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治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有效成分按照重量比為,嘧菌酯:噻霉酮=20:1~1:20,本發明采用嘧菌酯和噻霉酮進行復配,用來防治瓜類、禾谷類作物等農業上的白粉病。
【專利說明】一種防治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農藥復配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 植物病原真菌白粉菌是絕對專化性寄生菌,侵染植物后在植物的綠色部分擴展, 其繁殖體表生在植物外部形成白粉層,除吸收植物營養外,還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導致植 物衰弱或死亡。防治農業上產生抗性的白粉病,一種辦法是推出新的與現有品種無交互抗 性的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開發成本高,開發周期長,而且永遠都比不上病菌產生 抗性的速度。其他方法如作物布局調整、不同農藥輪換等,在實際操作中,很難真正起到明 顯的效果。
[0003] 喃菌醋(Azoxystrobin)是一種新型高效的β -甲氧基丙稀酸醋類殺菌劑,具有保 護、治療、鏟除、滲透、內吸活性,通過抑制病菌的呼吸作用來破壞病菌的能量合成而喪失生 命力。嘧菌酯具有廣譜的殺菌活性,對幾乎所有真菌綱(子囊菌綱、擔子菌綱、卵菌綱和半 知菌類)病害如白粉病、銹病、黑星病、網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數十種病害均有很好的活 性,適用于谷物、蔬菜、水稻、果樹及經濟作物等多種作物,并且具有良好的作物安全性和非 常突出的環境相容性。由于其用藥成本高,該藥物的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并不廣泛, 造成對優秀資源的浪費,另外該殺菌劑的作用位點非常單一,病菌會對藥劑產生適應性的 變異,使藥劑的防效降低甚至無效而導致病菌抗藥性的產生,在后續的使用中,需要加大用 藥量,增加噴藥次數,使得農藥殘留提高,影響環境等,從而引起一系列的惡性循環。嘧菌酯 的抗性目前在田間尚未發現,但同類品種在歐洲已有產生抗性的相關報道。
[0004] 噻霉酬(benziothiazolinone)化學名稱1,2苯并異噻挫琳_3_酬,噻霉酬是一種 新型、廣譜殺菌劑,主要用于防治和治療黃瓜霜霉病、梨黑星病、蘋果瘡痂病、柑橘炭疽病、 葡萄黑痘病等的多種細菌、真菌性病害。其殺菌作用機理,主要包括破壞病菌細胞核結構, 使其失去心臟部位而衰竭死亡和干擾病菌細胞的新陳代謝,使其生理紊亂,最終導致死亡 兩個方面。
[0005] 不同品種的成分進行復配,是防治抗性病菌的常見辦法,根據實際應用效果,來判 斷某種復配是增效、相加還是拮抗。復配效果很好的配方,由于明顯提高了實際防治效果, 降低了農藥的使用量,從而大大延緩了病菌抗藥性的產生,是綜合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防治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該 組合物為含有嘧菌酯和噻霉酮的復配殺菌組合物,用來防治瓜類、禾谷類作物等農業上的 白粉病,能夠明顯提高防治效果,并且對克服和延緩病原菌的抗藥性有較好的作用。
[0007] 本發明中,所涉及到的重量,例如嘧菌酯、噻霉酮、有效成分的重量,均指的是折百 后的重量,即有效物質的重量。
[0008] 所述的一種防治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有效成分按照重量比為,嘧菌酯:噻霉酮= 20:1 ?1:20〇
[0009] 作為優選,所述嘧菌酯和噻霉酮重量比為,嘧菌酯:噻霉酮=5:1?1:5。
[0010] 本發明的組合物中,其所述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1%?80%。
[0011] 該組合物的劑型包括懸浮劑或水分散粒劑,所述的組合物加入助劑及賦形劑,按 照本領域技術人員均知的生產工藝制成所需要的劑型。
[0012]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將嘧菌酯與噻霉酮復配使用,兩者在一定的配比范圍內表 現出很好的增效作用,與單劑相比,明顯提高了殺菌效果,對于防治農業上的白粉病具有明 顯的效果,而且,組合物中的兩種活性物質結構相差較大,不存在交互抗性,混配使用能夠 有效延緩單劑的抗性發生與發展,對克服和延緩病原菌的抗性有較好的效果。
[0013] 在室內采用幼苗盆栽法測定了嘧菌酯與噻霉酮不同配比的復配混劑對白粉病菌 的室內毒力。即在溫室盆栽黃瓜幼苗至2-3葉期,按設計藥劑劑量進行葉面噴霧處理,24小 時后接種測試病原菌,并于培養箱中保濕培養,在不施藥的空白對照充分發病時調查結果, 病害分級、防效計算方法均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用DPS數據處 理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各藥劑的EC50,采用孫云沛法計算共毒系數(CTC)來評價混用 效果,CTC值大于120時混劑具有增效作用,小于80時是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間時 具有相加作用。
[0014] 毒力指數TI (B)=標準劑A的EC50/B劑的EC50*100
[0015] 實際毒力指數 ATI (AB) = A 的 EC5〇/AB 的 EC5〇*100
[0016] 理論毒力指數TTI (AB) = TI (A)*A在混劑中的百分數+TI (B)*B在混劑中的百分 數
[0017] 共毒系數 CTC = ATI (AB) /TTI (AB) *100
[0018] 試驗結果如下:
[0019] 表一:嘧菌酯與噻霉酮單混劑對黃瓜白粉病菌的毒力測定
[0020]
【權利要求】
1. 一種防治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有效成分按照重量比為,嘧菌酯:噻霉酮=20:1? 1:20"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嘧菌酯和 噻霉酮重量比為,嘧菌酯:噻霉酮=5:1?1:5。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防治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 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1 %?80%。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組合物的劑 型包括懸浮劑或水分散粒劑。
【文檔編號】A01N43/54GK104488891SQ201410686486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5日
【發明者】孫素一 申請人:孫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