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丘陵山地果園節水栽培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丘陵山地果園節水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中國是一個丘陵多山的國家,丘陵山地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69%,山區人口占全國 人口的56%。南方地區山地資源更為豐富。目前在山地開發種植果樹的熱潮中,群眾獲得了 一定的經濟收益,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取得了一些山地開發的成功經驗,但必須看到,一 些地方山地綜合開發運作不規范,一哄而上,只顧開發,致使山地開發與保護脫節,造成了 嚴重的水土流失與土壤退化。我們在系統分析了南方山地果園開發現狀、規模及趨勢的基 礎上,發現目前山地果園開發中存在下列水土保持問題①開發速度快,建設基礎差,水 土流失嚴重。②缺乏科學規劃,重開發輕管理,問題較多。③水土保持措施不完善,土壤肥 力退化,果樹早衰等。這些因素嚴重制約了果樹生長和山地果園的可持續性;極易引起生態 環境問題。如何實現山地果園高產、穩產、優質,這是一個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丘陵山地果園節水栽培技術,以實現能對山地果園保 水保肥、提高果園的產量、改善果實品質,且操作技術簡便,功效持久。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在丘陵山地果園的每一個梯面內側挖有一條由水平溝和均勻分布在水平溝上的洞相 結合的梯田背溝,在梯田背溝內自然堆放農林廢棄物,將其堆積2 3年后,取出覆蓋于樹盤。所述水平溝的寬、深各為30 50cm。所述洞是長、寬、深各為60 IOOcmX 60 IOOcmX 60 IOOcm的方形洞,洞與洞 之間相距2000 3000cm。所述農林廢棄物的堆放高度應低于溝或洞的上平面10 15cm。所述農林廢棄物是秸竿、稻草、雜草、樹葉、樹葉、樹皮、果殼、鋸末、果渣。本發明的優點①保水這些溝或洞能有效保水,讓雨季的雨水有效保持。②保 土 防止雨水沖刷,減少水土流失。③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④增 強樹體抗旱能力、提高產量、改善品質。⑤成本低,操作簡單。經實驗本發明可明顯改善土 壤水分虧缺狀況,增強土壤肥力,改善葉片的光和性能,提高光合作用,能有效提高果實產 量和質量,與沒有采用節水栽培技術的對照果園相比水土流失可減少30. 7%,光合速率比對 照組高17. 3%,平均單果重比對照組高9. 1%,可增產10-15%。且能改善果實外觀和內質,果 實可溶性固形物可提高1. 2個百分點;使優質果率達擬%以上,而且由于優質果的價格每公 斤可高出0. 3元,可提高果農的收入;同時果農可減少灌溉次數和水分灌溉量,減少用工; 減少灌溉用水的抽提成本;降低果樹生產的總成本。
圖1是本發明的梯田背溝在丘陵山地果園布局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的梯田背溝平面示意圖3是實施例1梯田背溝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參照附圖
在丘陵山地果園的每一個梯面的內側1挖有一條梯田背溝2 ;梯田背溝由水平溝3和 均勻分布在水平溝上的洞4相結合。本實施例的水平溝其寬、深各40cm,在水平溝上每隔3000cm有一個長、寬、深各為 (80cmXSOcmX80cm)的方形洞4。在溝和洞中放入秸竿、稻草、雜草、樹葉等農林廢棄物,堆 放高度為溝中30cm,洞中70cm,自然堆放,無須壓緊,堆放2 3年當這些秸竿、稻草、雜草 等腐爛時,取出覆蓋于樹盤。經實驗本發明可明顯改善土壤水分虧缺狀況,增強土壤肥力,改善果樹葉片的光 和性能,提高光合作用,能有效提高果實產量和質量,與沒有采用節水栽培技術的對照果園 相比水土流失可減少30. 7%,光合速率比對照組高17. 3%,平均單果重比對照組高9. 1%,可 增產10-15%。且能改善果實外觀和內質,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可提高1.2個百分點;使優質 果率達92%以上,而且由于優質果的價格每公斤可高出0. 3元,可提高果農的收入;同時果 農可減少灌溉次數和水分灌溉量,減少用工;減少灌溉用水的抽提成本;降低果樹生產的 總成本。實施例2:
本實施例是在丘陵山地果園的每一個梯面內側挖有一條水平溝;水平溝的寬、深各 50cm,在水平溝上每隔2000cm挖一個長、寬、深各為(60cmX60cmX60cm)的方形洞,在溝和 洞中放入秸竿、稻草、雜草、樹葉等,堆放高度為溝中35cm,洞中50cm,自然堆放,無須壓緊, 堆放2 3年當這些秸竿、稻草、雜草等腐爛時,取出覆蓋于樹盤。
權利要求
1.一種丘陵山地果園節水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在丘陵山地果園的每一個梯面內側 挖有一條由水平溝和均勻分布在水平溝上的洞相結合的梯田背溝,在梯田背溝內自然堆放 農林廢棄物,將其堆積2 3年后,取出覆蓋于樹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丘陵山地果園節水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溝的寬、 深各為30 50cm,所述洞是長、寬、深各為60 IOOcmX60 IOOcmX60 IOOcm的方形 洞,洞與洞之間相距2000 3000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丘陵山地果園節水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農林廢棄物 的堆放高度應低于溝或洞的上平面10 15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丘陵山地果園節水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農林廢棄物 是秸竿、稻草、雜草、樹葉、樹葉、樹皮、果殼、鋸末、果渣。
全文摘要
一種丘陵山地果園節水栽培技術。是在丘陵山地果園的每一個梯面內側挖有一條由水平溝和均勻分布在水平溝上的洞相結合的梯田背溝,在梯田背溝內自然堆放農林廢棄物,將其堆積2~3年后,取出覆蓋于樹盤。本發明經實驗可明顯改善土壤水分虧缺狀況,增強土壤肥力,改善葉片的光和性能,提高光合作用,能有效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可降低果樹生產的總成本。
文檔編號A01B79/00GK102119593SQ20101058257
公開日2011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0日
發明者吳月嫦, 周利, 張規富, 易著虎, 朱小金, 羅麗, 謝深喜 申請人:謝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