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河蟹黃顙魚混養方法

文檔序號:8304088閱讀:575來源:國知局
一種河蟹黃顙魚混養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產品的養殖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河蟹黃顙魚混養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由于河蟹與黃顙魚的餌料較為接近,所以傳統的河蟹與黃顙魚一般都是采取單養模式。隨著養殖水體資源的日益萎縮,并且已經嚴重制約了淡水養殖業的發展,同時,單養單產產量低,不能有效合理地利用養殖水體。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河蟹黃顙魚混養方法。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是一種河蟹黃顙魚混養方法,其特點是:選擇池塘面積為10-20畝的河蟹養殖池,池深1.2-2.5米,并配套增氧實施,在投苗前30天用生石灰每畝10-20千克進行消毒,一周后投入發酵腐熟的有機肥,每畝50-100千克。清明節前后將投放黃顙魚苗,苗的規格為10-30克,每畝投放2.5千克。由于黃顙魚是雜食性魚類,幼苗時食量小,而蟹池都是投喂顆粒飼料和小雜魚,河蟹吃剩下的飼料就足夠黃顙魚食用,不需要另外再投喂飼料。到8月份以后,隨著黃顙魚的長大、食量的提高,需要補充黃顙魚專用飼料,每日飼料投喂量為每畝20-30公斤,分早晨和傍晚2次投飼。
[000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方法具有節約養殖水體、提高養殖產量以及節約飼料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06]以下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發明,而不構成對其權利的限制。
[0007]實施例1,一種河蟹黃顙魚混養方法,選擇池塘面積為10-20畝的河蟹養殖池,池深1.2-2.5米,并配套增氧實施,在投苗前30天用生石灰每畝10-20千克進行消毒,一周后投入發酵腐熟的有機肥,每畝50-100千克。清明節前后將投放黃顙魚苗,苗的規格為10-30克,每畝投放2.5千克。由于黃顙魚是雜食性魚類,幼苗時食量小,而蟹池都是投喂顆粒飼料和小雜魚,河蟹吃剩下的飼料就足夠黃顙魚食用,不需要另外再投喂飼料。到8月份以后,隨著黃顙魚的長大、食量的提高,需要補充黃顙魚專用飼料,每日飼料投喂量為每畝20-30公斤,分早晨和傍晚2次投飼。
【主權項】
1.一種河蟹黃顙魚混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池塘每只面積10-20畝,池深1.2-2.5米。
2.—種河蟹黃顙魚混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池塘在投苗前30天用生石灰每畝10-20千克進行消毒,一周后投入發酵腐熟的有機肥,每畝50-100千克。
3.—種河蟹黃顙魚混養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放養時間在清明節前后,苗的規格為10-30克,每畝投放2.5千克。
4.一種河蟹黃顙魚混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到8月份以后,需要補充黃顙魚專用飼料,每日飼料投喂量為每畝20-30公斤,分早晨和傍晚2次投飼。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河蟹黃顙魚混養方法。選擇池塘面積為10-20畝的河蟹養殖池,池深1.2-2.5米,并配套增氧實施,在投苗前30天用生石灰每畝10-20千克進行消毒,一周后投入發酵腐熟的有機肥,每畝50-100千克。清明節前后將投放黃顙魚苗,苗的規格為10-30克,每畝投放2.5千克。由于黃顙魚是雜食性魚類,幼苗時食量小,而蟹池都是投喂顆粒飼料和小雜魚,河蟹吃剩下的飼料就足夠黃顙魚食用,不需要另外再投喂飼料。到8月份以后,隨著黃顙魚的長大、食量的提高,需要補充黃顙魚專用飼料,每日飼料投喂量為每畝20-30公斤,分早晨和傍晚2次投飼。本發明方法具有節約養殖水體、提高養殖產量以及節約飼料等優點。
【IPC分類】A01K61-00
【公開號】CN104621012
【申請號】CN201310567273
【發明人】董德華
【申請人】董德華
【公開日】2015年5月20日
【申請日】2013年11月15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