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稻套播油菜栽培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菜栽培技術,尤其是水稻田套播油菜的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油菜是我國的重要油菜作物,南方地區的主要食用油來源。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勞動人民形成了油菜移栽和直播栽培技術,在不同地區、不同生產方式中生產中發揮著應有的作用。移栽油菜由于需要育苗和移栽,勞動強度大,花工多,花時多;直播油菜由于作物收獲后進行,季節緊張,冬前溫光資源浪費嚴重,而且播種期間的氣候條件嚴重制約著播種質量,導致管理粗放,生長不平衡,產量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利用適宜的土壤墑情、地間濕潤和水稻自然遮陽的田間小氣候,提供一種水稻套播油菜栽培技術,有效減輕勞動強度,節省時間,提高工效,穩產、增效。
本發明包括以下實施步驟1、在水稻收割前5-7天套播油菜種子;2、套播后第5-7天用收割機收獲水稻;3、套播后第10-14天進行第一次施肥和除草劑除草;4、套播后第16-20天,全面開挖清理內外三溝;5、套播后第95-98天,進行第二次施肥并進行油菜蚜蟲防治;6、套播后第150-155天,選用紋霉凈防治油菜菌核病;7、套播后第215-220天收割油菜。
進一步,油菜種子按4.5-6kg/hm2進行套種。
更進一步,第一次施肥所用肥料為復合肥450kg/hm2、尿素225kg/hm2、硼肥15kg/hm2;第一次除草是用12.5%高效蓋草能600~750m l/hm2加10%高特克乳油600ml/hm2,兌水600~750kg/hm2,噴霧莖葉處理。
更進一步,第二次施肥用肥料為復合肥150kg/hm2、尿素300kg/hm2。
本發明所依據的理論是(1)比一般直播油菜提前播種5-7天,為早發快長爭取了5-7天時間;(2)水稻收割前5-7天,地表水、溫、氣、熱等條件有利于油菜早出苗、快發棵;(3)免耕土壤有利于維持團粒結構,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好,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長;(4)土層未被破壞,雜草出苗整齊,除草劑效果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利用適宜的水、肥、氣、熱條件,將油菜種子直播于水稻田里,稻-油套種共生,有效地緩解秋播勞力、季節、茬口等矛盾。具體地說,本發明的優點是(1)提早播種5-7天,爭取了秋播時間,緩解了勞力、季節矛盾;(2)促進了油菜早發快長,抗倒能力強,群個體協調性好,穩產高產性好;(3)雜草出苗整齊,除草劑效果好;(4)免耕栽培,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肥力。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2004-2005年,在溧陽市南渡鎮舊縣村對8.5hm2武香粳七號水稻套種秦優七號油菜進行試驗,在水稻收割前5天即10月17日,套播油菜種子5kg/hm2;套播后第5天即10月22日,用收割機收獲水稻;套播后第10天即10月27日,施入進口復合肥450kg/hm2、尿素225kg/hm2、硼肥15kg/hm2,同時,選用12.5%高效蓋草能600~750ml/hm2,加10%高特克乳油600ml/hm2,兌水600~750kg/hm2,進行雜草莖葉噴霧處理;套播后第16-20天即11月2日-6日,全面開挖清理內外三溝;套播后第95天即第二年的1月22日,施入進口復合肥150kg/hm2、尿素300kg/hm2,并選用快殺靈防治油菜蚜蟲;套播后第150天即第二年的3月16日,選用紋霉凈防治油菜菌核病;套播后第215天即第二年的5月22日收割,平均產量2524.5kg/hm2,增加效益771元/hm2。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稻套播油菜栽培技術,其特征是該栽培技術包括以下步驟(1)在水稻收割前5-7天套播油菜種子;(2)套播后第5-7天用收割機收獲水稻;(3)套播后第10-14天進行第一次施肥和用除草劑除草;(4)套播后第16-20天,全面開挖清理內外三溝;(5)套播后第95-98天,進行第二次施肥并進行油菜蚜蟲防治;(6)套播后第150-155天,選用紋霉凈防治油菜菌核病;(7)套播后第215-220天收割油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套播油菜栽培技術,其特征是油菜種子按4.5-6kg/hm2進行套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套播油菜栽培技術,其特征是第一次施肥所用肥料為復合肥450kg/hm2、尿素225kg/hm2、硼肥15kg/hm2;第一次除草是用12.5%高效蓋草能600~750ml/hm2加10%高特克乳油600ml/hm2,兌水600~750kg/hm2,噴霧莖葉處理。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套播油菜栽培技術,其特征是第二次施肥用肥料為復合肥150kg/hm2、尿素300kg/hm2。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稻套播油菜栽培技術,包括以下實施步驟1.在水稻收割前5-7天套播油菜種子;2.套播后第5-7天用收割機收獲水稻;3.套播后第10-14天進行第一次施肥和用除草劑除草;4.套播后第16-20天,全面開挖清理內外三溝;5.套播后第95-98天,進行第二次施肥并進行油菜蚜蟲防治;6.套播后第150-155天,選用紋霉凈防治油菜菌核病;7.套播后第215-220天收割油菜。本發明利用適宜的水、肥、氣、熱條件,將油菜種子直播于水稻田里,稻-油套種共生,有效地緩解秋播勞力、季節、茬口等矛盾。
文檔編號A01M1/20GK101015249SQ200610096049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06年9月12日
發明者蔣孝松, 李鳳琪, 狄秀華 申請人:蔣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