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動力電池循環交變流動換熱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化石燃料日趨短缺,綠色能源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推廣。我國的汽車保有量不斷攀升,由此引發的對能源的需求、對環境的污染制約著國內汽車的發展,而電動汽車的零排放及高效的能源利用率等優點使其有廣泛看好的前景。
電池的性能和使用壽命直接決定了電動汽車的使用性能和成本。一個電池箱內的多個電池單體所產生的熱量相互影響,如果電池散熱不均勻,將造成電池組局部溫度快速升高,惡化電池組的一致性,大大縮短其使用壽命、降低其使用效率,嚴重時會造成較為嚴重的事故。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電池溫度越低充放電效率越低,導致電池無法正常工作,從而影響電動汽車的電池組的使用性能和壽命。為了使電池組保持在合理恰當的溫度范圍內工作,電池組必須采取高效科學的熱管理系統。
目前國內外已有大量關于動力電池組熱管理的研究,電池組的冷卻方法主要有空氣冷卻、液體冷卻、相變材料冷卻以及熱管冷卻。
申請號201320113693.6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汽車水冷電池熱管理系統,由電池管理系統實時采集電池內部的溫度信息并傳遞給整車控制器,整車控制器根據讀取的溫度信息控制散熱風扇、循環水泵和電控加熱單元,通過水路來實現對動力電池的加熱或散熱從而保證動力電池內部溫度處于需求的溫度范圍內。但是,采用水冷卻必須考慮密封、絕緣、電池包比能量降低以及成本問題。
申請號201210054897.7公開了一種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包括電池框,所屬電池框內設置由多個電池單體組成的電池組,所述電池框和電池組之間貼附有硅膠加熱帶。采用硅膠加熱帶可以克服傳統傳統外循環加熱低效高能耗的缺點,使加熱直接、均勻、迅速,有效節省動力電池的能量,還能對電池起沖撞緩沖的作用。
申請號201310304497.1公開了一種基于平板環路熱管的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每塊電池單體的表面設有平板式平板環路熱管,具有散熱量大、散熱效率高、加工簡單的特點,能高效的解決動力電池高溫散熱、低溫加熱保溫以及熱量循環利用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動力電池循環交變流動換熱裝置,該換熱裝置效率高,性能好,成本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所述換熱流體可以為水、空氣、空調用制冷劑、導熱油。
本發明適用于各種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熱管理,應用范圍廣、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圓柱動力電池循環交變流動換熱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平板型電池循環交變流動換熱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梅花形排列的電池循環交變流動換熱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案例一
如圖1所示,一種電動汽車圓柱動力電池循環交變流動換熱裝置,包括電池組箱體1、電池單體2。
所述換熱裝置采用的換熱流體為空氣。
所述換熱裝置的電池整齊排列。
空氣以一定的時間間隔依次從①進③出(I過程)、②進④出(II過程)、③進①出(III過程)、④進②出(IV過程)。
實施案例二
如圖2所示,一種電動汽車平板型電池循環交變流動換熱裝置,包括電池組箱體1、電池單體2。
所述換熱裝置采用的換熱流體為水。
冷卻水以一定的時間間隔依次從①進③出(I過程)、②進④出(II過程)、③進①出(III過程)、④進②出(IV過程)。
實施案例三
如圖3所示,一種電動汽車電池循環交變流動換熱裝置,包括電池組箱體1、電池單體2。
所述換熱裝置采用的換熱流體為空調制冷劑r134a。
所述換熱裝置的電池采用梅花型排列。
空調制冷劑r134a以一定的時間間隔依次從①進③出(I過程)、②進④出(II過程)、③進①出(III過程)、④進②出(IV過程)。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案例,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案例,凡在本發明的基礎上所做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