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降低高檔牛肉生產成本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降低高檔牛肉生產成本的方法,具體是涉及一種通過改變飼料組成降低高檔牛肉肉質改善期和修飾期的生產成本,而不影響牛肉的品質和等級,屬于畜牧學中的飼料營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牛肉含有較的高蛋白(15-25% )和較低的脂肪(10-20% ),特別是富含公認的具有抗癌作用的共軛亞油酸(CLA),高檔牛肉雖然含有較高的脂肪,但脂肪主要以不飽和脂肪為主,CLA含量更高,加上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是許多發達國家的主要肉類消費品,其價格遠高于豬肉和禽肉等。在我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消費量一直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已從年人均消費量不足I千克上升到6千克左右,其中高檔牛肉的消費量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高檔牛肉生產對技術要求高,飼養周期長,生產成本高,因此,國內產量一直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最近幾年多次查獲國外高檔牛肉走私進入國內的案件就是生動表現。高檔牛肉在以美歐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和以日韓中為代表的東方國家的分級標準存在的顯著差異,美歐等國家通常將屠宰牛的年齡和牛肉的嫩度作為高檔牛肉的主要標準,對肌內脂肪的含量要求較低,只要求適量脂肪即可,而以日本和牛牛肉特別是神戶牛肉為代表的高檔牛肉則要求含有豐富的肌內脂肪,俗稱為大理石花紋或雪花肉,這些牛肉的售價通常高達每千克1000-2000元。目前在我國高檔牛肉的分級標準基本采用日本的分級標準,現有的高檔牛肉生產技術則沿用了日本和牛的飼養技術。日本和牛的飼養技術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從犢牛出生到屠宰的完善技術體系,其在肉質改善和修飾期的飼料調制的核心技術要求是必須使用大麥替代玉米,使用稻草替代苜蓿等優質粗飼料,使用優質豆餅(柏)作為蛋白質飼料,嚴格限制飼料中糟渣類飼料和青綠飼料的使用。由于稻草、大麥和豆柏的市場價格高,加上在高檔肉牛育肥中精料補充料的使用量大(每天在 10千克以上),使這種生產方法的飼養成本大幅高于常規育肥。那么在肉質改善和修飾期是否必須使用這些原料,是否可以用一些常見的廉價飼料原料替代原有的飼料原料,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達到同樣的育肥效果,目前國內外尚未見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以上問題,以降低高檔肉牛肉質改善期和修飾期的生產成本、保證牛肉品質和等級不下降和維護肉牛健康為目標,提供一種新的飼料調制方法,作為降低高檔牛肉生產成本的關鍵技術。與原有飼養技術相比,采用本方法可以有效拓展高檔肉牛肉質改善期和修飾期的飼料來源,降低生產成本10%以上,同時牛肉品質和等級不降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降低高檔牛肉生產成本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高檔肉牛肉質改善期和修飾期(育肥期結束前6-8個月),其精飼料的組分及重量百分比為玉米23-29. 5%、大麥45-52. 5%、麩皮0-11 %、豆餅柏0-10%、棉籽餅柏0-10%、果渣5%、玉米酒精糟5 %、磷酸氫鈣0.3%、碳酸氫鈉O. 5 %、石粉O. 5 %、食鹽O. 2 %、預混料I % ;粗飼料采用干玉米秸或干小麥秸;其中果渣中類胡蘿卜素含量不高于大麥;棉餅柏和玉米酒精糟的類胡蘿卜素含量均不高于豆餅柏。高檔牛肉生產周期長,精飼料需求量大,生產成本高,對飼養管理的技術要求高,以上因素決定了高檔牛肉的售價很高。通常肉牛養殖的飼料成本要占到養殖成本的 60-70%,而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高檔肉牛育肥中則要占到80%以上。因此,如何降低高檔牛肉生產的飼養成本,對于提高高檔肉牛養殖的經濟效益非常重要。豆餅柏是畜禽養殖業最主要、最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飼料,在高檔肉牛育肥中一直要求推薦使用豆餅柏。但由于我國豆餅柏產量不足,需大量進口,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在高檔肉牛育肥的肉質改善期和修飾期一直使用大麥,但大麥在我國的種植面積較小,購買相對困難,價格也居高不下。棉籽餅 (柏)作為棉花種植的副產物,在我國產量較大,價格每噸比豆柏低1000元左右。但由于其含有游離棉酚等營養限制物質,在高檔肉牛后期育肥中一直禁止使用。果渣是各種果汁生產企業的副產物,原來都作為廢棄物丟棄,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嚴重污染環境。玉米的價格低于大麥,但由于含有較多的葉黃素,在高檔肉牛育肥的后期也嚴格限制使用。在日本, 由于本地飼料資源缺乏,在和牛育肥中一直使用稻草,且稻草基本上是從中國進口,我國在引進其高檔肉牛育肥技術中一直照搬了其技術方案。但在我國很多地區不種植水稻,需要從外地購入,不僅運輸成本高,而且稻草的價格也居高不下。如果能用棉籽餅(柏)替代豆餅(柏),用果渣和玉米替代部分大麥,將能顯著降低高檔肉牛育肥的飼料成本。為解決上述問題,關鍵是如何確保在使用上述原料的同時能確保不降低肉牛的增重和牛肉品質。現有飼養技術使用大麥和稻草主要是為了改善牛肉脂肪和色澤,而在日本, 由于大麥的價格與玉米類似甚至還低,因此才廣泛使用大麥,使用稻草也是同樣的原因。國內由于以前沒有類似的技術,全部從日本引進,因此是完全照搬。本發明通過實驗表明,只要控制日糧中的葉黃素等類胡蘿卜素的含量在一定的范圍內,在飼料中使用一定量的玉米不影響牛肉脂肪色澤。而果渣作為一種新的飼料資源,在日本產量形不成規模,因此,一直沒有使用,而通過我們的研究表明其完全可以適當添加,只要保證營養成分平衡,不影響增重。本發明通過整粒棉籽飼喂實驗表明,即使較高濃度的棉酚對肉牛增重和牛肉品質都沒有顯著影響,而棉籽餅柏的棉酚含量遠低于整粒棉籽,因此,可以用于高檔肉牛育肥。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綜合分析,確定了本技術方案,并在生產中進行了實際檢驗。本技術方案非常簡單實用,主要方法是在高檔肉牛育肥的肉質改善期和修飾期用當地的干玉米秸桿、小麥秸桿等廉價易得的粗飼料替代稻草,這些粗飼料應為處于成熟后期的秸桿飼料,使用前最好經陽光曝曬徹底干燥后粉碎,有條件的最好在飼喂前進行揉搓處理。用玉米和果渣替代替代部分大麥,如果有條件的地區盡量使用白玉米,果渣要求不能富含胡蘿卜素、葉黃素等類胡蘿卜素,其含量應不高于大麥。用棉籽餅柏、玉米酒糟等低價蛋白質飼料替代 50% -100%的豆餅柏,所選用蛋白飼料的類胡蘿卜素含量應不高于豆餅柏。采用本方案的日糧配方不需固定,根據增重需要和肉牛飼養標準確定即可。本發明的優點是簡單、實用,可大大拓寬高檔肉牛育肥肉質改善期和修飾期的飼料原料來源,顯著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不影響肉牛的育肥和牛肉品質。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思路與目前使用的育肥技術相比,可以降低生產成本10%以上,同時對肉牛的生產性能和牛肉品質都沒有不良影響。在高檔牛肉生產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在一個肉牛養殖場中選擇20月齡、體重450千克左右的魯西黃牛和日本和牛的雜交一代閹牛24頭。隨機分為2組,每組12頭,一組采用原有飼喂技術配制日糧,一組采用本發明技術配制日糧(見表I)。日糧于每天上午6點和下午4點飼喂兩次,飼喂時先精后粗,精料按體重的I. 5%定量飼喂,實際喂量根據粗飼料采食量進行調整。粗料自由采食,每頭牛每天應控制在體重的O. 5-1 %。散養,喂后飲水。飼喂180天,然后屠宰。結果表明采用本發明技術配制的日糧與原有日糧相比,采食和增重都沒有顯著差異,對牛肉的嫩度、肉牛生產性能、牛肉營養成分和其它質量指標也沒有不良影響(見表2)。表I精料日糧配方
權利要求
1.一種降低高檔牛肉生產成本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高檔肉牛肉質改善期和修飾期, 其精飼料的組分及重量百分比為玉米23-29. 5%、大麥45-52. 5%、麩皮0_11 %、豆餅柏 0-10%、棉籽餅柏0-10%、果渣5%、玉米酒精糟5%、磷酸氫鈣O. 3%、碳酸氫鈉O. 5%、石粉0.5%、食鹽0.2%、預混料1% ;粗飼料采用干玉米秸或干小麥秸;其中果渣中類胡蘿卜素含量不高于大麥;棉籽餅柏和玉米酒精糟的類胡蘿卜素含量均不高于豆餅柏。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降低高檔牛肉生產成本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干玉米秸或干小麥秸為處于成熟后期的秸桿,使用前經陽光曝曬徹底干燥后粉碎;所述玉米為白玉米。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降低高檔牛肉生產成本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干玉米秸或干小麥秸使用前要經過揉搓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降低高檔牛肉生產成本的方法,屬于畜牧學中的飼料營養技術領域。本發明在高檔肉牛肉質改善期和修飾期,精飼料采用玉米、果渣、棉籽餅粕和玉米酒精糟來代替部分的大麥和豆餅粕,粗飼料采用干玉米秸或干小麥秸完全替代稻草,可以有效拓展高檔肉牛肉質改善期和修飾期的飼料來源,降低生產成本10%以上。且對肉牛的增重、料肉比、牛肉色澤、牛肉營養成分、肌內脂肪含量、不飽和脂肪酸種類和含量、牛肉嫩度、大理石花紋等級等都沒有顯著影響。由于可顯著節約飼料成本,可充分利用當地飼料資源,在高檔牛肉育肥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A23K1/06GK102599365SQ20121006052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9日
發明者萬發春, 劉曉牧, 劉桂芬, 宋恩亮, 成海建, 曹兵海, 朱榮生, 荊元強, 譚秀文, 趙新華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