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含有肟醚菌胺和戊唑醇的殺菌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54999閱讀:342來源:國知局
一種含有肟醚菌胺和戊唑醇的殺菌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有肟醚菌胺和戊唑醇的殺菌組合物,有效成分為肟醚菌胺和戊唑醇,肟醚菌胺和戊唑醇的質量份數比為5:1~1:5;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對水稻稻瘟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農藥使用量,節約了成本,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劑型環保,選擇性強,使用簡單,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和實際應用價值。
【專利說明】—種含有肟醚菌胺和戊唑醇的殺菌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用殺菌劑,具體的說是一種含有肟醚菌胺和戊唑醇的殺菌組合物。
技術背景
[0002]肟醚菌胺是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目前主要用于水稻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紋枯病。該藥劑通過抑制病原菌細胞微粒體中呼吸途徑之一的電子傳遞系統內的細胞色素be的作用而致效。其對病原菌生活環上的孢子發芽、附著器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但如沒有與孢子或附著器直接接觸則效果較差。它對侵入到水稻體內稻瘟病菌菌絲有效,對菌絲生長有很強的阻礙作用,而對于水稻紋枯病,其通過阻礙侵入水稻體內菌絲的生長,控制發病莖株的增加。
[0003]戊唑醇屬線粒體呼吸抑制劑,即通過在細胞色素b和Cl間電子轉移抑制線粒體的呼吸,防治對14-脫甲基化酶抑制劑、苯甲酰胺類、三羧酰胺類和苯并咪唑類產生抗性的菌株有效。肟醚菌胺一旦被葉片吸收,就會在木質部中移動,隨水流在運輸系統中流動;它也在葉片表面的氣相中流動并隨著從氣相中吸收進入葉片后又在木質部中流動。
[0004]水稻稻瘟病在整個生長期內均可發生,主要為害葉片、莖桿、穗部。因為害時期、部位不同分為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谷粒瘟。苗瘟發生于三葉前,由種子帶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變褐,卷縮而 死,濕度較大時病部產生大量灰黑色霉層,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葉瘟在整個生育期都能發生。分蘗至拔節期為害較重。
[0005]秧苗發病后變成黃褐色而枯死,不形成明顯病斑,潮濕時,可長出青灰色霉。在我國南、北方稻區都有不同程度發生,流行年份一般減產10-20 %,嚴重的減產達40-50%,在水稻秧苗期和分蘗期發病,可使葉片大量枯死,嚴重時全田呈火燒狀,有些稻株雖不枯死,但抽出的新葉不易伸長,植株萎縮不抽穗或抽出短小的穗,孕穗抽穗期發病、節瘟、穗頸瘟嚴重發生,可造成大量白穗或半白穗,損失極大。
[0006]在實際調查研究中,我們發現,將肟醚菌胺、戊唑醇進行復配,對水稻稻瘟病有非常明顯的防治作用,根據長期的跟蹤試驗,該復配劑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很難產生抗性。并且在使用過程中,用量非常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很小。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是將作用機理不同的肟醚菌胺和戊唑醇進行復配,提供一種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殺菌組合物。
[0008]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含有肟醚菌胺和戊唑醇的殺菌組合物,有效成分為肟醚菌胺和戊唑醇,其余為農藥中允許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輔助成分;肟醚菌胺和戊唑醇的質量份數比為5:1~1:5。
[0009]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在實際應用時可以采用已知的方法制備成水分散粒劑和懸浮劑兩種劑型。[0010]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瘟病時應在病害發生前期或病害發生初期使用。
[0011]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通常采用噴霧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據需要采用農業上應用的其他使用技術。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發明提供的殺菌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圍內對水稻稻瘟病表現出明顯的增效作用,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單劑有了明顯提高,降低了農藥的使用劑量,降低了用藥成本,減少了農藥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0014]2、本發明提供的農藥組合物的兩種有效成份作用機制各不相同,可以克服長期單一使用藥劑容易產生抗性的缺點,延長藥劑的使用壽命,對病害的綜合治理有著重要意義。
[0015]3、本發明的提供的農藥組合物對作物安全。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簡潔明了,本發明用以下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絕非僅限于這些例子。以下所述僅為本發明較好的實施例,僅僅用于描述本發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0017]生物測定實施例一:水稻稻瘟病室內菌落生長抑制試驗。
[0018]試驗方法參照吳文君《植物化學保護實驗技術導論》(1993)進行。將95%的肟醚菌胺、95.4%戍唑醇原藥折百后分別用丙酮、吐溫-80制成1.0 μ g/mL母液,利用母液配制成戊唑醇、肟醚菌胺質量比例分別為1:5-5:1,梯度分別為0.5 μ g/mL、1.0 μ g/mL、2.0 μ g/mL、4.0 μ g/mL的PDA平板。試驗結果具體數據如表1。
[0019]表1、戊唑醇、肟醚菌胺室內抑菌試驗數據。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有肟醚菌胺和戊唑醇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為肟醚菌胺和戊唑醇,肟醚菌胺和戊唑醇的質量份數比為5:1~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肟醚菌胺和戊唑醇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劑型是水分散粒劑和懸浮劑中的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含有肟醚菌胺和戊唑醇的殺菌組合物,適用于防治水稻稻痕病。
【文檔編號】A01N43/653GK104012542SQ201410240964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30日
【發明者】朱剛, 張志偉, 陳佛祥, 王禮文, 吳澤偉 申請人:廣東中迅農科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