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黃顙魚健康人工養殖技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黃顙魚健康人工養殖技術,包括如下內容:建立、清理并消毒養殖池;培養水質;放養幼魚;魚苗馴食和投喂;日常管理;捕撈上市。此發明可以有效提高黃顙魚人工養殖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增加產量,提高經濟效益,推動黃顙魚養殖業的發展。
【專利說明】一種黃顙魚健康人工養殖技術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黃顙魚健康人工養殖技術,尤其涉及能夠規模化迅速養殖大量黃顙魚,提高經濟效益。
【背景技術】
[0002]黃顙魚俗稱昂刺,肉質細嫩,無肌間刺,富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尤以谷氨酸、賴氨酸含量高,味道鮮美,頗受消費者歡迎。引起生長周期短、群體產量高、市場價格高而備受養殖業親睞,在水源充沛處,更應大量推廣。然其人工養殖技術日漸成熟,然環境變化,過高密度養殖以及亂用藥等問題導致于黃顙魚質量有所下降,產量也不高,未能得到應有效益。健康的人工養殖技術需進一步推廣。如何通過人工養殖黃顙魚,有效保護、擴大其種質資源,提高黃顙魚養殖規模與經濟效益,成為研究的主要方向。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更有效的黃顙魚人工繁殖技術,提高黃顙魚的產量,提聞經濟效益。
[0004]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黃顙魚健康人工養殖技術,包括以下步驟:
[0005]選擇水源充沛,水質清新處建立魚池,清理池塘并以生石灰消毒,除去雜草和有害生物后施放有機糞肥培養水質,2周后放養魚種;
[0006]4月時挑選身體健康的幼魚消毒后進行放養
[0007]按時進行馴食和投喂,半月后套養花白鰱;
[0008]注意日常管理,10月即可捕撈上市。
[0009]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10]魚池需選擇水源充沛、水質清新、無污染、排灌方便處選擇魚池;沙質土,池底平坦,少游泥,水深1.5m左右;設置一食臺于水下15cm處;魚池水口采用以對角線方式設置,灌水口高于池水面,排水口置于水底凹坑處,安裝過濾篩;配備增氧機;用生石灰消毒,每畝用量10kg ;每畝施有機糞肥200kg,注入新水,2周后即可放養魚種;防止蛇、蛙、鼠等動物的危害;注意日常檢查。
[0011]進一步所述魚種投放的具體方法如下:
[0012]魚種要求規格統一、色澤鮮艷、體表光滑、無病無傷、鰭無殘缺、體質健壯,放養規格為70尾/kg,每畝投放5000尾,半月后每畝套養規格為15尾/kg花白鰱200尾(花白鰱配比1:6);放養前用3%食鹽水浸洗10分鐘消毒。
[0013]進一步所述投放具體方法如下:
[0014]選擇粗蛋白含量42%以上的黃顙魚配合飼料;下塘2d后,投喂水蚯蚓、蠅蛆等放置于食臺誘食,并添加少量配合飼料;3后減少水蚯蚓的用量增加配合飼料用量,直至完全攝食配合飼料為止;4-6月每日投餌4次,投餌率2 %左右;7-9月每日投餌3次,投餌率4%左右;10月后每日投餌2次,投餌率3%左右,投喂量需I小時內吃完為宜,定點定量定時投喂,餌料粒徑可相對較大,5mm以上為宜。
[0015]進一步所述日常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0016]4-6月每15日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_30cm左右;7_9月每10日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25cm左右;高溫天氣時,更需開通增氧機;勤換水,注意水的含氧量,排除殘餌和排泄物,按時巡塘和觀察生長記錄;10月即可陸續捕撈上市。
[001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8]魚種生長發育整齊,存活率高;成本低,養殖速度快,混養可提高質量和產量,保證水質,經濟效益高。
【具體實施方式】
[0019]魚池需選擇水源充沛、水質清新、無污染、排灌方便處選擇魚池8畝;沙質土,池底平坦,少游泥,水深1.5m左右;設置一食臺于水下15cm處;魚池水口采用以對角線方式設置,灌水口高于池水面,排水口置于水底凹坑處,安裝過濾篩;配備增氧機;用生石灰消毒,每畝用量10kg ;每畝施有機糞肥200kg,注入新水,2周后即可放養魚種;防止蛇、蛙、鼠等動物的危害;注意日常檢查。魚種要求規格統一、色澤鮮艷、體表光滑、無病無傷、鰭無殘缺、體質健壯,放養規格為70尾/kg,共投放40000尾,半月后投放規格為15尾/kg花白鰱1600尾(花白鰱配比1:6);放養前用3%食鹽水浸洗10分鐘消毒。選擇粗蛋白含量42%以上的黃顙魚配合飼料;下塘2d后,投喂水蚯蚓于食臺誘食,添加少量配合飼料;3后減少水蚯蚓的用量增加配合飼料用量,直至完全攝食配合飼料為止;4-6月每日投餌4次,投餌率2 %左右;7-9月每日投餌3次,投餌率4%左右;10月后每日投餌2次,投餌率3%左右,投喂量需I小時內吃完為宜,定點定量定時投喂,餌料粒徑可相對較大,5mm以上為宜。4-6月每15日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cm左右;7-9月每10日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_25cm左右;高溫天氣時,更需開通增氧機;注意排除殘餌和排泄物,按時巡塘和觀察生長記錄;10月即可陸續捕撈上市。
[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黃顙魚健康人工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技術包括如下步驟: 選擇水源充沛,水質清新處建立魚池,清理池塘并以生石灰消毒,除去雜草和有害生物后施放有機糞肥培養水質,2周后放養魚種; 4月時挑選身體健康的幼魚消毒后進行放養 按時進行馴食和投喂,半月后套養花白鰱; 注意日常管理,10月即可捕撈上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黃顙魚健康人工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魚池的具體步驟如下: 魚池需選擇水源充沛、水質清新、無污染、排灌方便處選擇魚池;沙質土,池底平坦,少淤泥,水深1.5m左右;設置一食臺于水下15cm處;魚池水口采用以對角線方式設置,灌水口高于池水面,排水口置于水底凹坑處,安裝過濾篩;配備增氧機;用生石灰消毒,每畝用量10kg ;每畝施有機糞肥200kg,注入新水,2周后即可放養魚種;防止蛇、蛙、鼠等動物的危害;注意日常檢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黃顙魚健康人工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魚種投放的具體方法如下: 魚種要求規格統一、色澤鮮艷、體表光滑、無病無傷、鰭無殘缺、體質健壯,放養規格為70尾/kg,每畝投放5000尾,半月后每畝套養規格為15尾/kg花白鰱200尾(花白鰱配比I:6);放養前用3%食鹽水浸洗10分鐘消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黃顙魚健康人工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具體方法如下: 選擇粗蛋白含量42%以上的黃顙魚配合飼料;下塘2d后,投喂水蚯蚓、蠅蛆等放置于食臺誘食,并添加少量配合飼料;3后減少水蚯蚓的用量增加配合飼料用量,直至完全攝食配合飼料為止;4-6月每日投餌4次,投餌率2%左右;7-9月每日投餌3次,投餌率4%左右;10月后每日投餌2次,投餌率3%左右,投喂量需I小時內吃完為宜,定點定量定時投喂,餌料粒徑可相對較大,5mm以上為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黃顙魚健康人工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常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4-6月每15日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cm左右;7_9月每10日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25cm左右;高溫天氣時,更需開通增氧機;勤換水,注意水的含氧量,排除殘餌和排泄物,按時巡塘和觀察生長記錄;10月即可陸續捕撈上市。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權利完成黃顙魚的人工養殖。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4396824SQ201410647331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1日
【發明者】武文川 申請人:重慶牧文農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