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106686閱讀:1052來源:國知局
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尤其涉及線纜連接器組件上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具有不同的延伸方向。
[0003]【【背景技術】】
[0004]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現有技術請參照2014年3月12日公告的公告號為CN203481460的中國專利,其揭示了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該線纜連接器組件包括絕緣本體、收容于絕緣本體內的若干導電端子、與所述若干導電端子電性連接的線纜、包圍于絕緣本體外的遮蔽殼體及成型于遮蔽殼體外側的外殼體。所述絕緣本體包括第一本體及組裝于第一本體上的第二本體,所述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沿相同的方向延伸。如此設置,整個連接器的厚度較厚。
[0005]因此,確有必要對線纜連接器組件進行改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0006]【【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上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具有不同的延伸方向,其可以實現整體產品更輕薄、外觀更新穎的有益效果。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其包括絕緣本體、收容于絕緣本體中的若干導電端子、電性連接對應導電端子的線纜及包覆于絕緣本體外的遮蔽殼體,所述線纜包括與導電端子電性連接的若干導線及設置于導線外側的外皮層,所述絕緣本體包括沿對接方向延伸的第一本體及沿與對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本體,所述線纜的外皮層向遠離對接方向的方向延伸并與所述第二本體的延伸方向形成一夾角。
[0009]具體實施結構如下:
[0010]所述夾角為135度。
[0011]所述第一本體包括沿上下方向疊加設置的第一收容腔及第二收容腔,各導電端子均設有接觸部和焊接部,所述導電端子包括若干第一端子及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觸部位于第一收容腔內,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觸部位于第二收容腔內。
[0012]所述導電端子還包括若干第三端子,所述第三端子包括一根附加電源端子及一根附加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收容腔由頂壁、底壁及兩側壁圍設形成,所述附加電源端子的接觸部及附加接地端子的接觸部分別分布于第二收容腔的兩側壁上。
[0013]所述第二本體包括基部、自基部豎直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及自基部的兩側向上凸伸的卡持臂,所述基部與延伸部呈階梯狀排布。
[0014]所述卡持臂包括豎直部及自豎直部的自由端向內突出的卡扣部,所述第一本體設有與所述卡扣部固持配合的配合部。
[0015]所述延伸部包括相對的前表面與后表面,所述延伸部的前表面向后凹設有收容第一端子的焊接部的第一收容槽,所述延伸部的后表面向前凹設有收容第三端子的焊接部的第三收容槽,所述基部向前凹設有收容第二端子的焊接部的第二收容槽。
[0016]所述若干導線分為三排排布,各導線均包括與導電端子焊接的芯線,所述第一排導線的芯線與第一端子的焊接部相連接,所述第二排導線的芯線與第三端子的焊接部相連接,所述第三排導線的芯線與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相連接,所述第二排導線上每根芯線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一排導線上每根芯線的直徑,且所述第二排導線上每根芯線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三排導線上每根芯線的直徑。
[0017]所述遮蔽殼體包括第一遮蔽殼體、與第一遮蔽殼體相互卡持配合的第二遮蔽殼體及與第二遮蔽殼體相互卡持配合的第三遮蔽殼體,所述第一遮蔽殼體包括位于前端的管狀部及由管狀部向后延伸出的屜狀部。
[0018]所述線纜連接器組件還包括成型于遮蔽殼體后部及線纜前部的外殼體,所述外殼體在對接方向上的厚度為7.3毫米。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線纜連接器組件有如下有益效果:相較于傳統的直型線纜連接連接器結構,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線纜連接器組件的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的延伸方向不同,減小了成型在遮蔽殼體外圍的外殼體的厚度,從而整個產品更輕薄、外觀更新穎。
[0020]【【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線纜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組裝圖。
[0022]圖2是圖1所示的線纜連接器組件的立體分解圖。
[0023]圖3是圖2所示的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
[0024]圖4是圖1所示的線纜連接器組件的部分元件的立體分解圖。
[0025]圖5是圖4所示的線纜了連接器組件的部分元件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
[0026]圖6是圖1所示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去除第一遮蔽殼體及第三遮蔽殼體后的側視圖。
[0027]圖7是圖1所示的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側視圖。
[0028]圖8是圖1所示的線纜連接器組件的主視圖。
[0029]【【具體實施方式】】
[0030]如圖1至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的線纜連接器組件100可與對接連接器(未圖示)電性連接,該線纜連接器組件100包括絕緣本體1、收容于絕緣本體1中的若干導電端子2、電性連接對應導電端子2的線纜3及包覆于絕緣本體1外的遮蔽殼體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線纜連接器組件100是B型USB連接器。所述導電端子2包括傳輸高速信號的若干第一端子21、傳輸低速信號的若干第二端子22及若干第三端子23。
[0031]所述第一端子21包括兩對差分信號端子211及一根接地端子212,其排布方式按照B型USB3.0標準進行排布。所述兩對差分信號端子211中其中一對差分信號端子用于輸出高速信號,而另一對差分信號端子211用于接收高速信號。接地端子212位于兩對差分信號端子211之間,用于降低差分信號端子211在傳輸高速信號時產生串擾。每根第一端子21均包括彈性接觸部213、自接觸部213向后延伸的固持部214及自固持部214彎折向下延伸的焊接部215。
[0032]所述第二端子22包括四根端子。所述四根端子分別為電源端子221、接地端子222、正信號端子223及負信號端子224,其排布方式按照B型USB2.0標準進行排布。每根第二端子22均包括平板狀的接觸部225、自接觸部225向后延伸的固持部226及自固持部226彎折向下延伸的焊接部227。
[0033]所述若干第三端子23包括一根附加電源端子231及一根附加接地端子232。每根第三端子23均包括平板狀的接觸部233、自接觸部向后延伸的固持部234及自固持部234彎折向下延伸的焊接部235。
[0034]所述絕緣本體1包括沿對接方向延伸的第一本體11及沿與對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本體12。所述第一本體11包括沿上下方向疊加設置的第一收容腔111及第二收容腔112。所述第二收容腔112由頂壁1121、底壁1122及兩側壁1123圍設形成。所述第三端子23的附加電源端子231及附加接地端子232分別分布于第二收容腔112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