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涉及煙花制造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煙花筒的制造設備。
背景技術:
煙花在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悠久歷史,在節慶和各種喜慶節目中人們常常會燃放煙花以表喜慶的氛圍。傳統上,煙花都是采用人工方法手工制作的,近年來,隨著工業和科技的發展,煙花制造的部分程序已經可以采用機械了,如打泥頭、筑藥、送筒等工序。機械生產煙花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也有利于提高煙花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控制。然而,目前仍然還有部分程序還是采用人工方式的,煙花筒的包裝就是其中之一。
本發明就是為了解決上述煙花筒包裝仍采用手工操縱的技術問題,提出了一種煙花筒自動包裝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煙花筒自動包裝機,其可以采用機械方法自動的對煙花筒進行紙包裝的工作。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煙花筒自動包裝機,包括包裝紙的送紙機構、煙花筒的送筒機構和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其中送筒機構位于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的上部,送紙機構位于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的下部。送筒機構包括底部設有煙花筒出口的儲料倉,和位于儲料倉之下設置的煙花筒接納與傳送機構。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由一電力驅動機構驅動,其外表面殼體之下為一負壓艙,該負壓艙與一吸氣泵連接,殼體外表面上密集分散的形成有若干用于吸貼紙張的與負壓艙連通的細孔。
根據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設置,在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和煙花筒接納與傳送機構之間設置有粘接劑噴涂裝置。
還包括有一電子控制單元,其分別連接和控制送紙機構、送筒機構、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和粘接劑噴涂裝置,以使其同步動作。
在儲料倉底部和煙花筒接納與傳送機構之間還設有導向槽,導向槽的出口與煙花筒接納和傳送機構對應。
儲料倉與一動力裝置相連接,在該動力裝置的驅動下可進行微幅振動或擺動或水平方向的循環運動。
煙花筒接納和傳送機構包括一煙花筒承載板和一煙花筒推送機構。
煙花筒出口位于推送機構的一側形成為梳齒狀,另一側形成為開口;煙花筒推送機構的前端相應的設置有梳齒狀的推送桿。
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解決了傳統的煙花筒包裝采用手工操作的問題,可以實現煙花筒的自動包裝。送紙機構自動送紙到接近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底部的位置,被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的負壓空吸取貼在滾筒上,隨后粘接劑噴涂裝置噴涂粘接劑,送筒機構自動送筒,落到滾筒上的紙上,隨著滾筒的滾動實現煙花筒的自動包裝,隨后再落到下部程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煙花筒接納和傳送機構的傳送板或者傳送帶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煙花筒自動包裝機,包括包裝紙的送紙機構9、煙花筒的送筒機構和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7,其中送筒機構位于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7的上部,送紙機構9位于滾筒式貼紙包裝機7構的下部,送紙機構9與一電動送紙機6連接,當紙減少時,電動送紙機6上部的托臺向上移動,以讓紙與滾筒之間的距離保持穩定。送筒機構包括底部設有煙花筒出口的儲料倉1和位于儲料倉1之下煙花筒接納與傳送機構。煙花筒接納與傳送機構包括設置有波浪形徑向凹槽的傳送帶或傳送板3,或者由若干并列排列的滾錕,波浪形徑向凹槽可以使煙花筒在落入傳送帶以后,能保持橫向的排列方向。該機構與一動力機構6相連接。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7由一電力驅動機構驅動,其外表面殼體之下為一負壓艙,該負壓艙與一吸氣泵連接,殼體外表面上密集分散的形成有若干用于吸貼紙張的與負壓艙連通的細孔。
在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7和煙花筒接納與傳送機構之間設置有粘接劑噴涂裝置10。還包括有一電子控制單元,其分別連接和控制送紙機構、送筒機構、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和粘接劑噴涂裝置,以使其同步動作。
在儲料倉1底部和煙花筒出口之間還設有豎直的導向槽4,導向槽的出口2與煙花筒接納和傳送機構對應。
儲料倉1與一動力裝置5相連接,在該動力裝置的驅動下可進行微幅振動或擺動或水平方向的循環運動。在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7的一邊還設有一蓋板8。蓋板8與滾筒表面之間的距離是可調的,以適應煙花筒的直徑。
實施例2:
如圖1和圖2所示,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傳送帶或傳送板3是固定不動的平板,成為承載板3。煙花筒出口2位于接近滾筒式貼紙包裝機構7的正上方的位置,煙花筒接納和傳送機構的動力裝置6成為一推送機構,其前端設置有推送桿,煙花筒從下落到承載板3上之后,由推送桿向前推送,實現定時和定量投放。
為有利于穩定煙花筒的姿態,煙花筒出口位于2位于推送機構6的一側形成為梳齒狀,另一邊形成為開口。推送機構6其前部具有與梳齒狀出口2相對應的若干個形成為梳齒狀的推送桿,位于煙花筒出口2前端。這樣,在煙花筒下落到承載板上之后,有利于保持煙花筒的方向。推送時,梳齒狀的推送桿穿過梳齒狀的導向槽4位于推送機構的一側的出口下端,煙花筒從出口下端的另一側被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