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秸稈生物質與紙制水稻育秧盤相結合的新型育秧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秸稈生物質與紙制水稻育秧盤相結合的新型育秧盤技術領域[0001 ]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稻育秧盤,主要用于農業生產中水稻的育秧。
技術背景[0002]目前常規水稻育苗都是用塑料秧盤內置育苗營養土育苗,有很多弊端,如水稻育苗取土破壞農田耕地和農民取土難問題,塑料秧盤透氣性差而且產生白色污染問題,農民育苗勞動強度大,使用調酸劑、殺蟲劑、封閉除草劑等農藥,帶來了環境污染;而玉米秸稈屬于再生資源,現在都被大量焚燒帶來了新的環境污染。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秸稈生物質與紙制水稻育秧盤相結合的新型育秧盤,以解決現有的塑料秧盤透氣性差、不能降解,需添加育苗營養土的問題。[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紙制盤基內部有生物基質,紙制盤基上有縱、橫行排列的種窩,該紙制盤基的外部套有塑料包裝層;[0005]本實用新型種窩的深度是8mm。[0006]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新穎,利用玉米秸稈培育水稻秧苗技術,取代多年來生產上營養土育苗技術,解決了水稻育苗取土破壞農田耕地和農民取土難問題。秸稈在本田分解成易被水稻吸收的有機肥和腐殖質,增加土壤肥力,增強作物抗病能力。該技術是將秸稈生物基質填充在紙制的水稻育秧盤里,取締了土與塑料育秧盤,將其合二為一了,用秸稈生物基質代替了,又減少了白色污染的危害。根系發達,根須比土育秧多一倍,根粗、根壯,比土育苗根長5-7厘米。省工、省事,操作簡單。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紙制盤基1內部有生物基質2,紙制盤基上有縱、橫行排列的種窩4,該紙制盤基的外部套有塑料包裝層3 ;[0009]種窩的深度是8mm。[0010]本實用新型所用的生物基質采取中國發明專利申請《一種秸稈基質及其生產方法》、專利申請號20101(^84169. 6中的水稻育秧基質。
權利要求1.一種秸稈生物質與紙制水稻育秧盤相結合的新型育秧盤,其特征在于紙制盤基內部有生物基質,紙制盤基上有縱、橫行排列的種窩,該紙制盤基的外部套有塑料包裝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秸稈生物質與紙制水稻育秧盤相結合的新型育秧盤,其特征在于種窩的深度是8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秸稈生物質與紙制水稻育秧盤相結合的新型育秧盤,屬于水稻育秧盤。紙制盤基內部有生物基質,紙制盤基上有縱、橫行排列的種窩,該紙制盤基的外部套有塑料包裝層;種窩的深度是8mm。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新穎,利用玉米秸稈培育水稻秧苗技術,取代多年來生產上營養土育苗技術,解決了水稻育苗取土破壞農田耕地和農民取土難問題。秸稈在本田分解成易被水稻吸收的有機肥和腐殖質,增加土壤肥力,增強作物抗病能力。將秸稈生物基質填充在紙制的水稻育秧盤里,取締了土與塑料育秧盤,用秸稈生物基代替了,又減少了白色污染的危害。根系發達,根粗、根壯,省工、省事,操作簡單。
文檔編號A01G9/10GK202310719SQ201120516488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3日
發明者孟慶昱, 矯麗榮 申請人:孟慶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