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電聲換能器的安裝結構以及安裝有電聲換能器的電子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和安裝電聲換能器的安裝結構,能夠充分已知電聲換能器本身的振動。安裝揚聲器(4)的安裝結構(200)包括揚聲器(4)以及被保持在揚聲器(4)和安裝有揚聲器(4)的電子設備(3)之間的阻尼構件(5)。揚聲器框架(41)在電子設備(3)側的表面包括第一不平坦部(41A),第一不平坦部(41A)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工為具有凸起和凹陷,阻尼構件(5)在揚聲器(4)側的表面具有第二不平坦部(5A),第二不平坦部(5A)的一部分被加工為具有凸起和凹陷以與揚聲器框架(41)的第一不平坦部(41A)適合。
【專利說明】安裝電聲換能器的安裝結構以及安裝有電聲換能器的電子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安裝電聲換能器的安裝結構以及利用該安裝結構安裝有電聲換能器的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在移動電話的【技術領域】中,已經積極地開發了具有聲學功能的纖薄且時尚的移動電話,聲學功能增強了移動電話的商業價值。例如,聲學功能包括音樂再現功能和免提耳機麥克風功能。
[0003]在移動電話的【技術領域】中,具體地促進了移動電話的外殼厚度減小,因此外殼傾向于變得不那么堅硬。
[0004]此外,已經增強了移動電話的娛樂功能(例如,視頻重放)。因此對于聲學功能,需要增強聲音質量并增加音量。因此在移動電話上安裝具有較高功率的揚聲器是必不可少的。
[0005]由于這樣的開發背景,在移動電話的【技術領域】中,存在揚聲器發出聲音時抑制外殼振動的強烈需求。
[0006]在常規移動電話中,揚聲器直接安裝在移動電話的外殼中。相應地,在揚聲器發出聲音時發生的揚聲器自身振動被直接傳送到外殼,這引起外殼振動。
[0007]由于外殼的面積大于揚聲器的面積,因此甚至少量振動也發出了較大聲壓。相應地,外殼振動與從揚聲器產生的聲波彼此干擾,這極大地劣化了移動電話的聲學特性。
[0008]抑制外殼振動的一種已知方法是增加外殼振動時外殼中應力集中位置的剛度。具體地,根據該方法,外殼中應力集中的部分的厚度增加,或者在外殼中布置加固構件。根據該方法,移動電話自身的厚度增加,這影響了移動電話的設計。因此該方法不優選。
[0009]還已知另一種方法,減小外殼基本諧振頻率附近至揚聲器的輸入電壓。然而,該方法影響揚聲器的聲學特性,因此不優選。
[0010]專利文獻I公開了使用減振金屬板的揚聲器框架,該減振金屬板具有在兩個鋼板之間保持的熱固丙烯酸樹脂,從而抑制揚聲器框架本身的振動。
[0011]專利文獻2公開了在揚聲器框架與揚聲器箱之間提供減振層疊片,該減振層疊片包括在兩個鋼板之間的減振樹脂,從而防止振動從揚聲器框架傳輸到揚聲器箱。
[0012]專利文獻3公開了一種層疊體作為減振材料,所述層疊體包括至少一個聚粘膠彈性層和由剛性體制成的至少一個板。
[0013]專利文獻4公開了將揚聲器設備通過表皮材料附著至車體板,在表皮材料中提供多個切口,從而防止振動從揚聲器設備傳輸到車體板。
[0014]現有技術文獻
[0015]專利文獻
[0016]專利文獻1:日本待審專利申請公開N0.2-195800
[0017]專利文獻2:日本待審專利申請公開N0.2-226900
[0018]專利文獻3:日本待審專利申請公開N0.3-047750
[0019]專利文獻4:日本待審實用新型申請公開N0.5-000552
【發明內容】
[0020]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21]專利文獻2至4不抑制揚聲器本身的振動。此外,由于專利文獻I中公開的減振金屬板僅僅是其間保持有熱固丙烯酸樹脂的兩個鋼板,因此不能執行足夠的減振。
[0022]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0023]根據本發明第一示例方面的安裝電聲換能器的安裝結構包括電聲換能器和阻尼構件。阻尼構件被保持在電聲換能器與安裝有電聲換能器的安裝設備之間。電聲換能器的外殼在安裝設備側的表面包括第一不平坦部,第一不平坦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工成具有凸起和凹陷。阻尼構件在電聲換能器側的表面包括第二不平坦部,第二不平坦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工成具有凸起和凹陷,以與電聲換能器的外殼的第一不平坦部適合。
[0024]根據本發明第二示例方面的安裝電聲換能器的安裝結構包括電聲換能器和減振構件。減振構件被保持在電聲換能器與安裝有電聲換能器的安裝設備之間。減振構件包括在電聲換能器側布置的金屬構件以及在安裝設備側布置的阻尼構件。金屬構件在安裝設備側的表面包括第一不平坦部,第一不平坦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工成具有凸起和凹陷。阻尼構件在電聲換能器側的表面包括第二不平坦部,第二不平坦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工成具有凸起和凹陷,以與金屬構件的第一不平坦部適合。
[0025]根據本發明第三示例方面的電子設備包括利用根據第一示例方面或第二示例方面的安裝結構安裝在所述電子設備上的電聲換能器。
[002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27]根據本發明,能夠充分地抑制電聲換能器本身的振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圖1是示出了第一示例實施例的在電子設備上安裝揚聲器的安裝結構的透視圖;
[0029]圖2是示出了第一示例實施例的在電子設備上安裝揚聲器的安裝結構的側視圖;
[0030]圖3是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實施例的在電子設備上安裝揚聲器的安裝結構的透視圖;
[0031]圖4是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實施例的在電子設備上安裝揚聲器的安裝結構的側視圖;
[0032]圖5是示出了根據第一示例實施例的在電子設備上安裝揚聲器的安裝結構與根據現有技術的在電子設備上安裝揚聲器的安裝結構之間的聲學特性比較的曲線圖;以及
[0033]圖6是示出了根據現有技術的在電子設備上安裝揚聲器的安裝結構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在下文中,描述本發明的示例實施例。注意本發明不限于以下示例實施例。
[0035]第一示例實施例
[0036]圖1示出了根據第一示例實施例的在電子設備3上安裝揚聲器(電聲換能器)I的安裝結構100的透視圖。圖2示出了根據第一示例實施例的在電子設備3上安裝揚聲器I的安裝結構100的側視圖。
[0037]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示例實施例的安裝揚聲器I的安裝結構100包括揚聲器1、減振構件2和類似物。此外,減振構件2被保持在揚聲器I與安裝有揚聲器I的電子設備(安裝設備)3的外殼31之間。
[0038]此外,在外殼31上設置聲孔(未不出),所述聲孔將從揚聲器I發出的聲音釋放到電子設備3的外部。
[0039]揚聲器I包括永久磁體11、揚聲器框架12和類似物。
[0040]此外,永久磁體11容納在揚聲器框架12中。
[0041]減振構件2包括在揚聲器I側布置的實質上板狀的金屬構件21、在電子設備3的外殼31側布置的實質上板狀的阻尼構件22以及類似物。
[0042]金屬構件21和陽尼構件22相接合以便形成層疊結構。
[0043]更具體地,金屬構件21由形成為具有實質上板狀形狀的金屬材料(例如,不銹鋼或黃銅)制成。此外,金屬構件21在外殼31側的表面包括第一不平坦部21A,第一不平坦部21A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工成具有凸起和凹陷。總之,金屬構件21在阻尼構件22側的表面至少部分地包括第一不平坦部21A。
[0044]此外,阻尼構件22由形成為具有實質上板狀形狀的樹脂材料(例如,聚氨酯橡膠或丁腈橡膠)制成。此外,阻尼構件22在揚聲器框架12側的表面包括第二不平坦部22A,第二不平坦部22A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工成具有凸起和凹陷。簡言之,阻尼構件22在金屬構件21側的表面至少部分地包括第二不平坦部22A。
[0045]金屬構件21和阻尼構件22相接合,使得金屬構件21的第一不平坦部2IA與阻尼構件22的第二不平坦部22A適合。這樣,金屬構件21和阻尼構件22相接合,以便形成層疊結構。
[0046]揚聲器框架12和減振構件2相接合,并且減振構件2和電子設備3的外殼31相接合。這樣,在電子設備3上安裝揚聲器I。
[0047]更具體地,揚聲器框架12的與永久磁體11相對的表面和金屬構件21的與阻尼構件22相對的表面相接合。
[0048]此外,阻尼構件22的與金屬構件21相對的表面和電子設備3的外殼31相接合。
[0049]在安裝結構100中,金屬構件21用作阻尼構件22的底座。換言之,金屬構件21用作阻尼構件22的剛性底座。由于該功能,金屬構件21改善了阻尼構件22的阻尼特性。
[0050]此外,在安裝結構100中,阻尼構件22嵌入在金屬構件21的第一不平坦部21A的凹形部分中。當揚聲器I振動時,應力集中在阻尼構件22的嵌入金屬構件21的第一不平坦部21A的凹形部分中的部分(第二不平坦部22A的凸形部分)。可以在阻尼構件22的這些部分處吸收揚聲器I的振動能量。相應地,根據該示例實施例的減振構件2的減振效果大于傳統減振構件的減振效果,并因此通過安裝結構100改善了電子設備3上安裝的揚聲器I的聲學特性,其中在傳統減振構件中平坦金屬構件與平坦阻尼構件相接合。
[0051]此外,阻尼構件22的彈性系數等于或小于金屬構件21的彈性系數的1/100。因此能夠進一步改善減振構件2的減振效果。
[0052]利用上述根據本發明第一示例實施例的安裝結構100,當揚聲器I振動時應力集中在阻尼構件22的嵌入金屬構件21的第一不平坦部21A的凹形部分中的部分(第二不平坦部22A的凸形部分)。因此能夠在阻尼構件22的這些部分處吸收揚聲器I的振動能量。因此能夠充分地抑制揚聲器I本身的振動。
[0053]此外,金屬構件21用作阻尼構件22的剛性底座。根據該功能,金屬構件21能夠改善阻尼構件22的減振特性。
[0054]此外,阻尼構件22的彈性系數等于或小于金屬構件21的彈性系數的1/100。相應地,能夠進一步改善減振構件2的減振效果。
[0055]利用根據本發明第一示例實施例的安裝結構100,與傳統技術相比能夠充分抑制揚聲器I本身的振動。因此可以抑制外殼31的振動,從而改善電子設備3的聲學特性。此夕卜,能夠通過僅改變安裝揚聲器I的安裝結構100來抑制外殼31的振動。因此能夠容易地制造電子設備3而不增加電子設備3的厚度,并且能夠降低成本。
[0056]第二示例實施例
[0057]圖3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實施例的在電子設備3上安裝揚聲器(電聲換能器)的安裝結構200的透視圖。圖4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實施例的在電子設備3上安裝揚聲器4的安裝結構200的側視圖。
[0058]如圖3和圖4所示,根據該示例實施例的揚聲器的安裝結構200在揚聲器框架41的結構方面與第一不例實施例中的安裝結構不同。此外,在根據該不例實施例的揚聲器4的安裝結構200中,省略了金屬構件21,而僅包括阻尼構件5作為減振構件。第二示例實施例中與第一示例實施例相同的組件由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并且省略其描述。
[0059]更具體地,根據該示例實施例的揚聲器4的安裝結構200包括揚聲器4、阻尼構件5和類似物。阻尼構件5被保持在揚聲器4與安裝有揚聲器4的電子設備(安裝設備)3的外殼31之間。
[0060]此外,在外殼31中設置聲孔(未不出),所述聲孔將從揚聲器4發出的聲音釋放到電子設備3的外部。
[0061]揚聲器4包括永久磁體11、揚聲器框架41和類似物。
[0062]此外,永久磁體11容納在揚聲器框架41中。
[0063]揚聲器框架41由諸如不銹鋼或黃銅等金屬材料制成。此外,揚聲器框架41在外殼31側的表面包括第一不平坦部41A,第一不平坦部41A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工成具有凸起和凹陷。總之,揚聲器框架41在阻尼構件5側的表面至少部分地包括第一不平坦部41A。
[0064]阻尼構件5由形成為具有實質上板狀形狀的樹脂材料(例如,聚氨酯橡膠或丁腈橡膠)制成。此外,阻尼構件5在揚聲器框架41側的表面包括第二不平坦部5A,第二不平坦部5A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工成具有凸起和凹陷。
[0065]揚聲器框架41和阻尼構件5相接合,使得揚聲器框架41的第一不平坦部41A與阻尼構件5的第二不平坦部5A適合。這樣,揚聲器框架41和阻尼構件5相接合,以便形成層疊結構。
[0066]此外,阻尼構件5的與揚聲器框架41相對的表面和電子設備3的外殼31相接合。
[0067]此外,揚聲器框架41的與永久磁體11相對的表面和阻尼構件5的與外殼31相對的表面相接合。
[0068]這樣,揚聲器框架41和阻尼構件5相接合,并且阻尼構件5和電子設備3的外殼31相接合。這樣,在電子設備3上安裝揚聲器4。
[0069]在安裝結構200中,阻尼構件5嵌入在揚聲器框架41的第一不平坦部41A的凹形部分中。當揚聲器4振動時,應力集中在阻尼構件5的嵌入揚聲器框架4的第一不平坦部41A的凹形部分中的部分(第二不平坦部5A的凸形部分)。可以在阻尼構件5的這些部分處吸收揚聲器4的振動能量。相應地,根據本示例實施例的阻尼構件5的減振效果大于傳統減振構件的減振效果,并且通過安裝結構200改善了電子設備3上安裝的揚聲器4的聲學特性,其中在傳統減振構件中平坦金屬構件和平坦阻尼構件相接合。
[0070]此外,阻尼構件5的彈性系數等于或小于揚聲器框架41的彈性系數的1/100。因此能夠進一步改善阻尼構件5的減振效果。
[0071]當然,利用根據上述本發明第二示例實施例的安裝結構200,可以獲得與第一示例實施例相同的效果。此外,在根據本發明第二示例實施例的安裝結構200中,省略金屬構件21,僅包括阻尼構件5作為減振構件。因此能夠制造纖長的電子設備3,并因此降低電子設備的成本。
[0072]在以下描述中,將根據第一示例實施例的在電子設備3上安裝揚聲器I的安裝結構100的聲學特性與根據可比較示例的在電子設備3上安裝揚聲器I的安裝結構300的聲學特性進行比較。
[0073]圖5是示出了根據第一示例實施例的在電子設備3上安裝揚聲器I的安裝結構100與根據可比較示例的在電子設備3上安裝揚聲器I的安裝結構300之間的聲學特性的比較。
[0074]可比較示例是根據現有技術的在電子設備3上安裝揚聲器I的安裝結構300的一個示例。
[0075]圖6示出了根據可比較示例的在電子設備3上安裝揚聲器I的安裝結構300的透視圖。如圖6所示,根據可比較示例的安裝結構300僅包括阻尼構件6作為減振構件。由于揚聲器I和電子設備3的配置與第一示例實施例中的配置類似,因此由相同附圖標記表示,并省略其描述。
[0076]具體地,根據可比較示例的揚聲器I的安裝結構300包括揚聲器1、阻尼構件6和類似物。此外,阻尼構件6被保持在揚聲器I和安裝有揚聲器I的電子設備3的外殼31之間。
[0077]此外,在外殼31上設置將從揚聲器I發出的聲音釋放到電子設備3的外部的聲孔31A。
[0078]阻尼構件6由形成為具有板狀形狀的樹脂材料(例如,聚氨酯橡膠或丁腈橡膠)制成。根據可比較示例的阻尼構件6不包括被加工為具有凸起和凹陷的不平坦部的表面。總之,根據可比較示例的阻尼構件6具有形成為具有平坦板形狀的表面。
[0079]揚聲器框架12和阻尼構件6相接合,并且阻尼構件6和電子設備3的外殼31相接合。因此揚聲器I安裝在電子設備3上。
[0080]在圖5所示的曲線圖中,垂直軸指示聲級(dB:分貝),水平軸指示頻率(Hz --赫茲)。當聲壓由P(單位[Pa])表示時,聲壓級(單位[dB])由以下表達式(I)表示。
[0081]Lp = 1X 1glO (p2/p02) = 20 X 1glO (p/p0) (I)
[0082]在表達式⑴中,P。是聲壓的參考值,并且建立P。= 20 X 10_6 [Pa]。
[0083]此外,在圖5中,實線指示通過根據第一示例實施例的安裝結構100安裝有揚聲器I的電子設備3的聲學特性,虛線指示通過根據可比較示例的安裝結構300安裝有揚聲器I的電子設備的聲學特性。
[0084]如圖5所示,與通過根據可比較示例的安裝結構300安裝有揚聲器I的電子設備3相比,在通過根據第一示例實施例的安裝結構100安裝有揚聲器I的電子設備3中,可以在大約5000[Hz]至10000[Hz]的頻率下極大地降低聲壓級。總之,與傳統技術的安裝結構相比,通過利用根據第一示例實施例的安裝結構100在電子設備3上安裝揚聲器1,可以極大地改善電子設備3的聲學特性。
[0085]注意,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例實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根據需要改變。例如,可以根據金屬構件21、揚聲器框架12和41以及阻尼構件22和5的材料等,在安裝結構100中的第一不平坦部21A和第二不平坦部22A以及安裝結構200中的第一不平坦部41A和第二不平坦部5A中,適當地調整每個凹形部分和每個凸形部分的平面橫截形狀、每個凹形部分的深度(每個凸形部分的高度)、以及每個凹形部分的密度(每個凸形部分的密度),從而使得能夠獲得期望的阻尼性能和聲學特性。
[0086]盡管已經參照示例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例實施例。可以在本發明范圍內對本發明的配置和細節進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多種改變。
[0087]本申請基于并要求2012年6月28日遞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0.2012-145378的優先權權益,其全部公開內容通過引用合并于此。
[0088]附圖標記列表
[0089]I 揚聲器框架(電聲換能器)
[0090]11 永久磁體
[0091]12 揚聲器框架(電聲換能器的外殼)
[0092]2 減振構件
[0093]21 金屬構件
[0094]21A 第一不平坦部
[0095]22 阻尼構件
[0096]22A 第二不平坦部
[0097]3 電子設備(安裝設備)
[0098]31 外殼(安裝設備的外殼)
[0099]4 揚聲器(電聲換能器)
[0100]41 揚聲器框架(電聲換能器的外殼)
[0101]41A 第一不平坦部
[0102]5 阻尼構件
[0103]5A 第二不平坦部
[0104]100, 200 安裝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安裝電聲換能器的安裝結構,包括: 電聲換能器;以及 阻尼構件,所述阻尼構件被保持在所述電聲換能器與安裝有所述電聲換能器的安裝設備之間,其中 所述電聲換能器的外殼在所述安裝設備側的表面包括第一不平坦部,所述第一不平坦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工為具有凸起和凹陷,并且 所述阻尼構件在所述電聲換能器側的表面包括第二不平坦部,所述第二不平坦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工為具有凸起和凹陷以與所述電聲換能器的所述外殼的所述第一不平坦部適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電聲換能器的安裝結構,其中,所述阻尼構件的彈性系數等于或小于所述電聲換能器的所述外殼的彈性系數的1/100。
3.一種安裝電聲換能器的安裝結構,包括: 電聲換能器;以及 減振構件,被保持在所述電聲換能器與安裝有所述電聲換能器的安裝設備之間,其中所述減振構件包括在所述電聲換能器側布置的金屬構件以及在所述安裝設備側布置的阻尼構件, 所述金屬構件在所述安裝設備側的表面包括第一不平坦部,所述第一不平坦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工為具有凸起和凹陷,并且 所述阻尼構件在所述電聲換能器側的表面包括第二不平坦部,所述第二不平坦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工為具有凸起和凹陷以與所述金屬構件的所述第一不平坦部適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裝電聲換能器的安裝結構,其中,所述阻尼構件的彈性系數等于或小于所述金屬構件的彈性系數的1/100。
5.一種利用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安裝結構安裝有電聲換能器的電子設備。
【文檔編號】H04R1/02GK104412613SQ201280074322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8日
【發明者】大西康晴, 村田行雄, 岸波雄一郎, 菰田元喜 申請人:Nec卡西歐移動通信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