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接線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接線方法,其特征是:將制備出的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毛坯從冷端的頂端為起點沿毛坯方向加工出一條直凹槽,再從毛坯的頂端向沿向內2-4mm處以直凹槽為起點沿毛坯外壁加工出一條螺旋形凹槽,螺旋形凹槽的終端落在直凹槽上并與直凹槽聯通,在直凹槽和螺旋形凹槽的槽壁上涂銀漿,并燒銀,將一根銀絲的一端預留在直凹槽的端口外,另一端沿直凹槽放入凹槽內,并沿螺旋形凹槽纏繞,端頭直凹槽的端口伸出,在銀絲的兩個端頭壓上接線鼻,在冷端外壁上用不銹鋼卡緊固,發熱元件通過接線鼻與加熱爐爐體的接線排相連接。其優點是:導電性好,不易產生局部發熱現象;延長了鉻酸鑭發熱元件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接線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接線方法,屬于電熱原件領域。
【背景技術】
[0002]中國專利ZL 02 I 02689.0提供了一種鉻酸鑭材料的制備方法,采用聚乙烯醇為粘合劑,等靜壓一次成型,毛坯可為等直徑圓筒形,也可根據用戶要求生產,毛坯的長度根據需要來確定。針對上述鉻酸鑭材料制備的發熱元件,現有的接線方式為:在電熱元件的兩端涂上銀漿,將銀漿中的有機物燒掉后用金屬箔纏繞一圈后,用不銹鋼卡固定。然后再把銀絲與不銹鋼卡連接,來進行導電。現有的接線方式具有以下幾個缺點:1、不銹鋼卡所卡的部位容易產生局部發熱的現象,導致元件極易損壞。2、導電銀絲在與不銹鋼卡上的螺栓和螺母進行連接時,旋緊螺母容易產生滑牙現象,松了又會導致接觸不良,產生打火等現象。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接線安全、方便,導電性能良好,不易產生打火,解決局部發熱導致元件損壞的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接線方法。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將制備出的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毛坯經過晾干處理后,從毛坯冷端的頂端為起點沿毛坯長度方向加工出一條長20-30mm、寬l_3mm、深度0.5-1.5mm的直凹槽,再從毛坯的頂端向沿毛坯長度方向向內2-4mm處以直凹槽為起點沿毛坯外壁加工出一條螺旋形凹槽,螺旋形凹槽的終端落在直凹槽上并與直凹槽聯通,螺旋形凹槽的螺距為2-4mm、寬l_3mm、深度0.5-1.5mm,在直凹槽和螺旋形凹槽的槽壁上均勻涂上銀漿,以60(T90(TC的高溫將銀漿中有機物燒掉,將一根銀絲的一端預留在直凹槽的端口外,另一端沿直凹槽放入凹槽內,并沿螺旋形凹槽纏繞,端頭從直凹槽的端口伸出,將銀絲的兩端截成等長后,再在直凹槽和螺旋形凹槽內涂上一層銀漿,待再次燒銀后,在銀絲的兩個端頭壓上接線鼻,最后在毛坯的冷端用不銹鋼卡覆蓋螺旋形凹槽并緊固,發熱元件通過接線鼻與加熱爐爐體的接線排相連接。
[0005]所述在毛坯冷端開直凹槽和螺旋形凹槽的方法是在毛坯上劃上要加工的凹槽輪廓,然后用棉線繩沾上去離子水對要加工的輪廓輪廓進行軟化處理,待去離子水完全完全滲入毛坯后,用鋼絲在毛坯上沿輪廓線摳出凹槽,最后在摳出凹槽表面用干的棉線繩處理光滑、干凈;
所述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毛坯為等直徑圓筒形,外形尺寸為外徑10 rnm-22 mm,長度220mm-1500mm ;
所述將制備出的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毛坯經過晾干處理是將毛坯烘干到含水量質量比在15%以下;
所述銀漿中的銀的質量比含量為50%-70% ;
在直凹槽和螺旋形凹槽內每次涂銀的厚度為0.lmm-0.5mm ;
所述銀絲的純度為99.99wt%,銀絲的直徑為0.lmm-2mm ; 所述銀絲在直凹槽的端口外預留的長度為10mm-30mm。
[0006]本發明的優點是:方法實用,導電性好,不易產生局部發熱現象;通過在銀絲上壓上接線鼻,能夠很好的避免因螺母的松緊而產生的導電不良和滑牙等現象,從而延長了鉻酸鑭發熱元件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明的方法中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方法中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冷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方法中在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冷端安裝不銹鋼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左視圖。
[0008]圖中:1、發熱元件的冷端;2、發熱元件的熱端,3、發熱元件的過渡端;4、螺旋形凹槽;5、直凹槽;6、銀絲;7、接線鼻;8、不銹鋼卡。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實施例,參照附圖,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毛坯為等直徑圓筒形鉻酸鑭發熱元件毛坯。發熱元件毛坯由發熱元件的冷端1、發熱元件的熱端2、發熱元件的過渡端3構成,毛還整體長度為650mm,外徑為18mm,冷端長度為160mm。其接線方式的生產過程為:將生產出的毛坯在經過晾干處理,對毛坯進行加工。先用鋸條在毛坯上劃上要加工的凹槽的輪廓線,然后用棉線繩沾上去離子水對要加工的輪廓進行軟化處理,待去離子水完全完全滲入毛坯后,用鋼絲從毛坯的頂端縱向摳出一個直凹槽5,直凹槽的長度為25mm,寬1.5mm、深度
0.5mm,從毛坯的頂端沿長度方向延伸2mm處,以直凹槽為起點,按螺旋狀摳出一個螺旋形凹槽4,螺旋形凹槽的終端落在直凹槽上并與直凹槽聯通,螺旋形凹槽的螺距為2mm,螺旋形凹槽的深為0.5mm,寬為1.2mm。毛坯經燒結后,在螺旋形凹槽和直凹槽涂上銀漿,銀漿中的銀含量為70%,涂銀的厚度為0.2mm,燒銀溫度為800°C,要求涂得薄厚均勻、不能讓銀漿堆積在凹槽里。燒銀后,將一根銀絲6—端預留在直凹槽端口外,另一端放入直凹槽內,再沿螺旋形凹槽纏繞,要求銀絲與凹槽緊密配合。最后纏繞端的端頭從直凹槽的端口伸出與事先預留好的銀絲端頭擰在一起,把銀絲兩端截成一樣長后,再在直凹槽和螺旋形凹槽內涂上一層銀漿,待再次燒銀后在銀絲的兩個端頭壓上接線鼻7,在毛坯的冷端用不銹鋼卡8覆蓋螺旋形凹槽并緊固,發熱元件通過接線鼻與加熱爐爐體的接線排相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接線方法,其特征是:將制備出的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毛坯經過晾干處理后,從毛坯冷端的頂端為起點沿毛坯長度方向加工出一條長20-30mm、寬l-3mm、深度0.5-1.5mm的直凹槽,再從毛還的頂端向沿毛還長度方向向內2_4mm處以直凹槽為起點沿毛坯外壁加工出一條螺旋形凹槽,螺旋形凹槽的終端落在直凹槽上并與直凹槽聯通,螺旋形凹槽的螺距為2-4mm、寬l_3mm、深度0.5-1.5mm,在直凹槽和螺旋形凹槽的槽壁上均勻涂上銀漿,以60(T90(TC的高溫將銀漿中有機物燒掉,將一根銀絲的一端預留在直凹槽的端口外,另一端沿直凹槽放入凹槽內,并沿螺旋形凹槽纏繞,端頭從直凹槽的端口伸出,將銀絲的兩端截成等長后,再在直凹槽和螺旋形凹槽內涂上一層銀漿,待再次燒銀后,在銀絲的兩個端頭壓上接線鼻,最后在毛坯的的冷端用不銹鋼卡覆蓋螺旋形凹槽并緊固,發熱元件通過接線鼻與加熱爐爐體的接線排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接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在毛坯冷端開直凹槽和螺旋形凹槽的方法是在毛坯上劃上要加工的凹槽輪廓,然后用棉線繩沾上去離子水對要加工的輪廓輪廓進行軟化處理,待去離子水完全完全滲入毛坯后,用鋼絲在毛坯上沿輪廓線摳出凹槽,最后在摳出凹槽表面用干的棉線繩處理光滑、干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接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鉻酸鑭高溫發熱兀件毛還為等直徑圓筒形,外形尺寸為外徑10 mm-22 mm,長度220mm-150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接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將制備出的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毛坯經過晾干處理是將毛坯烘干到含水量質量比在15%以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接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銀漿中的銀的質量比含量為50%-7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接線方法,其特征是:在直凹槽和螺旋形凹槽內每次涂銀的厚度為0.lmm-0.5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接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銀絲的純度為99.99wt%,銀絲的直徑為0.lmm-2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鉻酸鑭高溫發熱元件的接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銀絲在直凹槽的端口外預留的長度為10mm-30mm。
【文檔編號】H05B3/08GK103546997SQ201310480787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5日
【發明者】成宇, 李德輝, 王峰, 孫良成, 白洋 申請人:包頭稀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