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沖洗用水的豬舍底板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節約沖洗用水的豬舍底板結構,包括籠舍地基、側壁、底座和風機,籠舍地基上設置有導糞臺,導糞臺的上方設置有底板,其中,導糞臺內設置有進水管,導糞臺與底板之間設置有多個分水管和套管,分水管位于套管內部,分水管與進水管之間固定連接,分水管垂直于底板,底板的下側壁上固定的設置有若干頂壓凹槽,套管的下端與導糞臺之間固定連接,套管的上端設置有導流蓋,導流蓋的下端設置有套管安裝槽,套管的上端與套管安裝槽之間固定連接,套管安裝槽的外緣設置有多個噴水扇面槽,噴水扇面槽與分水管,進水管之間形成液體通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清潔范圍廣,耗水量小。
【專利說明】節約沖洗用水的豬舍底板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畜類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節約沖洗用水的豬舍底板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有關于動物福利方面的立法,不但在動物飼養、運輸和屠宰過程中,要求執行動物福利標準,而且,對于進口的動物產品也要求符合動物福利法規方面的技術指標,構建了各自的“進口門檻”一動物福利壁壘。許多國家都制定了完善的動物保護法律法規,例如,根據歐盟動物福利立法的有關規定,一只乳豬至少要吃13天的母乳;豬窩一定要鋪稻草,要有供它拱食的泥土 ;生豬在運輸途中必須保持運輸車的清潔,要按時喂食和供水,運輸時間超過8小時就要休息24小時,成豬養殖過程中,必須處于清潔干凈的環境中等。這其中,保持豬舍良好的衛生環境,有利于降低豬的的染病幾率,而且,豬舍的清潔環境使豬的表皮順滑無粘接,有利于促進豬的生長。基于這種背景,市面上出現了各種針對豬舍的結構改進,如中國專利申請2013204316381公開了一種易清洗的豬舍底板,其包括濾板、斜面板與導流槽,濾板為表面設置濾孔的橡膠板,斜面板與導流槽均為水泥,濾板位于斜面板上面且二者之間設置若干支撐柱,斜面板的兩端高度不同,較高一端設置水管、較低一端與導流槽連通,導流槽的兩端深度不同,導流槽的側壁設置排氣扇。這種結構在豬糞漏下至斜面板上后,通過水管進行沖洗,這種結構的缺陷為,水管沖洗范圍為線型,即以出水口為起始點,向下坡處流淌,在流淌的過程中,沖洗掉在液體流經途徑上的豬糞,這種清潔方式,水管直接出水耗水量大,而且清潔范圍小,存在大面積死角,不利于籠舍環境的徹底清潔,鑒于這種技術問題,需要出現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清潔范圍廣,耗水量小的一種節約沖洗用水的豬舍底板結構。
【發明內容】
: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清潔范圍廣,耗水量小的一種節約沖洗用水的豬舍底板結構。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節約沖洗用水的豬舍底板結構,包括籠舍地基、側壁、底座和風機,籠舍地基上設置有導糞臺,導糞臺的一側設置有所述側壁,另一側設置有污水槽,導糞臺呈坡面狀,導糞臺的上方設置有底板,底板上一體成型的設置有若干漏糞口,其中,所述導糞臺內設置有進水管,導糞臺與底板之間設置有多個分水管和套管,分水管位于套管內部,分水管與進水管之間固定連接,分水管垂直于底板,底板的下側壁上固定的設置有若干頂壓凹槽,套管的下端與導糞臺之間固定連接,套管的上端設置有導流蓋,導流蓋呈錐臺狀,導流蓋的下端設置有套管安裝槽,套管的上端與套管安裝槽之間固定連接,套管安裝槽的外緣設置有多個噴水扇面槽,噴水扇面槽與分水管,進水管之間形成液體通路,導流蓋的上端頂緊在頂壓凹槽內。
[0005]所述每個噴水扇面槽的角度為15-20度;套管安裝槽,噴水扇面槽與導流蓋在制造時一體成型。
[0006]所述側壁上固定設置有加壓泵,所述加壓泵與進水管相連通,所述加壓泵用于給進水管內的水加壓。
[0007]所述底座的中部設置有風機槽,風機槽內裝配有風機,風機的出風方向朝向導糞臺,底座位于污水槽的一側,底板的一端與側壁之間固定連接,底板的另一端壓在底座上方,套管和導流蓋用于支撐底板。
[000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清潔范圍廣,耗水量小,具體為:
[0009]本實用新型將進水管埋設在導糞臺內,分水管上固定連接多個分水管,分水管外部套接套管,套管的上端設置導流蓋,導流蓋下端的套管安裝槽與套管固定連接,噴水扇面槽與分水管,進水管之間形成液體通路。使用時,開啟加壓泵,加壓泵為進水管加壓,進水管內的水從分水管內噴出,經導流蓋的阻擋,順著噴水扇面槽呈扇形噴出,因導流蓋的形狀,導致水被分散的沖下導糞臺的表面,噴灑面積大,壓力強且耗水少,沖洗后的液體將漏至導糞臺上的糞便、尿液沖入污水槽,污水槽將污水排出,排出后,風機啟動,將導糞臺的表面吹干,因為耗水量少,所以更容易吹干,達到保持豬舍干凈,干燥的目的。以180頭豬分為兩組,一組使用本實用新型,另一組使用傳統豬舍,比較患病幾率,使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組較使用傳統豬舍的一組患病幾率降低72.4%。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導流蓋的俯視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導流蓋的使用狀態的剖視圖。
[0013]附圖標識:
[0014]1、加壓泵 2、底板3、頂壓凹槽
[0015]4、漏糞孔 5、導流蓋6、套管
[0016]7、風機8、底座9、污水槽
[0017]10、分水管 11、導糞臺 12、進水管
[0018]13、籠舍地基 14、套管安裝槽15、噴水扇面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如圖1-圖3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導流蓋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導流蓋的使用狀態的剖視圖。
[0020]本實用新型包括籠舍地基13、側壁、底座8和風機7,籠舍地基13上設置有導糞臺11,導糞臺11的一側設置有側壁,另一側設置有污水槽9,導糞臺11、側壁、籠舍地基13和污水槽9為水泥澆筑,導糞臺11呈坡面狀,導糞臺11的上方設置有底板2,底板2上一體成型的設置有若干漏糞口 4,其中,導糞臺11內設置有進水管12,導糞臺11與底板2之間設置有多個分水管10和套管6,分水管10位于套管6內部,分水管10與進水管12之間固定連接,分水管10垂直于底板2,底板2的下側壁上固定的設置有若干頂壓凹槽3,套管6的下端與導糞臺11之間固定連接,套管6的上端設置有導流蓋5,導流蓋5呈錐臺狀,導流蓋5的下端設置有套管安裝槽14,套管6的上端與套管安裝槽14之間固定連接(插合后固定連接),套管安裝槽14的外緣設置有多個噴水扇面槽15,噴水扇面槽15與分水管10,進水管12之間形成液體通路,導流蓋5的上端頂緊在頂壓凹槽3內。每個噴水扇面槽15的角度為15-20度;套管安裝槽14,噴水扇面槽15與導流蓋5在制造時一體成型。側壁上固定設置有加壓泵1,加壓泵I與進水管12相連通,加壓泵I用于給進水管12內的水加壓。底座8的中部設置有風機槽,風機槽內裝配有風機7,風機7的出風方向朝向導糞臺11,底座8位于污水槽9的一側,底板2的一端與側壁之間固定連接,底板2的另一端壓在底座8上方,套管6和導流蓋5用于支撐底板2。
[002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清潔范圍廣,耗水量小,本實用新型將進水管埋設在導糞臺內,分水管上固定連接多個分水管,分水管外部套接套管,套管的上端設置導流蓋,導流蓋下端的套管安裝槽與套管固定連接,噴水扇面槽與分水管,進水管之間形成液體通路。使用時,開啟加壓泵,加壓泵為進水管加壓,進水管內的水從分水管內噴出,經導流蓋的阻擋,順著噴水扇面槽呈扇形噴出,因導流蓋的形狀,導致水被分散的沖下導糞臺的表面,噴灑面積大,壓力強且耗水少,沖洗后的液體將漏至導糞臺上的糞便、尿液沖入污水槽,污水槽將污水排出,排出后,風機啟動,將導糞臺的表面吹干,因為耗水量少,所以更容易吹干,達到保持豬舍干凈,干燥的目的。以180頭豬分為兩組,一組使用本實用新型,另一組使用傳統豬舍,比較患病幾率,使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組較使用傳統豬舍的一組患病幾率降低72.4%。
【權利要求】
1.一種節約沖洗用水的豬舍底板結構,包括籠舍地基、側壁、底座和風機,籠舍地基上設置有導糞臺,導糞臺的一側設置有所述側壁,另一側設置有污水槽,導糞臺呈坡面狀,導糞臺的上方設置有底板,底板上一體成型的設置有若干漏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糞臺內設置有進水管,導糞臺與底板之間設置有多個分水管和套管,分水管位于套管內部,分水管與進水管之間固定連接,分水管垂直于底板,底板的下側壁上固定的設置有若干頂壓凹槽,套管的下端與導糞臺之間固定連接,套管的上端設置有導流蓋,導流蓋呈錐臺狀,導流蓋的下端設置有套管安裝槽,套管的上端與套管安裝槽之間固定連接,套管安裝槽的外緣設置有多個噴水扇面槽,噴水扇面槽與分水管,進水管之間形成液體通路,導流蓋的上端頂緊在頂壓凹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節約沖洗用水的豬舍底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噴水扇面槽的角度為15-20度;套管安裝槽,噴水扇面槽與導流蓋在制造時一體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節約沖洗用水的豬舍底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上固定設置有加壓泵,所述加壓泵與進水管相連通,所述加壓泵用于給進水管內的水加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節約沖洗用水的豬舍底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中部設置有風機槽,風機槽內裝配有風機,風機的出風方向朝向導糞臺,底座位于污水槽的一偵U,底板的一端與側壁之間固定連接,底板的另一端壓在底座上方,套管和導流蓋用于支撐底板。
【文檔編號】A01K1/015GK203708996SQ201420056720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4日
【發明者】牛占英 申請人:牛占英