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帶防印反裝置的鍵盤電路印刷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84443閱讀:253來源:國知局
帶防印反裝置的鍵盤電路印刷機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鍵盤電路印刷機,具體涉及一種帶防印反裝置的鍵盤電路印刷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鍵盤電路印刷機包括龍門架,龍門架的橫桿內設置有豎直向下的印刷部,龍門架穿過有傳送帶,印刷部與傳送帶正對,工作時,首先,將膠膜放置于傳送帶上;然后,傳送帶將膠膜傳送至印刷部正下方;再后,印刷部向下移動,在膠膜上印刷鍵盤電路的線路;最后,傳送帶輸出印有電路的膠膜。為了提高后面貼片步驟等工作效率,一般需要在一張膠膜上印三個鍵盤電路,因此當膠膜印有一鍵盤電路后,需要再在印有鍵盤電路的表面上印另一鍵盤電路,這就要求放入膠膜時電路必須朝上,即是:印有電路的膠膜放在傳送帶上后,若膠膜有電路的面朝上,則沒有放反;若膠膜有電路的面朝上,則放反。故該印刷機存在的缺點為:由于三個鍵盤電路需全部印在一膠膜上,因此在放入膠膜到傳送帶上時容易出現放反膠膜的現象,導致后面貼片時貼錯,增加了產品的不合格率,也浪費了大量的原料、能量和勞動力。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防印反裝置的鍵盤電路印刷機,避免了印有電路的膠膜放在鍵盤電路印刷機的傳送帶上時放反。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帶防印反裝置的鍵盤電路印刷機,包括:

傳送帶;

承載盤,其設置于傳送帶表面上,且其能被傳送帶驅動;

膠帶,其用于鋪設于承載盤表面上;

一銀線,其為U型結構,銀線鋪設于膠帶表面上,銀線上設置有斷點,銀線的兩端靠近膠帶一端邊緣,銀線一端連接低壓電源;以及

提示電路,其與銀線另一端相連,以當銀線接通時發出提示。

優選的是,提示電路為第一發光二極管,第一發光二極管的陽極與銀線未連接低壓電源的端部連接,第一發光二極管的陰極接地。

優選的是,提示電路包括:

比較器,其第一輸入端與銀線未連接低壓電源的端部連接,其第二輸入端接地;

控制器,其輸入端與比較器的輸出端相連;

第一開關三極管,其基極與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相連,其發射極接地;以及

第二發光二極管,其陰極連接第一開關三極管的集電極,其陽極連接5V電源。

優選的是,承載盤中心開設有用于容納膠膜的安放槽,安放槽底面的尺寸與膠膜尺寸相匹配,膠帶鋪設于安放槽底面上,提示電路設置于承載盤邊緣上。

優選的是,安放槽底面上開設有彈動腔,彈動腔內設置有支撐柱,支撐柱上設置有將彈動腔封閉的覆蓋板,覆蓋板將彈動腔封閉后覆蓋板表面與安裝槽底面在一個平面上,彈動腔內設置有彈出機構,彈出機構與提示電路電連接,以在印有電路的膠膜放反時將覆蓋板彈出,覆蓋板與安放槽底面大小一致。

優選的是,彈出機構包括:

兩彈出筒,其設置于彈動腔內,彈出筒的高度均小于支撐柱的高度,兩彈出筒分別靠近覆蓋板的兩端;

第一電磁鐵,其設置于一彈出筒與彈動腔底面連接處;

第二電磁鐵,其設置于另一彈出筒與彈動腔底面連接處;

第一永磁鐵,其為圓柱結構,其一端與覆蓋板的底面轉動連接,其另一端伸入第一電磁鐵所在的彈出筒內且能相對彈出滑動;

第二永磁鐵,其為圓柱結構,其一端與覆蓋板的底面轉動連接,其另一端伸入第二電磁鐵所在的彈出筒內且能相對彈出滑動;

兩限位環,其分別設置于第一永磁鐵伸入彈出筒內的端部和第二永磁鐵伸入彈出筒內的端部上;

兩安裝環,其分別設置于兩彈出筒的出口處,限位環的外直徑大于安裝環的內直徑;

第一彈簧,其套置于第一永磁鐵上,其一端與第一永磁鐵的限位環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一永磁鐵所在彈出筒連接;以及

第二彈簧,其套置于第二永磁鐵上,其一端與第二永磁鐵的限位環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二永磁鐵所在彈出筒連接;

其中,提示電路還包括第二開關三極管和第三開關三極管,第二開關三極管的基極和第三開關三極管的基極均連接至控制器的第二輸出端,第二開關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第一電磁鐵連接電源,第二開關三極管的發射極和第三開關三極管的發射極均接地,第三開關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第二電磁鐵連接電源,第一彈簧的自然伸長長度大于第一彈簧的自然伸長長度,第一電磁鐵所在的彈出筒的高度大于第二電磁鐵所在的彈出筒高度。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過設置銀線,當印有電路的膠膜的電路面放置在銀線上時,印有電路的膠膜的電路由于用銀漿制作的,故能將U型銀線上的斷點閉合,使得從低壓電源流出的電流經過銀線流向提示電路,提示電路接收到電流后,向操作者發出印反了的提示,避免了印有電路的膠膜放在鍵盤電路印刷機的傳送帶上時放反,避免因三個電路未印在膠膜同一面而導致后續貼片操作錯誤,降低不合格率,從而減少生產資料成本的浪費,節約生產不合格產品浪費的能量和勞動力。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中帶防印反裝置的鍵盤電路印刷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圖3為實施例2中帶防印反裝置的鍵盤電路印刷機中提示電路的電路框圖;

圖4為實施例3中帶防印反裝置的鍵盤電路印刷機中承載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承載板正常工作時的剖視圖;

圖6為圖4中承載板放反后彈出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以及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帶防印反裝置的鍵盤電路印刷機,包括:

傳送帶1;

承載盤2,其設置于傳送帶1表面上,且其能被傳送帶1驅動;

膠帶3,其用于鋪設于承載盤2表面上;

一銀線4,其為U型結構,銀線4鋪設于膠帶3表面上,銀線4上設置有斷點,銀線4的兩端靠近膠帶3一端邊緣,銀線4一端連接低壓電源;以及

提示電路5,其與銀線4另一端相連,以當銀線4接通時發出提示。當放置印有電路的膠膜時,使用者將印有電路的一端放在承載盤2靠近傳送帶1輸入端的端部上,膠帶3亦設置在承載盤2靠近傳送帶1輸入端的端部上,由于膠膜時透明的,因此操作者分不清電路是在膠膜哪一面,能夠分清電路是在膠膜的哪一端,故極有可能放置反。當印有電路的膠膜的電路面放置在銀線4上時,印有電路的膠膜的電路由于用銀漿制作的,故能將U型銀線4上的斷點閉合,使得從低壓電源流出的電流經過銀線4流向提示電路5,提示電路5接收到電流后,向操作者發出印反了的提示;當印有電路的膠膜的沒有電路面放在銀線4上時,銀線4未接通,因此無電流流向提示電路5,提示電路5不發出提示。

為了設計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提示電路5,提示電路5為第一發光二極管6,第一發光二極管6的陽極與銀線4未連接低壓電源的端部連接,第一發光二極管6的陰極接地。提示電路5有電流流過時,第一發光二極管6發光,提示已經放反電路,放正后,再啟動傳送帶1。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于:為了提高提示電路5的可靠性,本實施例的提示電路5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做出了改進。

如圖3所示,提示電路5包括:

比較器,其第一輸入端與銀線4未連接低壓電源的端部連接,其第二輸入端接地;

控制器,其輸入端與比較器的輸出端相連;

第一開關三極管,其基極與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相連,其發射極接地;以及

第二發光二極管,其陰極連接第一開關三極管的集電極,其陽極連接5V電源。由于膠膜上電路的阻值不一定,極有可能壓降太大,使得第一發光二極管6不能發出光芒。通過設置比較器,只要有電壓輸入就輸出高電平,同時控制器在接收到高電平時向第一開關三極管發出高電平,第一開關三極管閉合,使得第二發光二極管發出光芒,第二發光二極管所在支路電源給的電壓穩定,能夠保證在印反時發出提示。

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的區別僅在于:為了避免因膠膜位置放置不準確而導致檢測不準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對承載盤2進行了改進。

如圖4所示,承載盤2中心開設有用于容納膠膜的安放槽,安放槽底面的尺寸與膠膜尺寸相匹配,膠帶3鋪設于安放槽底面上,提示電路5設置于承載盤2邊緣上。安放槽實現將膠膜定位的功能,以保證放置的膠膜上電路能夠接通銀線4。

為了方便在膠膜放反時拿取膠膜,并且避免因拿取過程中因需要扣出膠膜而導致膠膜上電路損壞,如圖4、圖5以及圖6所示,安放槽底面上開設有彈動腔,彈動腔內設置有支撐柱22,支撐柱22上設置有將彈動腔封閉的覆蓋板21,覆蓋板21將彈動腔封閉后覆蓋板21表面與安裝槽底面在一個平面上,彈動腔24內設置有彈出機構23,彈出機構23與提示電路5電連接,以在印有電路的膠膜放反時將覆蓋板21彈出,覆蓋板21與安放槽底面大小一致。當正常放置時,彈出機構23保持初始位置,覆蓋板21位于安放槽內;當放反時,控制器同時控制彈出機構23運作,使得覆蓋板21將膠膜彈出,以方便拿取膠膜。

為了設計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彈出機構23,如圖5以及圖6所示,彈出機構23包括:

兩彈出筒231,其設置于彈動腔24內,彈出筒231的高度均小于支撐柱22的高度,兩彈出筒231分別靠近覆蓋板21的兩端;

第一電磁鐵232,其設置于一彈出筒231與彈動腔24底面連接處;

第二電磁鐵233,其設置于另一彈出筒231與彈動腔24底面連接處;

第一永磁鐵234,其為圓柱結構,其一端與覆蓋板21的底面轉動連接,其另一端伸入第一電磁鐵232所在的彈出筒231內且能相對彈出滑動;

第二永磁鐵235,其為圓柱結構,其一端與覆蓋板21的底面轉動連接,其另一端伸入第二電磁鐵233所在的彈出筒231內且能相對彈出滑動;

兩限位環236,其分別設置于第一永磁鐵234伸入彈出筒231內的端部和第二永磁鐵235伸入彈出筒231內的端部上;

兩安裝環237,其分別設置于兩彈出筒231的出口處,限位環236的外直徑大于安裝環237的內直徑;

第一彈簧238,其套置于第一永磁鐵234上,其一端與第一永磁鐵234的限位環236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一永磁鐵234所在彈出筒231連接;以及

第二彈簧239,其套置于第二永磁鐵235上,其一端與第二永磁鐵235的限位環236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二永磁鐵235所在彈出筒231連接;

其中,提示電路5還包括第二開關三極管和第三開關三極管,第二開關三極管的基極和第三開關三極管的基極均連接至控制器的第二輸出端,第二開關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第一電磁鐵232連接電源,第二開關三極管的發射極和第三開關三極管的發射極均接地,第三開關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第二電磁鐵233連接電源,第一彈簧238的自然伸長長度大于第一彈簧238的自然伸長長度,第一電磁鐵232所在的彈出筒231的高度大于第二電磁鐵233所在的彈出筒231高度。當正常放置時,彈出機構23保持初始位置,第一電磁鐵232和第二電磁鐵233不通電,在覆蓋板21的重力作用下覆蓋板21由支撐柱22支撐,覆蓋板21位于安裝槽內;當放反時,控制器,控制第二開關三極管和第三開關三極管閉合,第一電磁鐵232和第二電磁鐵233通電,由于第一彈簧238的自然伸長長度大于第二彈簧239的自然伸長長度,兩限位環236到覆蓋板21之間的距離相等,初始狀態時第一彈簧238較第二彈簧239的彈性勢能大,通過設置第一電磁鐵232的線圈匝數來增強其吸引力,使得第一電磁鐵232反彈力較第二電磁鐵233大,第一電磁鐵232與第一永磁鐵234之間、第二電磁鐵233與第二永磁鐵235之間相互排斥,使得第一永磁鐵234伸出彈出筒231的長度大于第二永磁鐵235伸出彈出筒231的長度,使得覆蓋板21傾斜,膠膜自動滑下,便于取出膠膜。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