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屬于水稻栽培技術。本發明選擇超高產雜交稻優良品種,通過浸種催芽、播種育秧、耕田處理、拋栽秧苗、施用肥料、田間管理等六個步驟完成的。該方法簡單易管理,大幅提高水稻的畝產量,能達到比常規水稻常規種植產量高三分之一左右。
【專利說明】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具體是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我國在超級雜交稻上取得的重大進展,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畝產量,為充分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實現用3畝地產出現有4畝地的糧食的超高產,即實現畝產量提高三分之一以上,但光有好的稻種還不行,還必需有適宜的栽種技術配套使用才能實現。
【發明內容】
:
[0003]本發明提供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
[0004]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是通過浸種催芽、播種育秧、耕田處理、拋栽秧苗、施用肥料、田間管理等六個步驟完成的。
[0005]1、浸種催芽
[0006](I)浸種消毒。雜交稻種子先用清水預浸12小時后,再用800倍強氯精溶液浸種12小時,然后洗凈催芽。
[0007](2)催芽:高溫(36-380C )破胸,恒溫(30-32。。)催芽,低溫(25-28。。)煉芽,達到根壯芽短播種。
[0008]2、播種育秧
[0009](I)播種時間:2月25-28日;
[0010](2)播種要求:采用塑軟盤+壯秧劑漿播旱管覆蓋農膜防寒育秧方法。每畝大田用種1.5公斤,每畝用353孔塑盤55-58塊,每塊播種子25克。秧田基肥,每畝施復合肥20公斤,播種時每畝用水稻壯秧劑I公斤,其中盤底下先施0.5公斤,塑盤面0.5公斤。每塑盤穴孔播1-2粒種子,播種時做到每畦定量順時針、逆時針反復各播二次,同時壓種入泥,
覆蓋農膜育秧。
[0011](3)育秧要求:看秧苗生長情況確定,一般育秧1-2次,第一次施肥,秧苗達1.5-2葉期淋腐熟糞水;第二次秧苗達2.5-3葉期用腐熟糞水加少量尿素或復合肥淋施,4葉期要求育出矮壯帶蘗秧苗80%以上,秧齡18-20天。
[0012]3、耕田處理:免耕田處理或常耕田處理
[0013](I)免耕田處理:①噴施除草劑。選晴天畝用飛達紅240克兌清水50公斤,使用噴霧器均勻噴田面,除草滅樁。②稻田開溝。為確保及時排灌,每塊田都要開好環田溝及分廂溝,大中田塊依排水流向,間隔4-5米開一條排水溝,溝寬30cm、深15cm,大田塊要開通十字溝或井字溝,溝中泥土整碎鋪平于田面,要求排灌溝和十字溝拉直統一。③灌水浸泡田。拋秧前10天左右,灌水淹沒稻樁4-5天軟化土壤,待水層回落為淺水后施足基肥,第二天拋秩。
[0014](2)常耕田處理:①犁耙。第一次犁耙慪田15天后,進行第二次耙田,施足基肥后耙平,第二天拋秧。②開溝。拋秧前每塊田都要開通環田溝及分廂溝,大中田塊依排水流向,間隔4-5米開一條排水溝,溝寬30cm,深15cm,大塊田要開通十字溝或井字溝,溝中泥土鋪平于田面,曬田時加深排灌溝,要求示范區內排灌溝及十字溝拉直統一。
[0015]4、拋栽秧苗
[0016](I)拋栽時間要求。當秧苗達3.5-4.5葉時,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 °C以上時,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拋秧,實行無水層拋秧,盡量使帶軟泥粘貼田面,實現拋后3-4天全部立苗。
[0017](2)拋栽密度方法。拋秧前,首先在每廂田的邊緣行,拉線擺放第一行秧苗,規格為每25cm擺放一蔸,以后在廂中間進行拋秧,第二行要求拋成品字型,每蔸距離16cm。雜交稻畝拋栽1.7萬蔸,每畝拋基本苗5萬左右,平均每平方米拋24-25蔸; [0018]5、施用肥料
[0019]施肥總量為:雜交稻純N 18公斤/畝,Ρ2057.2公斤/畝,K2O 21.6公斤/畝(N、Ρ、κ比例為I: 0.4: 1.2);按前期施純N占60%、中期占30%、后期占10%,Ν、Ρ、Κ按比例搭配施用。
[0020](I)前期施肥:①基肥:雜交稻含17% N的碳銨30公斤、含17% P2O 5的過磷酸鈣30公斤、含60% K2O的氯化鉀4.0公斤,農家腐熟糞灰肥150公斤(折畝施Ν5.1公斤、Ρ2055.1公斤、K2O 2.40公斤)。拋秧前用殺螺劑噴灑大田I次。②第一次追肥:拋后5-6天施用,雜交稻每畝施尿素7.0公斤、氯化鉀6.0公斤(折畝施純N 3.22公斤、K2O 3.6公斤);結合使用拋秧專用除草劑,然后自然落干水。③第二次追肥:拋后10-12天施用,雜交稻每畝施尿素7.5公斤、氯化鉀9公斤(折畝施純N 3.45公斤、K2O 5.4公斤)。結合使用井崗霉素粉劑和撲虱靈預防病蟲害。
[0021](2)中期施肥:中期露曬田后,禾苗由濃綠色轉為淡綠色,幼穗分化前7天(拋秧后30-35天),雜交稻每畝施尿素7.0公斤、復合肥10公斤、氯化鉀10公斤(折畝施純N4.72公斤、P2O5L 5公斤、K2O 7.5公斤);要求無水層施用,使肥料緩慢分解,防止禾苗暴吃暴長,確保中期禾苗生長養分供給,促進分蘗苗成穗,增加有效穗,從而促進穗大粒多,達到高產效果。
[0022](3)后期施肥:在幼穗分蘗第6-7期,雜交稻每畝施尿素3.5公斤、氯化鉀3公斤(折畝施純N 1.61公斤、K2O 1.8公斤)。確保后期不缺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達到高產豐收。
[0023]6、田間管理
[0024](I)水分管理。無水層拋秧立苗,淺水促分蘗,露田夠苗,夠苗曬田,曬至田中間不陷腳為宜。枝粳分化期及減數分裂期不斷水,淺水抽穗揚花,濕潤養穗,干濕交替到黃熟。
[0025](2)病蟲害防治。以防為主,防控結合,及時噴藥,綜合防治病、蟲、鼠、草、螺害,特別注意生育期間的稻縱卷葉螟、三化螟、稻飛虱和紋枯病、稻瘟病、細菌性條斑病等三蟲三病的防治,重點抓好第二次追肥后防治紋枯病一次,大胎裂肚期全面防治病蟲害一次。
[0026](3)生育后期管理。一是預防后期大風大雨天氣造成倒伏;二是發現禾苗貪青現象,可用草木灰+石灰配成黑白灰控制。
[002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達到用3畝地產出現有4畝地的糧食,大幅提高雜交稻的單產和總產,提高農民種糧的經濟效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是通過浸種催芽、播種育秧、耕田處理、拋栽秧苗、施用肥料、田間管理等六個步驟完成的。
[0029]1、浸種催芽
[0030](I)浸種消毒。雜交稻種子先用清水預浸12小時、優質稻24小時后,再用800倍強氯精溶液浸種12小時,然后洗凈催芽。
[0031](2)催芽:高溫(36-380C )破胸,恒溫(30-32。。)催芽,低溫(25-28。。)煉芽,達到根壯芽短播種。
[0032]2、播種育秧
[0033](I)播種時間:2月25-28日;
[0034](2)播種要求:采用塑軟盤+壯秧劑漿播旱管覆蓋農膜防寒育秧方法。每畝大田用種1.5公斤,每畝用353孔塑盤55-58塊,每塊播種子25克。秧田基肥,每畝施復合肥20公斤,播種時每畝用水稻壯秧劑I公斤,其中盤底下先施0.5公斤,塑盤面0.5公斤。每塑盤穴孔播1-2粒種子,播種時做到每畦定量順時針、逆時針反復各播二次,同時壓種入泥,
覆蓋農膜育秧。
[0035](3)育秧要求:看秧苗生長情況確定,一般育秧1-2次,第一次施肥,秧苗達1.5-2葉期淋腐熟糞水;第二次秧苗達2.5-3葉期用腐熟糞水加少量尿素或復合肥淋施,4葉期要求育出矮壯帶蘗秧苗80%以上,秧齡18-20天。
[0036]3、耕田處理:免耕田處理或常耕田處理
[0037](I)免耕田處理:①噴施除草劑。選晴天畝用飛達紅240克兌清水50公斤,使用噴霧器均勻噴田面,除草滅樁。②稻田開溝。為確保及時排灌,每塊田都要開好環田溝及分廂溝,大中田塊依排水流向,間隔4-5米開一條排水溝,溝寬30cm、深15cm,大田塊要開通十字溝或井字溝,溝中泥土整碎鋪平于田面,要求排灌溝和十字溝拉直統一。③灌水浸泡田。拋秧前10天左右,灌水淹沒稻樁4-5天軟化土壤,待水層回落為淺水后施足基肥,第二天拋秩。
[0038](2)常耕田處理:①犁耙。第一次犁耙慪田15天后,進行第二次耙田,施足基肥后耙平,第二天拋秧。②開溝。拋秧前每塊田都要開通環田溝及分廂溝,大中田塊依排水流向,間隔4-5米開一條排水溝,溝寬30cm,深15cm,大塊田要開通十字溝或井字溝,溝中泥土鋪平于田面,曬田時加深排灌溝,要求示范區內排灌溝及十字溝拉直統一。
[0039]4、拋栽秧苗
[0040](I)拋栽時間要求。當秧苗達3.5-4.5葉時,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 V以上時,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拋秧,實行無水層拋秧,盡量使帶軟泥粘貼田面,實現拋后3-4天全部立苗。
[0041](2)拋栽密度方法。拋秧前,首先在每廂田的邊緣行,拉線擺放第一行秧苗,規格為每25cm擺放一蔸,以后在廂中間進行拋秧,第二行要求拋成品字型,每蔸距離16cm。雜交稻畝拋栽1.7萬蔸,每畝拋基本苗5萬左右,平均每平方米拋24-25蔸;
[0042]5、施用肥料
[0043]施肥總量為:雜交稻純N 18公斤/畝,Ρ2057.2公斤/畝,K2O 21.6公斤/畝(N、Ρ、κ比例為I: 0.4: 1.2);按前期施純N占60%、中期占30%、后期占10%,Ν、Ρ、Κ按比
例搭配施用。
[0044](I)前期施肥:①基肥:雜交稻含17%Ν的碳銨30公斤、含17%Ρ205的過磷酸鈣30公斤、含60% K2O的氯化鉀4.0公斤,農家腐熟糞灰肥150公斤(折畝施Ν5.1公斤、Ρ2055.1公斤、K2O 2.40公斤)。拋秧前用殺螺劑噴灑大田I次。②第一次追肥:拋后5-6天施用,雜交稻每畝施尿素7.0公斤、氯化鉀6.0公斤(折畝施純N 3.22公斤、K2O 3.6公斤);結合使用拋秧專用除草劑,然后自然落干水。③第二次追肥:拋后10-12天施用,雜交稻每畝施尿素7.5公斤、氯化鉀9公斤(折畝施純N 3.45公斤、K2O 5.4公斤)。結合使用井崗霉素粉劑和撲虱靈預防病蟲害。
[0045](2)中期施肥:中期露曬田后,禾苗由濃綠色轉為淡綠色,幼穗分化前7天(拋秧后30-35天),雜交稻每畝施尿素7.0公斤、復合肥10公斤、氯化鉀10公斤(折畝施純N4.72公斤、P2O5L 5公斤、K2O 7.5公斤);要求無水層施用,使肥料緩慢分解,防止禾苗暴吃暴長,確保中期禾苗生長養分供給,促進分蘗苗成穗,增加有效穗,從而促進穗大粒多,達到高產效果。
[0046](3)后期施肥:在幼穗分蘗第6-7期,雜交稻每畝施尿素3.5公斤、氯化鉀3公斤(折畝施純N 1.61公斤、K2O 1.8公斤)。確保后期不缺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達到高產豐收。
[0047]6、田間管理
[0048](I)水分管理。無水層拋秧立苗,淺水促分蘗,露田夠苗,夠苗曬田,曬至田中間不陷腳為宜。枝粳分化期及減數分裂期不斷水,淺水抽穗揚花,濕潤養穗,干濕交替到黃熟。
[0049](2)病蟲害防治。以防為主,防控結合,及時噴藥,綜合防治病、蟲、鼠、草、螺害,特別注意生育期間的稻縱卷葉·螟、三化螟、稻飛虱和紋枯病、稻瘟病、細菌性條斑病等三蟲三病的防治,重點抓好第二次追肥后防治紋枯病一次,大胎裂肚期全面防治病蟲害一次。
[0050](3)生育后期管理。一是預防后期大風大雨天氣造成倒伏;二是發現禾苗貪青現象,可用草木灰+石灰配成黑白灰控制。
【權利要求】
1.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是通過浸種催芽、播種育秧、耕田處理、拋栽秧苗、施用肥料、田間管理等六個步驟完成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其特征所述的浸種催芽過程是: (1)浸種消毒。雜交稻種子先用清水預浸12小時后,再用800倍強氯精溶液浸種12小時,然后洗凈催芽。 (2)催芽:高溫(36-380C)破胸,恒溫(30-320C )催芽,低溫(25-28°C )煉芽,達到根壯芽短播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其特征所述的播種育秧過程是: (1)播種時間:①雜交稻2月25-28日; (2)播種要求:采用塑軟盤+壯秧劑漿播旱管覆蓋農膜防寒育秧方法。每畝大田用種.1.5公斤,每畝用353孔塑盤55-58塊,每塊播種子25克。秧田基肥,每畝施復合肥20公斤,播種時每畝用水稻壯秧劑I公斤,其中盤底下先施0.5公斤,塑盤面0.5公斤。每塑盤穴孔播1-2粒種子,播種時做到每畦定量順時針、逆時針反復各播二次,同時壓種入泥,覆蓋農膜育秧。 (3)育秧要求:看秧苗生長情況確定,一般育秧1-2次,第一次施肥,秧苗達1.5-2葉期淋腐熟糞水;第二次秧苗達2.5-3葉期用腐熟糞水加少量尿素或復合肥淋施,4葉期要求育出矮壯帶蘗秧苗80%以上,秧齡18-20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其特征所述的耕田處理過程是指免耕田處理過程: (1)噴施除草劑。選晴天畝用飛達紅240克兌清水50公斤,使用噴霧器均勻噴田面,除草滅樁。 (2)稻田開溝。為確保及時排灌,每塊田都要開好環田溝及分廂溝,大中田塊依排水流向,間隔4-5米開一條排水溝,溝寬30cm、深15cm,大田塊要開通十字溝或井字溝,溝中泥土整碎鋪平于田面,要求排灌溝和十字溝拉直統一。 (3)灌水浸泡田。拋秧前10天左右,灌水淹沒稻樁4-5天軟化土壤,待水層回落為淺水后施足基肥,第二天拋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其特征所述的耕田處理過程是指常耕田處理過程: (1)犁耙。第一次犁耙慪田15天后,進行第二次耙田,施足基肥后耙平,第二天拋秧。 (2)開溝。拋秧前每塊田都要開通環田溝及分廂溝,大中田塊依排水流向,間隔4-5米開一條排水溝,溝寬30cm,深15cm,大塊田要開通十字溝或井字溝,溝中泥土鋪平于田面,曬田時加深排灌溝,要求示范區內排灌溝及十字溝拉直統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其特征所述的拋栽秧苗過程是: (1)拋栽時間要求。當秧苗達3.5-4.5葉時,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C以上時,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拋秧,實行無水層拋秧,盡量使帶軟泥粘貼田面,實現拋后3-4天全部立苗。 (2)拋栽密度方法。拋秧前,首先在每廂田的邊緣行,拉線擺放第一行秧苗,規格為每25cm擺放一蔸,以后在廂中間進行拋秧,第二行要求拋成品字型,每蔸距離16cm。雜交稻畝拋栽1.7萬蔸,每畝拋基本苗5萬左右,平均每平方米拋24-25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其特征所述的施用肥料過程是:施肥總量為:雜交稻純N 18公斤/畝,P2O 57.2公斤/畝,K2O 21.6公斤/畝(N、P、K比例為I: 0.4: 1.2);按前期施純N占60%、中期占30%、后期占10%,N、P、K按比例搭配施用。 (1)前期施肥:①基肥:雜交稻含17%N的碳銨30公斤、含17% P2O5的過磷酸鈣30公斤、含60% K2O的氯化鉀4.0公斤,農家腐熟糞灰肥150公斤(折畝施N5.1公斤、P2O5 5.1公斤、K2O 2.40公斤)。拋秧前用殺螺劑噴灑大田I次。②第一次追肥:拋后5-6天施用,雜交稻每畝施尿素7.0公斤、氯化鉀6.0公斤(折畝施純N 3.22公斤、K2O 3.6公斤);結合使用拋秧專用除草劑,然后自然落干水。③第二次追肥:拋后10-12天施用,雜交稻每畝施尿素7.5公斤、氯化鉀9公斤(折畝施純N 3.45公斤、K2O 5.4公斤)。結合使用井崗霉素粉劑和撲虱靈預防病蟲害。 (2)中期施肥:中期露曬田后,禾苗由濃綠色轉為淡綠色,幼穗分化前7天(拋秧后30-35天),雜交稻每畝施尿素7.0公斤、復合肥10公斤、氯化鉀10公斤(折畝施純N 4.72公斤、P2O5 1.5公斤、K2O 7.5公斤);要求無水層施用,使肥料緩慢分解,防止禾苗暴吃暴長,確保中期禾苗生長養分供給,促進分蘗苗成穗,增加有效穗,從而促進穗大粒多,達到高產效果。 (3)后期施肥:在幼穗分蘗第6-7期,雜交稻每畝施尿素3.5公斤、氯化鉀3公斤(折畝施純N 1.61公斤、K2O 1.8公斤)。確保后期不缺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達到高產豐收。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產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方法,其特征所述的田間管理過程是: (1)水分管理。無水層拋秧立苗,淺水促分蘗,露田夠苗,夠苗曬田,曬至田中間不陷腳為宜。枝粳分化期及減數分裂期不斷水,淺水抽穗揚花,濕潤養穗,干濕交替到黃熟。 (2)病蟲害防治。以防為主,防控結合,及時噴藥,綜合防治病、蟲、鼠、草、螺害,特別注意生育期間的稻縱卷葉螟、三化螟、稻飛虱和紋枯病、稻瘟病、細菌性條斑病等三蟲三病的防治,重點抓好第二次追肥后防治紋枯病一次,大胎裂肚期全面防治病蟲害一次。 (3)生育后期管理。一是預防后期大風大雨天氣造成倒伏;二是發現禾苗貪青現象,可用草木灰+石灰配成黑白灰控制。
【文檔編號】A01G16/00GK103704081SQ201210369720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容林熙 申請人:玉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