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光伏組件生產領域,具體涉及用于制造光伏組件的流水線。
背景技術:
光伏組件整個制造流程需要經過串焊、疊層、鏡檢、層壓前EL檢驗、層壓、削邊、外觀檢、裝框、安裝接線盒、灌封膠、固化、背面清洗、絕緣耐壓測試、正面清洗、IV測試、層壓后EL檢驗、終檢、分檔、包裝等多個工藝環節。
在光伏組件制造流程中,為提高良品率,減少不良品的產生,針對隱裂、碎片、虛焊等異常的返修使層壓前返修成了必需工序,但是,目前好多組件制造公司都選擇離線返修,即將需要返修的組件抬離流水線至一個獨立的區域進行返修作業,如此不僅浪費人力、時間和空間,還易在返修前后組件抬動過程中再次產生隱裂、碎片等,增加返修工作量,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用于制造光伏組件的流水線。解決了現有離線返修導致制造成本增加的問題。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制造光伏組件的流水線,包括主流水線,主流水線上依次設置有鏡檢工作區和層壓前EL檢驗區,主流水線在層壓前EL檢驗區的下游還設置有旋轉臺,流水線還包括返修流水線,所述返修流水線的輸入端與旋轉臺對接,返修流水線的輸出端與主流水線對接,且對接處在鏡檢工作區的上游;所述旋轉臺用于接收來自層壓前EL檢驗區的光伏組件,并將合格的光伏組件沿主流水線傳輸方向輸送至下一工序區,將不合格的光伏組件旋轉方向后輸送至返修流水線;
所述返修流水線上設置有升降式堆棧以及返修臺,所述升降式堆棧位于返修臺與旋轉臺之間,用于緩存來自旋轉臺的待返修光伏組件。
返修流水線的輸入端與旋轉臺對接,返修流水線的輸出端與主流水線對接,返修流水線可實現光伏組件在線直接返修,即可使需要返修的光伏組件通過切換輸送方向后進入返修流水線,經過返修流水線的返修臺后,又可直接流出返修臺,進入主流水線,整個過程不需要人為抬動光伏組件,不僅可有效節省返修人力、時間和空間,還可減少光伏組件抬動過程中產生的二次異常,降低制造成本。
可選的,所述主流水線有兩組,兩組主流水線共用一個旋轉臺以及返修流水線,且所述返修流水線的輸出端分別與兩個主流水線對接。
兩個主流水線共用一個旋轉臺以及返修流水線,能夠大大節約生產空間。
可選的,所述鏡檢工作區包括第一NG按鍵和第一OK按鍵,所述層壓前EL檢驗區包括第二NG按鍵和第二OK按鍵,主流水線還包括:
或門電路,第一NG按鍵和第二NG按鍵均連接所述或門電路的輸入端;
與門電路,第一OK按鍵和第二OK按鍵均連接所述與門電路的輸入端;
旋轉臺控制器,或門電路和與門電路的輸出端均連接至旋轉臺控制器,旋轉臺控制器用于控制旋轉臺工作。
當第一OK按鍵和第二OK按鍵均被觸發時,旋轉臺控制器控制相應的光伏組件輸送至下一工序區;當第一NG按鍵或第二NG按鍵任意一個被觸發時,旋轉臺控制器控制相應光伏組件輸送至返修流水線。
可選的,所述鏡檢工作區和層壓前EL檢驗區之間設置有轉向臺。
升降式堆棧可以采用現有的堆棧結構,于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升降式堆棧包括:
基架;
多個間隔設置的支撐架,各支撐架沿基架的高度方向布置,且通過鏈條滑動設置在基架上,支撐架用于支撐并緩存待返修光伏組件;
驅動電機,用于驅動鏈條轉動,帶動支撐架上下移動。
可選的,所述返修臺包括支架,支架上設置有多根檢測燈管。
通過設置檢測燈管,以便返修作業時可從光伏組件背面觀察清楚。
可選的,返修臺包括用于感測光伏組件的光電感應開關,所述光電感應開關與檢測燈管的控制電路電連接。
通過設置光電感應開關能夠實現檢測燈管的自動打開和關閉,當光電感應開關感知到光伏組件時,傳輸信號給檢測燈管的控制電路,檢測燈管的控制電路控制檢測燈管打開,反之則關閉。
可選的,所述返修臺還包括安裝在支架兩端的伸縮式滾輪,所述伸縮式滾輪用于與返修流水線的輸送單元配合。
可選的,所述伸縮式滾輪包括伸縮氣缸以及安裝在伸縮氣缸活塞桿上的滾輪。
伸縮式滾輪可以在光伏組件運轉時伸出,在光伏組件返修時滾輪回縮,從而能夠節省出空間,省出空間可以作為員工穿行的通道。
可選的,返修臺還包括完成按鈕,所述完成按鈕用于控制所述伸縮式滾輪的工作,當光伏組件要流入返修臺或光伏組件完成修復需要移出返修臺時,只需要按完成按鈕啟動伸縮氣缸使滾輪伸出,這樣組件才可以流入或流出返修臺。
可選的,還包括設置在主流水線一側的層疊區,層疊區位于鏡檢工作區的上游,用于向主流水線輸送光伏組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返修流水線的輸入端與旋轉臺對接,返修流水線的輸出端與主流水線對接,返修流水線可實現光伏組件在線直接返修,即可使需要返修的光伏組件通過切換輸送方向后進入返修流水線,經過返修流水線的返修臺后,又可直接流出返修臺,進入主流水線,整個過程不需要人為抬動光伏組件,不僅可有效節省返修人力、時間和空間,還可減少光伏組件抬動過程中產生的二次異常,降低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用于制造光伏組件的流水線的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2用于制造光伏組件的流水線的示意圖;
圖3是升降式堆棧的示意圖;
圖4是返修臺在伸縮式滾輪縮回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5是返修臺在伸縮式滾輪伸出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中各附圖標記為:
1、層疊區;2、主流水線;3、返修流水線;4、鏡檢工作區;5、轉向臺;6、層壓前EL檢驗區;7、旋轉臺;8、升降式堆棧;9、返修臺;10、驅動電機;11、基架;12、鏈條;13、支撐架;14、支架;15、光電感應開關;16、檢測燈管;17、伸縮氣缸活塞桿;18、滾輪;19、下一工序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各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制造光伏組件的流水線,包括主流水線2,主流水線2上依次設置有鏡檢工作區4和層壓前EL檢驗區6,主流水線2在層壓前EL檢驗區6的下游還設置有旋轉臺7,流水線還包括返修流水線3,返修流水線3的輸入端與旋轉臺7對接,返修流水線3的輸出端與主流水線2對接,且對接處在鏡檢工作區4的上游;旋轉臺7用于接收來自層壓前EL檢驗區6的光伏組件,并將合格的光伏組件沿主流水線2傳輸方向輸送至下一工序區19,將不合格的光伏組件旋轉方向后輸送至返修流水線3;
返修流水線3上設置有升降式堆棧8以及返修臺9,升降式堆棧8位于返修臺9與旋轉臺7之間,用于緩存來自旋轉臺7的待返修光伏組件。
于本實施例中,鏡檢工作區4包括第一NG按鍵和第一OK按鍵,層壓前EL檢驗區6包括第二NG按鍵和第二OK按鍵,主流水線2還包括:
或門電路,第一NG按鍵和第二NG按鍵均連接或門電路的輸入端;
與門電路,第一OK按鍵和第二OK按鍵均連接與門電路的輸入端;
旋轉臺7控制器,或門電路和與門電路的輸出端均連接至旋轉臺7控制器,旋轉臺7控制器用于控制旋轉臺7工作。
當第一OK按鍵和第二OK按鍵均被觸發時,旋轉臺7控制器控制相應的光伏組件輸送至下一工序區19;當第一NG按鍵或第二NG按鍵任意一個被觸發時,旋轉臺7控制器控制相應光伏組件輸送至返修流水線3。
于本實施例中,鏡檢工作區4和層壓前EL檢驗區6之間設置有轉向臺5。
升降式堆棧8可以采用現有的堆棧結構,于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升降式堆棧8包括:
基架11;
多個間隔設置的支撐架13,各支撐架13沿基架11的高度方向布置,且通過鏈條12滑動設置在基架11上,支撐架13用于支撐并緩存待返修光伏組件;
驅動電機10,用于驅動鏈條12轉動,帶動支撐架13上下移動。
如圖4和5所示,于本實施例中,返修臺9包括支架14,支架14上設置有多根檢測燈管16。通過設置檢測燈管16,以便返修作業時可從光伏組件背面觀察清楚。
于本實施例中,返修臺9包括用于感測光伏組件的光電感應開關15,光電感應開關15與檢測燈管16的控制電路電連接。通過設置光電感應開關15能夠實現檢測燈管16的自動打開和關閉,當光電感應開關15感知到光伏組件時,傳輸信號給檢測燈管16的控制電路,檢測燈管16的控制電路控制檢測燈管16打開,反之則關閉。
于本實施例中,返修臺9還包括安裝在支架14兩端的伸縮式滾輪18,伸縮式滾輪18用于與返修流水線3的輸送單元配合。伸縮式滾輪18包括伸縮氣缸(圖中未畫出)以及安裝在伸縮氣缸活塞桿17上的滾輪18。于實施例中,返修臺還包括完成按鈕,完成按鈕用于控制伸縮式滾輪的工作,當光伏組件要流入返修臺或光伏組件完成修復需要移出返修臺時,只需要按完成按鈕啟動伸縮氣缸使滾輪伸出,這樣組件才可以流入或流出返修臺。伸縮式滾輪18在光伏組件運轉時伸出,在光伏組件返修時滾輪18回縮,從而能夠節省出空間,省出空間可以作為員工穿行的通道。
于本實施例中,還包括設置在主流水線2一側的層疊區1,層疊區1位于鏡檢工作區4的上游,用于向主流水線2輸送光伏組件。
本實施例中,返修流水線3的輸入端與旋轉臺7對接,返修流水線3的輸出端與主流水線2對接,返修流水線3可實現光伏組件在線直接返修,即可使需要返修的光伏組件通過切換輸送方向后進入返修流水線3,經過返修流水線3的返修臺9后,又可直接流出返修臺9,進入主流水線2,整個過程不需要人為抬動光伏組件,不僅可有效節省返修人力、時間和空間,還可減少光伏組件抬動過程中產生的二次異常,降低制造成本。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點在于,本實施例的主流水線2有兩組,兩組主流水線2共用一個旋轉臺7以及返修流水線3,且返修流水線的輸出端分別與兩個主流水線2對接。兩個主流水線共用一個旋轉臺以及返修流水線,能夠大大節約生產空間。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