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及釣竿用可動罩體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57960閱讀:72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及釣竿用可動罩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釣竿用卷線筒固定安裝在釣竿的外周面的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以及可使用于此種釣竿用卷線筒安裝構造的釣竿用可動罩體。
背景技術
就將釣竿用卷線筒安裝在釣竿上的安裝構造而言,可使用下列的配置方式在釣竿的竿尾側設置固定罩部;同時,在與此固定罩部相對的一方,在釣竿的竿尾側設置可動罩部。此時,在將釣竿用卷線筒的一方側卷線筒腳部插入固定罩部的插入罩內的狀態下,使可動罩部沿著釣竿向固定罩部側移動,通過使可動罩部的覆蓋罩緊密地覆蓋在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方式,以固定罩部及可動罩部從長度方向兩側夾住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使釣竿用卷線筒安裝固定在釣竿上。
就可動罩部的覆蓋罩而言,有的構造系采用僅只緊密覆蓋住釣竿用卷線筒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構成,而且此釣竿用卷線筒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系直接抵靠于釣竿外周面(一般而言,系指構成釣竿一部分的管座(pipe seat)的外周面)。但是,在采用此種構成的情況下,如果使覆蓋罩緊密地覆蓋住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時,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會使釣竿的外周面產生類似下沉的變形,因此導致對覆蓋罩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覆蓋的程度調整不易。也就是說,有可能造成覆蓋罩的覆蓋程度不足,因此無法對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產生充分的鎖緊力;相反地,如果施加過大的鎖緊力,使覆蓋罩覆蓋住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則會讓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過于扣入覆蓋罩內,而產生為了將釣竿用卷線筒取下使可動罩部退后時,很容易產生例如安裝在可動罩部的滑動用螺帽與可動罩部被勉強剝離的情況。
此外,另外一種構造系使用形成底部,然后使覆蓋罩形成袋狀的可動罩部(例如請參考專利文件1)。如果使可動罩部以此種型態構成的話,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外端部,直到與覆蓋罩內的前端部抵接為止,皆可通過將覆蓋罩蓋住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方式,確保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處于適度的固定狀態。
專利文件1日本實公平3-13186號公報(第2頁,圖3)發明內容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然而,如果在底部形成覆蓋罩的話,當蓋上覆蓋罩的時候,即使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外端或是外端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與覆蓋罩內前端側的寬度方向兩端部抵接,因為底部可發揮限制變形部的功效,因此覆蓋罩的寬度方向兩端部變得不易被推壓外擴。這么一來,可動罩部向寬度方向(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寬度方向)壓扁變形,由于無法期待可動罩部鎖緊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與釣竿,因此亦不易確保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安定性高。
此外,因為即使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外端側推壓覆蓋罩的頂端部內面,使覆蓋罩的頂端部向外側膨脹變形,由于受到底部的限制,因此可動罩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不容易與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外端側的寬度方向兩端部緊密密合,關于此點,并不容易確保釣竿用卷線筒具有高安裝穩定性,例如在搏魚時氣力較大的對象魚咬餌等對釣竿施以強大的拉扯力時,即有可能使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產生松動。
故本發明的目的系提供一可確保釣竿用卷線筒具有優異安裝穩定性的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以及可用于此種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的釣竿用可動罩體。
解決問題的手段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本發明的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具有一固定罩部,固定設置于釣竿上,而且具有插入護罩;以及一可動罩部,與此固定罩部相對,配置于該釣竿,而且具有以可沿著該釣竿來回移動的方式構成的覆蓋罩。此外,其安裝構造系通過將釣竿用卷線筒的一方側卷線筒腳部,插入該固定罩部的該插入護罩內;而且,通過使該可動罩部沿著該釣竿移動,將該覆蓋罩蓋住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方式,將釣竿用卷線筒固定于該釣竿的釣竿用卷線筒。而在該覆蓋罩內面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形成一對座部,用以支撐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而該可動罩部的該覆蓋罩,系在該一對座部的座面支撐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背面的狀態下,緊密地覆蓋在此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并將釣竿用卷線筒固定在該釣竿。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系通過覆蓋罩的一對座部的座面而獲得支撐。因此,在覆蓋覆蓋罩時,可防止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對釣竿的外周面強力施壓,使釣竿的外周面下沉變形等情況產生。另外,因為其座部系分別設置在覆蓋罩內面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因此覆蓋罩的寬度方向兩端部被外擴,使可動罩部鎖緊在釣竿上,同時,也不會形成對覆蓋罩鎖緊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障礙,或是形成對覆蓋罩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強固地密合在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的障礙。此外,底部尚可防止釣竿用卷線筒向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圓周方向的偏移。
可動罩部可用被嵌合在釣竿外周的環狀體的型態形成;而覆蓋罩可用使可動罩部的一部分向外側膨脹增大的方式構成。
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大多系采用當卷線筒腳部對釣竿的外周面施壓時,寬度方向兩端部的背面會從釣竿的外周面分離的型態構成。也就是說,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大多系采用當對釣竿外周面施壓時,寬度方向兩端部背面不會與釣竿的外周面密合的型態構成。如果將此種釣竿用卷線筒做為安裝對象時,較佳的方式系使一對座部與座面的圓周方向位置,與在對釣竿的外周面施壓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背面的圓周方向的位置略相等。或當覆蓋罩蓋住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時,并不使一對座部與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外端抵接,而系用套入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的背面側的方式形成。根據此種構成的話,例如一邊將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外端側從釣竿的外周面稍微舉起,一邊使可動罩部滑動,讓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外端側或是外端部套入覆蓋罩內,因此就不需要再進行將覆蓋罩緊密地覆蓋住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等麻煩的安裝作業。而且,此亦與使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從釣竿的外周面翹起,固定在釣竿的情況不同,因為沒有必要使覆蓋罩的膨脹程度擴大,因此釣竿的握持部分可成為粗徑,因此,亦可避免在握持釣竿時容易感到疲倦的缺點。在此,以套入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使覆蓋罩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外擴的方式,或使覆蓋罩向外側膨脹變形的方式,使座部略為向上舉升,或將要舉升的感覺,然后,座部的座面即會支撐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的背面。而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寬度方向中間部,例如寬度方向中間部的寬度方向兩側,則系由釣竿的外周面得到支撐。
另外,本發明的可動罩體具有覆蓋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覆蓋罩,該可動罩體的特征系以可沿著釣竿來回移動而形成,并配置在釣竿上;在該覆蓋罩內面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形成支撐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的一對座部;而該覆蓋罩系在該一對座部的座面支撐卷線筒腳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背面的狀態下,緊密地覆蓋此卷線筒腳部的型態而構成。
發明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可使覆蓋罩有效地密合或強固地密合在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因此,本發明可提供一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使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不致于產生松動而緊密地固定住。
另外,根據本發明,可使覆蓋罩有效地密合而且或強固地密合在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因此,可提供一釣竿用可動罩體,使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不至于產生松動而緊密地固定住。


圖1是顯示具有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的管座的立體圖。
圖2是顯示管座的仰視圖。
圖3是顯示可動罩體的側視圖。
圖4是顯示可動罩體的剖面圖。
圖5是顯示在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上覆蓋可動罩部的覆蓋罩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6是顯示在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上覆蓋可動罩部的覆蓋罩的狀態后的圖。
符號說明1~管座3~固定罩部5~陽螺紋部7~滑動引導槽9~可動罩體(釣竿用可動罩體)11~可動罩部13~滑動用螺帽15~固定護罩構件17~環狀金屬制補強環19~環狀突部21~環狀突部23~卡合孔25~卡合突部27~插入護罩29~插入口31~可動護罩構件33~補強連結環35~環狀突出部37~卡合孔39~卡合突出部41~內向突出部43~覆蓋罩45~覆蓋口47~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的座部49~座面51~防止圓周方向偏移突條53~陰螺紋部
55~滾花57~連結用環狀凹槽59~釣竿用卷線筒61~釣竿用卷線筒59的一方側卷線筒腳部63~釣竿用卷線筒59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圖式詳細說明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型態。
圖1是顯示具有依本發明的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的管座的立體圖。圖2是顯示管座的仰視圖。圖3是顯示可動罩體的側視圖。圖4是顯示可動罩體的剖面圖。
管座1系以塑料制的筒狀體形成,且在長度方向一端部或是竿尖側端部的外周上,具有固定罩部3;而在長度方向另一端或是從竿尾側端一直到約為長度方向中央為止的外周面,設置了陽螺紋部5;而在從外周面的長度方向一端部到長度方向另一端部為止,設有呈一直線狀延伸的滑動引導槽7。陽螺紋部5系為了使可動罩體9(釣竿用可動罩體)可在長度方向前進后退移動而設;另外,可動罩體9包括可動罩部11,與固定罩部3相對、且可在陽螺紋部5上來回滑動而形成;以及被螺合的滑動用螺帽13,以可自在旋轉的方式連接在可動罩部11上。
固定罩部3包括環狀的塑料制固定護罩構件15;以及嵌附在此固定護罩構件15外周的環狀金屬制補強環17。而在固定護罩構件15的外周面的長度方向一端以及長度方向另一端,分別形成向外側略為突出、一體形成的環狀突部19與環狀突部21。補強環17則系位于環狀突部19及環狀突部21之間,其在長度方向的位置已固定,并且在此狀態下,補強環17與固定護罩構件15的外周面,能夠完全緊密且穩固地嵌附。同時,補強環17上設置卡合孔23;而在固定護罩構件15的外周面上一體形成的卡合突部25,系以完全無間隙的型態嵌入卡合孔23內。所以補強環17系在長度方向與圓周方向皆為固定的狀態下,安裝在固定護罩構件15上。
固定護罩構件15,系使具有與管座1的長度方向一端部的外徑略相等的內徑的環狀體,在圓周方向的特定位置形成;插入護罩27系從長度方向一端部朝向長度方向另一端側以外徑逐漸增大的型態形成。另外,在插入護罩27的長度方向另一端設有插入口29。插入護罩27的內面形狀,系與例如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外端側的端面(外端面)、表面、以及兩側面相對應;而在插入護罩27與管座1的長度方向一端部的外周面之間,形成一從插入口29起愈往前就愈細的插入空間,以供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外端側插入。
具有如此構成的固定罩部3,在固定護罩構件15的長度方向一端與管座1的長度方向一端兩者一致的狀態下,再利用例如黏著劑等黏性物質,將固定罩部3固定在管座1的長度方向一端部的外周面。
可動罩體9的可動罩部11,系由環狀的塑料制可動護罩構件31,以及嵌附在此可動護罩構件31外周的環狀金屬制補強連接環33所構成。而在可動護罩構件31的外周面長度方向一端,一體形成向外側略為突出的環狀突出部35;而補強連接環33的長度方向一端系與環狀突出部35處于抵接的狀態,被緊密地嵌附在可動護罩構件31的外周面。在補強連接環33上設有卡合孔37,此卡合孔37系緊密地嵌入以一體成形的方式形成在可動罩部11或可動護罩構件31的外周面的卡合突出部39。因此,補強連接環33在長度方向與圓周方向都固定不變的狀態下,變成被嵌附在可動罩部11或可動護罩構件31上。而補強連接環33一體具有環狀內向突出部41,從可動罩部11或可動護罩構件31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向長度方向另一端側略為突出;而在長度方向另一端則系彎折形成的型態。而且除了從可動罩部11或從可動護罩構件31的長度方向另一端突出的部分之外,補強連接環33被緊密地嵌附在可動護罩構件31的整個外周面。
可動罩部11或可動護罩構件31,系在內徑與管座1的陽螺紋部5的外徑略相等的環狀體圓周方向的特定處,以從長度方向另一端一直到長度方向一方側,體積愈向外側愈大的型態,形成覆蓋罩43的方式所構成。覆蓋罩43的長度方向一端,在與固定罩部3的插入口29相對之處,設置覆蓋口45。覆蓋罩43的內面具有與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外端側的端面(外端面)、表面、以及兩側面相對應的形狀,并且以緊密地覆蓋住配置在管座1的陽螺紋部5的外周面上的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外端側。而在覆蓋罩43內面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則分別形成向內側略為突出的座部47、47。而此座部47的座面49,系與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外端側的背面相對的型態,以與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外端側呈略平行或是朝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的寬度方向擴張,并且從覆蓋罩43的覆蓋口45附近,逐漸減少突出量,最后,一直延伸到超過覆蓋罩43的長度方向中央的位置為止才消失。也就是說,座部47、47或座面49、49的內端彼此之間平行延伸,并且沿著管座1的陽螺紋部5的外周而形成。此外,在可動罩部11或可動護罩構件31的內面,與覆蓋罩43相對的位置,一體形成防止圓周方向偏移突條51,并以可滑動自如的型態嵌合在管座1的滑動引導槽7上。
可動罩體9的滑動用螺帽13系塑料制的環狀體,在內周面有螺合在管座1的陽螺紋部5的陰螺紋部53;在外周面則刻上向長度方向延伸的滾花55;另外在長度方向一端部的外周,則具有連結用環狀凹槽57。補強連接環33的內向突出部41以可相對自在旋轉的型態嵌入連結用環狀凹槽57;而滑動用螺帽13通過連結用環狀凹槽57與內向突出部41的卡合,以可自在旋轉的型態與可動罩部11相連接。
另外,固定護罩構件15的插入護罩27,亦與覆蓋罩43相同,在內面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分別形成向內側略為突出的座部。而此座部的座面系與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外端側的背面相對,以與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呈略平行,或是朝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的寬度方向擴張的型態構成。并且通過此種構成,可有效防止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向圓周方向偏移。另外,設于插入護罩27的座部,亦可具有設置于覆蓋罩43的座部47的位置上以及形狀上的特征。
圖5是顯示將可動罩部11的覆蓋罩43覆蓋于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時的說明圖,而圖6則系將可動罩部11的覆蓋罩43覆蓋于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時的狀態圖。
管座1系以其固定罩部3位于竿尖側,而整個管座1配置在釣竿的竿尾側的方式,構成釣竿的一部分。欲將釣竿用卷線筒59安裝在此種管座1時,首先,必須將釣竿用卷線筒59的一方側卷線筒腳部61從位于固定罩部3的插入護罩27內的插入口29插入,并且將釣竿用卷線筒59的一方側卷線筒腳部61以及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載放于管座1上。其次,旋轉滑動用螺帽13,使可動罩體9移動到釣竿用卷線筒59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側,再將可動罩部11的覆蓋罩43從覆蓋口45轉而覆蓋在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上。此時,可動罩部11通過使防止圓周方向偏移突條51以可滑動自如的型態嵌入管座1的滑動引導槽7內的方式,可呈直線移動而不會向圓周方向偏移。然后,當覆蓋罩43的前端來到釣竿用卷線筒59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的外端時,覆蓋罩43的座部47的座面49系位于套入遠離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的管座1的陽螺紋部5的寬度方向兩端部背面側的位置。因此,可將覆蓋罩43平順地覆蓋在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上。然后,再使可動罩體9更向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側移動,使覆蓋罩43深深地覆蓋住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如此一來,覆蓋罩43的前端側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受到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的外端或是外端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推壓,而外擴變形,同時,隨著覆蓋罩43的變形,座部47會略為升高,座面49則向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的寬度方向兩端部背面施壓。這么一來,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的外端側,除了靠管座1的陽螺紋部5支撐之外,亦受到座部47的座面49的支撐。另外,因為可動罩部11將管座1的陽螺紋部5與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兩者予以鎖緊,因此在可動罩部11與管座1之間的間隙消失,而且,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亦變成強固地固定在管座1上。如果使可動罩體9再繼續向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側移動,使覆蓋罩43更深入地覆蓋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的話,覆蓋罩43的頂端部受到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外端側表面的推壓而向外側膨脹變形,座部47的座面49對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的寬度方向兩端部背面更強力的施壓。于是,覆蓋罩43的座部47的座面49與內面的交界處,與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的寬度方向兩端部緊密地結合,因此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寬度方向的松動現象消失。透過這種方式,可將覆蓋罩43緊密地覆蓋在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63,而完成釣竿用卷線筒59的安裝。
權利要求
1.一種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包括一固定罩部,固定設置于釣竿,具有插入護罩;以及一可動罩部,與該固定罩部相向而配置于釣竿上,且可沿該釣竿移動,并具有覆蓋罩;其中,通過將釣竿用卷線筒的一方側卷線筒腳部插入該固定罩部的該插入護罩內,而且使該可動罩部沿著該釣竿移動,將該覆蓋罩蓋住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方式,使釣竿用卷線筒固定在該釣竿上,其特征在于在該覆蓋罩的內面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形成一對支撐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座部,該可動罩部的該覆蓋罩,在該一對座部的座面支撐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背面的狀態下,緊密地覆蓋在此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并將釣竿用卷線筒固定在該釣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該可動罩部是以被嵌合在釣竿外周的環狀體的型態所構成的;而該覆蓋罩是以使該可動罩部的一部分向外側膨脹增大的方式所構成的。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當釣竿用卷線筒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被施壓抵靠于該釣竿的外周面時,寬度方向兩端部的背面即從該釣竿的外周面分離,而且該一對座部的該座面的圓周方向位置,與被施壓抵靠于該釣竿外周面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背面的圓周方向位置大致一致。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當該覆蓋罩蓋住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時,該一對座部并不與被施壓抵靠在對該釣竿的外周面的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外端相抵接,而套入另一端側卷線筒腳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的背面側。
5.一種釣竿用可動罩體,具有覆蓋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的覆蓋罩,且該可動罩體系以可沿著釣竿移動的型態形成,并配置在釣竿上,其特征在于該覆蓋罩的內面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形成支撐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的一對座部,且該覆蓋罩是在該一對座部的座面支撐卷線筒腳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背面的狀態下,緊密地覆蓋在此卷線筒腳部而構成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其可確保釣竿用卷線筒具有優良的安裝穩定性。為實現前述目的,依本發明的釣竿用卷線筒的安裝構造,是在環狀體圓周方向的特定位置,從長度方向另一端朝長度方向一方側逐漸朝外側膨脹,而形成覆蓋罩43,并構成可動罩部11。并將覆蓋罩43的內面形成為與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外端側的端面、表面、以及兩側面相對應的形狀,且在覆蓋罩43內面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分別形成支撐釣竿用卷線筒的卷線筒腳部的座部47、47。
文檔編號A01K87/06GK1550132SQ200410038179
公開日2004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16日
發明者大村隆一 申請人:富士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