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的農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農藥組合物,是以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為有效成分,用于防治農作物鱗翅目類害蟲。
背景技術:
農業害蟲的抗性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一直是農業科技工作者關注的重點課題。隨著害蟲化學防治的一年又一年的延續、農藥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學使用農藥,害蟲抗性日益嚴重,產生抗性的害蟲種類不斷增多。特別是對農業生產為害嚴重的鱗翅目類害蟲,抗性程度較高,抗性發展速度相對較快。同時,高強度的使用農藥,導致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環境污染和農民用藥成本增加等,不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因此,研究開發高效、低毒、環保的殺蟲劑農藥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丁蟲腈,化學名稱3_氰基_5_甲代烯丙基氨基-1-(2,6- 二氯_4_ 二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亞磺酰基吡唑,英文名稱=Hufiproledv^S =C16HltlCl2F6N4OS,是吡唑類廣譜性殺蟲劑,對害蟲以胃毒主為,兼有觸殺和一定的內吸作用,其殺蟲機制在于抑制昆蟲 r-氨基丁酸為遞質的神經傳導系統,對雙翅目、鱗目幼蟲、蠅類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蟲有較高活性,對作物安全。
有機磷類殺蟲劑農藥品種多、藥效高,用途廣,易分解,在人、畜體內一般不積累, 在農藥中是極為重要的一類化合物。但有不少品種對人、畜的急性毒性很強,在使用時特別要注意安全,近年來,高效低毒的品種發展很快,逐步取代了一些高毒品種,使有機磷農藥的使用更安全有效。
不同農藥品種的混配,是防治農業抗性害蟲的常見方法。通過農藥配方篩選,篩選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實際防治效果,減少用藥量,降低成本,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 延長藥劑的使用壽命,是害蟲綜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發明人在大量室內生物測定和大田藥效試驗的基礎上,發現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混配對鱗翅目類害蟲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經進一步研究完成了本發明。
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的混配防治鱗翅目類害蟲目前尚無報道與應用。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效、低毒且持效期長,可有效防治農作物鱗翅目類害蟲,有利于害蟲綜合治理的含有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的農藥組合物。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的農藥組合物,包括常用助劑、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份數比為1:40 - 10:1,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重量總和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為2-80%。
所述的有機磷類殺蟲劑是毒死蜱、丙溴磷、三唑磷、馬拉硫磷、喹硫磷、敵百蟲等中的一種。
所述的農藥組合物可按照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方法,配制成水乳劑、微乳劑、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劑等適合農業使用的應用劑型。
所述的農藥組合物還含有配制農藥制劑所需的常用助劑,常用助劑是溶劑、乳化劑、潤濕劑、穩定劑、分散劑、增稠劑、PH調節劑、消泡劑、防凍劑、填料劑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均為已知物質,是農藥制劑中常用的各種助劑,根據不同情況可以有所變化,并無特別限定。
所述的農藥組合物,用于防治農作物鱗翅目類害蟲。
本發明提供的農藥組合物,通常采用噴霧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據需要采用農業上應用的其他使用技術。
本發明提供的農藥組合物有如下有益效果。
I、本發明提供的農藥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圍內表現出明顯的增效作用,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單劑有了明顯提高,降低了農藥的使用劑量,減少了農藥對環境的影響,降低了用藥成本。
2、本發明提供的農藥組合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機制各不相同,組合物的應用能延緩或克服病害抗藥性的產生,延長藥劑的使用壽命,有利于害蟲的綜合治理。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簡潔明了,本發明用以下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絕非僅限于這些實施例。以下所述僅為本發明較好的實施例,僅僅用于描述本發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實施例中所述的含量均為重量百分比。
制備方法實施例I :30% 丁蟲腈·丙溴磷水乳劑。
丁蟲腈3%,丙溴磷27%,N-甲基吡咯烷酮(溶劑)10%,萘(滲透劑)2%,十二烷基苯磺酸鈣(乳化劑6%,農乳600#磷酸酯(乳化劑)5%,有機硅 (消泡劑)3%,黃原膠(穩定劑)0. 5%,水補足至100%。將丁蟲腈、丙溴磷、N-甲基吡咯烷酮(溶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乳化劑)、農乳600#磷酸酯按比例方法均勻混合,溶解制得油相;在高速攪拌下,將其余物料加入,最后加水充分混合,制得30% 丁蟲腈·丙溴磷水乳劑。
制備方法實施例2 20% 丁蟲腈·三唑磷微乳劑。
丁蟲腈2%,三唑磷18%,602 (乳化劑)8%,NP-10 (乳化劑)5%,環乙酮5%,二甲苯5%,去離子水補足至100%。將上述配方按比例加入反應釜中混合攪拌均勻,最后加入去離子水充分均勻,制得20% 丁蟲腈·三唑磷酯微乳劑。
制備方法實施例3 35% 丁蟲腈·馬拉硫磷懸浮劑。
丁蟲腈4%,馬拉硫磷31%,農乳1601# (乳化劑)10%,豆油(有機溶劑)5%,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潤濕劑)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硫酸鹽(分散劑 )4%,膨潤土 (增稠劑)3%,黃原膠(穩定劑)O. 3%,有機硅(消泡劑)O. 3%,烷基多糖苷(表面活性劑)5%,去離子水(介質)補充至100%。將上述材料按比例進行預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機中研磨,經高剪切混合后調配制得35% 丁蟲腈·馬拉硫磷懸浮劑。
制備方法實施例4 25% 丁蟲腈·毒死蜱可濕性粉劑。
丁蟲腈 3%,毒死蜱22%,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潤濕劑)5%,木質素磺酸鈉(分散劑) 8%,滑石粉(填充劑)3%,白炭黑(填充劑)4%,凹凸棒土 (填料)補充至100%。將上述材料按比例粗粉碎后進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勻,再經氣流粉碎后即制得25% 丁蟲腈·毒死蜱可濕性粉劑。
制備方法實施例5 22% 丁蟲腈·喹硫磷水分散粒劑。
丁蟲腈2%,喹硫磷20%,礦物油(溶劑)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潤濕劑)4%,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鈉鹽(滲透劑)5%,木質素磺酸鈉(分散劑)8%,十二烷基硫酸鈉(分散劑)2%,硫酸銨(崩解劑)5%,輕質碳酸鈣(填料)補足至100%。將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造粒、干燥、 篩分制備制即得22% 丁蟲腈·喹硫磷水分散粒劑。
生物測定實施例I :丁蟲腈和丙溴磷組合對稻縱卷葉螟室內聯合毒力測定。
選擇室內飼養的稻縱卷葉螟2代3齡幼蟲,饑餓4 8小時,選取50頭幼蟲。采用夾毒葉片法進行測定用直徑Icm的打孔器打取葉蝶,放入培養皿,保濕。用毛細管點滴器從低濃度開始,每葉蝶點滴I μ L藥液,待溶劑揮發后和另一片涂有淀粉糊的葉蝶對合制成夾毒葉蝶,制作完畢放于12孔組織培養板的孔內。每處理4次重復,每重復不少于12個夾毒葉蝶,并設不含藥劑的、相應的、有機溶劑的處理作為對照。組織培養板每 個孔內接I 頭試蟲,置于正常條件培養。接蟲2 4小時后,待試蟲取食完含藥葉蝶后,在培養板孔內加入清潔飼料繼續飼養至調查,淘汰未食完一張完整葉蝶的試蟲。每個劑量處理試蟲數80 頭。處理后72小時調查試蟲死亡情況,記錄總蟲數和死蟲數。
根據調查數據,計算各處理的校正死亡率。并根據孫于沛法計算混劑的共毒系數 (CTC值。)若對照死亡率< 5%,不校正;對照死亡率在5% — 20%之間,進行校正;對照死亡率> 20%,試驗需重做。
根據藥劑濃度(mg/L)的對數值為自變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機率值為因變量y,分別建立毒力回歸方程式,采用DPS軟件計算單劑及各配比混劑的LC5tl及95%置信限、混劑共毒系數,比較增效情況。
按照NY/T11547. 7 一 2006殺蟲劑聯合作用劃分標準共毒系數(CTC值)彡120表現為增效作用;共毒系數(CTC值)< 120表現為拮抗作用;120 <共毒系數(CTC值)< 120 表現為相加作用。
表I、丁蟲腈和丙溴磷組合對稻縱卷葉螟的室內毒力測定結果。CN 102919265 A書明說4/5頁im式藥剤 (rnmmmt-)11歸方穩 y= C^s+bx.)截(Γ)ECi; C pg/mljmm (Otii)τ_4.5039+2. 0986sO. 9914L 2 Cl. 39-2.10)議丙畫2, 2908+2. OimtO.984722. 26 Cl .49~2T. 33)-Ti臑(ι:ι)2. 853541. 8982κO.997913,42 (Ι0* θ-16.93)144. 38Tin, _,(mo)3.0154+1. S555xO.999311.74 (9. 36-14, 68)16 , 46丁4麻 PU* (1:20)3.0S33+1. 8901xO,938910. 53 (8. 40-13.13〕亂92Ti*=3.0271+1, 844ixfX 997011. 75 ( I 35-14. 71)IflX 91τ蟲霸:mm (I-AQ)2.S975+1. 7730xΟ.996213.47 (10. 71-If. 23)150. 27TilRi 丙漠《(10:1)2.9964+1. 3624 0.996312. 84 (ICU9-16- 57)■ 32
按照NY/T11547. 7 一 2006殺蟲劑聯合作用劃分標準共毒系數(CTC值)彡120表現為增效作用;共毒系數(CTC值)< 120表現為拮抗作用;80 <共毒系數(CTC值)< 80表現為相加作用。從試驗結果表I可以看出,丁蟲腈和丙溴磷,在1:40 - 10 :1 (按重量比)的范圍內,共毒系數均大于120,對稻縱卷葉螟表現為增效作用。丁蟲腈和丙溴磷混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生物測定實施例2 :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
采用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實施例1-5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于稻縱卷葉螟卵孵化高峰期施藥,兌水均勻噴霧。采用5% 丁蟲腈乳油和40%毒死蜱水乳劑作為對照藥劑。試驗共設 個藥劑處理,每個處理4次重復,于施藥前調查蟲口基數,施藥后3天、7天、14天調查防治效果,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防治稻縱卷葉螟田間藥效試驗結果。權利要求
1.一種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的農藥組合物,包括常用助劑、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其特征在于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份數比為1:40 -10:1,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重量總和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為2 - 80%。
2.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磷類殺蟲劑是毒死蜱、丙溴磷、三唑磷、馬拉硫磷、喹硫磷、敵百蟲等中的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實際應用劑型是水乳劑、微乳劑、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劑。
4.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治農作物鱗翅目類害蟲。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的農藥組合物,包括常用助劑、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份數比為1:40-10:1,丁蟲腈和有機磷類殺蟲劑重量總和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為2-80%。該農藥組合物的用于防治農作物鱗翅目類害蟲。該農藥組合物在速效性和持效性方面均優于單劑,且降低了農藥的使用劑量,降低了用藥成本,有利于環境保護和農業害蟲的綜合治理。
文檔編號A01N57/12GK102919265SQ20121038148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0日
發明者康逢斌, 王睿, 吳培軍, 陳佛祥 申請人: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