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快速散熱的母線槽,適用于電力輸送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建筑物用電負荷隨著高層建筑的增加而增加,傳統的電力輸送設備開始慢慢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母線槽開始漸漸代替電線電纜在市場上的地位。近年來,母線槽在電力輸送干線上成為主流,例如酒店、機場、地鐵等重要工程中,母線槽占很大的分量,因此,母線槽的安全性能和穩定性能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母線槽也存在缺陷,尤其體現在母線槽的散熱性能上,由于母線槽之間的集束布置通常會出現較高的熱量,母線槽的散熱問題成為研發人員研發產品時重要考慮的因素。特別是對于中高壓母線槽而言,由于此類母線槽主要是中高壓的電力主干線,所以散熱性能、安全性能以及能否有效降低電能耗損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該類高壓母線槽不具備必要的散熱性能,一旦母線槽中的連接導電排產生的高溫不能及時散去,就很有可能帶來防火安全的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可快速散熱的母線槽,它可以通過彈性間隔裝置、空腔以及風扇,促進母線槽內的空氣流通,提高母線的散熱效率,降低母線的損壞率,安全性能高。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快速散熱的母線槽,包括一對蓋板、一對側板、母線組和散熱裝置,所述蓋板和側板中間形成容線腔,所述母線組設置在容線腔內,所述母線組包括多根母線,所述母線之間設置有彈性間隔裝置,所述母線組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與蓋板之間形成空腔,所述擋板上均勻設置有條形通孔,所述散熱裝置包括風扇、防塵蓋和過濾裝置,所述風扇設置在蓋板上,所述過濾裝置設置在風扇的內側,所述風扇通過過濾裝置與空腔相通,所述防塵蓋設置在風扇的外側,所述防塵蓋的一側設置有轉軸,所述防塵蓋通過轉軸轉動設置在蓋板上。
進一步,為了能夠組成矩形的容線腔,所述蓋板包括上蓋板和下蓋板,所述側板包括左側板和右側板,所述左側板和右側板分別通過螺栓相對設置在上蓋板和下蓋板之間。
進一步,為了能夠提高母線槽內的空氣流通,所述風扇包括進風扇和排風扇,所述進風扇設置在上蓋板上,所述排風扇設置在下蓋板上,所述進風扇的出口通過過濾裝置與母線組上端的空腔相通,所述排風扇的入口通過過濾裝置與母線組下端的空腔相通。
進一步,為了能夠促進母線之間的空氣流通,所述彈性間隔裝置包括一對隔板,及固定設置在隔板之間的彈簧,所述隔板的外側與母線相連。
進一步,為了加快母線的降溫,所述條形通孔的方向與母線的方向相垂直。
進一步,為了能夠增加母線槽的密封性,所述空腔的兩端為密封結構。
進一步,為了防止水汽和灰塵進入母線槽內,所述過濾裝置為活性炭過濾器和固體雜質過濾網。
進一步,為了保護母線,所述母線的外側設置有防火絕緣層。
進一步,為了能夠給風扇提供電量,所述風扇的后側設置有蓄電池。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于在母線之間設置有彈性間隔裝置,可以將母線與母線進行隔開,促進母線之間的空氣流通,提高母線的散熱效率;由于母線的上端和下端設置有空腔,空腔與母線之間通過條形通孔相通,而空腔的外側分別設置有進風扇和排風扇,可以進一步促進母線槽內空氣的流通,提高母線的散熱效率;由于風扇與空腔之間設置有過濾裝置,可以過濾掉進入母線槽內空氣中濕氣和固體雜質,避免母線的腐蝕損壞,安全性能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快速散熱的母線槽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快速散熱的母線槽的俯視剖面圖或仰視剖面圖;
圖3為圖2中A部分的放大圖;
圖中:1.蓋板,2.側板,3.容線腔,4.母線,5.擋板,6.空腔,7.條形通孔,8.風扇,9.防塵蓋,10.過濾裝置,11.轉軸,12.上蓋板,13.下蓋板,14.左側板,15.右側板,16.螺栓,17.進風扇,18.排風扇,19.隔板,20.彈簧,21.防火絕緣層,22.蓄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3所示,一種可快速散熱的母線槽,包括一對蓋板1、一對側板2、母線組和散熱裝置,所述蓋板1和側板2中間形成容線腔3,所述母線組設置在容線腔3內,所述母線組包括多根母線4,所述母線4之間設置有彈性間隔裝置,所述母線組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置有擋板5,所述擋板5與蓋板1之間形成空腔6,所述擋板5上均勻設置有條形通孔7,所述散熱裝置包括風扇8、防塵蓋9和過濾裝置10,所述風扇8設置在蓋板1上,所述過濾裝置10設置在風扇8的內側,所述風扇8通過過濾裝置10與空腔6相通,所述防塵蓋9設置在風扇8的外側,所述防塵蓋9的一側設置有轉軸11,所述防塵蓋9通過轉軸11轉動設置在蓋板1上。
為了能夠組成矩形的容線腔3,所述蓋板1包括上蓋板12和下蓋板13,所述側板2包括左側板14和右側板15,所述左側板14和右側板15分別通過螺栓16相對設置在上蓋板12和下蓋板13之間。
為了能夠提高母線槽內的空氣流通,所述風扇8包括進風扇17和排風扇18,所述進風扇17設置在上蓋板12上,所述排風扇18設置在下蓋板13上,所述進風扇17的出口通過過濾裝置10與母線組上端的空腔6相通,所述排風扇18的入口通過過濾裝置10與母線組下端的空腔6相通。
為了能夠促進母線4之間的空氣流通,所述彈性間隔裝置包括一對隔板19,及固定設置在隔板之19間的彈簧20,所述隔板19的外側與母線4相連。
為了加快母線4的降溫,所述條形通孔7的方向與母線4的方向相垂直。
為了能夠增加母線槽的密封性,所述空腔6的兩端為密封結構。
為了防止水汽和灰塵進入母線槽內,所述過濾裝置10為活性炭過濾器和固體雜質過濾網。
為了保護母線4,所述母線4的外側設置有防火絕緣層21。
為了能夠給風扇8提供電量,所述風扇8的后側設置有蓄電池22。
母線槽內的溫度升高時,通過轉軸11將防塵蓋9旋轉移開,啟動排風扇18和進風扇17,空氣在進風扇17的作用下穿過過濾裝置10進入母線組上方的空腔6中,并且條形通孔7進入容線腔3中,然后穿過母線4,通過母線組下端的擋板5上的條形通孔7進入母線組下方的空腔6中,然后經過過濾裝置10在排風扇18的作用下排出母線槽,可以促建母線槽內空氣流通,提高母線4的散熱效率。降溫完成后,關閉排風扇18和進風扇17,利用轉動轉軸11轉動防塵蓋9,將排風扇18和進風扇17蓋住,防止灰塵和濕氣進入母線槽內,避免了母線4的損壞。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由于在母線之間設置有彈性間隔裝置,可以將母線與母線進行隔開,促進母線之間的空氣流通,提高母線的散熱效率;由于母線的上端和下端設置有空腔,空腔與母線之間通過條形通孔相通,而空腔的外側分別設置有進風扇和排風扇,可以進一步促進母線槽內空氣的流通,提高母線的散熱效率;由于風扇與空腔之間設置有過濾裝置,可以過濾掉進入母線槽內空氣中濕氣和固體雜質,避免母線的腐蝕損壞,安全性能高。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