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汽車開關的降噪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汽車工業進入了迅速發展的軌道,家用汽車逐步進入千家萬戶,稱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代步的交通工具。隨著汽車產量的提高,品牌的發展,人們對汽車的要求從智能化、集成化逐步向舒適性方向發展。
通過對車輛開關的操作可以執行對反光鏡的調整、停駐車等動作。在按動開關的過程中,按鍵座會相對基座轉動,并在到達極限位置時按鍵座會撞擊到基座,進而產生噪音,降低了開關操控的手感。
因此,需要一種適用于汽車開關的降噪結構,以消除按鍵座與基座之間形成的噪音,提升開關操作的舒適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帶降噪結構的汽車開關,能有效降低基座與按鍵座表面各個限位間產生的噪音。
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帶降噪結構的汽車開關,包括:
基座;
按鍵座和控制桿,所述按鍵座設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按鍵座通過所述控制桿與所述基座連接,所述按鍵座能相對所述基座轉動一設定角度,所述按鍵座上設有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一限位;
底座,設置在所述基座的下方,用于承載所述基座;
橡膠墊,設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底座之間,其形狀與所述基座和底座配合;
其中,所述橡膠墊上設有朝向所述按鍵座的凸臺,當按壓所述按鍵座時,所述按鍵座能相對所述基座轉動一設定角度,使所述第一限位觸碰到所述凸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在所述按鍵座的兩側設有兩個所述第一限位,在所述橡膠墊上設有與兩個所述第一限位對應的兩個所述凸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限位觸碰到所述凸臺,在所述凸臺上形成一預壓距離,所述預壓距離≤1.5mm。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在所述按鍵座上設有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二限位,當提拉所述按鍵座時,所述按鍵座能相對所述基座轉動一設定角度,使所述第二限位觸碰到所述凸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在所述按鍵座的兩側設有兩個所述第二限位,在所述橡膠墊上設有與兩個所述第二限位對應的兩個所述凸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限位觸碰到所述凸臺,在所述凸臺上形成一預壓距離,所述預壓距離≤1.5mm。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在所述按鍵座上設有第三限位,在所述基座上設有限位臺,在所述限位臺上設有彈性墊塊,當按壓所述按鍵座時,所述按鍵座能相對所述基座轉動一設定角度,使所述第三限位觸碰到所述彈性墊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彈性墊塊呈圓弧狀。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彈性墊塊的圓弧半徑為0.5mm。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帶降噪結構的汽車開關,在開關的橡膠墊上設置凸塊,使按鍵座在旋轉過程中在到達極限位置前,實現提前預壓凸塊,從而大大降低了基座與按鍵座各個限位之間的直接接觸,消除了噪音且提升手感。
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詳細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說明性的,并且旨在為如權利要求所述的本實用新型提供進一步的解釋。
附圖說明
包括附圖是為提供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理解,它們被收錄并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附圖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與本說明書一起起到解釋本實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圖中:
圖1A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所適用的一種汽車開關的俯視圖。
圖1B是圖1A中的汽車開關被按壓情況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1C是圖1A中的汽車開關被提拉情況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A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汽車開關的裝配示意圖。
圖2B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汽車開關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汽車開關的橡膠墊的結構示意圖。
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汽車開關的按鍵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A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汽車開關的按鍵座處于初始位置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5B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汽車開關的按鍵座處于按壓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5C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汽車開關的按鍵座處于提拉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6A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汽車開關的基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6B是圖6A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將詳細參考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現在將詳細參考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其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在所有附圖中將使用相同的標記來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盡管本實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術語是從公知公用的術語中選擇的,但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中所提及的一些術語可能是申請人按他或她的判斷來選擇的,其詳細含義在本文的描述的相關部分中說明。此外,要求不僅僅通過所使用的實際術語,而是還要通過每個術語所蘊含的意義來理解本實用新型。
圖1A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所適用的一種汽車開關的俯視圖。圖1B是圖1A中的汽車開關被按壓情況下的結構示意圖。圖1C是圖1A中的汽車開關被提拉情況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示意的是現有汽車上常規使用的一種開關100,包括左中右三個按鍵座110,每個按鍵座110可以相對開關本體旋轉一設定角度。例如,圖1A中所示的三個按鍵座110從左至右依次可以設定為自動駐車按鍵、電子手剎鍵和手動鎖車鍵。當每個按鍵被按壓或提升后,會觸發與該按鍵連接的執行機構以執行對應汽車零部件的操作。參考圖1B,當中間的電子手剎鍵120被下壓后,啟用電子手剎功能,汽車會通過剎車盤與剎車片產生的摩擦力來達到控制停車制動,以避免汽車因提留在坡道上而產生滑動進而造成危險。參考圖1C,當中間的電子手剎鍵120被提拉后,電子手剎功能關閉。在現有技術中,當這些按鍵座110被按下或提拉過程中會產生噪音,影響到汽車使用的舒適度。
圖2A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汽車開關的裝配示意圖。圖2B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汽車開關的結構示意圖。圖3示出了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汽車開關的橡膠墊的結構示意圖。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汽車開關的按鍵座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種帶降噪結構的汽車開關200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按鍵座210、控制桿211、基座220、橡膠墊230和底座240。
其中,按鍵座210設置在基座220上。按鍵座210通過控制桿211與基座220連接。按鍵座210能相對基座220轉動一定的角度范圍。參考圖4,按鍵座210上設有朝向基座220的第一限位212。
底座240設置在基座220的下方,用于承載基座220。
橡膠墊230設置在基座220和底座240之間,其形狀與基座220和底座240配合。橡膠墊230被固定裝配在基座220和底座240之間,常規的,橡膠墊230所用材質使其具有透光性,能將設置在橡膠墊230下方的LED光源發出的光透過橡膠墊230向上方投射,方便汽車駕駛員在夜間尋找并操控按鍵座210。
當按鍵座210、基座220、橡膠墊230和底座240從上至下被依次裝配起來后形成如圖2B所示的帶降噪結構的汽車開關200。
參考圖3,在橡膠墊230上設有朝向按鍵座的凸臺231。需要說明的是,當按壓按鍵座210時,按鍵座210能相對基座220轉動一設定角度,使第一限位212觸碰到凸臺231,以避免第一限位212與基座220發生直接碰撞,降低產生噪音的可能,具體工作過程將在后文做詳細描述。
圖5A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汽車開關的按鍵座處于初始位置下的結構示意圖。圖5B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汽車開關的按鍵座處于按壓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5C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汽車開關的按鍵座處于提拉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5A所示,按鍵座210處于初始位置,第一限位212位于橡膠墊230的凸臺231的右側,且第一限位212和凸臺231之間有間隙。參考圖5B,當按鍵座210被下壓后,按鍵座210相對基座230順時針旋轉一設定角度。第一限位212向凸臺231靠攏并逐漸貼合。繼續下壓按鍵座210,第一限位212擠壓凸臺231并最終到達極限位置,按鍵座210停止旋轉。由于在橡膠墊230上設計了凸臺231,凸臺231覆蓋了部分基座220的表面,使得按鍵座210被按壓后到達極限位置的過程中,第一限位212觸碰并預壓凸臺231,而無法與基座220的表面接觸,消除了原先第一限位212與基座220的表面的直接接觸而產生的噪音,并且消除了按鍵座210的空行程手感。在一實施例中,按鍵座210在按壓狀態下從初始位置到極限位置的順時針旋轉設定角度不超過12°。
較佳地,第一限位212觸碰到凸臺231,在凸臺231上形成一預壓距離d1,該預壓距離可以設定為d1≤1.5mm。這里的預壓距離d1是指第一限位212到達極限位置時,第一限位212在觸碰并擠壓凸臺231后,凸臺231受擠壓形變的距離。
較佳地,在按鍵座210的兩側設有兩個第一限位212,在橡膠墊230上設有兩個凸臺231。兩個第一限位212分別與兩個凸臺231一一對應,按鍵座210操作時,兩個第一限位212同步觸碰到兩個凸臺231。由于兩個第一限位212設置在按鍵座210的兩側,使得按鍵座210的下壓操作平穩。
參考圖5C和圖4,在按鍵座210上還設有朝向基座220的第二限位213。當按鍵座210處于初始狀態下,第二限位213位于橡膠墊230的凸臺231的左側,且第二限位213和凸臺231之間有間隙。當提拉按鍵座210時,按鍵座210能相對基座220逆時針轉動一設定角度,使第二限位213觸碰到凸臺231。當按鍵座210被提拉后,按鍵座210相對基座230逆時針旋轉一設定角度。第二限位213向凸臺231靠攏并逐漸貼合。繼續提拉按鍵座210,第二限位213擠壓凸臺231并最終到達極限位置,按鍵座210停止旋轉。由于在橡膠墊230上設計了凸臺231,凸臺231覆蓋了部分基座220的表面,使得按鍵座210被提拉后到達極限位置的過程中,第二限位213觸碰并預壓凸臺231,而無法與基座220的表面接觸,消除了原先第二限位213與基座220的表面接觸而產生的撞擊異響,并且消除了按鍵座210的空行程手感。在一實施例中,按鍵座210在提拉狀態下從初始位置到極限位置的逆時針旋轉設定角度不超過12°。
較佳地,第二限位213觸碰到凸臺231,在凸臺231上形成一預壓距離d2,該預壓距離d2≤1.5mm。這里的預壓距離d2是指第二限位213到達極限位置時,第二限位213在觸碰并擠壓凸臺231后,凸臺231受擠壓形變的距離。
較佳地,在按鍵座210的兩側設有兩個第二限位213,在橡膠墊230上設有兩個凸臺231。兩個第二限位212分別與兩個凸臺231一一對應,在按鍵座210操作時,兩個第二限位213同步觸碰到兩個凸臺231。由于兩個第二限位213設置在按鍵座210的兩側,使得按鍵座210的提拉操作平穩。
圖6A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汽車開關的基座的結構示意圖。圖6B是圖6A的局部放大圖。結合圖4所示,在按鍵座210上設有第三限位214。在基座220上設有朝向按鍵座210的限位臺221,在限位臺221上設有彈性墊塊222。參考圖5A和5B,按鍵座210處于初始狀態下,第三限位214位于限位臺221的左側,且第三限位214和限位臺221的彈性墊塊222之間有間隙。當按鍵座210被下壓后,按鍵座210相對基座230順時針旋轉一設定角度。第三限位214向限位臺221靠攏并逐漸貼合。繼續下壓按鍵座210,第三限位214擠壓彈性墊塊222并最終到達極限位置,按鍵座210停止旋轉。由于在基座220的限位臺221上設置了彈性墊塊222,使得按鍵座210被按壓后到達極限位置的過程中,第三限位214觸碰并預壓彈性墊塊222,消除了原先第一限位212與限位臺221的表面接觸而產生的噪音,并且提升了按鍵座210的空行程手感。
較佳地,彈性墊塊222呈圓弧狀。更佳地,彈性墊塊222的圓弧半徑為0.5mm。彈性墊塊222呈圓弧狀,使得第三限位214觸碰彈性墊塊222的初始狀態為點接觸,再由點接觸過渡到面接觸,使得按鍵座210的整體操作更順滑。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帶降噪結構的汽車開關,在橡膠墊上設置凸塊,使按鍵座在旋轉過程中到達極限位置前,實現提前預壓凸塊,從而大大降低了基座與按鍵座各個限位之間的直接接觸,消除了開關操作時的噪音,使汽車開關的操作手感好,提升汽車使用的舒適性。采用該種結構還可以減少油脂使用,減少生產線工位,避免了因為油脂而對零件產生的不確定影響因素,濾去生產過程中可能因為人為因素而出錯的環節。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顯見,可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實施例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型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因此,旨在使本實用新型覆蓋落在所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技術方案范圍內的對本實用新型的修改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