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信信號處理器,尤其涉及一種通信信號放大器。
背景技術:
通信,指人與人或人與自然之間通過某種行為或媒介進行的信息交流與傳遞,從廣義上指需要信息的雙方或多方在不違背各自意愿的情況下采用任意方法,任意媒質,將信息從某方準確安全地傳送到另方。現有技術中,通信信號在傳輸距離較遠的情況下信號會衰減,因此,需要對信號進行放大處理,現有技術中的放大器種類繁多,功能各有優劣,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需要不斷的改進與創新。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通信信號放大器。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實用新型由電池、第一電阻至第五電阻、第一電容至第六電容、三極管、變壓器、二極管和電位器組成,電池為9V、第一電阻為100Ω、第二電阻為400Ω、第三電阻為500Ω、第四電阻為2kΩ、第五電阻為27kΩ、第一電容為300uF、第二電容為470uF、第三電容為100uF、第四電容為1000uF、第五電容為10uF、第六電容為120uF、三極管為PNP型三極管、變壓器為12V變壓器、二極管型號為IN4001、電位器為10kΩ;
所述電池的正極同時與第一電阻的第一端和第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電池的負極同時與電位器的第一端、第五電容的第一端、變壓器次級的第一端、第四電容的第一端、第三電阻的第一端、第一電容的第一端和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阻的第二端同時與第二電阻的第二端、第一電容的第二端、第四電容的第二端、電位器的第二端和第五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三電阻的第二端同時與三極管的發射極和第三電容的第一端連接,三極管的基極與第二電容的第一端連接后作為通信信號放大器的信號輸入端,三極管的集電極與變壓器初級的第一端連接,變壓器初級的第二端與第二電容的第二端連接,變壓器初級的抽頭與第三電容的第二端和第四電阻的第二端連接,變壓器次級的第二端與二極管的正極連接,二極管的負極同時與第五電容的第二端和第五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六電容的第二端為通信信號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通信信號放大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將信號進行兩級放大,能夠有效的提高信號強度,通過多個電容進行濾波,能夠起到抗干擾的作用,通過電位器調節輸出均衡,防止信號過強失真,使用方便,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電池E、第一電阻R1至第五電阻R5、第一電容C1至第六電容C6、三極管VT、變壓器T、二極管VD和電位器RP組成,電池E為9V、第一電阻R1為100Ω、第二電阻R2為400Ω、第三電阻R3為500Ω、第四電阻R4為2kΩ、第五電阻R5為27kΩ、第一電容C1為300uF、第二電容C2為470uF、第三電容C3為100uF、第四電容C4為1000uF、第五電容C5為10uF、第六電容C6為120uF、三極管VT為PNP型三極管、變壓器T為12V變壓器、二極管VD型號為IN4001、電位器RP為10kΩ;
所述電池E的正極同時與第一電阻R1的第一端和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連接,電池E的負極同時與電位器RP的第一端、第五電容C5的第一端、變壓器T次級的第一端、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第一電容C1的第一端和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阻R1的第二端同時與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第一電容C1的第二端、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電位器RP的第二端和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連接,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同時與三極管VT的發射極和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連接,三極管VT的基極與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連接后作為通信信號放大器的信號輸入端IN,三極管VT的集電極與變壓器T初級的第一端連接,變壓器T初級的第二端與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連接,變壓器T初級的抽頭與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和第四電阻R4的第二端連接,變壓器T次級的第二端與二極管VD的正極連接,二極管VD的負極同時與第五電容C5的第二端和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連接,第六電容C6的第二端為通信信號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OUT。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信信號經過三極管VT的基極輸入進行初步放大,同時經第二電容C2和第三電容C3濾波后輸入至變壓器T二次放大,放大后的信號經第五電容C5濾波后經電位器RP調整后,最后再經第六電容C6濾波后輸出,可得到有效的信號放大,電位器RP的調節能夠調節信號輸出的平衡,避免信號過強導致失真。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