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具有電磁波防護結構的GaN基半導體器件的外延結構及制作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36723閱讀:1261來源:國知局
具有電磁波防護結構的GaN基半導體器件的外延結構及制作方法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GaN基半導體器件的外延結構,尤其是一種具有電磁波防護結構的GaN基半導體器件的外延結構,屬于半導體芯片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GaN材料及器件近年來成為研究的熱點,尤其是GaN基半導體器件,而許多GaN基半導體器件工作于電磁輻射環境中。長久以來,電磁波對半導體器件的輻射效應并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實驗證明, GaN基半導體器件經過一定強度的電磁波輻射后,其參數會發生漂移,早期失效時間縮短。這些變化都會影響半導體器件的使用可靠性,特別是一些敏感器件在高強度的電磁輻射環境中工作時,這種影響尤為突出。

以GaN基LED為例,GaN基LED的外延結構為:襯底--N型GaN --量子阱 --P型GaN,LED芯片的的PN結容易受到電磁波的輻射,PN結部位受到較強的電磁波輻射時會被破壞,會導致PN結反向漏電等異常,導致LED芯片失效。

綜上所述,GaN基半導體器件的核心部件(如PN結)在工作中容易受到從電磁波的輻射,導致整個器件失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將電磁波隔離在GaN基半導體LED芯片的外延層之外的防護結構,該防護結構主要設置在襯底和外延層之間,采用III-V族化合物作為防護層,且不同化合物之間交替設置,防護層能有效隔離電磁波的輻射,防止半導體LED芯片被破壞。

為實現以上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具有電磁波防護結構的GaN基半導體LED芯片的外延結構,包括襯底和外延層,所述外延層設置在襯底上,所述外延層從下到上依次為N型GaN層、量子阱和P型GaN層,其特征在于:在襯底和外延層之間設置有防護層,所述防護層為III-V族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同化合物為不同層,不同層之間交替設置。

進一步地,不同防護層之間交替設置的次數決定了防護層的總層數,所述防護層的總層數為2~100層。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層每層的厚度為5~500nm。

進一步地,具有防護層結構的外延層可阻隔波長為50~5000nm的電磁波。

為了進一步實現以上技術目的,本發明還提出了具有電磁波防護結構的GaN基半導體器件的外延結構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 提供一襯底,所述襯底分為圖形化襯底和平面襯底;

步驟二. 在襯底上生長防護層,所述防護層至少包括第一防護層和第二防護層,所述第一防護層和第二防護層為III-V族元素組成的不同化合物,且第一防護層和第二防護層依次交替生長,完成防護層的生長;

步驟三. 在防護層上依次生長N型GaN層、量子阱和P型GaN層,完成外延層的生長;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層生長的條件為:在500℃~1100℃下,沉積5~30min,參與生長的物質配比為,III族元素源的流量為30~160sccm,V族元素氣體源的流量為20~160L/min,N2的流量為30~150L/min,H2的流量為5~120L/min。

進一步地,所述GaN基半導體器件包括耐高壓GaN基二極管、高頻GaN基二極管、GaN基LED二極管或HEMT晶體管。

從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GaN基半導體器件的外延結構通過增設防護層結構,可以有效阻擋從襯底層射入的電磁波輻射,使電磁波輻射不能到達半導體器件的核心部件(如PN結)附近,保護了GaN基半導體器件,防止了器件因電磁波影響而發生失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說明:1-襯底、2-外延層、201-N型GaN層、202-量子阱、203-P型GaN層、3-防護層、301-第一防護層、302-第二防護層、4-buffer 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為襯底1為圖形化襯底,防護層3設置在襯底1和N型GaN層201之間,如圖1所示,具有電磁波防護結構的GaN基半導體LED芯片的外延結構,包括襯底1和外延層2,所述外延層2設置在襯底1上,所述外延層從下到上依次為N型GaN層201、量子阱202和P型GaN層203,其特征在于:在襯底1和N型GaN層201之間設置有防護層3,防護層3的圖形跟襯底1的圖形一致,所述防護層3包括第一防護層301和第二防護層302,所述第一防護層301為GaN層,厚度為116nm,第二防護層302為AlN,厚度為142nm,第一防護層301和第二防護層302交替設置,如此交替10次,防護層3為20層,具有該防護層5結構的外延層可阻隔波長為1060~1068nm的電磁波。

實施例2為襯底1為圖形化襯底,且襯底1上設置有buffer層4,防護層3設置在襯底1上的buffer層4和N型GaN層201之間,如圖2所示,具有電磁波防護結構的GaN基半導體LED芯片的外延結構,包括襯底1和外延層2,所述外延層2設置在襯底1上,所述外延層從下到上依次為N型GaN層201、量子阱202和P型GaN層203,其特征在于:在襯底1上設有的buffer層4,在buffer層4和N型GaN層201之間設置有防護層3,所述防護層3包括第一防護層301和第二防護層302,所述第一防護層301為GaN層,厚度為116nm,第二防護層302為AlN,厚度為142nm,第一防護層301和第二防護層302交替設置,如此交替8次,防護層3為16層,具有該防護層3結構的外延層可阻隔波長為1060~1068nm的電磁波。

實施例3為襯底1為平面襯底,且襯底1上設置有buffer層4,防護層3設置在襯底1上的buffer層4和N型GaN層201之間,如圖3所示,具有電磁波防護結構的GaN基半導體LED芯片的外延結構,包括襯底1和外延層2,所述外延層2設置在襯底1上,所述外延層從下到上依次為N型GaN層201、量子阱202和P型GaN層203,其特征在于:在襯底1上設有的buffer層4,在buffer層4和N型GaN層201之間設置有防護層3,所述防護層3包括第一防護層301和第二防護層302,所述第一防護層301為GaN層,厚度為116nm,第二防護層302為AlN,厚度為142nm,第一防護層301和第二防護層302交替設置,如此交替12次,防護層3為26層,具有該防護層3結構的外延層可阻隔波長為1060~1068nm的電磁波。

實施例4為襯底1為圖形化襯底,且襯底1上設置有buffer層4,buffer層4上設置有N型GaN層201,防護層3設置在2層N型GaN層2之間,如圖4所示,具有電磁波防護結構的GaN基半導體LED芯片的外延結構,包括襯底1和外延層2,外延層2設置在襯底1上,所述外延層從下到上依次為N型GaN層201、量子阱202和P型GaN層203,其特征在于:在襯底1上設有的buffer層4,在buffer層4上設置有N型GaN層201,所述buffer層4和N型GaN層201設置在襯底1和外延層2之間,N型GaN層201和外延層2的N型GaN層201之間設置有防護層3,所述防護層3包括第一防護層301和第二防護層302,所述第一防護層301為GaN層,厚度為116nm,第二防護層302為AlN,厚度為142nm,第一防護層301和第二防護層302交替設置,如此交替14次,防護層3為28層,具有該防護層3結構的外延層可阻隔波長為1060~1068nm的電磁波。

實施例1的具有電磁波防護結構的GaN基半導體器件的外延結構的制作方法,防護層3為兩種化合物,第一防護層301為GaN,第二防護層302為AlN,包括如下步驟:

提供一襯底1,在襯底1上生長GaN層,GaN層生長的條件為:生長溫度為550℃,沉積時間為10.5min,參與生長物質配比如下:TMGa的流量為 80sccm,N2 的流量為75L/min,NH3的流量為60L/min,H2 的流量為85L/min;GaN層上生長AlN層,AlN層生長的條件為:生長溫度580℃,沉積的時間15.1min,參與生長物質配比如下:TMAl的流量為35sccm,N2的流量為75L/min,NH3的流量為60L/min,H2的流量為 85L/min;所述GaN層和AlN層依次交替生長,交替生長的次數為10次,防護層3的總層數為20層,20層生長的時間為256min;在防護層3上依次生長N型GaN層201、量子阱202和P型GaN層203,完成外延層2的生長。

本發明的特點在于,在GaN基半導體器件的外延層和襯底之間設置防護層3,該防護層3主要為III-V族化合物,例如:AlN、GaN、InN、GaAs、InP等,所述化合物至少為2種,不同化合物為不同防護層,不同防護層之間交替設置,交替設置的次數決定防護層3的層數,不同化合物的折射率不同,能阻擋電磁波的波長不同,化合物的種類和每層防護層3的厚度決定可阻隔電磁波的波長大小;該防護結構能有效阻隔電磁波的輻射,防止GaN基半導體器件失效。

本發明的防護結構適用的GaN基半導體器件包括耐高壓GaN基二極管、高頻GaN基二極管、GaN基LED二極管或HEMT晶體管。

以上對本發明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