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限位開關觸發裝置。
背景技術:
限位開關是用以限定機械設備的運動極限位置的開關,限位開關廣泛用于各類機床的起重機械,用以控制其行程、進行終端限位保護,在電梯的控制電路中,還利用行程來控制開關轎門的速度、自行開關的限位,轎廂的上、下限位保護。現階段,大多數都是通過一個方向運動觸碰到限位開關,從而控制行程,進行限位保護,而機械設備內部受空間結構的限制,大大增加了限位開關使用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限位開關觸發裝置,能夠將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轉化為水平方向運動,水平方向設有限位開關,通過水平方向的限位開關實現了豎直方向運動的控制。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限位開關觸發裝置,包括:豎向運動裝置和橫向觸發裝置;
所述豎向運動裝置在豎直方向上移動,水平方向上固定不動,所述豎向運動裝置包括導向件,所述導向件包括斜面,所述斜面相對于豎直方向傾斜;
優選的,所述斜面為弧形斜面;
所述橫向觸發裝置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豎直方向上固定不動,所述橫向觸發裝置包括:滾輪、上橫軸、下橫軸和第一連接件;所述滾輪與所述斜面滾動連接;所述上橫軸一側設有滾輪安裝部,所述滾輪與所述滾輪安裝部連接;所述上橫軸和所述下橫軸通過所述第一連接件連接;
所述豎向運動裝置的斜面豎直方向上移動帶動滾輪在水平方向上移動,所述滾輪帶動所述上橫軸和所述下橫軸在水平方向移動。
一種限位開關觸發裝置的工作原理:運動機構在電機帶動下豎直方向運動,當運動機構碰到豎向運動裝置時,使豎向運動裝置產生豎直方向的力,從而使豎向運動裝置豎直方向移動,同時帶動導向件豎直方向移動,所述導向件包括斜面,所述斜面相對于豎直方向傾斜;豎向運動裝置的斜面豎直方向上移動帶動滾輪在水平方向上移動,所述滾輪帶動所述橫向觸發裝置在水平方向移動,水平方向設有限位開關,當橫向觸發裝置與限位開關接觸,電機停止工作,運動機構停止運動;通過橫向觸發裝置與限位開關接觸,實現了豎直方向運動的開關控制。
其中,所述導向件還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豎直部和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垂直連接于所述豎直部靠近滾輪一側的側面。
其中,所述橫向觸發裝置還包括:橫向軸套組件和第一彈簧;
所述橫向軸套組件設有彈簧安裝部,所述第一彈簧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橫軸,所述第一彈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彈簧安裝部;
所述橫向軸套組件內設有第一安裝部,直線軸承安裝于所述第一安裝部;所述上橫軸與所述直線軸承內孔配合。
其中,所述豎向運動裝置包括:第二彈簧、彈簧安裝件、豎向軸套組件、豎軸和第二連接件;
所述第二彈簧一端固定于所述彈簧安裝件,所述第二彈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豎向軸套組件;
所述豎軸通過所述第二彈簧內部,所述豎軸一端固定于所述彈簧安裝件,所述豎軸另一端與所述導向件通過第二連接件連接。
其中,所述彈簧安裝部與所述橫向軸套組件通過螺釘連接。
其中,所述豎向軸套組件包括:第二豎向軸套和第一豎向軸套;
所述第二豎向軸套設有軸承安裝部,直線軸承安裝于所述軸承安裝部;
所述第一豎向軸套設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徑不小于所述直線軸承孔徑,所述通孔軸線與所述直線軸承軸線重合;
所述豎軸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直線軸承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豎向軸套與所述第二豎向軸套通過螺釘連接,組成豎向軸套組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豎向運動裝置在豎直方向運動時,通過所述豎向運動裝置的斜面帶動滾輪在水平方向上移動,所述滾輪帶動所述上橫軸和所述下橫軸在水平方向移動,水平方向上設有限位開關,當橫向觸發裝置與限位開關接觸,使電機停止工作;通過水平方向的限位開關,實現了運動機構在豎直方向的控制。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限位開關觸發裝置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1、豎向運動裝置;2、橫向觸發裝置;3、滾輪;4、導向件;5、橫向軸套組件;6、上橫軸;7、第一彈簧;8、滾輪安裝部;9、彈簧安裝部;10、第一連接件;11、下橫軸;12、豎軸;13、第二連接件;14、斜面;15、第二彈簧;16、彈簧安裝件;17、豎向軸套組件;171、第一豎向軸套;172、第二豎向軸套;18、豎直部;19、限位塊;20、限位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予以說明。
本實用新型最關鍵的構思在于:豎向運動裝置的斜面豎直方向上移動帶動滾輪在水平方向上移動,所述滾輪帶動所述橫向觸發裝置在水平方向移動,當所述橫向觸發裝置接觸水平方向的限位開關,電機停止工作,通過水平方向的限位開關實現了豎直方向運動的控制。
請參照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限位開關觸發裝置,包括:豎向運動裝置1和橫向觸發裝置2;
所述豎向運動裝置1在豎直方向上移動,水平方向上固定不動,所述豎向運動裝置1包括導向件4,所述導向件4包括斜面14,所述斜面14相對于豎直方向傾斜;
所述橫向觸發裝置2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豎直方向上固定不動,所述橫向觸發裝置2包括:滾輪3、上橫軸6、下橫軸11和第一連接件10;所述滾輪3與所述斜面14滾動連接;所述上橫軸6一側設有滾輪安裝部8,所述滾輪3與所述滾輪安裝部8連接;所述上橫軸6和所述下橫軸11通過所述第一連接件10連接;
所述豎向運動裝置1的斜面14豎直方向上移動帶動滾輪3在水平方向上移動,所述滾輪3帶動所述上橫軸6和所述下橫軸11在水平方向移動。
從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豎向運動裝置豎直向下運動時,通過所述豎向運動裝置的斜面帶動滾輪在水平方向右移動,所述滾輪帶動所述上橫軸水平向右移動,所述下橫軸與所述上橫軸通過第一件連接,故從而帶動所述下橫軸水平向右移動,水平方向上設有限位開關,當所述下橫軸與限位開關接觸,使電機停止工作;通過水平方向的限位開關,實現了運動機構在豎直方向的控制。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件4還包括限位部20,所述限位部20包括豎直部18和限位塊19,所述限位塊19垂直連接于所述豎直部18靠近滾輪3一側的側面。
工作原理:橫向觸發裝置和豎向運動裝置通過彈簧復位時,橫向觸發裝置水平向左移動,豎向運動裝置豎直向上移動,此時滾輪沿著導向件的斜面及豎直部滾動。
從上述描述可知,限位部通過限位塊能夠有效防止橫向觸發裝置和豎向運動裝置復位時,滾輪脫離導向件。
進一步的,所述橫向觸發裝置2還包括:橫向軸套組件5和第一彈簧7;
所述橫向軸套組件5設有彈簧安裝部9,所述第一彈簧7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橫軸6,所述第一彈簧7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彈簧安裝部9;
所述橫向軸套組件5內設有第一安裝部,直線軸承安裝于所述第一安裝部;所述上橫軸6與所述直線軸承內孔配合。
從上述描述可知,所述上橫軸通過所述橫向軸套組件內安裝的直線軸承,在所述滾輪帶動下,能夠實現水平方向的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豎向運動裝置1包括:第二彈簧15、彈簧安裝件16、豎向軸套組件17、豎軸12和第二連接件13;
所述第二彈簧15一端固定于所述彈簧安裝件16,所述第二彈簧15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豎向軸套組件17;
所述豎軸12通過所述第二彈簧15內部,所述豎軸12一端固定于所述彈簧安裝件16,所述豎軸12另一端與所述導向件4通過第二連接件13連接。
工作原理:運動機構在電機帶動下豎直向下運動時,壓到彈簧安裝件,使豎軸產生豎直向下的力,豎軸通過豎向軸套組件內安裝的直線軸承,豎直向下移動,從而帶動導向件豎直向下移動。
從上述描述可知,豎向運動裝置能夠將運動機構產生的豎直向下的力,轉化為豎軸和導向件豎直向下的移動,通過滾輪與導向件的斜面滾動連接,從而帶動滾輪水平向右的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彈簧安裝部9與所述橫向軸套組件5通過螺釘連接。
從上述描述可知,通過螺釘連接方便彈簧的安裝和拆卸。
進一步的,所述豎向軸套組件17包括:第一豎向軸套171和第二豎向軸套172;
所述第二豎向軸套172設有軸承安裝部,直線軸承安裝于所述軸承安裝部;
所述第一豎向軸套171設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徑不小于所述直線軸承孔徑,所述通孔軸線與所述直線軸承軸線重合;
所述豎軸12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直線軸承配合。
從上述描述可知,所述豎軸通過所述豎向軸套組件內安裝的直線軸承,實現了豎軸在豎直方向的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豎向軸套171與所述第二豎向軸套172通過螺釘連接,組成豎向軸套組件17。
從上述描述可知,通過螺釘連接方便所述第一豎向軸套與所述第二豎向軸套安裝與拆卸。
請參照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為:
一種限位開關觸發裝置,包括:豎向運動裝置1和橫向觸發裝置2;
所述豎向運動裝置1在豎直方向上移動,水平方向上固定不動,所述豎向運動裝置1包括導向件4,所述導向件4包括斜面14,所述斜面14相對于豎直方向傾斜;
所述橫向觸發裝置2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豎直方向上固定不動,所述橫向觸發裝置2包括:滾輪3、上橫軸6、下橫軸11和第一連接件10;所述滾輪3與所述斜面14滾動連接;所述上橫軸6一側設有滾輪安裝部8,所述滾輪3與所述滾輪安裝部8連接;所述上橫軸6和所述下橫軸11通過所述第一連接件10連接;
所述豎向運動裝置1的斜面14豎直方向上移動帶動滾輪3在水平方向上移動,所述滾輪3帶動所述上橫軸6和所述下橫軸11在水平方向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為:
一種限位開關觸發裝置,包括:豎向運動裝置1和橫向觸發裝置2;
所述豎向運動裝置1在豎直方向上移動,水平方向上固定不動,所述豎向運動裝置1包括:導向件4、豎軸12、第二連接件13、第二彈簧15、彈簧安裝件16、豎向軸套組件17;所述導向件4包括斜面14,所述斜面14相對于豎直方向傾斜;所述第二彈簧15一端固定于所述彈簧安裝件16,所述第二彈簧15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豎向軸套組件17;所述豎軸12通過所述第二彈簧15內部,所述豎軸12一端固定于所述彈簧安裝件16,所述豎軸12另一端與所述導向件4通過第二連接件13連接;所述豎向軸套組件17包括:第一豎向軸套171和第二豎向軸套172;所述第二豎向軸套172設有軸承安裝部,直線軸承安裝于所述軸承安裝部;所述第一豎向軸套171設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徑不小于所述直線軸承孔徑,所述通孔軸線與所述直線軸承軸線重合;所述豎軸12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直線軸承配合;所述第一豎向軸套171與所述第二豎向軸套172通過螺釘連接,組成豎向軸套組件17;所述豎向軸套組件17固定安裝于設備;
所述橫向觸發裝置2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豎直方向上固定不動,所述橫向觸發裝置2包括滾輪3、橫向軸套組件5、上橫軸6、第一彈簧7、第一連接件10、下橫軸11;所述滾輪3與所述斜面14滾動連接;所述上橫軸6一側設有滾輪安裝部8,所述滾輪3與所述滾輪安裝部8連接;所述橫向軸套組件5設有彈簧安裝部9,所述第一彈簧7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橫軸6,所述第一彈簧7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彈簧安裝部9;所述橫向軸套組件5內設有第一安裝部,直線軸承安裝于所述第一安裝部;所述上橫軸6與所述直線軸承內孔配合;所述上橫軸6和所述下橫軸7通過所述第一連接件10連接;所述橫向軸套組件5固定安裝于設備;所述豎向運動裝置1的斜面14豎直方向上移動帶動滾輪3在水平方向上移動,所述滾輪3帶動所述橫向觸發裝置2在水平方向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三為:
橫向軸套組件5和豎向軸套組件17固定安裝在設備上,運動機構在電機帶動下豎直向下運動,運動機構碰壓彈簧安裝件16,使豎軸12產生豎直向下的力;此時,豎軸12沿著豎向軸套組件17內的直線軸承,豎直向下運動,同時帶動導向件4豎直向下移動;導向件4的斜面14與滾輪3滾動接觸,從而帶動滾輪3水平向右移動;滾輪3安裝于上橫軸6,從而使上橫軸沿著橫向軸套組件5內的直線軸承水平向右移動;下橫軸11通過第一連接件10與上橫軸6固定連接,上橫軸6水平向右移動帶動下橫軸11水平向右運動;在水平方向設有限位開關,當下橫軸11觸碰到限位開關,電機停止運動,從而使運動機構停止豎直方向運動;通過橫向觸發裝置與水平方向的限位開關接觸,實現了豎直方向運動的開關控制。橫向觸發裝置2和豎向運動裝置1通過第一彈簧7和第二彈簧15復位時,橫向觸發裝置2水平向左移動,豎向運動裝置1豎直向上移動,此時滾輪3沿著導向件4的斜面14及豎直部18滾動。限位部20通過限位塊19能夠有效防止橫向觸發裝置2和豎向運動裝置1復位時,滾輪3脫離導向件。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限位開關觸發裝置,電機帶動運動機構豎直方向運動碰到豎向運動裝置時,運動機構向彈簧安裝件施加豎直方向的力,使豎軸沿著直線軸承在豎直方向運動,同時,通過豎軸帶動導向件的斜面豎直方向移動,從而帶動滾輪在水平方向上移動,所述滾輪帶動所述橫向觸發裝置在水平方向移動,水平方向上設有限位開關,當橫向觸發裝置與限位開關接觸,使電機停止工作;通過水平方向的限位開關,實現了運動機構在豎直方向的控制。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