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黃顙魚與江黃顙魚的雜交繁育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淡水魚類雜交育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黃顙魚與江黃顙魚的雜交 繁育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鮑科魚類大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成為當前 淡水漁業養殖的新寵。江黃顙、黃顙魚均為鮑科魚類中具開發潛力的物種。但在實際生產 中,它們也存在一定的生產弊端:黃顙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體色艷麗,近幾年市場逐漸 看好,但其商品規格較小,擺脫不了小型魚類的范疇;江黃顙魚是黃顙魚屬中體形最大的一 個物種(其最大個體可達1850克),但因其體色大多呈灰白色,在某些地區的市場習慣上 不容易接收。為此,能否通過雜交的方法,從中培育出體色黃褐色,生長快、抗逆性強的新品 種,在生產上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申請人采用江黃顙魚早X黃顙魚纟繁育出的雜交一代 定名為"淮鳳魚"。經同一池塘中試養,同樣是2齡雌魚,江黃顙魚的平均規格為100. 5克、 黃顙魚為73. 0克、淮鳳魚達158. 0克;雜交種的生長分別比親本快57. 2%和116. 4%。而 且"淮鳳魚"體色淡桔黃色,無黑色斑塊,體型厚實,其生長優勢極為明顯。本發明不僅豐富 了鮑科魚類雜交育種技術,更重要的是可為鮑科魚類的養殖提供優良品種,推動鮑科魚類 在我國的養殖。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黃顙魚與江黃顙魚的雜交繁育方法,包括親本培育與 選擇、人工催產和授精、人工孵化和幼苗培育等環節。本發明能夠獲得具有生長快、抗逆性 強且肉質優的黃顙魚與江黃顙魚人工雜交苗種,對滿足人們生活需要、增加淡水養殖新品 種具有重要意義。
[0004] 本發明技術方案具體通過以下方法實現:
[0005] 一種黃顙魚與江黃顙魚的雜交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 1)親本培育與選擇:將來自野捕或市場的黃顙魚與江黃顙魚暫養馴化達到親魚 標準;
[0007] 2)人工催產:采取兩針注射,提前催熟的辦法,針距Ilh ;
[0008] 3)人工授精:實際效應時間8h后進行人工授精,將卵子與精液加入生理鹽水混 合,授精時間1~2min ;
[0009] 4)人工孵化:將受精卵均勻粘附于孵化網上,在"蜂巢式"孵化池微流水孵化。
[0010] 所述的親魚標準為:雄魚30~40cm,體重500~1000 g/尾;雌魚10~20cm,體重 200 ~300g/尾。
[0011] 所述的兩針注射第一針針劑用量為:〇. 2PG+0. 3ugLRHA3+0. 5mg DOM;第二針針劑 用量為:lPG+5ugLRHA3+3mgDOM,水溫27~28°C。
[0012] 其中PG:腦垂體;LRHA3:M黃體釋放激素A 3;DOM:地歐酮。
[0013] 所述的孵化條件為28~30°C。
[0014] 本發明雜交繁育方法的技術原理為:將野生或市售江黃顙魚和黃顙魚人工馴化, 待其性腺成熟,采用催產激素人工催產,保持雌雄魚性腺發育的同步,同時獲得成熟的精子 和卵子,提供合適的條件,完成正常授精和孵化。根據胚胎和幼魚的發育程度為其提供合適 的環境和餌料,從而獲得優質健康的黃顙魚和江黃顙魚雜交苗種。
[001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利用江黃顙與黃顙魚雜交技術,解決了黃顙魚體型 小的問題,獲得的雜交育種具有生長快、抗逆性強的特點,在生產上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同時本發明方法具有操作性強、出苗率高、易規模化的特點,對于鮑科魚類的人工養殖產業 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以下所述,僅是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 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 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為同等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 的技術實質對以下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或等同變化,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0017] 黃顙魚與江黃顙魚的雜交繁育方法,具體通過以下步驟完成:
[0018] 1)親本培育與選擇:親魚來自野捕或市場,經一年暫養馴化達到親魚標準。親魚 的規格雄魚30~40cm,體重500~1000 g/尾。雌魚10~20cm,體重200~300g/尾。挑 選腹部膨大柔軟,卵巢輪廓分明,手壓腹部有流動感,生殖孔微紅略外突的雌魚和身體瘦 長、生殖孔微紅生殖乳突膨大的雄魚作為親魚。雄性生殖乳突在繁殖季節特別明顯,可長達 1~2cm,可作為雌雄鑒別標準,同時一般雄體比雌體要大1/3~1倍。用小型挖卵器檢查, 可進一步確定雌魚成熟度。
[0019] 2)人工催產:采取兩針注射,提前催熟的辦法,針距Ilh(小時)。第一針作用是催 熟,促進雌雄魚性腺同步發育,因此藥量不宜過大;第二針主要作用是促其排卵排精,藥量 應適當加大。按7~9h預計效應時間。具體針劑用量見表:
【主權項】
1. 一種黃顙魚與江黃顙魚的雜交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親本培育與選擇:將來自野捕或市場的黃顙魚與江黃顙魚暫養馴化達到親魚標準; 2) 人工催產:采取兩針注射,提前催熟的辦法,針距Ilh ; 3) 人工授精:實際效應時間8h后進行人工授精,將卵子與精液加入生理鹽水混合,授 精時間1~2min ; 4) 人工孵化:將受精卵均勻粘附于孵化網上,在"蜂巢式"孵化池微流水孵化。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顙魚與江黃顙魚的雜交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親魚標準為:雄魚30~40cm,體重500~1000 g/尾;雌魚10~20cm,體重200~300g/ 尾。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顙魚與江黃顙魚的雜交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兩針注射第一針針劑用量為:〇. 2PG+0. 3ugLRHA3+0. 5mgDOM ;第二針針劑用量為: lPG+5ugLRHA3+3mgDOM,水溫 27 ~28°C。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顙魚與江黃顙魚的雜交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孵化 時孵化條件為28~30 °C。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黃顙魚與江黃顙魚的雜交繁育方法,通過將來自野捕或市場的黃顙魚與江黃顙魚暫養馴化達到親魚標準,人工注射催產和受精后,將受精卵均勻粘附于孵化網上,在“蜂巢式”孵化池微流水孵化,既得到雜交魚種。本發明能夠獲得具有生長快、抗逆性強且肉質優的黃顙魚與江黃顙魚人工雜交苗種,對滿足人們生活需要、增加淡水養殖新品種具有重要意義。
【IPC分類】A01K61-00
【公開號】CN104719199
【申請號】CN201510111534
【發明人】王峰
【申請人】青島農業大學
【公開日】2015年6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