層(13),所述第一PET層(12)的中心區域上開設一DOME片安裝孔(121),所述DOME片(11)安裝于所述DOME片安裝孔(121)內,所述第二PET層(13)覆蓋在所述DOME片(11)和所述第一PET層(12)的頂面,還包括一覆蓋在所述第二PET層(13)的頂面上的硅膠層(14),所述硅膠層(14)的頂面在對應于所述DOME片(11)的位置上設置有一硅膠層突起部(141)。本實用新型增加了硅膠層凸起部,可保證薄膜按鍵與導電主板有效、可靠地接觸,有助于加強薄膜按鍵的動作準確性。
文檔編號H01H13/704GK201994222SQ201120023629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5日
發明者何基強, 朱華意 申請人:信利半導體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