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帶帽彈簧頭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373747閱讀:586來源:國知局
一種帶帽彈簧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拉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帽彈簧頭。
【背景技術】
[0002]拉頭配合拉鏈廣泛用在服裝和箱包中,現有的一種拉頭如申請公布號CN102665472A,名稱為“拉鏈用拉頭”的發明專利申請所公開,該拉鏈用拉頭具有在上翼板上豎立設置了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裝柱的拉頭軀體、配置了安裝軸部的拉片、罩體,拉片的安裝軸部可轉動地被保持在拉頭軀體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裝柱上。再有,罩體至少包覆被配置在上翼板上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裝柱,并被固定在上翼板上。在上翼板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裝柱之間配置爪孔,構成借助停止爪的停止機構,該停止爪被配置為通過拉片的操作,經爪孔,可相對于上下翼板之間的鏈牙引導路進退。停止機構為一端部具備停止爪的板簧部件,在上翼板上設有收容槽,在收容槽的兩側設置有各設有一個鉚接部,板簧部件收納在收容槽中,并通過將兩個鉚接部向內鉚壓從而實現對板簧部件的限位。
[0003]采用上述結構的拉頭,由于板簧部件是通過鉚接部來進行限位,在拉頭組裝工序中,需要增加鉚壓工序,影響了生產的效率,而且板簧部件安裝后難以更換。
[0004]鑒于此,本發明人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進行組裝的帶帽彈簧頭。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
[0007]—種帶帽彈簧頭,包括拉頭本體、配置了安裝軸部的拉片以及帽蓋,拉頭本體包括上翼板、下翼板以及連接在上翼板與下翼板之間的導柱,在上翼板上設有第一拉片安裝柱和第二拉片安裝柱,拉片的安裝軸部被可轉動地配置在第一拉片安裝柱與第二拉片安裝柱之間,在上翼板上還設有前固定柱和后固定柱,帽蓋通過前固定柱和后固定柱進行固定,在上翼板上設有爪孔和收容槽,還包括板簧部件,板簧部件的第一端具有馬鉤部,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配置于收容槽中,所述收容槽從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貫穿至所述下翼板的下表面,收容槽的槽壁具有傾斜設置的引導部,在引導部的下端設有限位部,所述第二端上設有與該限位部配合的卡臂。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引導部包括第一限位塊和第二限位塊,第一限位塊與第二限位塊之間形成限位通道,所述板簧部件的所述第二端收納在該限位通道中,所述卡臂包括第一卡臂和第二卡臂,第一限位塊的下端面和第二限位塊的下端面形成所述限位部,第一卡臂與第二卡臂卡靠在所述限位部。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以所述拉頭本體配置所述前固定柱的一端為前端,配置所述后固定柱的一端為后端,所述第一限位塊和所述第二限位塊從后端至前端向下傾斜設置。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從后端至前端,所述板簧部件包括所述馬鉤部、罩部、彎鉤部以及形成在彎鉤部末端的所述卡臂,所述馬鉤部、罩部、彎鉤部以及所述卡臂一體成型。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帽蓋的左右側壁上均開設有供所述拉片的所述安裝軸部穿插的孔部,孔部由對應所述拉頭本體的前端設置的第一側壁、對應所述拉頭本體的后端設置的第二側壁以及設置在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的頂壁圍成,第一側壁位于所述前固定柱與所述第一拉片安裝柱之間,第二側壁位于所述后固定柱與所述第二拉片安裝柱之間。
[0012]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后,在裝配時,板簧部件的相應端在裝入收容槽的過程中,卡臂沿著引導部移動并使得板簧部件發生相應的形變,當卡臂移動至限位部處,卡靠在該限位部從而實現板簧部件的第二端的限位,如此本實用新型的彈簧頭在組裝的過程中,無需通過增加鉚合部來實現板簧部件的限位,拉頭的組裝更加方便,同時采用這種結構,通過相應的工具可以使得卡臂脫離限位部,從而可以對板簧部件進行更換。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4]圖2為圖1中A-A向的剖視圖(其中帽蓋未示出);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拉頭本體的俯視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拉頭本體的仰視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板簧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6為圖5中B向視圖;
[0019]圖7為圖5中C向視圖;
[0020]圖8為圖1中D向視圖(為了方便看清孔部,拉片未示出);
[0021]圖中:
[0022]10-拉頭本體101-上翼板
[0023]102-下翼板103-導柱
[0024]104-沉槽105-前固定住
[0025]106-后固定住107-第一拉片安裝柱
[0026]108-第二拉片安裝柱109-爪孔
[0027]110-容置槽111-引導部
[0028]1111-第一限位塊1112-第二限位塊
[0029]11111-第一限位塊的下端面11112-第二限位塊的下端面
[0030]112-限位通道20-拉片
[0031]21-安裝軸部30-帽蓋
[0032]31-孔部32-第一側壁
[0033]33-第二側壁34-頂壁
[0034]40-板簧部件41-馬鉤部
[0035]42-罩部43-彎鉤部
[0036]44-卡臂441-第一^^臂
[0037]442-第二卡臂
【具體實施方式】
[0038]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進行詳細闡述。
[0039]參照圖1至圖8,一種帶帽彈簧頭,包括拉頭本體10、配置了安裝軸部21的拉片20以及帽蓋30。拉頭本體10包括上翼板101、下翼板102以及連接在上翼板101與下翼板102之間的導柱103,上翼板101、下翼板102以及導柱103共同圍成用以引導拉鏈(圖中未示出)的引導通道。在上翼板101上設有第一拉片安裝柱107和第二拉片安裝柱108,拉片20的安裝軸部21被可轉動地配置在第一拉片安裝柱107與第二拉片安裝柱108之間,在上翼板101上還設有前固定柱105和后固定柱106,帽蓋30通過前固定柱105和后固定柱106進行固定。在上翼板101上設有爪孔109和收容槽110,還包括板簧部件40,板簧部件40的第一端具有馬鉤部41,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配置于收容槽110中,借助板簧部件40的彈性,在拉片20處于水平位置時,馬鉤部41卡入拉鏈的鏈齒之間,從而起到制動的作用,避免拉頭本體10自行滑動。拉片20的安裝軸部21的縱截面呈異形截面,為了更好地收納安裝軸部21,在上翼板101上開設有沉槽104,安裝軸部21部分收納在沉槽104中,在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