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收集1管,檢測收集管中的多糖含量, 繪制洗脫曲線,得到EPSI和EPS Π 兩個洗脫峰,,分別收集,將收集液濃縮至多糖含量大約 lg/L,再用葡聚糖凝膠G-100柱層析,將收集液濃縮至多糖含量10-20g/L,再加3倍無水乙醇 沉淀,收集沉淀,冷凍干燥,共得到EPSI5.42g,EPS Π 1.86g。
[0085] 斜面培養基組成為(g/L):葡萄糖20,蛋白胨10,牛肉膏5,氯化鈉3,瓊脂20,調整 pH7.0-7.2,蒸餾水配制。
[0086]發酵用液體種子培養基組成(g/L)甘油20,酵母浸粉5,氯化鈉3,玉米漿粉6,硫酸 銨2,調整pH值7.0-7.2,自來水配制。
[0087]發酵用培養基組成(g · Γ1):甘油60,酵母浸粉5,氯化鈉3,玉米漿粉3,硫酸銨2,調 整pH值7.0-7.2,自來水配制。
[0088] 實施例5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p. )SFEP_01產胞外的抗氧化活性 [0089]收集菌株SFEP-01發酵液加水稀釋30倍,8000r/min離心10min,收集上清液然后再 濃縮至原發酵液體積,加入3倍無水乙醇,充分混勻,靜置沉淀,然后再離心收集沉淀,冷凍 干燥,得胞外多糖粗品。
[0090] 取上述制取的細菌胞外多糖粗品,加緩沖液溶解分散,過DEAE-Sepharose Fast Flow離子交換柱分離,得到EPSI和EPS Π 兩個洗脫峰,再用葡聚糖凝膠G-100柱層析,將收集 液濃縮至多糖含量10_20g/L,再加3倍無水乙醇沉淀,收集沉淀,冷凍干燥,共得到EPSI、EPS Π 純品。
[0091] 將上述制取的細菌胞外多糖粗品和EPSI、EPSΠ ,分別配制成溶液,以維生素 C為對 照測定多糖的還原能力和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能力,結果顯示多糖粗品和EPSI的還原 能力和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能力與維生素 C相當(見圖8、圖9)。
[0092] 上述多糖還原能力的測定方法:配制不同濃度的樣品溶液,取25mL比色管,加入樣 品溶液1. OmL,加入0.2M、pH6.6的磷酸鹽緩沖液2.5mL,加入1 %的鐵氰化鉀溶液2.5ml,混合 均勻,50 °C恒溫水浴20min,取出冷水冷卻,再加入10 %的三氯乙酸溶液2.5mL終止反應, 4000rpm離心取上清液2.5mL,加入去離子水2.5mL和0.1 %的三氯化鐵溶液0.5mL,混合均 勻,靜置lOmin,以去離子水做對照,在700nm處測吸光度,吸光度值越大表示還原力越強。 以相同濃度的的維生素 C作為陽性對照。
[0093] 上述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能力的測定方法:配制不同濃度的樣品溶液,取 25mL比色管,加入pH 8.0的50mMTris緩沖液4.5mL,加入樣品溶液2mL,37°C恒溫水浴lOmin, 再加入預溫的7mM鄰苯三酚0.2mL,混合均勻,繼續在37 °C的恒溫水浴4min,加入兩滴濃鹽酸 (10M)終止反應,在320nm處測吸光度。
[0094]清除率計算:
[0095] 清除率(% )=[卜(Ab-Ac)/Aa] X 100%
[0096] Aa為不加樣品,加入鄰苯三酚時的吸光度;
[0097] Ab為加入樣品和鄰苯三酚的吸光度;
[0098] A。為加入樣品不加鄰苯三酚的吸光度。
[0099] 實施例5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p.)SFEP-01發酵產胞外多糖
[0100]將28°C培養1天的菌種斜面接種液體種子培養基,25°C培養16小時,按體積比10% 的接種量接入到搖瓶發酵培養基中,30°C培養68小時,結束發酵。稱取lg發酵產物,加水稀 釋150倍,苯酚硫酸法測定的胞外多糖含量為llg/L。
[0101] 斜面培養基組成為(g/L):葡萄糖20,蛋白胨10,牛肉膏5,氯化鈉3,瓊脂20,調整 pH7.0-7.2,蒸餾水配制。
[0102] 發酵用液體種子培養基組成(g/L)甘油20,酵母浸粉5,氯化鈉3,玉米漿粉6,硫酸 銨2,調整pH值7.0-7.2,自來水配制。
[0103] 發酵用培養基組成(g · Γ1):甘油60,酵母浸粉5,氯化鈉3,玉米漿粉3,硫酸銨2,調 整pH值7.0-7.2,自來水配制。
[0104] 實施例6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p.)SFEP-01發酵產胞外多糖
[0105]將28 °C培養1.5天的菌種斜面接種液體種子培養基,28°C培養10小時,按體積比 10%的接種量接入到搖瓶發酵培養基中,28°c培養72小時,結束發酵。稱取lg發酵產物,加 水稀釋150倍,苯酚硫酸法測定的胞外多糖產率為11.85g/L。
[0106] 發酵用液體種子培養基組成(g/L)甘油20,酵母浸粉5,氯化鈉3,玉米漿粉6,硫酸 銨2,調整pH值7.0-7.2,自來水配制。
[0107] 發酵用培養基組成(g · L-1):甘油80,酵母浸粉5,氯化鈉3,玉米漿粉5,硫酸銨1,調 整pH值7.0-7.2,自來水配制。
[0108] 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的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于示例性說明或解釋本發明的 原理,而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所做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此外,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旨 在涵蓋落入所附權利要求范圍和邊界、或者這種范圍和邊界的等同形式內的全部變化和修 改例。
【主權項】
1. 一種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制備方法,包括: 1) 利用保藏編號為CCTCC No:M2016035的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p. )SFEP-01發酵至 發酵液呈凝膠狀,得胞外多糖發酵液; 2) 將步驟1)得到的胞外多糖發酵液加水稀釋,離心,收集上清液,真空濃縮至原體積, 加乙醇進行醇沉,收集沉淀干燥后即獲得胞外多糖粗品。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胞外多糖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假單胞菌 (Pseudomonas sp. )SFEP_01發酵的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① 將假單胞菌SFEP-01接種于新鮮斜面菌種培養基上,25-30°C培養1-2天得活化菌體; ② 將步驟①制得的活化菌體接種于液體種子培養基中,25-30Γ培養8-24小時,得種子 液; ③ 將步驟②制得的種子液接種至發酵培養基,25-30°C發酵48 - 72小時至發酵液呈凝 膠狀,得胞外多糖發酵液。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胞外多糖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斜面菌種培養基為(g/L): 葡萄糖20-50,酵母浸粉2-5,氯化鈉2-5,瓊脂粉15-20,pH值調至7.0-7.2; 液體種子培養基為(g/L):碳源10-60,酵母浸粉3-6,氯化鈉2-5,玉米漿粉3-5,硫酸銨 1-2,調整pH 值 7.0-7.2; 發酵培養基為(g/L):碳源40-80,酵母浸粉3-6,氯化鈉5-8,玉米漿粉3-5,硫酸銨1-2, 調整 pH 值 7.0-7.2。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胞外多糖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液體種子培養基和產胞外 多糖發酵培養基中,碳源可選甘油、葡萄糖、蔗糖、淀粉、乳糖、檸檬酸鹽等,優選為甘油。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胞外多糖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發酵液加水稀 釋10-50倍,4000-8000r/min離心10-20min,收集上清液然后再40-60 °C濃縮至原發酵液體 積,加入1-3倍無水乙醇,充分混勻,靜置沉淀,然后再經3000-5000r/min離心或過濾收集沉 淀,低溫干燥或冷凍干燥即得SFEP-01菌株胞外多糖粗品。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胞外多糖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步驟3)取步驟2)制取的胞外多糖粗品,加緩沖液分散,經DEAE-Sepharose Fast Flow 離子交換柱分離,得到EPS I和EPS Π 兩個組分,分別收集EPS I和EPS Π 適當濃縮后再分 別用葡聚糖凝膠G-100柱層析,獲得SFEP-01菌株胞外多糖組分EPS I和EPS Π 純品。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胞外多糖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胞外多糖粗品,加300-500 倍緩沖液溶解分散形成膠體溶液; DEAE-Sepharose Fast Flow離子交換柱分離條件為:將離子膠DEAE-Sepharose Fast Flow濕裝柱,用0 · 05mol/L、pH為7 · 6的Tris-HCl溶液平衡,將粗多糖樣品用0 · 05mol/L、pH為 7.6Tris-HCL緩沖液溶解分散溶解后上樣,用1.2mol/L的氯化鈉溶液進行線性梯度洗脫,洗 脫的流速為1-1.5BV/hr,每管收集5mL,檢測收集管中的多糖含量,繪制洗脫曲線,合并單一 峰收集管,透析、濃縮用于后續分離; 葡聚糖凝膠G-100柱分離條件為:將葡聚糖凝膠G-100濕裝柱,用0.05mol/L、pH為7.6的 Tris-HCL溶液平衡,將DEAE-Sepharose Fast Flow分離的單一組分濃縮上樣,用相同的緩 沖液洗脫,洗脫流速l_2BV/hr,每管收集5mL,檢測收集管中的多糖含量,合并收集到的多糖 含量高的收集管,透析、濃縮、干燥。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胞外多糖。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微生物胞外多糖及其制備方法,利用假單胞菌(Pseudomonas?sp.)SFEP-01進行胞外多糖的制備,發酵胞外多糖產率可達8-12g/L,所產胞外多糖具有極強的凝膠活性、抗氧化活性、還原能力和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能力,該菌株所產胞外多糖主要含有兩種成分:EPS?Ⅰ和EPS?Ⅱ,EPS?Ⅰ為雜多糖,單糖殘基為葡萄糖、甘露糖和鼠李糖,EPS?Ⅱ為均一多糖,單糖殘基為葡萄糖;所述菌株已于2016年1月14日保藏在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編號為CCTCC?No:M2016035。所述菌株和多糖均具有良好研究開發前景。CCTCC NO:M201603520160114
【IPC分類】C12P19/04
【公開號】CN105647990
【申請號】
【發明人】劉建軍, 趙祥穎, 田延軍, 趙晨, 張家祥, 王曉霞
【申請人】山東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
【公開日】2016年6月8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