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生態肥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273306閱讀:32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生態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態肥,尤其是一種高能生態肥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生物肥生產工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生態農業已成為近年來的農業發展目標,旨在通過有機肥的施用,改善因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而給現有農田、耕地的土壤結構帶來的極大危害,同時修復硬化、板結的土質,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農產品品質和產量。然而在現實農業生產中存在的的問題是:面對有機肥的大量需求,現有的有機肥明顯不足,即使有部分可用的有機月巴,也因運輸及人工施肥成本的升高以及勞力資源的缺乏,而給有機肥的大面積施用帶來諸多困難,從而使農田、耕地嚴重缺乏有機肥。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種肥力效果顯著,效率高,能大幅減少施肥量,同時又能取代常規有機肥,提高農產品品質和產量的生態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肥力效果顯著,并能大幅減少施肥量,提高農產品品質和產量的生態肥。本發明進一步提供所述生態肥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是這樣一種生態肥,由下列質量份的組分制成:
生化腐植酸鉀23 25份
硅鈣鎂粉27 30份
二氧化硅3 5份
光合菌和放線菌22 25份
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25 28份。所述生化腐植酸鉀為市購的農業級產品。所述硅鈣鎂粉為市購的農業級產品。所述二氧化硅為市購的納米級產品。所述光合菌為市購的深紅紅螺菌(Rp.Rubrum)O所述放線菌為市購的徑陽鏈霉菌,也即細黃連霉菌5406 (StreptomycesJingyangsisX所述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為市購的農業級產品。所述光合菌和放線菌的質量比為:2 3: I 2。本發明提供的生態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O按下列質量份備料:
生化腐植酸鉀23 25份硅鈣鎂粉26 30份
二氧化硅3 5份
光合菌和放線菌22 25份
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 25 28份;
2)將步驟I)的硅鈣鎂粉與二氧化硅混勻后,加入生化腐植酸鉀、光合菌和放線菌、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混合均勻,即得生態肥。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采用上述方案得到的生態肥,除含有豐富的作物所需礦物營養物質及有機營養物質外,還含有帶能量的納米級二氧化硅,一是有助于活化營養物質,讓作物容易吸收;二是有助于活化土壤,使土壤中難以溶解的礦物質元素,得到分解吸收,三是有助于活化土壤中其他生物,從而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狀,促進作物對各種營養的吸收、代謝,增強作物的免疫功能,提高抗寒、抗旱、抗病能力,促進作物的健康生長;四是有利于中低產田的改造、升級,積累有機質,提高地力,疏松土壤;五是作物的健康生長,能保障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一種生態肥,其組分為:
生化腐植酸鉀24 kg
硅鈣鎂粉26 kg
納米級二氧化硅4 kg
深紅紅螺菌15 kg
細黃連霉菌54068 kg
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26 kg
經過下列方法:將硅鈣鎂粉與納米級二氧化硅混勻后,加入生化腐植酸鉀、深紅紅螺菌和細黃連霉菌5406、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混合均勻,即得生態肥。實施例2
一種生態肥,其組分為:
生化腐植酸鉀23 kg
硅鈣鎂粉30 kg
納米級二氧化硅3 kg
深紅紅螺菌14 kg
細黃連霉菌54068 kg
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25 kg
經過下列方法:將硅鈣鎂粉與納米級二氧化硅混勻后,加入生化腐植酸鉀、深紅紅螺菌和細黃連霉菌5406、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混合均勻,即得生態肥。實施例3
一種生態肥,其組分為: 生化腐植酸鉀25 kg
硅鈣鎂粉28 kg納米級二氧化娃5 kg
深紅紅螺菌16 kg
細黃連霉菌54069 kg
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27 kg
經過下列方法:將硅鈣鎂粉與納米級二氧化硅混勻后,加入生化腐植酸鉀、深紅紅螺菌和細黃連霉菌5406、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混合均勻,即得生態肥。試驗I
在實施例1的生態肥中,按生態肥:有機肥=1: 3的質量比,與營養元素N+P205+K20 ^ 7的有機肥混合后,作為水稻基肥施入5畝稻田中,施肥量以IOkg生態肥/畝計,共施混合肥200kg。秋收時,使用本發明生態肥的稻田,比未使用本發明生態肥的稻田,每畝增產12.5%,同時有效防治稻瘟病、稻飛虱等多種疾病,且土質疏松,肥力足。證明土壤得到有效改良。試驗2
在實施例2的生態肥中,按生態肥:有機肥=0.5: 3.5的質量比,與營養元素N+P205+K20 ^ 7的有機肥混合后,作為小麥基肥施入3畝麥地中,施肥量以5kg生態肥/畝計,共施混合肥60kg。秋收時,使用本發明生態肥的麥地,比未使用本發明生態肥的麥地,每畝增產10.5%,同時有 效防治多種疾病,且土質疏松,肥力足。證明土壤得到有效改良。
權利要求
1.一種生態肥,由下列質量份的組分制成: 生化腐植酸鉀23 25份 硅鈣鎂粉27 30份 二氧化硅3 5份 光合菌和放線菌22 25份 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25 28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菌為市購的深紅紅螺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線菌為市購的涇陽鏈霉菌,也即細黃連霉菌5406。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菌和放線菌的質量比為'2 3:1 2。`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生態肥,由下列質量份的組分制成生化腐植酸鉀23~25份,硅鈣鎂粉27~30份,二氧化硅3~5份,光合菌和放線菌22~25份,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25~28份。所得生態肥,有助于活化營養物質,讓作物容易吸收,有助于活化土壤,使土壤中難以溶解的礦物質元素,得到分解吸收,有助于活化土壤中其他生物,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狀,疏松土壤,促進作物對各種營養的吸收、代謝,增強作物的免疫功能,提高抗寒、抗旱、抗病能力,促進作物的健康生長,有利于中低產田的改造、升級,保障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073360SQ20131006361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8日
發明者羅放明, 黃慶祿 申請人:昆明豪原特自控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