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白車身自動導向提升吊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在汽車生產線上的汽車白車身抓取吊具,用于抓取并提升汽車白車身以利在各工位間的物流轉運。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汽車技術的發展,汽車制造業也正加速朝低勞動強度方向發展。尤其是 在汽車焊裝過程中,為了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都大量使用自動化設備或者 各種吊具。目前,汽車吊具的設計也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各種設計的吊具紛繁復雜,但主 要有兩種形式一是簡易的掛鉤吊具。直接用帶鏈條的掛鉤鉤取板件,這一形式所存的問題是所 鉤取的板件在吊運時容易晃動,穩定性差,安全性不高;同時,因為鉤取的是一個點位,很容 易使板件或合焊件吊取點變形;二是能較精確定位的專用吊具。這種吊具的設計往往選取白車身上一些適宜吊起 的部位,尋找重心、選擇吊點的位置。但這種吊具專業性強,配置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 便捷、吊運過程穩定可靠、配置成本低的汽車白車身自動導向提升吊具。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汽車白車身自動導向提升吊具,其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對“U”形導桿并列設置,構成四桿框架式縱向吊桿,所述縱向吊桿的橫斷面外圍 直徑小于被吊取白車身中前減震器安裝板孔內徑;一支抓取桿,以其中心軸孔安裝在位于縱向吊桿底端的水平轉軸上,所述抓取桿 通過在水平轉軸上的轉動獲取兩個可鎖定的狀態位,一個是與縱向吊桿平行、并收藏在其 四桿框架中的縱向位、另一個是與縱向吊桿垂直、兩端伸出在四桿框架外部的水平位;所述 抓取桿的長度大于被吊取白車身中前減震器安裝板孔內徑;一固定設置在頂端的吊裝件。本實用新型汽車白車身自動導向提升吊具的結構特點也在于設置用于鎖定抓取桿的狀態位的鎖定機構,所述鎖定結構包括在抓取桿的軸孔外 周沿徑向設置彈簧碰珠,在所述水平轉軸上,對應于抓取桿的縱向位和水平位兩個狀態位, 分別設置碰珠凹槽。在所述四桿框架的橫斷面上設置加強箍。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體現在1、本實用新型尤其適于為江淮SRV車型KD項目進行配置,以其前減震器安裝板孔 為吊具的導向孔,由于這一安裝板孔是經過沖孔折邊,強度高,作為吊點尤其適宜;2、本實用新型采用“U”形導桿,吊具下降過程中,直接利用導桿底部的圓弧作準確導向,穩定性高。3、本實用新型在四桿框架的橫斷面上設置的加強箍可以有效提高吊具強度,安全可靠。4、本實用新型的吊取操作是首先將縱向吊桿自前減震器安裝板孔導入,再以回轉的方式使得收藏在四桿框架中的抓取桿呈水平伸展,以水平伸展的抓取桿勾住前減震器安 裝板孔的兩邊;通過吊裝件提升吊具即完成吊取工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狀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抓取桿水平伸展鎖定位示意圖。圖中標號1導桿、2前減震器安裝板孔、3抓取桿、4水平轉軸、5吊裝件、6鎖定機 構、7加強箍。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結構設置為一對“U”形導桿1并列設置,構成四 桿框架式縱向吊桿,縱向吊桿的橫斷面外圍直徑小于被吊取白車身中前減震器安裝板孔2 的內徑;一抓取桿3以其中心軸孔安裝在位于縱向吊桿底端的水平轉軸4上,抓取桿3通過 在水平轉軸4的轉動獲取兩個可鎖定的狀態位,一個是與縱向吊桿平行、并收藏在其四桿 框架中的縱向位,如圖1、圖4所示;另一個是與縱向吊桿垂直、兩端伸出在四桿框架外部的 水平位,如圖2、圖3所示;抓取桿3的長度必須大于被吊取白車身中前減震器安裝板孔2的 內徑;吊裝件5固定設置在頂端。具體實施中,相應結構設置也包括設置用于鎖定抓取桿3的狀態位的鎖定機構 6,鎖定結構6包括在抓取桿3的軸孔外周沿徑向設置彈簧碰珠,在水平轉軸4上,對應于抓 取桿3的縱向位和水平位兩個狀態位,分別設置碰珠凹槽。當彈簧碰珠嵌入在碰珠凹槽中 時,狀態位得以鎖定。為了增加強度、提高安全可靠性,在四桿框架的橫斷面上設置加強箍 7。
權利要求汽車白車身自動導向提升吊具,其特征是具有一對“U”形導桿(1)并列設置,構成四桿框架式縱向吊桿,所述縱向吊桿的橫斷面外圍直徑小于被吊取白車身中前減震器安裝板孔(2)的內徑;一抓取桿(3),以其中心軸孔安裝在位于縱向吊桿底端的水平轉軸(4)上,所述抓取桿(3)通過在水平轉軸(4)上的轉動獲取兩個可鎖定的狀態位,一個是與縱向吊桿平行、并收藏在其四桿框架中的縱向位;另一個是與縱向吊桿垂直、兩端伸出在四桿框架外部的水平位;所述抓取桿(3)的長度大于被吊取白車身中前減震器安裝板孔(2)的內徑;一固定設置在頂端的吊裝件(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白車身自動導向提升吊具,其特征是設置用于鎖定抓取 桿(3)的狀態位的鎖定機構(6),所述鎖定結構(6)包括在抓取桿(3)的軸孔外周沿徑向設 置彈簧碰珠,在所述水平轉軸(4)上,對應于抓取桿(3)的縱向位和水平位兩個狀態位,分 別設置碰珠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白車身自動導向提升吊具,其特征是在所述四桿框架的 橫斷面上設置加強箍(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白車身自動導向提升吊具,其特征是一對“U”形導桿并列設置,構成四桿框架式縱向吊桿,縱向吊桿的橫斷面外圍直徑小于被吊取白車身中前減震器安裝板孔內徑;一抓取桿安裝在位于縱向吊桿底端的水平轉軸上,抓取桿通過在水平轉軸上的轉動獲取兩個可鎖定的狀態位,一個是與縱向吊桿平行、并收藏在其四桿框架中的縱向位、另一個是與縱向吊桿垂直、兩端伸出在四桿框架外部的水平位;抓取桿的長度大于被吊取白車身中前減震器安裝板孔內徑。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吊運過程穩定可靠、配置成本低。
文檔編號B66C1/28GK201574029SQ20092018069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0日
發明者林巨廣, 王建中, 胡育松, 邱峰, 韓慧, 黃飚 申請人: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