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作用于墊板300,從而墊板300能夠再更好地作用于U型吊頂承載龍骨500,以得到更為有效的測試結果。
[0045]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加載板220的位置與墊板300的加荷載點310的位置對應。通過上述的結構設置,使得加載板220作用在墊板300的中間位置,從而墊板300各個方向向下施加的力都比較均勻的作用在兩個U型吊頂承載龍骨500上,兩根U型吊頂承載龍骨500可以在均勻力的作用下發生形變,得到撓度值來度量其本身的力學性能,使得其系統誤差更小。
[0046]本實施例提供的吊頂承載龍骨力學性能試驗裝置,具體測試方法為:
[0047]1、將兩根U型吊頂承載龍骨500通過吊件400安裝在龍骨試驗架100上,使兩根U型吊頂承載龍骨500掛設在空中,兩根覆面龍骨600的兩端分別與U型吊頂承載龍骨500通過掛件連接;將墊板300平鋪在兩根U型吊頂承載龍骨500的上方,再將六個百分表700的表體通過磁性表座固定在龍骨試驗架100上,六個百分表700的測量頭抵接在U型吊頂承載龍骨500的下表面,用來測量兩根U型吊頂承載龍骨500的形變值。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承載龍骨為DU50規格的U型龍骨;墊板為木質層壓板,墊板的尺寸為450mm*450mm*24mm,墊板的重量為30N±3N。
[0048]2、在墊板300上加荷載點310處通過力加載裝置200施加垂直向下的力,力的大小為 300N±3N。
[0049]3、施力5min后,通過百分表700分別測定U型吊頂承載龍骨500的最大撓度值。
[0050]4、撤掉施加的力,等待3min后,通過百分表700分別測定U型吊頂承載龍骨500的殘余變形量,取測量值的平均值為測定值。
[0051]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試驗裝置,同樣適用于對C型吊頂承載龍骨進行試驗,只需使用C型吊頂承載龍骨替換U型吊頂承載龍骨500即可。
[0052]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上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表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0053]因此,以上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54]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55]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主權項】
1.一種用于測試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力學性能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龍骨試驗架、力加載裝置、墊板、多個吊件,所述多個吊件連接于所述龍骨試驗架上,所述吊件的數量不少于四個,每個所述吊件均設置有容納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的容納腔,多根所述U型或所述C型吊頂承載龍骨使用所述吊件吊裝時,多根所述U型或所述C型吊頂承載龍骨平行且所在平面為水平面,所述多根U型或所述C型吊頂承載龍骨的下表面垂直連接有多根覆面龍骨,所述墊板放置于多根所述U型或所述C型吊頂承載龍骨的上表面,所述力加載裝置設置于所述龍骨試驗架上,所述力加載裝置可對所述墊板施加向下的加載力,所述龍骨試驗架上設置有多個百分表,所述多個百分表的測量頭抵接在所述U型或所述C型吊頂承載龍骨的下表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測試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力學性能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腔的形狀為與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形狀匹配的長方形通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測試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力學性能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件的數量為四個,且四個兩兩為一組,每組吊件均相對設置,用于測試的所述U型或C型吊頂承載龍骨的數量也為兩根,所述兩根U型吊頂承載龍骨或兩根C型吊頂承載龍骨分別吊裝在兩組所述吊件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測試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力學性能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面龍骨的數量為兩根,兩根所述覆面龍骨均勻分布于兩根所述U型吊頂承載龍骨或兩根所述C型吊頂承載龍骨的下表面。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測試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力學性能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龍骨試驗架上設置有六個百分表,其中兩個所述百分表的測量頭分別抵接在兩根所述U型吊頂承載龍骨或兩根所述C型吊頂承載龍骨中間的下表面,另外四個所述百分表的測量頭分別抵接在兩根所述U型吊頂承載龍骨或兩根所述C型吊頂承載龍骨與吊件連接處的下表面。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測試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力學性能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分表的表體通過磁性表座固定在所述龍骨試驗架上。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測試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力學性能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墊板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加荷載點。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測試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力學性能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加載裝置包括氣缸、加載板,所述氣缸固定連接于所述龍骨試驗架的頂部,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加載板垂直固定連接,所述加載板位于所述墊板的上方。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測試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力學性能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板的形狀為矩形板。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測試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力學性能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板的位置與所述墊板的所述加荷載點的位置對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試驗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了一種用于測試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力學性能的試驗裝置,包括龍骨試驗架、力加載裝置、墊板、至少四個吊件,每個吊件均設置有容納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的容納腔,多根U型或所述C型吊頂承載龍骨使用吊件吊裝時,多根U型或C型吊頂承載龍骨相互平行且下表面垂直連接有多根覆面龍骨,墊板放置于多根U型或C型吊頂承載龍骨的上表面,力加載裝置設置于龍骨試驗架上,力加載裝置可對墊板施加向下的加載力,龍骨試驗架上設置有多個百分表,多個百分表的測量頭抵接在U型或C型吊頂承載龍骨的下表面。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法對U型和C型吊頂承載龍骨力學性能進行測量的技術問題。
【IPC分類】G01M13/00
【公開號】CN205352682
【申請號】CN201620052225
【發明人】翟躍忠, 黃君, 張川, 張洪賓, 盧君強
【申請人】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浙江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9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